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的战争

阅读: 评论:0

无形的战争
——苏联解体看西方“和平演变”政策
社会学院  08光学精密工程历史  刘雅婧岛式唱腔  0803401028
内容摘要:导盲仪20世纪末世界上发生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苏联作为世界上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作为两极格局中的重要一极,存在了70多年后,突然解体,究其原因是一种内因,外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复杂作用的结果。而在这些原因中,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无疑是其中的重要因素。本文就将从苏联解体入手,分析西方的“和平演变”政策,通过苏联解体的经验教训,出一些应对对西方“和平演变”政策的合理性的对策。
关键词:苏联解体;和平演变;对策。
1991年12月8日,伴随着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签署“明斯克协议”宣布成立独联体,标志着苏联事实上解体。至此,曾经尽领超级大国风骚的占世界1/3领土的联盟分裂为15个加盟共和国。具有近70余年历史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在戈尔巴乔夫上台后的短短几年
就在政治剧变和独立浪潮中于1991年宣告解体,作为国家实体不复存在。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全世界各地的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这论述。有论者强调,1985年以来戈尔巴乔夫个人葬送了苏联。有论者强调西方的和平演变攻势使苏联瓦解。有论者认为苏联解体是其过度实施硬扩张政策的结果。也有论者认为是苏联内部的机关腐化,民族矛盾引起……笔者认为,苏联解体并不是一种原因单一作用导致的,而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一种必然的“化学反应”。其中西方世界的“和平演变”则是这种化学反应的诱因之一,也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诱因。
1、和平演变的由来和实质
和平演变,顾名思义,就是利用非暴力的方式,通过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渗透,自然而然的将社会主义国家同化为资本主义国家,从而彻底的颠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那么这种政策又是怎样发展而来的?其实质又是什么呢?
(1)、和平演变政策的发展历程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是根本对立的两种制度,因而从共产主义思想诞生的那天开始,资产阶级的“和平演变”政策也就开始萌芽了。
1、资产阶级的“两手策略”
从马克思主义诞生开始,资产阶级就开始了所谓的“和平演变”政策,只不过当时并没有和平演变这个名称罢了。历史上,我们称之为资产阶级的“两手策略”。这种两手策略是如何施展的呢?我们一同来看看马克思的一段经历就能有一个直观的了解。1842—1843年,当大学毕业刚获得哲学博士学位的马克思主持《莱茵报》,并在报纸上发表了几篇维护劳动者权益,体现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文章时,普鲁士当局立刻采取了对策。先是强化新闻检查,不让进步思想露头。在这一措施没有取得理想效果的情况下,便直接下令查封了报馆,禁止《莱茵报》的出版。随后,普鲁士当局利用“祝贺”马克思和燕妮结婚之机,派马克思岳父的朋友,枢密参事埃塞尔做说客,以“做官”为诱饵,收买、软化马克思。这个事例就是资产阶级实施“两手策略”的典型表现,所谓的两手策略就是一种软硬兼施的手段。资产阶级利用“两手策略”,力图将马克思主义扼杀于襁褓之中,企图阻止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破坏它对革命的指导作用。
2、和平演变政策的提出及发展
(1)“遏制”战略
1946年,丘吉尔在美国富尔敦发表了“铁幕”演说,在演说中他极力鼓吹了社会主义的危险与对资本主义国家所构成的威胁。“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到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在远离俄国边界,遍布世界各地的许多国家里,共产党第五纵队已经建立。”这些言论无疑为一年后,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咨文中提出遏制共产主义的策略埋下了伏笔。1947年杜鲁门的国会咨文中明确的提出了要对苏联进行遏制和围堵,以防止其影响的进一步扩大和蔓延。主张运用“除了战争以外的所有手段”对苏联进行“长期而有耐心,坚定而警觉的遏制”,“在苏联可能危害西方国家的利益的任何地方,坚决与之对抗”,并转守为攻,进而“改变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性质”。在随后发表于《外交》季刊上的《苏俄行为的根源》一文中,乔治·凯南在进一步阐述遏制观念的同时,已经表现出了和平演变思想的苗头。但是真正将和平演变从一种企图发展成为一种国家战略的则是美国的国务卿杜勒斯。
(2)“和平演变”政策
大体上来说,和平演变的政策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20世纪40年代末到50年代初的萌芽、酝酿阶段;20世纪50年代的制定论证阶段;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局部实际战略转变阶
段;20世纪80年代后的全面推进阶段。那么这四个阶断的和平演变政策有着怎样的特呢?
萌芽酝酿阶段就是我们前文提到的遏制战略。这一战略在宣传上是讲要用出了战争意外的一切手段去围堵社会主义,但实际上是使用包括军事在内的一切政治,经济,外交和思想文化的手段,对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运动,实行全面的,全方位的遏制,进而试图改变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性质。
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标志着美国遏制政策的破产,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提出了“解放”政策,也就是“和平演变”政策。他指出必须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来同共产主义作斗争,并扬言西方国家要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一场思想斗争”。同时他声称“解放并不就是解放战争。解放可以用战争以外的方法达到”,“它必须是而且可能是和平的方法”。在1958年,杜勒斯和蒋介石的会谈中,他主张“必须用和平的方法是全中国得到自由精神”,“用行为和榜样来支持中国人的思想和心灵”,“使大陆上的人民重新获得自由”。至此,杜勒斯的“和平演变”战略不仅形成了,而且系统化和具体化了。
60年代后,“和平演变”政策开始慢慢的从局部向全局进行着扩张。肯尼迪上台后,首先对
和平演变政策进行了一番修改,并抓住东欧对苏联渐渐产生的离心作用,以波兰作为突破口,对东欧乃至整个社会主义世界进行着有计划的渗透和演变。这种和平演变政策一直延续至今。
(2)、和平演变政策的实质
在了解了和平演变政策发展的基本历程之后,我们也可以看出和平演变政策其实质就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军事进攻、武力威胁和经济封锁为特征的“冷战”和“遏制”战略破产后,改而采取的以实力和军事威胁为后盾,主要以非军事的手段、“和平”的方式瓦解社会主义国家,复辟资本主义,以实现垄断资产阶级的一统天下和美国的称霸野心的策略。这是一种干涉别国内政,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反革命的战略和策略。因而也堪称是国际垄断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各国所使用的最为狡诈,阴险和狠毒的斗争方式和斗争手段。语言转换
2、和平演变政策在苏联解体中的体现
在了解了西方世界的“和平演变”政策之后,我们不妨一同来分析一下苏联解体中,“和平演
变”政策所发挥的作用。笔者认为,“和平演变”虽然只是苏联解体的外因,但是正是这种外因导致了苏联内部的诸多变化,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迅速解体。
(1)、苏联高级官员腐化
在西方“和平演变”战略面前,长期占居执政优越地位的大批党政官员迅速演化和蜕变,大量的官员迅速腐化,贪污腐败案件层出不穷。这些占据党政机关要职的精英们约有几十万人,长期执政的优越地位使他们成为了苏联的特权阶层。自80年代起,这些精英们就已经开始放弃共产主义惫识形态,而代之以典型的物质主义和实用主义。尽管这些人还在不断重复官方的观点,但真正相信者已是极少数,他们中大多数人已开始考虑实行什么样的改革方案对自己更为有利的问题。许多人认为,改革前的社会主义虽然使他们拥有了某些特权,但也限制了他们把权力传给子女和聚敛更多的财富,而只有实行资本主义才能使他们不仅是生产资料的管理者,而且可以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从而既可以实现个人财富的更快增长,又能合法地让子女继承权力和财富。鉴于此,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这其中就包括了戈尔巴乔夫等当时苏共中央及国家的高级领导人。1991年6月,美国一个社会问题调查机构在莫斯科对部分高层党政要员做了一次意识形态问题调查,其
方式是通过4到5小时的谈话来确定他们的思想观点。分析的结果显示,竟有高达76.7%的人认为应该实行资本主义。这样“和平演变”已然发挥了腐化,变质党内的高层的作用,苏联解体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2)、加盟共和国的离心力加强
民族矛盾无法调和,经济畸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受影响,这也为美国等西方国家和平演变苏联创造了很好的机会。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实行和平演变,说到底,就是要使苏联变成一个四分五裂、彻底解体、无力再对美国和西方构成威胁的苏联。所以,利用民族问题,挑起民族动乱,瓦解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就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苏联推行和平演变策略的一个战略重点。
布热津斯基曾直言不讳地说,美国要支持苏联争取自决的民族运动,帮助苏联各共和国成为独立国家,以此作为“帮助苏联向多元化的民主社会过渡的主要手段”。美国等西方国家不仅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大造舆论,挑拨,煽起民族主义的火焰,鼓动各共和国的民族主义势力和民族分离势力制造民族纠纷,挑起民族动乱,而且直接公开插手苏联的民族争端。一方面,他们通过西方驻苏使馆人员和特务直接参与制造民族纠纷和民族冲突
事件。例如苏联外交部揭露,美国一些外交官企图煽起民族主义情绪,鼓动在莫斯科的某些克里米亚鞑靼人进行反社会活动;苏联报纸也透露,西方反苏势力同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的民族主义分子互相勾结,造谣惑众,火上浇油,其目的是想把苏联变成经常发生民族冲突的舞台。另一方面,他们打出支持各加盟共和国“人民自决”的旗号,反对中央政府采用武力解决国内问题,以支持各加盟共和国的独立活动,并直接同加盟共和国建立联系,以斧底抽薪的手段,促使苏联解体。美国成功的通过和平演变的方式,加剧了东欧各国对与苏联的离心力,为之后的东欧剧变奠定了基础。在这一点上来说,美国的和平演变政策确实可以算得上是成功的。
(3)、民众思想的混乱
在“和平演变”策略的指导下,西方媒体抓住了戈尔巴乔夫改革带来的新闻限制放宽的时机,对苏联国内的民众大肆的宣传西方的思想观念,结合苏联国内出现的反共势力,批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造成了民众的思想混乱。其主要表现有:自由欧洲广播电台和自由广播电台通过向苏联及东欧国家的人民反复传播“言论自由”和“人权原则受到尊重”等观念,从思想上向这些国家渗透西方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达到瓦解人心的目的。通过新闻舆论对
cpl>2010年广东高考作文苏联及东欧的民主进程施加影响,以各种媒体通过传播消息、通讯、新闻分析、评论综述等对苏联及东欧政权实施干涉,对反政府的“民主派”组织进行扶持、指导和声援。在苏联和东欧不惜重金和精力培植大批亲西方的新闻工作者。协助各国政府的反对派建立各种新闻媒介并给予大力支持。例如,一个以纽约为基地的“民主中心”,其任务就是向苏联的“民主分子”提供书籍、印刷设备、电脑、资金等等

本文发布于:2023-07-05 10:07:2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7283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苏联   国家   社会主义   解体   政策   美国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