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同时乡村振兴战略也首次被写入党章。 2018年11月,河北省委、省政府正式印发《河北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及5个工作方案,规划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总要求,安排了聚焦“四个农业”、强化环境治理、突出地域特、筑牢组织基础、补齐发展短板等五个专题,部署了105项重大工程、重大行动、重大计划,作为实施我省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
2022年2月22日中央一号文发布,即《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这是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部署了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其中明确提出推动实现“两新”工作及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定兴作为农业大县、国家级粮食生产大县、菜篮子工程示范县和畜禽养殖大县,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势在必行。
一、当前定兴县农业农村发展的现状
(一)区位优势显著。就定兴县而言,一是地理位置优越,定兴北距北京89公里,东距天津122公里,南距保定54公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前沿县市之一。京广铁路、京石高铁、107国道、京港澳、京昆高速公路纵穿南北,京昆高速定易、固德引线横贯东西。二是农业条件良好,定兴县境内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总面积为714.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4万亩,是传统农业大县,尤其是蔬菜生产大县。拒马河
、北易水、中易水
三条河流自西向东横贯全境,水文及工程地质条件较好。三是发展机遇显现,定兴县作为保定市10个环京津卫星城市链县市之一,县域南部有5个乡镇与高标准建设的雄安新区接壤。 (二)粮食大县地位不断巩固。定兴县是全省33个产粮大县之一,近年来,坚持把粮食生产放在突出位置来抓,积极落实国家惠农政策,搞好技术服务,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认真落实粮食工程、沃土工程、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大幅提升,粮食生产能力不断巩固。2021年农作物播种面积8.3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95万公顷、总产量600吨。
(三)蔬菜产业特突显。定兴县是河北省35个环京津都市圈县(市)之一、河北省首批太极图解
菜篮子工程示范县和蔬菜产业示范县。2012年被国家发改委、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蔬菜产业发展重点县”。近年来,认真实施农业对接京津战略,积极打造“绿农业基地”,推进蔬菜产业示范县建设步伐。建成高效实施蔬菜基地26个,蔬菜产业示范村10个,蔬菜产业成为定兴县农业经济中的支柱产业。
(四)畜牧产业快速发展。深入开展畜牧业提升行动,通过实施标准化养殖场建设,落实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能繁母猪补贴等政策,畜牧业呈现较快发展势头,形成肉牛、奶牛、肉鸡、蛋鸡、生猪、中华鳖等养殖基地,成为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支柱产业。2021年生猪存栏13.5万头、奶牛存栏0.2万头、蛋鸡存栏136万只、肉牛存栏1.05万头、羊存栏12.53万头、生猪出栏33.14万头、肉鸡出栏807.55万只、牛出栏2.4万头、羊出栏21.5万只、肉类总产量48吨、禽蛋总产量20吨、奶类总产量10吨。
(五)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逐步提高。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作为推进产业化经营突破口来抓,突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市场、合作社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生产结构优化,提高生产效益。重点培育了河北昌利农业科技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河北马大食品有限公司、保定恒兴食品有限公司、保定五合窖酒业有限公司、河北西麦食品有限公
幸福的n种感觉
司、河北玖兴农牧发展有限公司等6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及河北康城现代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定兴县晋鹤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定兴县三禾农业有限公司、河北克之郎食品有限公司、定兴县越辉仓储服务有限公司、保定永兴食品有限公司、河北燕城食品有限公司、定兴林源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定兴华茂农业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保定槐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021年产业化经营率达到72.3%,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58家,家庭农场168家,延长了产业链条,提高了规模效益。
(六)农业品牌影响力增强。相继培植了“昌明”、“昌利”、“石象”、“隆华”、“冀参”等蔬菜品牌和“玖兴”、“绿园”、“朗德鹅”、“中华鳖”等畜水产品品牌,全县农业品牌达到10个,成功认证了“石象”“隆华”省级名牌产品。昌利、昌明、石象、龙华4个绿基地、10个绿产品得到认证,3个产品得到有机产品认证,地理标志产品2个。
托姆布雷二、定兴县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农业生态环境形势严峻。人地矛盾突出,定兴县人多地少,水、土等资源供应严重不足,耕地资源逐年减少,受建设用地、水土流失等因素影响,未来一定时期耕地减少不可避免,人地矛盾将更加突出。水资源匮乏,定兴县年平均降水量为545.8mm,可利用水
资源总量较低,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地下水超采将进一步加剧,农业发展的环境和资源压力将进一步增加。
(二)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科技贡献率不高。定兴县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滞后,农业生产装备质量不高、档次较低,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偏低。近几年,虽然定兴县不断推广节水节肥、优质高产等农业科技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农业科技进程明显加快,但仍低于农业较发达地区,一些对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具有重大推动作用的先进适用技术和科研成果未能得到很好的推广与应用。
(三)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城镇,造成农村留守劳动力素质偏低,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相对较弱。农业生产以家庭经营为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育不充分且覆盖率较低,影响了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
(四)农业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近年来,定兴县农业产业结构虽然改变了过去只重视发展粮食生产,忽视林、牧、渔业以及经济作物生产的倾向,但农业产业结构中还存在着一些与经济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如在农业产业结构中,种植业在农业总产值中所
占比重仍然较大、高效种养业发展不均衡、农业产品的商品率较低等。
(五)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加工链条短,产业化龙头企业少,带动能力不强。农产品批发市场结构不合理,大部分市场为产地季节性批发市场。农民组织化程度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且薄弱。产业规模和产业基地规模小,产业布局较为分散,区域规模优势不突出,重点区域优势农产品集中力度不够,专业化生产水平较低,新兴特产业少,规模效益不明显。现代农业监管和检测体系不完善,绿、有机产品比重过低。
三、推进定兴县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建议
(一)乡村振兴中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战略,就要不断提升组织力,建强党支部、用好支部书记、选优三农队伍。只有进一步筑牢党在农村的坚强战斗堡垒,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领导作用,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把握好“三农”规律,持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体系建设,才能实现以组织振兴引领乡村振兴。
1、夯实基层基础,筑牢党组织战斗堡垒。“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党支部是基层党组织的基本单元和“定盘星”,是党的建设的“细胞”和基石。在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过程中,基层
党组织是促进农村发展、农民增收的坚强堡垒。建好一个班子,带富一方百姓,打造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了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组织保障。要把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以党建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这就需要不断地发挥党建的引领作用,注重把握好提升组织力这一重点,着重解决党建领域突出问题,聚焦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有效促进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面激发农村发展新活力,促进基层党建工作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互融共促。
2、强化责任担当,发挥村书记关键作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村支书是众的“主心骨”、发展的“领头羊”、稳定的“顶梁柱”。如何让基层党组织内有凝聚力、外有吸引力、富有战斗力?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才能在乡村振兴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其实,村党组织书记们作为处在乡村振兴第一线最基础、最坚实的力量,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好乡村振兴战略的道路上,就应该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办民之所需、干民之所盼,用自己的初心换取众的民心,用自己的担当换取众的信任,用自己的行动来换取众的幸福。
3、拓宽选拔渠道,加强“三农”队伍建设。“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人。要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就要拓宽农村选拔吸纳干部人才渠道,选树好勤勉工作、敢挑重任、敢于担当的干部队伍。
(二)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强化主导产业,围绕“优化粮油、做强蔬菜、做优畜牧”的工作思路。
1、巩固粮食生产,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按照“稳定面积、优化品种”的总基调,强化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适量调减粮食面积,突出发展强筋小麦、高淀粉专用玉米、高油酸花生,加快发展甘薯、马铃薯等特优农产品。全县小麦、玉米面积稳定在3.2万公顷左右,其中,强筋小麦面积力争达到0.33万公顷、糯玉米面积达到0.33万公顷、高油酸花生达到0.13万公顷。
2、做强蔬菜产业,瞄准京雄食堂,调整蔬菜品种结构,大力推进时令菜、叶菜类发展,启动实施绿蔬菜基地建设,恢复扩大全光域、自然态蔬菜生产。在全县选择多个蔬菜产业村(基地)进行重点打造,将其建成融入雄安、对接京津的绿基地,推进蔬菜产业进档升
级。三是做优畜牧业产业,巩固畜禽养殖三区划定专项治理成果,逐步调整养殖格局,实现种养循环、科学合理的畜禽规模养殖布局,稳定生猪、肉鸡发展,鼓励整合、兼并散小养殖户,收缩限制散养数量,推进转型升级,加大对畜牧龙头企业支持力度,支持龙头企业建立稳定的养殖基地。四是强化特产业,积极培育太空小麦、黑小麦、紫玉米、大豆红薯、麻山药、花卉、蛋白桑等特产业发展。
傻博士(三)优化生产布局,做好功能分区。依托传统产业、优势产业,优化生产布局,做强粮食功能区、蔬菜特产区和畜禽养殖区,探索完善优势特产业的布局和分区,抓好221个粮食生产功能区(村)建设,北庄头、龙华、太平庄、南大位、大任等特种植区和北店等特养殖区建设,提高其生产能力和规模档次。充分借助毗邻京津、雄安的区位优势,对接京津、服务雄安,调整完善农业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功能区分,强化政策支持和要素支撑,实现定兴与雄安新区现代农业统筹发展、协调发展、错位发展、融合发展、一体化发展,推进传统农业向都市农业发展,把定兴县建成对接京津的实验区、服务雄安的示范区。大力推进休闲、康养、农事体验示范区建设,加大万亩花海、环雄安林带建设,建设不同特点、不同功能的休闲、体验、康养示范区。
平湖18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