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和要求 | ● 掌握IP地址分类 ● 知道一些特殊的IP地址表示 ● 掌握使用子网掩码来区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 ● 了解为什么需要进行子网划分? |
教学手法 | ● 采用“案例驱动”教学方法:将围绕某一实践的所有理论知识综合讲解,并在理论基础上完成具体实践的操作。 ● 注重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实现教师与学生的良性互动,一方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PPT多媒体课件 |
授 课 重点、难点 | 重点:1、掌握IP地址分类 |
2、掌握特殊IP地址的含义及作用 | |
难点:1、子网掩码的使用 | |
授课要点与授课设计(注明授课时间安排) | 1、(知道)IP协议的作用 |
2、(了解)IP数据报首部组成 | |
3、(掌握)IP地址分类 | |
4、(掌握)特殊用途IP地址的表示 | |
5、(重点)子网掩码的使用 | |
6、(应用)非默认子网掩码应用实例 | |
7、(知道)为什么需要进行子网划分 | |
教学设计:首先了解IP协议的作用,然后要求学生掌握IP地址的分类及子网掩码作用(要求学会计算网络地址、主机地址、广播地址);在了解IP地址的分类基础上了解一些常用的具有特殊用途的IP地址。 | |
作业 | 1、IP地址分类练习 2、子网掩码应用练习 |
教学心得 | 图像识别系统本次课程的难度不大,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IP地址的分类及子网掩码的作用,熟悉常用的特殊用途的IP地址的表示。但学生在使用子网掩码计算主机IP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时却经常出错,原因是不太了解二进制的逻辑运算,以及对二进制的相关运算比较陌生。 |
一、IP协议 IP协议是TCP/IP协议簇中最为核心的协议。所有的TCP、台账UDP、ICMP及IGMP数据都以IP数据报格式传输。 1、IP数据报组成 ● 一个 IP 数据报由首部和数据两部分组成。 ● 首部的前一部分是固定长度,共 20 字节,是所有 IP 数据报必须具有的。 ● 在首部的固定部分的后面是一些可选字段,其长度是可变的。 ● IP协议为面向无连接,不可靠的协议,只能做到尽量交付。 2、IP数据报首部简要说明 ● 版本:占 4 bit,指IP协议的版本,目前的 IP 协议版本号为 4 (即 IPv4) ● 首部长度:占 4 bit,可表示的最大数值是 15 个单位(一个单位为 4 字节),因此 IP 的首部长度的最大值是60字节。 ● 服务类型:占 8 bit,用来获得更好的服务,这个字段以前一直没有被人们使用 ● 总长度:占 16 bit,指首部和数据之和的长度,单位为字节,因此数据报的最大长度为 65535 字节。总长度必须不超过最大传送单元 MTU。 ● 标识(identification) :占 16 bit,它是一个计数器,用来产生数据报的标识。 ● 片偏移(12 bit)指出:较长的分组在分片后某片在原分组中的相对位置。片偏移以 8 个字节为偏移单位。 ● 生存时间(8 bit)记为 TTL (Time To Live):数据报在网络中的寿命,单位为秒。 ● 协议(8 bit)字段:指出此数据报携带的数据使用何种协议以便目的主机的 IP 层将数据部分上交给哪个处理过程 ● 首部检验和(16 bit):只检验数据报的首部,不包括数据部分。这里不采用 CRC 检验码而采用简单的计算方法。 ● 源地址和目的地址都各占 4 字节 二、IP地址 在IPV4版本中,协议规定每台主机分配一个32位的二进制数作为该主机的互联网协议地址(液压设备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常简写为IP地址。在互联网上发送的每个包都含有这种32位的发送方源IP地址和想要送达的接收方目的IP地址。 在概念上,每个32位IP地址被分割成两部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这样的层次结构设计使得寻址很有效,网络地址部分确定了计算机所从属的物理网络,主机地址部分确定了该网络上的一台计算机。 1、IP地址格式 (1)点分十进制:如,192.168.0.1 (2)二进制格式:11000000.10101000.00000000.00000001 玛吉阿米的留言簿 理论上说,计算全部32位都用上可以允许有232—超过40亿的地址,可以为地球上三分之二的人每人都提供一个地址,事实上,随着internet的迅速发展,可用的IP地址几乎快用完了,在IPV6版本中,IP地址由16个8位数组成,共128位二进制形式的IP地址,还是用点分号每8位组一分割。 2、IP地址分类 每一类地址都由两个固定长度的字段组成,其中一个字段是网络号 net-id,它标志主机(或路由器)所连接到的网络,而另一个字段则是主机号 host-id,它标志该主机(或路由器)。 (1)A类IP地址 A类地址用于主机数目非常多的网络。用左边一个字节表示网络地址,右侧三个字节表示主机地址。A类地址允许有126个网络,每个网络可有224-2=16,777,214台主机。(主机地址中全为0的表示当前主机所在的网络,全为1的表示当前网络的广播地址,因为这两个地址不能分配给主机),其中 127 是一个特殊的网络号,用来检查 TCP/IP 协议的工作状态。 (2)B类IP地址 B类地址用于中型或大型的网络。B类地址的前导位为10,接下来的14位完成网络号,剩余的16位二进制代表主机号。B类地址允许有214=16384个网络,每个网络有216-2=65,534台主机,第一个八位组合是:128-191。 (3)C类IP地址 C类地址用于小型本地网络。C类地址的前导位为110,接下来的21位完成网络号,剩余的8位二进制代表主机号。C类地址允许有221=2,097,152个网络,每个网络有28-2=254台主机,每一个八位组合是:192-223。 (4)D类IP地址 D类IP地址用于多重广播组(多播或称为组播)。一个多重广播组可能包括一台或多台主机。D类地址的前导位为1110,第一个八位组合是:224-239。剩余的位设计客户机参加的特定组。在多重广播操作中没有网络或主机位,数据包将传送到网络中选定的主机子集中。只有注册的多重广播地址的主机才能接收到数据包。 (5)E类IP地址 E类是一个通常不用的实验性地址,它保留作为以后使用,E类地址的前导位为11110,因为第一个八位组合是:240-247。248-254暂无规定。 3、地址分配(Address Allocating) ● 分配A类IP:国际网络信息中心NIC ● 分配B类IP:InterNIC、APNIC、ENIC ● 分配C毛绍烈类IP:国家或地区的NIC 4、IP 地址的一些重要特点 ● IP 地址是一种分等级的地址结构。分两个等级的好处是: ⏹ IP 地址管理机构在分配 IP 地址时只分配网络号,而剩下的主机号则由得到该网络号的单位自行分配。这样就方便了 IP 地址的管理。 ⏹ 路由器仅根据目的主机所连接的网络号来转发分组(而不考虑目的主机号),这样就可以使路由表中的项目数大幅度减少,从而减小了路由表所占的存储空间。 ● 实际上 IP 地址是标志一个主机(或路由器)和一条链路的接口。 ⏹ 当一个主机同时连接到两个网络上时,该主机就必须同时具有两个相应的 IP 地址,其网络号 net-id 必须是不同的。这种主机称为多接口主机(multihomed host)。 ⏹ 由于一个路由器至少应当连接到两个网络(这样它才能将 IP 数据报从一个网络转发到另一个网络),因此一个路由器至少应当有两个不同的 IP 地址。 ● 用转发器或网桥连接起来的若干个局域网仍为一个网络,因此这些局域网都具有同样的网络号 net-id。 ● 所有分配到网络号 net-id 的网络,范围很小的局域网,还是可能覆盖很大地理范围的广域网,都是平等的。 5、IP地址分类实例: ● 10.11.123.456 是否全法 ● 111.11.11.1 为哪一类IP ● 192.168.1.1 为哪一类IP ● 220.12.11.1 为哪一类IP 三、特殊的IP地址
1、网络地址 主机地址全为0,用它来表示一个网络,不能分配给一台具体主机。如,192.168.1.0表示一个分配了C类网络号 192.168.1 的网络。网络地址指网络本身而非连到该网络上的主机。因此,网络地址不应作为目标地址在数据包中出现。 2、直接广播地址 在网络号后面增一个所有位全为1的主机号便形成了网络的直接广播地址。当一个数据包被发送到一个网络的直接广播地址时,只有单个数据包到达该网络,然后送到网络上的每一台主机。如数据包的目标地址是 192.168.1.255,则表示当前数据包送给192.168.1网络内全部的主机。 提示:从上述所讲可以看出,全为0或全为1的主机地址不能分配给一个特定的计算机。 3、有限广播地址 有限广播地址(Limitd Broadcase)指在一个本地物理网络的一次广播。IP地址中全为1的表示有限广播地址,因此IP将在本地网络中广播任何发送到有限广播地址的数据包。 4、本机地址 IP地址中全为0的表示本计算机。 5、回环地址 IP定义了一个回环地址(Loopback Address)用于测试网络应用程序。在生成一个网络应用程序后,程序员经常使用回环测试来进行预测试。在进行回环测试时,没有数据包离开计算机,IP软件将数据包从一个应用程序转发到另一个应用程序。(127.0.0.1) 6、私有地址 根据规定,私有地址的路由信息是不会在因特网上传递,从而采用私有地址作为目的地址的数据包不会在因特网上进行路由。 网络管理员在给本单位网络分配网络号时,一般采用RFCI918推荐的A、B、C、类私有地址。这些特定的地址不被分配,而被保留作为私有网络使用,或被不与因特网进行连接的主机使用。 ● A类私有地址:10.0.0.0 – 10.255.255.255 ● B类私有地址:172.16.0.0 – 172.31.255.255 ● C类私有地址:182.168.0.0 – 192.168.255.255 7、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互联网服务供应商。 四、子网掩码 每个IP网络都有一个网络号和一个主机号组成。在实际操作中,用户可通过子网掩码来区分哪些是网络号,哪些是主机号。 1、默认的子网俺码 ● A类地址的缺省掩码是:255.0.0.0(前八位表示网络号,后24位表示主机号) ● B类地址的缺省掩码是:255.255.0.0(前16位表示网络号,后16位表示主机号) ● C类地址的缺省掩码是:255.255.255.0(前24位表示网络号,后8位表示主机号) 2、如何使用子网掩码来区分网络号和主机号? 通过子网掩码与IP地址进行“逻辑与”运算来“过滤”出主机号,从而确定网络号。子网掩码的设定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与IP地址相同,子网掩码的长度也是32位,左边是网络位,用二进制数字“1”表示;右边是主机位,用二进制数字“0”表示。 主机地址:192.168.1.1 消化道传染病 默认掩码:255.255.255.0(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 运算结果:IP地址左边24位代表网络号,IP地址右8位表示主机号 3、实例图示 (1)C类地址分析实例 (2)B类地址分析实例 五、非默认子网掩码应用实例 1、实例一:C类地址非默认子网掩码 (1)IP地址为:192.168.156.166 (2)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0 (3)问题:当前主机的网络地址是多少?主机地址是多少? 1、实例二:B类地址非默认子网掩码 (1)IP地址为:156.168.156.166 (2)子网掩码为:255.255.224.0 (3)问题:当前主机的网络地址是多少?主机地址是多少? 六、IP编址 为什么要子网划分呢?在某一网络中,总的通信量和主机的数目及每个主机产生的通信量总数是成正比的。随着网络容量的增加,通信量会达到一个超越介质容量的水平,并使网络运行受阻。在网络通信过程中,往往会有一些主机组之间通信的频率相当高,而这些主机和其他主机之间的通信频率相对要低许多。为了合理地规划网络,我们需要将通信频繁的主机组放在同一个网段中,这样可以达到充分的利用网络资源合理规划网络结构的目的。 通过使用子网,就可以将网络分开,这样它们彼此之间的通信量也就被分离开来。为了在这些不同的网络之间通信,办法是使用路由器,通过查询一个将目标网络和路由器的特殊端口建立联系的表格,使信息在网络之间传送。路由器的这些端口可以连接源网络、目标网络或者一些中间网络。通过使用路由器还可以为数据定义多重路径,提高网络的容错性和性能。 | ||||||||||||||||||||||||||||
本文发布于:2023-07-05 23:13:5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756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