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第一、二单元综合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古人评论隋朝大运河:“天下转漕,仰此一渠。”这主要是肯定大运河( )
A.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B.便利人们游玩江南
2.唐高宗时,宰相薛元超曾感叹自己虽然富贵,但非进士出身,这是人生最大遗憾:唐宣宗也羡慕进士,曾在宫中题“乡贡进士李道龙”。这说明() A.殿试制度成为定制 B.科举制是唐朝唯一的选官制度 C.进士身份受到尊崇 D.下层民众成为进士的主要来源
3.唐玄宗在位的前期,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繁盛时期,历史上称为( )
万泉河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开元盛世"” D.“光武中兴”
4. 763年,安史之乱后唐朝国势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很多诗作描写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其作品反映了这一历史实况的是( )
A.李白 B.鉴真 C.杜甫 D.玄奘
5.他是唐朝高僧,受邀东渡日本,历时12年。虽双目失明,但矢志不渝,到达时已是66岁高龄。他在日本传授佛经,传播中华文化,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是( )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郑和
6.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中华大地呈现出民族政权并立的局面。这些政权虽由不同民族建立,但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以下属于这个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是( ) ①辽②北宋③金④南宋⑤西夏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
7.作为宋代中央最高军事机构的枢密院,长期由文官掌握,这种现象被称作“文臣主枢密”。宋代实施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提升官员素质 B.发展文教事业
7075t6C.缓和阶级矛盾 D.稳固国家政权
8.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下列史实与此表述不相符
的是( )
乙酰胆碱A.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B.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
C.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D.两宋时期,南方的造船业成就非常突出
9.南宋时期,有一位外国商人运送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该到哪个机构办
理手续()
A.都护府 B.市舶司 C.宣政院 D.枢密院
10.元朝疆域“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元朝开创了(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司制 D.行省制
11.《元史》记载:“宣政院…掌释教(佛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这表明( )
A.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
B.元朝设置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
C.宣政院掌管全国的行政和宗教事务
D.元朝设立统一的边疆地区管理机构
12.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的宋朝。”学者余秋雨也说:“
我最向往的朝代是宋朝。”宋朝令史学家和学者向往的主要原因有()
①灿烂的科学技术②发达的社会经济③丰富的文化生活④包容的开放意识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13.今天中国象棋中的“炮”,最早写为“砲”字,而到宋代出现“砲”“炮”两字并用的现象,此现象的出现可能是因为宋代() A.发明了中国象棋 B.发明了火药
C.火药广泛用于战争 D.西方近代火炮传入
14.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这些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有利于人类文化传播和交流的是()
A.火药、指南针 B.指南针、印刷术
C.印刷术、造纸术 D.火药、造纸术
二、材料分析题(58分)
15.(22分)文物是历史的见证,文物会“说话”。阅读图文,回答问题。
(1)请推测图1的琉璃碗通过哪条商路来到中国,并概述当时该商路上的中西贸易状况。(10分)
(2)图2陶俑手中的“神器”指哪项发明?(3分)并以此发明为例说明宋元科技成就对世界的影响。(6分)
(3)如果图3的唐三彩骑驼乐舞俑参加“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主题展,请你设计介绍词。(3分)
16.(21分)回望农耕文明,厚植“三农”情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 | 汉代 | 魏晋南北朝 | 唐代 | 宋代 |
污秽等级 中国进入铁器时代,开始出现铁农具,并已使用① | 铁农具数量大大增加,出现了曲柄锄、耧车等新式农具 | 十八里店小学南方相对北方较为稳定,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太湖、都阳湖和洞庭湖流域,是当时的重要粮仓 | 改进耕作技术,出现了② 和筒车,粮食产量持续增加 | 江南地区处于长期相对和平的环境,农业发展很快,③ 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 |
| | | | |
材料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