西安市餐饮酒吧街区酒后驾驶综合干预效果及酒后驾驶行为影响因素分析Analysis of comprehensive intervention effct on drink-driving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fov drink-driving in Xi'an dining bav bloct
赵首年,王飞
ZHAO Shou-nian,WANG Fei
【摘要】目的评价西安市餐饮酒吧街区酒后驾驶综合干预效果,分析驾驶人酒后驾驶行为影响因素。
方法多部门对餐饮酒吧街区进行综合干预,并分别于干预前后在该区域路口随机拦截机动车驾驶人进行呼气酒精含量测试和访谈式问卷调查。结果干预前后分别调查1490和1488人。经干预,驾驶人相关法规知晓率由 20.94%提升到71.85%,总体酒驾率由3.96%下降至46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高(相对
于小学及以下,高中/中专OR=0.907,95%CI-.0.089~0.482;大专及以上OR=0.833,95%CI-.0.959-
0.314)、不良驾驶行为习惯少(行驶中不用手机OR=0.981,99%CI:0.122~0.648;系安全带OR=0.833,
95%C:0.178~0.514)、知晓酒驾法规(OR=0.474,99%C:0.231~0.971)、经干预后(OR=0.414,99% C:0.254~0.676)的机动车驾驶人酒后驾驶率相对较低。结论强化执法结合安全教育的酒后驾驶综合干预方法切实有效,文化程度低的驾驶人是干预工作的重点。
【关键词】酒后驾驶;干预;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998204-0084-04
DOI:10.HS/jkS.issn.1002-9982.2221.01.014
道路交通伤害是世界各地造成死亡和伤害的
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全球每年约有135万人因此丧生⑴。据估算,中国每年道路交通死亡人数超
过20万人[2]0世界卫生组织的相关研究表明,酒
后驾车是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危险因素,特别是在中低收入国家⑶。我国常年盛行的“酒文化”和国人
的待客传统,往往导致餐饮酒吧集中的区域成为酒后驾驶行为出现的重灾区。为探索遏制重点区域酒驾高危行为的新思路,2015—2016年西安市健康教育所在市交警、卫生、文广新闻部门的大力协助下,对重点区域(餐饮酒吧街区)进行了酒后驾驶行为干预试点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用现况研究方法,干预前后分别于西安市大唐不夜城餐饮酒吧街区路段,由交警随机拦截的机动车驾驶人2978人。
1.2方法
1.2.1抽样方法根据样本量计算公式N=
z”槡201—)+Z”槡J+P222),参-P1—-
照发展中国家约4.9%~7.3%的酒驾率水平〔3-4]及国内相关调查结果^9],预计干预前路面拦截酒后驾驶率P1为2.99,干预后下降59%,即P2为2.92,a=0.99,把握度(1-0)=0.99,按上述公式计算,干预前后各需调查约1429例。
1.2.2调查方法在文献复习、专家咨询和预试验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西安市驾驶人酒驾行为调查问卷。
问卷内容包括两部分:可直接观测的指标(车辆类型、车辆属地、驾驶人性别、是否系安全带、行驶中是否使用手机、乘客人数);必须拦截调查后才能获得的指标[驾驶人年龄、文化程度、驾龄、血液酒精含量(blood alcoUol concentratiou,BAC)值、是否知晓法定酒驾最低血液酒精浓度标准]。交警部门根据餐饮酒吧街区实际路况,合理设置2个调查点,以确保驾驶人在看到路面拦截时没有改变行驶方向的机会。调查时段为晚间19:00至第二天凌晨2:00。具体操作为:每个调查点配置2名交警和3名经统一培训的健康教育所调查员。
【作者单位】西安市健康教育所,陕西西安719213
【作者简介】赵首年(1984-),男,四川成都人,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通信作者】王飞,男,高级讲师,研究方向:健康教育。E-mail:***************
先由交警在指定调查点根据系统抽样的原理,结合任务量、现场路况及调查时长,随机拦截机动车驾驶人进行呼气酒精含量测试,记录其BAC数值;然后由调查员对驾驶人进行一对一的访谈式问卷调查。本研究共计进行了两轮路面拦截调查,均采用了相同的研究方法和操作口径。其中,2015年6—9月为干预前调查,2215年6—8月为干预后调查。
1.2.3干预措施在广泛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西安市酒吧集中分布情况,选择了市区范围内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之一的大唐不夜城餐饮酒吧街区作为干预示范点。在2215年15月至2215年5月 的干预期,运用强化执法和安全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对餐饮酒吧街区的重点人及普通大众进行综合干预。①强化执法:国内外多项研究表明[7>58_9],加强交警的执法力度可有效遏制酒后驾驶行为。在干预期间,除增派警力外,交警部门在大唐不夜城餐饮酒吧街区及周边增加了酒驾执法频率(由平均每周2次增加为每周3次),在重要节假日期间还分别进行了2轮为期半个月以上的专项整治行动。②安全教育:联合卫生监督部门,向干预示范街区的157户餐饮酒吧商家发放由课题组设计印制的拒绝酒驾宣传海报(2个版本共计1590张),并张贴至其经营场所内醒目处,街区内餐饮酒吧商户覆盖率达85%。每户商家根据自身场所规模,选取2~6处进行张贴,维持海报张贴的完好状态直至干预期结束。与此同时,向上述商户发放杜绝酒驾驶宣传资料(内含:宣传折页、移车贴)2400份,摆放于前台等显眼位置并向顾客免费发放;联合交警宣传部门,在全市22个主要交通路口和该餐饮酒吧街区周边的交通信息屏上,向路过的众和驾驶人,持续播放拒绝酒驾的宣传口号和温馨提示。定期在西安交警、平台上发布拒绝酒驾的宣传内容和执法信息;联合文化广播新闻部门及电视台,拍摄制作电视专题片《西安—
—拒绝酒驾进行时》并在电视台健康生活频道完成首播,随后在干预期内复播了20余次。
1.2.4判定标准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的《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GB19522—2010)5〕明确规定:车辆驾驶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BAC)M20mg/100mL,<80 mg/150mL为饮酒后驾驶;M87m/150mL为醉酒后驾驶。在本研究中,BAC值的相关定义如下(单位
均为mg/150mL):BAC=0为无饮酒;BAC>0为饮酒,其中0<BAC<22为轻微饮酒驾驶;22W BAC<80为饮酒后驾驶;BACM80为醉酒后驾驶。
1.2.2统计分析使用EpiOata3.3软件进行双录入并核对,应用SPSS1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于率或构成比的前后比较一般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对于单项有序RxC表采用秩和检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逐步回归,以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基本情况干预前后分别发放了1525份问卷,干预前获得有效问卷1499份,有效率97.70%,干预后获得有效问卷1488份,有效率97.57%。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中所涉及的各项指标(含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驾龄、车辆类型、车辆属地、乘客数量)的构成比,除驾龄外,在干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5
表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调查内容干预前干预后x2/z值P值
性别5035500245男1254(84.15)1275身..69)
女236(15.89)2H(H.31)
年龄(岁)-0.143
00886 5〜720(48.32)708(47.55)
35〜652(43.76)674(45.3。)
52〜118(7.92)106(7.5)
文化程度-1.571
00080小学及以下36(2.02)33(2022)
初中159(10.66)mtn.09)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高中446(30.00)490(32093)
大学及以上749(52.H)794(53.57)
驾龄(年)-40790<0.001
17(1.21)80(2038)
2〜28(19.33)326(21.91)
鼻3HOtVO.09)1072(72.71)
车辆类型
304840075轿车motvo.n)1123(75.47)
SUV/越野车228(15.64)278(18.68)
其他105(6.05)77(5.35)
车辆属地205000047本地1298(了.H)1269身..22)
辜鸿鸣
外地192(12.89)25954072)
乘客数量(人)-0003500972 0308(20.66)29059049)
5〜932(6206297565025)
鼻3246(16.58)22755026)
合计1490(100.00)
5488500000)
2.2调查对象酒驾法规知晓及驾驶行为持有情况调查对象对“法定酒后驾驶最低血液酒精含量”的知晓率,干预前后分别为20.94%和3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调查对象的驾驶相关情况,在“行驶中使用手机”“不系安全带”这类高风险驾驶行为的持有情况方面,绝大多数(89.6%及以上)机动车驾驶人在干预前后都采取了安全的做法,上述两项指标在干预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2.3调查对象饮酒驾驶情况路面拦截测试结果显示,干预前调查发现饮酒者59人,其中轻微饮酒4人,饮酒后驾驶43人,醉酒后驾驶5人;干预后调查发现饮酒者25人,其中轻微饮酒3人,饮酒后驾驶22人,醉酒后驾驶2人。干预前后调查对象总体酒驾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14.114,PvOd)。详见表3。
表2调查对象酒驾法规知晓及驾驶行为持有情况[«(%)]
法规知晓及驾驶相关情况干预前干预后x2值P值正确回答法律规定的酒驾最低血液酒精含量HQO.94)474(31.85)45.6540.000不在行车过程中使用手机1455(97.65)1462(98.12)0.7850.377行车中系安全带1362(91.23)1333(89.54) 2.0950.117
表3干预前后调查对象饮酒驾驶情况["(%)]
干预前后轻微饮酒
驾驶
饮酒后
驾驶
醉酒后
驾驶
总体酒驾
干预前11(094)43(2.88)5(0.34)59(3.69)
干预后3(0921)22(1.34)4)25(1.68)
2.4调查对象酒驾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以是否酒驾为因变量,将其分类为有(BAC>0)和无(BAC=O),
并分别赋值为1和0;以性别、年龄、文化程度、驾龄、车辆类型、车辆属地、乘客数量、行驶中使用手机、系安全带、酒驾法规(法定酒驾最低血液酒精含量)知晓情况、干预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赋值见表4)。筛选出以下影响因素与酒驾行为有关:文化程度、不良驾驶行为习惯(行驶中使用手机、不系安全带)、酒驾法规知晓情况、干预。后将单因素分析筛选出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与单因素分析结论一致。相对而言,文化程度高、不良驾驶行为习惯少、酒驾相关法规知晓率高、经干预后的机动车驾驶人酒后驾驶行为发生率较低,详见表9。
表4自变量赋值
紫光阁是什么部门变量赋值
性别男=0;女=1
年龄(岁)4〜34=2;35〜49=l;孑59=2
文化程度
小学及以下=2;初中=l;高中/中专=2;
大学及以上=3
驾龄(年)4年及以内=0;2到3年=1;3年以上=2
车辆类型轿车=0;S UV/越野车=1;其他=3
车辆属地本地=0汐卜地=1
乘客数量0人〜2人=1;3人及以上=2
行驶中使用手机是=0;否=
系安全带否=0;是=
酒驾法规知晓情况不知道=0;知道=1
干预干预前=0;干预后=1
表5调查对象酒驾行为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
自变量0S.E.Wald X P值OR值95%C:
文化程度
初中-0.36804300.68209392095920.299〜1.608高中/中专-1.575043113.34209000092070.089〜0.482大专及以上-1.9910.4262089309000091350.059〜0.314行驶中不使用手机-1.2770.4268.87909003092810.〜0.OAS 系安全带-1.1490.27719955009000093030.178〜0.514知晓酒驾法规知晓-0.6470.365 4.14409041094740.231〜0.971干预-098810925012.43209000094140.254〜0.677注:对照组分别为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行驶中使用手机;不系安全带;不知晓酒驾法规;干预前
3讨论
湖南大学移动图书馆
研究结果显示,多部门(交管、卫生、媒体等)通过强化执法和安全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在酒后驾驶高风险的区域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可以提升该区域机动车驾驶人的酒驾相关知识知晓率,降低酒驾行为发生率。就知晓率而言,尽管从干预前的20.94%提高到干预后的31.85%,但干预后仍有近70%的驾驶人未掌握基础性的酒驾法规知识,这意味着预防酒驾相关知识的普及宣传工作仍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从酒驾率上看,总体酒驾率从干预前的3.96%下降到了干预后的1.35%,取得了较好的干预效果,但同时也反映出在如今醉驾入刑已深入人心、全国道路交通违法涉酒比例逐渐下降[1]的大环境下,重点区域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酒驾高危行为。以上提示:遏制酒驾是一项需要多部门参与且长期而艰巨的社会管理工作,持续探索并完善预防酒驾的长效机制意义重大,餐饮酒吧街区仍是应该关注的重点区域。值得注意的是,未达到法定处罚标准的轻微饮酒驾驶在调查中也有出现,说明部分驾驶人
还存在“少喝一点没关系”的侥幸心理。提示在今后的宣传干预中,向众普及酒驾危害和处罚严重性的同时,应持续强化“滴酒不沾”“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理念。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不良驾驶行为习惯、酒驾法规知晓情况、干预等因素与调查对象的酒驾行为发生率有关。文化程度越高的驾驶人酒驾率越低,与南京、苏州等地[12-14]相关研究结果类似,提示文化程度较低的驾驶人是酒后驾驶干预的重点人;行驶中使用手机、不系安全带的不良驾驶行为习惯与酒驾发生率呈具有相关性,在既往研究中也有印证[6J4'I6]o其原因可能为个人的驾驶习惯与酒后驾驶等高风险行为有一定的交互作用,驾驶习惯良好的驾驶人发生酒驾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反过来看,饮酒也会对驾驶人的安全习惯产生不良影响[7]o因此,提示可在加强相关处罚力度的基础上,定期根据驾驶人不良行为记录情况,运用大数据等新手段对其进行风险评级和精细化管理,开展提前预警及针对性的安全教育,从而培养维护其良好的驾驶习惯并降低酒驾等风险;酒驾相关法规知晓率越高的驾驶人酒后驾驶行为发生率越低,与有关研究基本一致[14]o
综上,经过综合干预,机动车驾驶人酒后驾驶行为发生率下降,说明强化执法结合安全教育的酒驾干预方法切实有效。可在此架构上,根据不同重点区域和人的不同特点,适时调整干预工作的强度和手段,提高针对性。
参考文献
[I]世界卫生组织.2018年全球道路安全现状报告[EB/OL: .(2018
-14-00)[2022-03-14].www.who.iat/puClicatious-detail//loUal-statas-repon-ou-nan-safety-2218.
[2]World Healt/Oryanizatioo.Chian-WHO country cooperat/u strategy
2013-2015[R].Geaeva:World Healt/Oryanizatioo,J018.
[3]World Healt/Oryanizatioo.DrinUin-an-Devin-:/roat safety maa-
陈飞林雪梅uat an-practit/aen[M].Geaeva:GloUat Ro a t Slety Pan-enhip,2207.
[4]Peaea M.World repon ou roat traffic injury ureveatiou[R].Geae-
a:WHO,2004.
[]李颖,袁和J长俊华•广西酒后驾驶干预项目调查结果分析[].
交通信息与安全J009J7(6)/43-146.
[]方丽,肖水源,潘忠•长沙市酒后驾驶发生率及相关因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JU,25(2):116-124
[]杜岩,黎美清,肖煌,等•南宁市机动车驾驶员酒后驾驶现状调查[]•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J009J5(4)/58-560.
[5]钟柳青,黎明强,殷凯,等•广西柳州市机动车驾驶人酒后驾驶现
况研究[]•中华疾病控制杂志j2010,14(2):153-156.
[]殷凯,赵红军,徐久久,等•广西柳州市机动车驾驶员酒后驾驶干预效果分析[]•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2,24(4)/71-776.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
管理委员会.GB/T19522-2013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JQll.
[II]陈贺•中国交通事故死亡状况及酒驾处罚对交通事故死亡率的影响[D].北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J017.网站生成系统
[12]张凤云,曲晨,季莉莉,等•南京市城乡结合部地区摩托车驾驶
员酒后驾驶行为危险因素分析[]•中国健康教育,2019,37
(12):1077-1051.
[13]茆汉梅,高涵昌,潘耀东•苏州市居民酒后驾驶知识、态度和行
为调查分析[]•中国健康教育,2019,22(7)/21-625. [14]蔡勤,黄兴建•淮安机动车驾驶员酒后驾驶知识及干预效果
[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8,22(1):25-27.
[15]Anju V,S/v TB,Vinyis V,et at.Diver-relatea ris-factory of fata-
roat traffic crashes associatea with alcohcU or drug impairmeat[J].
AcciO Anai Prea J019J31:191-194.
[6]季莉莉,张慢,杨国平,等.南京市机动车驾驶人酒后驾驶现状
及其影响因素[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5,19(1):35-38. [17]潘佳鸿,王惟信,蔡蕾,等.上海出国留学生酒后驾驶知识、态度
和行为调查[J].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18,21(1):28-35.
[收稿日期]2020-05-19[本文编辑]杨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