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吉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疫情常态化防控指导意见的通知

阅读: 评论:0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吉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疫情常态防控指导意见的通知
文章属性
中文考试∙【制定机关】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公布日期】2022.04.14
【字 号】吉建管〔2022〕7号
【施行日期】2022.04.14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金泰勋【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经济运行
正文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吉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疫情常态化防控指导意见的通知塔顶吊柱
吉建管〔2022〕7号
各市(州)建委(住房城乡建设局),长白山管委会住房城乡建设局,长春新区城乡建设和管理委员会,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城乡建设管理办公室,梅河口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各县(市、区)住房城乡建设局,各有关单位:
  为持续做好全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我厅制定了《吉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疫情常态化防控指导意见》,请各地、各有关单位结合实际抓好落实,坚决防止施工现场发生聚集性疫情。
  附件:吉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疫情常态化防控指导意见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22年4月14日
   
附件
户县八中吉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疫情常态化防控指导意见
  吉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现场疫情常态化防控指导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管行业必须管疫情防控的总体要求,持续做好全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含方舱医院、方舱隔离点)施工现场(以下简称施工现场)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建筑工地等人员密集场所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预防为主、科学管理、精准防控,全面做好施工现场疫情常态化防控和舆情管控工作,坚决防止施工现场发生疫情,特别是聚集性疫情和负面舆情。
  二、重点任务
植物蛋白提取
  (一)建立常态化疫情常态化防控体系。
  1.各级党委、政府对本地区疫情防控工作负总责,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按照“管行业必须管疫情防控”的要求,认真履行行业监管职责,制定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指导督促建设单位、施工企业、监理企业做好施工现场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卫健部门强化对建筑工地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协助发生疫情的建筑工地做好封闭、隔离、消杀等工作,对确诊病例实施医疗救治。公安部门负责牵头完成疫情流调溯源、转运等工作。市场监管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做好建筑工地等人员密集场所食品安全监管等相关工作。
  2.建设单位对施工现场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负首要责任,牵头建立项目疫情常态化防控指挥部,成员由施工总承包单位、监理单位、专业分包单位、劳务分包单位的项目负责人为具体责任人,制定并落实项目疫情常态化防控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负责施工现场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指挥、协调、保障和对外联系等事项。
  3.施工单位对施工现场疫情常态化防控负直接主体责任,负责制定并落实施工现场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加强施工现场封闭管理和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
  4.监理单位负责审查施工现场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方案,开展检查并提出建议。
  (二)加强人员管理。
  5.所有参建人员实行闭环管理,所有进场人员持吉祥码、行程码和符合属地疫情防控要求方可进入施工现场,严格落实“落地即检”,严格实行实名制管理,真实采集和录入全部进场人员姓名、身份证号、工种、班组、籍贯、等实名信息。对参建各方聘用的所有人员进行健康管理,建立“一人一档”制度,准确掌握人员健康和流动情况。
方法学  6.严格执行项目所在地人员管控要求,不得在项目之间无组织调配使用劳务人员,原则上使用本地务工人员,不得使用入境人员及来自中高风险地区的人员。
  7.在施工现场出入口设立电子体温监测点,进行体温检测、登记和出入证、吉祥码、行程码查验。凡有发热、干咳等症状的,应禁止其进入,并及时报告和妥善处置。除采购人员、材料供应车辆及人员外,其他人员一律不得随意出入现场,出入口必须安排人员24小时值守。
  8.所有进入施工区、办公区、生活区的人员,包括但不限于保安、保洁、食堂等服务人员,
每天进行不少于两次(上工前、下工后或早晚)的体温检测。严格按属地疫情防控规定,定期进行核酸检测,每天一次抗原检测,做到应检尽检。佩戴N95口罩并按规定更换,更换后要按照废弃医疗防护器材妥善处理。
  9.根据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及时优化完善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等,采取小规模、分工种、分工序作业的方式,缩小作业单元,将工人按照工作班组、施工区域、宿舍等为基本单元,以可控的规模(一般为10人左右)形成班组单元,减少聚集人数,固化同班组成员,避免频繁交接班,指定组长专人管理。实行派工单制度,严格掌握班组的活动轨迹,做到“易切断、可溯源”。
  (三)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10.严格落实封闭管理。施工现场采取集中封闭式管理,现场围挡、围墙确保严密牢固,施工现场围挡的高度不得低于1.8m,施工现场设置一定数量符合标准的隔离室和隔离区。
  11.划分区域防疫等级。办公区、生活区、施工区、材料加工和存放区等区域实行分区管理,宿舍、会议室、食堂、多人办公室、门岗等防疫风险相对偏高的点位,列为防疫红区;
独立办公室、走廊和门厅等半通风区域防疫风险偏中的部位,列为防疫橙区;露天通风场所防疫风险较低的场地,列为防疫绿区。对防疫红区要增加消杀频次。
  12.加强环境卫生管理。施工现场应配备专职卫生员,配备必备的医护用品。消除卫生死角盲区,保证施工现场内洗手设施的正常使用,并应配备消毒洗手液。在公共区域设置标识醒目的废弃防疫物资专用回收箱(有盖垃圾桶),每天定时清运废弃防疫物资和生活垃圾,每6小时对废弃防疫物资专用回收箱(有盖垃圾桶)进行消毒。每天按疫情防控规定,对人、物、机械设备和环境进行消杀。
  13.做好施工区管理。每6小时对施工机械、起重机械驾驶室及操作室等密闭狭小空间及长期接触的部位进行消毒。施工机械等采取专人专用的原则,同时优化施工现场的工序、工艺,并尽可能多的使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减少人员接触、聚集和交叉作业。需要进入施工现场的车辆,应予以消毒。

本文发布于:2023-07-05 21:21: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7528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疫情   施工现场   防控   常态   人员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