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概况
××科技园位于深圳市。A1厂房建在回填土洼地,占的面积7680m2(128m×60m),建筑面积277551.2m2,建筑主体2层,局部3层,建筑高度22.7m,地坪标高77.0(±0.000)。浅部地层主要以大面积的填土为主,填土厚度7.0~20.0m,虽经强夯处理,但影响深度有限,现因下部填土自重固结沉降,造成地面不均匀下沉,影响正常使用。现初歩设计采用袖筏管灌浆对下填土进行注浆加固处理。 2.工程地质条件
2.1 地形地貌
××科技园位于××区××路南侧,距××镇约6km。原始地貌为残丘间谷地,后经人工推填,地面平坦。
2.2 地层岩性
根据《××科技园××一期工程拟建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地范围内地层自上而下为:
人工填土、第四系坡积层,第四系残积层,下伏基岩为侏罗系粉砂岩。其中,人工填土层为素填土:褐黄,土黄、稍干,松散,由粉质粘土及数量不等的杂、碎石、块石等杂乱堆填而成。A1场房位于填土层深度最大区域南侧,填土厚度7.0~24.0m,填土中标贯击数3.0~31.2击,且大多小于10击;孔隙比0.56~0.84;压缩系数0.18~扑杀0.39MPa;压缩摸量4.66~8.11 MPa,说明填土层松散,未完成自重固结且极不均匀,工程性质很差。
2.3 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渗入及侧向径流补给,土层富水性较差;在实施岩土工程勘察时,大部分钻孔未见地下水;本次试验成孔时,填土层中失水严重,基本无返浆。
3.注浆设计及技术要求
本工程采用袖筏管对下填土进行注浆加固处理。
3.2 设计施工参数
3.2.1成孔:采用XY-100型工程钻机,孔径90~110mm,南北两测两排孔距2.0m;东西两端一排孔距2.0m;厂房内孔距3.0m梅花形布置。孔深按图纸有10m区169孔、12m区142星空下的记忆孔、15m区264孔、20m区173孔,共计748孔。
3.2.2套壳料﹕水泥﹕粘土﹕水=1﹕1.5﹕1.88。
3.2.3袖阀管:径1.5寸,长:高于地面0.2~0.3m(孔深到设计深度)。
3.2.4水灰比:1﹕1,32.5R普硅水泥用量,单位耗灰量小于300kg/m。
3.2.5压力:0.2~0.6MPa,稳压15~20min。
聚酯丙烯酸酯
(1)0.0~6.0m段,不灌浆。
(2)6.0~15.0m灌浆压力0.3~0.5MPa。
(3)15.0~24.0m中国科教创新导刊灌浆压力0.5~0.8MPa。
3.2.6灌浆孔平面布置祥见招标文件《A1厂房注浆孔平面布置图》。
3.3 施工工序
3.3.1 技术准备
(1)与甲方、监理、设计等单位联系,办理开工手续。
(2)根据现场甲方提供的坐标、标高进行基线复核。
(3)项目部人员会同甲方、监理、设计等各方有关人员做好图纸会审工作。
(4)对各班组施工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安全交底。
(5)制定出各种施工机具计划,主要材料计划和劳动力计划。 3.3.2 现场准备
(1)搭设好各种临时设施,准备好各种材料堆场。
(2)做好施工现场临水临电的铺设。
(3)现场安设工作后台、各种施工机械设备,并调试正常。
3.3.3 项目部施工管理架构
根据本工程施工特点的需要,以及本公司的实际情况,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项目部施工管理组织构架见下图:
项目部施工组织构架
4.施工方案
4.1 施工队伍组织
(1)项目经理1人(全面负责)。
(2)施工员1人(负责各工种施工)。
(3)技术负责1人(负责技术质量)。
(4)质检员1人(专职质量检验)。
(5)钻工60人(每班3人)。
(6)注浆20人(包制浆灌浆)。
(7)后勤服务4人(包水电工)。
合计: 88人
4.2 主要机械设备投入
(1)钻机(XY-100),10台套。
(2)BW-150注浆泵4台套。
(3)其他辅助设备一批。
5.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5.1 施工程序
本工程总体施工程序如下:
本工程总体施工程序:搭建临设→机械设备进场→主要材料进场→土、溶洞成孔、埋管→注浆 自检、封孔、质检→场地清理→退场。
5.2 袖阀注浆的成孔
孔径为90~110mm,孔深穿过填土层。所有的成孔要作好“工程钻孔原始记录表”一式两份,要准确记录地基与地板之间的脱空距离,为下袖阀管和砂浆回填注浆工作提供依据。
5.3 下袖阀管
袖阀管分花管和实管两部分,根据注浆高度配备花管,下管时管内灌入清水克服浮力,使花管下到孔底,花管的长度高于洞顶板至少50cm。下管时管与管之间连接必须牢固,袖阀管下底端要套好锥形堵头,上顶端要戴上保护帽。对于袖阀注浆孔,成孔后要及时下袖阀
管,下袖阀管时,要浇注套壳料,下袖阀管,再固管止浆。具体参数及步骤为:
5.3.1 套壳料配合比为(重量比)水泥︰粘土︰水=1︰1.50︰1.88。
5.3.2 套壳料用量(m3)=1.3×л×(钻孔半径2-袖阀管半径2)×注浆段高度。
5.3.3套壳料浇注:将钻杆下到孔底,用泥泵将拌好的套壳料经钻杆注入孔内。
5.3.4下袖阀管:花管下至孔底,占据注浆段。洞体顶界以上至地面为实管,实管要高出地面一定长度(一般为0.2~0.3m)。
5.3.5 固管止浆:固管止浆液配合比为水︰水泥=1︰1.50。在袖阀管与孔壁之间的空隙中下入4分钢管至花管洞体顶界处(即待加固地质体顶界位置),从4分钢管中注入配置好的浆液直到孔口返出,孔口浆面下沉后应多次回灌,保证固管止浆效果。
5.4 注浆
根据成孔的先后顺序,待套壳料具有一定强度后(一般为3d),将4分带双塞的注浆钢管从袖阀管中下到注浆位置,自下而上分段注浆,分段长3m,两段之间达接0.3m。注浆参
数及步骤为:
5.4.1 浆液配合比暂定为:水泥︰水=1︰1 ,比重为1.51。
5.4.2 注浆压力:0.0~6.0m段不注浆;6.0~15.0m段0.3~0.5MPa;15.0~24.0m段0.5~0.8 MPa。主要以注浆泵的档位(注浆速度)及压力表前回浆管控制压力。
5.4.3 注浆顺序:先外后内、间隔跳灌为原则。
5.4.4 注浆速度:底部和顶部注浆速度为30~80L/min,其它位置为80~150L/min。注浆量根据搅拌桶的容积、注浆泵的档位确定。
5.4.5 注浆次数:依据设计要求本次灌浆采用一次性从下到上灌浆。
5.4.6 注浆设备:BW-150型注浆泵。
5.4.7终灌标准:保证地面不产生裂缝和隆起和冒浆的情况下,在6.0~启东市大江中学15.0m段,注浆压力维持0.5MPa,稳压10~15min;在15.0~24.0m段,注浆压力维持0.8MPa,稳压10~空间分布15min终止注浆。
5.5 地板与地基脱空层采用水泥砂浆回填水泥︰砂=1︰2,水灰比0.45,注浆压力0.1MPa。
在注浆过程中,应观察相邻注浆孔的排气、返水、冒浆等情况,若周围孔有浆液冒出,应停止灌浆固结。12h后重新注浆。若周围注浆孔没有反应,且注浆量过大并超过本身的容积时,应采用“间歇定量分序注浆法”进行注浆,以控制浆液流失过大。作好注浆原始记录,包括注浆压力、注浆量、水泥用量、等项目,填写“袖阀注浆记录表”一式两份。
6.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6.1 质量目标及质量保证体系
6.1.1 质量目标
质量是企业之本,精心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达标是我公司一贯质量管理的宗旨。在本工程施工中,我公司将发扬一贯重质量、重管理的作风,严格按照ISO9002质量体系进行质量管理,通过公司ISO9002质量标准的有效运行,对各要素进行控制,确保该工程质量达到优良工程。
6.1.2 质量保证体系
本工程将在公司主管经理的直管下,在项目内严格按项目法组织施工,组建一个高效、强有力的项目经理部,对内统一指挥生产,对外负责与各有关单位进行业务联系,疏通协调施工上的各种关系,确保在最短时间,以最快速度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确保能按质按量地在合同规定时间内完成合同承包内容。
(1)质量保证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流程图见下图:
质量保证体系流程图
(2)现场施工质量控制程序图
现场施工质量控制程序图见下图:
现场施工质量控制程序图
技术交底
质
量
管
理
质量自检 施工质量检查
质量互检
质
量
管
理
分项质量评定
分部质量评定
验
收
单项工程质量评定、施工总结
6.2 材料质量保证
6.2.1 材料的采购
(1)根据ISO9001-2000质量标准的要求,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对采购的产品进行验证,保证同工程质量有关的材料采购能够满足施工要求。
(2)采购计划、合同、订单必须对产品或材料描述清楚,明确提供检验方法。
6.2.2 材料的进场
(1)材料进场要做到材料检验和试验工作,按质量体系标准和要求,从进场、检验、进仓、登记、标识、使用等全过程,都必须严格执行“进货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文件要求,层层把关,确保材料质量。
(2)对于业主提供的材料,按照质量体系之“顾客提供产品的控制程序”要求,使用必要的检验的试验手段,确保材料质量处于受控状态。
(3)所有进场材料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并要查明是否符合所需的品种、规格、数量、质量要求。现场材料验收由项目部材料员负责,产品发现有问题,将按程序文件《采购物资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执行,不合格品将予以退货。
(4)做好各种材料的质量记录和资料的整理、保存工作,使各种证明、合格证、验收、试验单据齐全,确保其可追溯性的完整性。
(5)确保各种试验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专人负责现场的各种抽样和送检工作,切实把好质量关。
(6) 进场材料验收合格后,合格材料按产品类别和规格分别堆放,并用铭牌标明材料名称、规格、进场日期、出厂日期、批号、检验状态等,不合格材料悬挂“不合格材料禁止使用”的标识牌。
6.3 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