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卷
九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共6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蛲虫卵120分 钟。
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请用0.5毫米的黑签字水笔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 上的答案无效。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第一面的指定位置上。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中国西部喀喇昆仑q 索的荒原海拔五千多米,极度缺就,常年冰雪覆盖。就是在这人迹竽至
的国 土,卫国戍边的英雄们修守信仰,用鲜血和生命与环境搏斗,与敌人战斗,决不后退一步。他们②立于 天地之间,与星辰为友、日月为伴,他们为国戍边,远离家人,但精神爰③勃的、明亮的,他们领花 上的星像探烈的火苗,燃烧着、跳动着。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 字注音,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
A. han kc chi | B. han | kc chi | |
C. han gc zhi | D. han | gc zhi | |
2.在语段横线处填上汉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 | |
A.①萧 ②屹 ③蓬 | B.①萧 | ②讫 | ③蓬 |
C.①箫 ②屹 ③篷 | 报酬递增D.①箫 | 朱生豪②讫 | ③篷 |
| | | |
【答案】I.B 2. A
钱基博【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人迹罕至(rEnji膈nzhi):人很少到的地方。指偏僻荒凉的地方很少有人来过;
恪守(屋sh6u):指谨慎而恭顺地遵守、严格遵守;
炽烈(chi lie):旺盛,猛烈;
故选B。
【2题详解】
萧索(xi2osu6):缺乏生机;不热闹。“箫”指竹子做的乐器; 快速地眨了眨眼睛,边拍着外甥女的肩膀边大声说道”,第⑧段“见姑姑骑车赶来,侄子赶快上前欲开口 说什么,李婕又快又轻地摇了摇头,侄子便闭了口不说了”,可见两位年轻的大学生工作态度和处理问题 的方式不很恰当,与李婕从容稳重、温和何贴的态度大不相同。李姨对两起事件的当事人,一是“满面笑 容”(⑥段中),一是“与平时不同的严肃神”(⑬段中),可见她工作方法是灵活多变的,是充满智慧 的,但都是为了关心众、尽职尽责。因此“侄子"“外甥女”两个人物的设置,在人物塑造上,更加突 出了李婕的工作能力强和服务意识好,烘托了李婕的无私奉献精神。 根据以上分析,概括作答即可。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与故事的分析。
李婕在化解居民与工作人员矛盾时,富有机智,灵活应对。文章对此采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 写法。
第⑥段中"见双方还在争吵,李婕忙大步上前,把满脸通红的外甥女•把拉到身后,冲外甥女快速地眨了 眨眼睛,边拍着外甥女的肩膀边大声说道:'我来跟许阿姨说,我们俩熟着呢!'接着--扭头,笑容满脸 地对老妇人说……”,运用了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等,把李婕化解工作人员与众的矛盾的过程描绘得 生动细致,这是正面描写;
第⑥段中“老妇人脸这才缓和了些,微微点了头,怏怏地说:'好吧!你这方法好,我听你的'”,第 ⑬段中的''刚子终于知道了问颗的严重性,服服帖帖地垂头离去”,这两个人的表现是侧面描写,表现了 李婕工作所取得的成效。
根据以上分析,概括作答即可。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作用的分析。
根据①段中“李婕是光华社区居委会的一名主任,管理着大大小小2()个居民小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可 知作为基层干部的代表,李婕的工作是繁忙的,要面对形形的众和层出不穷的事件。作者塑造这一 基层干部的代表形象,表现了他们的工作能力和责任担当,表达了对他们在疫情防控中无私贡献的精神的 敬佩之情:
文章最后一段“小区封闭半个月了,李婕是没日没夜地在管辖区内到处'灭火',闲暇时,她总会想:要 是大家都能提高觉悟,互相理解,共同抗疫,那该多好啊”,通过李婕的所做所想,表现了社区防疫工作 繁忙与艰难,提醒大家都要提高觉悟,互相理解,共同做好防疫工作,这是塑造李婕这一人物形象的社会 意义。
根据以上分析,概括作答即可。
(二)(共 12 分)
文本一
11982年,《西游记》开拍后,一个摄影师、一台摄像机,寒来暑往拍了整整6年。这期间,演员不 足、经费不足、技术不足……整个剧组仿佛用6年的时间走了一条真正的取经之路。为了到符合剧组要 求的场景,团队跑了 26个省、市、自治区,跋涉几千公里,光布景的美术设计图就画了几千张,众多特 技,靠人工、人力,乃至冒险完成,每一帔腾云驾雾的场景,都是演员们拿命换来的……
2《诗经》有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一部能够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经典作品,离不开 切磋琢磨的细功夫。曹雪芹著《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 常”;焦菊隐先生50年代导演《龙须沟》,带着全组演员观察生活近一年……古往今来,文艺精品无不是 厚积薄发、千锤百炼的结晶。“工匠精神”,往往意味着吃苦的决心、刻苦的努力、艰苦的付出,和不苦 尽不轻易甘来的过程。正如杨洁所说,“以唐僧取经的精神来取完我们的'真经'"。
3“凡作传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传世之心。”我们怀念过往经典,其实是在怀念那份做事、做人的 匠心。这种匠心,不仅体现在文艺创作中,我们身边又何尝没有。如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讲述的 正是一用一辈子时光修复文物的普通人,在脆弱而叉珍贵的文物面前,他们用静心、细心、耐心日复一 日地描画、纺织、修补,临摹,让人们看到工匠精神对守护传统文化的意义……我们怎会不被此深深打 动?这些普通人,在他们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对工作专注倾心,对细节追求完美,对技艺不断磨砺。也许 没有鲜花和掌声,但这样的工作状态和精神品质,让他们身上散发着光芒。
4“工匠精神”不仅是一种工作态度,也是一种人生态度,代表着一种时代的精神气质:坚定、踏 实、严谨、专注、坚持、敬业、精益求精……如果人人都能将这样的品质在内心沉淀,有干一行爱一行、 爱一行钻一行的韧劲,有对工作只管付出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定能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人生。 文本二
12016年《我在故宫修文物》中择一事“钟"一生的故宫钟表修复师王津的意外走红:2020年, “我为兵马俑拍照”的文博摄影师赵震火上了微博热搜,他在23天内,每天6到8个小时
穿梭在俑坑里 不停地在站起、蹲下、跪下的姿势间切换,为了一次合适的光线会等上一年,已完成862尊陶俑的拍 摄……他们用自己的执著诠释着文物“匠人"的信仰与热爱、坚守与初心。这个时代总有这样一人,他 们风往露宿、青灯黄卷,传承、坚守、钻研、创新,以让“匠物”化腐朽为神奇的本领为历史之书书写 注脚,用一丝不苟的态度、精益求精的追求诠释着大国工匠精神。他们以器物之美、人性之美,向观众传 递出当代国人内心里那股沉静的力量,这也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心之所向和精神力量。工匠精神,一个兼具 历史刻度与精神温度的名词,不仅仅停留在了文件里,更自上而下化作社会共识,成为各行各业不约而同 的价值标尺,进而成为时代呼声。
2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伟大精神•烛照时代征程。一个民族的历史是一个民族安身立命的重要基 石。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灿若星河、绵延闪雄,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是中华民族自信心与 自豪感的深厚底气。一代代大国工匠们用薪火相传的工匠精神守护的不仅仅是器物,更是我们文化的自信 心、民族的根与瑰。
12.下列对文本--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哀情口令 电影文本一第①段通过列举《西游记》拍摄引出“'工匠精神'何以动人”的论点。
B.文本一指出“工匠精神”不仅体现在义艺创作中,还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守护上,它不仅是一种工作 态度,也是一种人生态度,代表着一种时代的精神气质。
C.文本二指出“工匠精神”的时代意义,它是社会共识,是价值标尺。
D.文本一、文本二都围绕"工匠精神”这一主题论述,都倡导要发扬“工匠精神”。
E.文本一第③段画波浪线的句子采用了设问句式,增强了论述的语气,发人深思。
13.文本•第②段和文本二第①段画横线的句子都使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其作 用。
14.请结合文本一和文本二的内容以及自己的经历,谈谈如何发扬“工匠精神”。
【答案】12.AE 13.文本一第②段画线句子列举《红楼梦》和《龙须沟》的例子,具体、典型,有力地 论证了 “ '工匠精神’,往往意味着吃苦的决心、刻苦的努力、艰苦的付出,和不苦尽不轻易甘来的过程” 的观点。
文本二第①段画线句子列举了《我在故宫修文物》中钟表修复师王津和“我为兵马俑拍照”
的文博摄影师 赵震的故事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 “工匠精神,•个兼具历史刻度与精神温度的名词,不仅仅停留在 了文件里,更自上而下化作社会共识,成为各行业不约而同的价值标尺,进而成为时代呼声”的观点。
14.发扬“工匠精神”需要有:①吃苦的决心、刻苦的努力、艰苦的付出,利不苦尽不轻易甘来的过程; ②要有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对工作专注倾心,对细节追求完美,对技艺不断磨砺的态度;③要有坚定、踏 实、严谨、专注、坚持、敬业、只管付出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④要有传承、坚守、钻研、创新、一丝不 苟的态度、精益求精的追求。
【解析】
【分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A.文木一的中心论点在第②段中,“'工匠精神’,往往意味看吃苦的决心、刻苦的努力、艰
苦的付出, 和不苦尽不轻易甘来的过程”。"'工匠精神'何以动人”是两篇文本的主题,是问句,不能作为中心论 点。因此本项中“引出'工匠精神'何以动人的论点"说法错误;
E.文本一第③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我们怎会不被此深深打动”是反问句,不是设问句;
故选AE。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论证方法的分析。
文本一•第②段中“曹雪芹著《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 常';焦菊隐先生50年代导演《龙须沟》,带着全组演员观察生活近一年”,是举例论证,这两个例子, 都是真实的,具有典型性,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本段中“'工匠精神’,往往意味着吃苦的决心、刻苦的努 力、艰苦的付出,和不苦尽不轻易甘来的过程”的观点。
文本二第①段中“2016年《我在故宫修文物》中择一事'钟’一生的故宫钟表修复师王津的意外走红; 2020年,'我为兵马俑拍照'的文博摄影师赵震火上了微博热搜”,是事实论据,这
两个人的故事,是典 型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本段中“工匠精神,一个兼具历史刻度与精神温度的名词,不仅仅停留在了文 件里,更自上而下化作社会共识,成为各行各业不约而同的价值标尺,进而成为时代呼声"的观点。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提取与概括。
如何发扬工匠精神,可用两段文本的语句来回答。
文本一第②段中“吃苦的决心、刻苦的努力、艰苦的付出,和不苦尽不轻易甘来的过程”,第③段中“在 他们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对工作专注倾心,对细节追求完美,对技艺不断磨砺”,第④段中“坚定、踏 实、严谨、专注、坚持、敬业、精益求精……有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韧劲,有对工作只管付出 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文本二第①段中“传承、坚守、钻研、创新,以让'匠物’化腐朽为神奇的本 领为历史之书书写注脚,用一丝不苟的态度、精益求精的追求”,把这些语句加以概括融合即可作为本题 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