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 选 题
1.当代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是( D ) A、主权国家 B、主权国家集团 C、世界经济组织 D、跨国公司 2.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阶级结构中兴起的新中间阶层主要是指( D )
A.小手工业者、商人 B.经理资本家 C.中等资产阶级
D.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自由职业者
3.美国最早提出遏制战略理论、具有“遏制理论之父”之称的代表人物是( A ) A.乔治•凯南 B.亨利ltp•基辛格 C.斯坦利•霍夫曼 D.莫顿•卡普兰
4.解决南北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 C )
A、南北对话 B、南南合作 C、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 D、反对霸权主义
5.戈尔巴乔夫提出“国际政治新思维”的核心是( A )
A、“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 B、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C、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 D、实现“国际关系人性化”
6. “一国两制”这一方针最早提出是考虑如何解决( A )
梁宸 飞机
A、台湾问题 B、香港问题 C、澳门问题 D、世界各国遗留的国家统一问题
7、宣告建立欧洲联盟的条约是( C )
A、《罗马条约》 B、《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
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D、《布鲁塞尔条约》
8.谋求世界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D )
A、维护国际和平环境 B、推动南北对话 C、加强南南合作
D、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9.战后确立美元在资本主义世界金融领域享有中心地位的是 ( C )
A、《华盛顿协定》 B、《布鲁塞尔议定书》 C、《布雷顿森林协议》 D、《罗马条约》
10.标志冷战正式形成的是 ( D )
A、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B、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C、凯南 8000 字电报 D、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11. 1969年上台的联邦德国政府在对外政策做出重要改变,实施了( A )
A、新东方政策 B、戴高乐主义 C、哈尔斯坦主义 D、三环外交
12.但愿人长久教学设计近年来大国之间建立 " 伙伴关系 ", 这种关系是 ( D )
A、结盟关系 B、军事集团关系 C、对立关系 D、既非对立又非结盟关系
13.影响当代世界发展的主要障碍是 ( C )
A、军备竞赛 B、局部战争 C、国际经济旧秩序 D、发展中国家的贫穷落后
14.亚非国家历史上第一次在没有西方国家参加的情况下自主召开的国际会议是( A )
A、万隆会议 B、开罗会议 C、雅加达会议 D、曼谷会议
15.独立国家联合体是 ( C )
A、国家的一种形式 B、超国家的政治经济实体
C、非常松散的国家之间的联合形式 D、权力有限的中央政权机关
16.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是在 ( B )
A、1970年 B、1971年 C、1972年 D、1978年
17.西方大国第一个同我国建交的国家是 ( B )
A、美国 B、法国 C、德国 D、英国
18.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是 ( C )大学bbs
A、加强对话,反对对抗 B、加强同西方发达国家的协调
C、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D、在国际事务中永远不称霸
19.首次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的是 ( A )
A、 B、周恩来 C、 D、刘少奇
20. 90年代的世界三大经济中心是( A )
A、美国、欧盟、日本B、美国、日本、欧洲C、美洲、亚洲、欧洲D、美国、中国、俄罗斯
21.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发展最基本的特征是( D )
A、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更加猖獗 B、社会主义国家力量遭到很大削弱
C、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 D、总体趋向缓和 ,但动荡因素很多
22.亚太地区有组织的经济合作正式起步是 ( A )
A、1989年11月在澳大利亚堪培拉举行的亚太经济合作部长会议
B、1991年11月在汉城举行有中国参加的亚太经济合作部长会议
C、1993年6月正式启用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名称
D、1993年11月美国西雅图非正式首脑会议的召开
23.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础是 ( B )
A、独立自主原则B、和 平共处五项原则C、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利益D、所有国家一律平等
24.冷战时期 , 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主要战略是( B )
A、新东方政策 B、遏制战略 C、超越遏制战略 D、缓和战略
25. 1974 年 2 月主席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了( D )
A、“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论断
B、“中间地带”理论 C、“第二个中间地带”理论 D、“ 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
26. 1991 年 12 月苏联 11 个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决定成立独联体 , 签订的重要文件是( A )
A、《阿拉木图宣言》 B、《明斯克协议》 C、《俄自联盟宣言》 D、《新联盟条约
27.中国对外政策的宗旨是 ( C )
A、独立自主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D、加强和巩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28. 20 世纪 80 年代初明确提出“政治大国”目标的是日本( C )
A、田中内阁 B、三木内阁 C、中曾根内阁 D、竹下登内阁
29.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世界贸易组织中向发展中国家施加压力的借口主要有( B ) A、技术标准问题 B、劳工标准和环境保护问题 C、原料初加工问题 D、人权问题
30. 1995年1月,世界贸易组织正式运行,标志着全球贸易进入一个( B )
A、平等、和谐的新时代 B、更加法制化、秩序化的新阶段
C、更加激烈复杂竞争的新时期 D、对发展中国家较为有利的新环境
31.两极格局终结的标志是( A )
A、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B、华沙条约组织解散
C、经济互助委员会终止 D、美国实力相对衰落
32.谋求世界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 D )
A、维护国际和平环境 B、推动南北对话 C、加强南南合作
D、建立公正、合理、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33.欧共体与非洲、加勒比、太平洋国家签订的比较公平多边贸易和经济合作协定是( A )
A、洛美协定 B、马格里布协定 C、阿鲁沙协定 D、雅温得协定
34.经济全球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 )
A、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B、现代科技的进步 C、先进的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的产生
D、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35.战后初期到60年代世界经济的特点是( D )
A、逐步形成美国经济称霸 B、美国经济和苏联经济争霸
C、美、欧、日三大经济中心鼎足而立格局形成 D、美国称霸世界经济
36.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始于( C )
A、50年代 B、60年代 C、70年代 D、80年代
37.世界经济组织中强调自主自愿、协商一致、灵活渐进原则的是 ( D )
A、欧洲联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中美洲共同市场 D、亚太经合组织
38.目前最有效、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性经济集团是( A )
A、欧洲联盟 B、北美自由贸易区 C、石油输出国组织 D、东南亚国家联盟
39.以美元为支柱的资本主义世界国际货币体系最终崩溃于( D )
A、1960年战后第一次美元危机 B、1968年美国实行“黄金双价制”
C、1971年美国宣布停止美元对换黄金 D、1973年美国第二次宣布美元贬值
40.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动力是( A )
A、工业革命 B、科技革命 C、改革开放 D、文化交流
41.冷战的直接原因是( D )
A、意识形态的差异 B、民族解放运动兴起 C、美国称霸世界 D、两大阵营争夺东欧
42.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是一个( B )
A、政治集团 B、军事集团 C、经济团体 D、文化团体
43.当前世界矛盾的局部变化和缓和,决定了社会主义和发展中国家的主要任务是( A )
A、发展经济 B、推进世界革命 C、巩固政权 D、保障人权
44.战后国际社会的主要力量及其政治经济矛盾已集中反映在( B )
A、东西南北矛盾上 B、南北矛盾上 C、西西矛盾上 D、东西矛盾上
45.确立美元在战后世界货币金融体系中的中心地位的是( B )
A、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B、布雷顿森林协定 C、雅尔塔体制 D、波茨坦会议
46.在知识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C )
A、能源产业 B、电子产业 C、信息产业 D、钢铁产业
47.世界多边贸易体系中的“经济联合国”是( C )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联合国安理会
48.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合作组织诞生的标志是( C )
A、联合国 B、上海合作组织 C、世界贸易组织 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49.不锈钢t型条美、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出现于( C )
A、艾森豪威尔政府时期 B、肯尼迪政府时期 C、尼克松政府时期 D、克林顿政府时期
50.冷战时期,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基本战略是( C )
A、和平战略 B、解放战略 C、遏制战略 D、缓和战略
51.美国最先提出遏制战略理论的是( C )
A、亨利·基辛格 B、兹·布热津斯基 C、乔治·凯南 D、卡尔·多伊奇
52.美国最早正式提出“人权外交”的是( D )
A、杜鲁门政府 B、尼克松政府 C、里根政府 D、卡特政府
53.克林顿政府的对外战略是( D )
新型太阳能电池
A、超越遏制战略 B、世界新秩序战略 C、接触战略 D、参与和扩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