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政治经济学

阅读: 评论:0

古典政治经济学
古典政治经济学篇一: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贡献有哪些 1、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贡献有哪些?
第一,它第一次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初步探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规律。
第二,古典政治经济学最伟大的理论贡献,就是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第三,古典经济学在地租、利润和利息等具体形式上研究了剩余价值,在一定意义上揭示了剩余简直的起源。
第四,古典经济学家对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2、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历史功绩
易燃液体第一,他们提出并初步论证了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第二,空想社会主义者深入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
第三,空想社会主义者看到并肯定了阶级斗争在历史上的重大影响和作用。第四,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的预测和设想中包含着许多天才的设想。
3、《手稿》中劳动异化的内容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第一,劳动产品和工人相异化,即劳动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同其生产者相对立。
第二,劳动本身与工人相异化。
第三,人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
第四,人与人的关系相异化。
4、《手稿》在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过程中的重大意义。
可靠性
第一,马克思自觉地将哲学研究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结合了起来,从针对“副本”的批判,进到了针对“原本”的批判,即从对宗教、国家和法的批判进到了对市民社会的批判,形成了探索和创立唯物史观过程中具有重大意义的异化劳动理论吗,朝着发现历史一般规律方面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第二,《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由于深刻地揭示了劳动是人的本质,把社会历史看成是劳动异化和扬弃这种异化的历史,这就把生产劳动看成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第三,《手稿》中的异化劳动理论将人的本质归结为自由自觉的活动,这就为马
介入疗法
克思后来全面系统地创立唯物辩证的实践观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性理论开辟了道路,同时也为科学地揭示人的本质奠定了基础。
第四,《手稿》从异化劳动理论出发,通过对社会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分析,不仅说明了生产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还进一步分析了生产劳动的内在矛盾,涉及到了生产劳动过程中诸要素之间的像话关系,从而为揭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奠定了基础。
第五,《手稿》通过对异化劳动的研究,揭示了资本主义中资产
2012年中央1号文件阶级与无产阶级之间阶级斗争的根源,论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历史暂时性和共产主义实现的历史必然性,大大深化了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的理论。
5、马克思恩格斯携手创作的《神圣家族》,朝着唯物史观的创立又迈进了一大步。第一,揭露思辨哲学的秘密,唯物辩证地解决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第二,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揭示了物质生产在社会历史中的决定作用。第三,批判青年黑格尔拍的英雄史观,指出人民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6、《提纲》的重大意义。
第一,在于它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从而为唯物史观乃至崭新的科学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生长点和立足点。
第二,《提纲》提出的科学的实践观,从根本上揭露了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在内的根本缺陷。
7、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如何从正面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的。
第一,批判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阐明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马恩指出,费尔巴哈由于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因而不能正确理解人的本质,因此它在考察人类历史时,虽然强调要从“人”出发,但他对“人”的理解是抽象的,费尔巴哈谈到的是“人自身”而不是“现实的历史的人”。
第二,揭示分工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为了深入揭示生产实践
活动与其他实践形式以及精神活动的相互关系,进而说明生产实践的内在矛盾,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马恩具体考察了分工及其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他们指出,
人类生产活动从一开始就存在这分工。分工起初只是自然的分工,即性别的分工以及因体力和天赋差别而产生的分工等等。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在自然分工的基础上产生了真正的社会分工。第三,阐
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运动规律。马恩指出,人们只要进行生产活动,立即就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的关系,即生产活动首先是改造自然的活动,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一定的生产力,另一方面是生产关系,即人们在生产中必然要结成的一定的交往关系,即生产关系。在马恩看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状况。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着能动的反作用。
第四,揭示了市民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及其矛盾运动。
8、在《哲学的贫困》一书中,马克思批判了普鲁东经济学理论的荒谬,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原理。
第一,在批判普鲁东唯心主义观点时,阐明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普鲁东从黑格尔唯心主义出发,把人类历史看成是观念和永恒整理性的历史,他认为,社会的经济关系式自古存在于人类理性中的经济范畴的体现。马克思指出,普鲁东根本颠倒了社会
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其中,马克思用大量的篇幅更精确地阐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的原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恩虽已基本揭示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一对范畴进行了分析,但在表述这一对范畴时仍存在不够确切的地方。在《哲学的贫困》中马克思对这一对范畴作了更深入的分析。
第二,马克思批判普鲁东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滥用,阐明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普鲁东的政治经济学思想的哲学基础就是被庸俗化了的黑格尔唯心主义和被歪曲了的黑格尔辩证法。马克思指出,普鲁东由于抽掉了辩证法的核心,即矛盾的学说,因而他的经济学的方法在本质上并非辩证法,而是形而上学的。马克思揭示了辩证法的实质:一是,它深刻揭示了矛盾双方的对立和斗争是客观事物自身发展的动力源泉;二是,它深刻地说明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三是,是否承认矛盾规律是区分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标志。党章
9、马克思批判普鲁东的价值理论,初步揭示剩余价值的来源。、第一,马克思指出他关于交换价值起源的观点是脱离了历史真实的客观基础的先验性虚构。
第二,马克思着重批判了普鲁东价值论的核心---“构成价值”说,指出所谓“构成价值”是经济矛盾体的基石。
10、马克思批判普鲁东的小资产阶级改良主义,阐述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本文发布于:2023-07-05 14:44: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7373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历史   社会   劳动   理论   异化   揭示   批判   生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