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道桥99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
1.《交通工程学》被称为 “五E”科学,“五E”指__工程_______、____执法_______、__教育__________、__环境_________、_能源____________。
2.《交通工程学》的诞生,一般认为以三叔丁基膦___交通工程师协会____________的成立为标志。
3.交通规划中的“四阶段”模型的四个阶段是 交通发生、交通分布、交通方式划分和交通分配。
4.反映道路服务水平的最重要指标是____服务交通量________。
二、选择题
1.某双向双车道公路,2001年12月19日星期三测得日交通量为14770辆/日,十二月份月变
系数为0.98,星期三的日变系数为0.97,设计小时系数为0.125,方向不均匀系数为0.6,单车道通行能力取800辆/小时,则该公路需修成双向_______。 a.二车道 b.四车道 c.六车道 d.八车道
2.时间平均车速与空间平均车速间正确的是________。 a.二者相同 b.前者大于或等于后者 c. 前者小于或等于后者 3.在交通调查区域中预估到其中几个交通区的交通产生量和吸引量将有大量的变化,此外,若干现状还未有任何出行的交通区也将有发展,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何种交通分布方法较为合适?________。 a.重力模型 b.Fratar模型 c.平均增长率模型 d.Furness模型 4.道路基本通行能力(N高效液相谱法
基),可能通行能力(N可),和实用通行能力(N实)的关系为: a.N基>N可>N实 b.N基>N实>N可 c.N可>N基>N实 d.N可>N实>N基 5.道路交通流中车头时距可用_______来描述。 a.二项分布 b.负二项分布 c.泊松分布 d.负指数分布 三、简答题
1.简述O-D调查的主要内容及主要调查方法与步骤。
2.何谓交通密度?如何得出?有哪些调查方法?
3.什么是行驶车速与行程车速?二者有何区别?各有哪些调查方法?
4.简述交通需求管理的目的、内容。
5.简述离散型车流分布模型的类型、适用条件和适用情况。
四、计算题
1.设车流的速度与密度的关系为V=90-1.8K ,如限制车流的实际流量不大于最大流量的0.8倍,求速度的最低值和密度的最高值。(假定车流密度<最佳密度)
乙炔雌二醇
2.在一条车流中有30%的车辆以60公里/小时的稳定速度行驶,有30%的车辆以80公里/小时行驶,其余40%则以100公里/小时行驶,一观测车以70公里/小时的稳定车速随车流行驶5公里时,有17辆车净超越观测车(超越观测车数减去被观测车超越数)。在观测车以同样速度逆车流行驶5公里时,迎面相遇的有303辆车,试问:a.车流的平均车速和流量是多少?连云港桥头堡
b.试求有多少以100公里/小时行驶的车超越观测车?c.用上述观测法得到的是时间平均车速还是空间平均车速?avas
3.某信号交叉口,其灯周期为60秒,每周期内可通过3辆左转车辆,若左转弯车流量为200辆/小时,问是否会出现延误?若有延误,这种延误占周期中的百分比是多少?(假定车流到达符合泊松分布)
4.车流在一条单向双车道公路上畅通行驶,速度为100Km/h。由于突发交通事故,交通管制为单车道通行,其通行能力为1200辆/h,此时正值交通高峰,单向车流量为2500辆/h。在发生交通事故的瓶颈段的车速降至5Km/h。经过1.0h后交通事故排除,此时车流量为1500辆/h。试用车流波动理论计算瓶颈段前车辆最大排队长度和阻塞时间。
5.某主干道优先次干道等让交叉口,主干道上的车流流量为N辆/h,为连续的交通流,其到达的概率分布符合泊松分布,即车辆间的时间间隔分布为负指数分布。允许次要道路车辆通过或插入的最小间隙为α秒,当出现可插间隙时,次要道路车辆可以相继通过的随车时距为β秒,试推导该交叉口的理论通行能力。
6.某交叉口,东西干道一个方向有2条车道,南北干道一个方向有3条车道,各车道的车流方向如图所示。车种比例为大车:小车=1:1,车头时距为3.26秒。信号灯周期为120秒;绿灯时间东西向为50秒,南北向为65秒。第一辆车启动,通过停车线时间为2.3秒,路口
折减系数为0.9,东西方向的左转与右转车各占该进口道交通量的15%,南北方向的左转车与右转车分别占该进口交通量的20%和10%,设该交叉口不影响对向直行的左转交通量为109量/h,直右车道上允许右转交通量为150量/h。试按停车线法计算该交叉口的设计通行能力。
<交通工程总论>试卷总结
一、填空题
(1)、我国道路交通标志按其含义分: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之路标志
(2)、排队规则指到达的顾客按怎样的次序接受服务,它包括三种形式:损失制、等待制、混合制。
(3)、交通密度的调查方法有出入量法、摄影法两种。
(4)、交通工程学是一门发展中的交叉学科。其内容包含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分,且不断丰富。
(5)、交通工程学研究目的是探讨如何使交通运输安全、迅速、舒适、经济
(6)、驾驶员的视野与行车速度有密切关系,随着汽车的行驶速度的提高,注视点前移,视野变窄,周界感减少。
(7)、汽车动力性能注意可以用三方面指标评定:最高车速、加速时间或加速度、最大爬坡能力
(8)、描述交通流特性的三个参数是交通量、车速和交通密度。
(9)、泊松分布理论适用于交通流量小,驾驶员随意选择车速,车辆到达时随机的判断依据是
(10)、高速公路是自成系统的一种公路形式,一般由三部分组成:高速公路基本路段、交织区、匝道
(11)、构成交通三要素是指人,车,路.
(12)二项分布理论适用于拥挤交通流,驾驶员自由行驶机会少,车辆到达数在均值附近波动。判断依据为
13、交通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驾驶员、行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
14、人们把1930年美国成立的交通工程师协会作为交通工程学正式诞生的标志
15、根据延误发生的原因可以把延误分为固定延误、停车延误、行驶延误、排队延误、引道延误和控制延误。
16、汽车在行驶过程中遇到的阻力有空气阻力、滚动阻力、惯性阻力、坡度阻力。
17、通行能力按作用性质可以分为三种:基本通行能力、可能通行能力和设计通行能力
18、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技术科学。研究目的是探讨如何安全、迅速、舒适、经济地完成交通运输任务;它的研究内容主要是交通规划、交通设施、交通运营管理;它的探索对象是驾驶员、行人、车辆、道路和交通环境。
19、驾驶疲劳:是指作业者在连续作业一段时间以后,劳动机能的衰退和产生疲劳感的现象。驾驶人员在连续驾驶车辆后,产生生理、心理机能以及驾驶操作效能下降的现象称为驾驶疲劳。
20、第30位小时交通量 将一年当中8760个小时的小时交通量,按大小次序排列,从大到小排列序号为第30位的那个小时的交通量,称为第 30位小时交通量。
21、85%位速度:表示在该路段上行驶的车辆中有85%的车辆低于该速 度,即是说大于85%位车速的车辆其速度值大大超过85%位车速,离散性高,使交通流不稳定,所以在交通管理工作中应以85%位速度作为制定最大限制车速标准的参考值。
22、道路服务水平:指道路使用者根据交通状态,从车速、舒适、方便和经济等方面所能得到的服务程度
23由于法规、教育、工程、环境和能源这五词的英文开头都是E,交通工程学简称五E科学
阻容分压器
24、驾驶员反应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反应的复杂程度、驾驶员训练情况。心理生理状况、疲劳影响、疾病或酗酒等。
25、汽车的性能参数主要包括动力性、燃油经济性、最小转弯半径、通过性、操纵稳定性、制动性和舒适性等。
26、交通量的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特性叫交通量的分布特性
负指数分布应用于车流密度不大。车辆到达随机性较大的情况。
一个排队系统由三部分组成:输入过程、排队规则和服务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