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填空题
1.公元前1283年,和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缔结《银板和约》的国家是______。
ldg
【答案】赫梯
【解析】公元前1298年春,古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与赫梯国王穆瓦塔尔在卡迭什地区会战,双方损失惨重,此后,因两国内部出现困难,双方无力再战,且受到亚述威胁,遂缔结了卡迭什和约(公元前1283年),争霸战争结束,埃及和赫梯通过和约瓜分了他们在叙利亚巴勒斯坦的势力范围。
2.古埃及成为地跨西亚、北非的帝国是在______时期。 【解析】雅赫摩斯一世时期,埃及开始了对外扩张,至图特摩斯三世(公元前1504~前1450年)时期,埃及的版图向东扩张到亚洲的幼发拉底河,向南扩张到尼罗河第四瀑布以外,对外征服使埃及完成了从
诺姆国家到帝国过度的道路。
3.上古地跨欧亚非三洲大帝国有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
【解析】大流士时代,波斯征服了印度河流域(公元前517年)和巴尔干半岛的雷斯地区,建立了古代世界上第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亚历山大于公元前4世纪晚期灭波斯帝国,建立起亚历山大帝国,范围更为广大。罗马帝国在屋大维及其后继者的对外
扩张政策下,成为地跨三洲的大帝国。
4.埃及最古的记年石刻是______。丹阳地震
【答案】《帕勒摩石碑》
【解析】《帕勒摩石碑》是埃及最古的纪年石刻,它记录了古王国时代前王朝至第五王朝(约公元前4000~前2420)的法老名单及其活动,此外对尼罗河水每年涨水情况也有记载,是埃及统一和经济、
文化发展的证据。
5.研究古埃及第二中间期贫民、奴隶大起义的重要资料是______。 【答案】《伊普味陈辞》(或译《一个埃及贤人的训诫》)
【解析】第13王朝时,埃及陷入分裂状态,开始了第二中间期,阶级矛盾的激化,导致了第二次贫民奴隶大起义,参加起义的有农民、手工业者和奴隶等下层劳动人民,起义的规模很大,涅杰斯成为被打击的对象,但最后被镇压,《伊普味陈辞》站在敌视起义者的立场上对起义进行了记述。
6.古代埃及的第十八王朝是______建立的。
【答案】雅赫摩斯一世
【解析】雅赫摩斯一世是埃及第十七王朝最后一位法老卡摩斯的弟弟,他继承兄长的事业,将喜克索斯人彻底逐出埃及,使埃及获得复兴,新王国开始,雅赫摩斯在位时对努比亚进行了多次远征,从而恢复了埃及对该地区的传统控制。
7.中王国末期,入侵埃及的民族是______。
【答案】喜克索斯人
【解析】中王国末期,喜克索斯人通过和平渗透的方式入主埃及,建立了15~16王朝,他们承袭了埃及制度,统治范围不仅包括埃及大部(三角洲和中部埃及),还包括西亚的一部分地区。
8.1822年,______将埃及象形文字释读成功。
【答案】商博良
【解析】让·弗朗索瓦·商博良是法国历史学家、语言学家,被誉为“埃及学之父”。象形文字由古埃及人创造,起源于公元前4000年代末,希腊罗马人统治埃及时,象形文字逐渐被遗忘,最终成为一种死文字,1822年法国学者商波良重新释读成功象形文字。
基金经理面对面9.埃及法老尼科曾雇用______乘船绕航非洲获得成功。
【答案】腓尼基人
奥修的书
【解析】腓尼基处在东西方交通的联结点上,有众多良港,海外交通、商业贸易十分发达,是古代有名的商业民族、著名的航海探险者。腓尼基人的造船业最负盛名,以善于航海闻名于世,多有探险和殖民活动,埃及法老尼科曾利用腓尼基人乘船绕航非洲获得成功。
10.古代埃及社会经济最发达的时期是______。
【答案】新王国时期
【解析】①早王朝时期又称为金字塔时期,是古埃及历史上最稳定的时期;②古王国时期,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是古埃及真正统一的时期;③新王国时期的法老们通过维护边境安全和加强与邻国的外交确立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代,是古代埃及社会经济最发达的时期;
④后王朝时期一系列的奴隶起义导致国力衰竭。
二、名词解释
1.法老
答:法老是古埃及国王的尊称,在古王国时代(约公元前2686~前2181年)仅指王宫,并不涉及国王本身,新王国第十八王朝图特摩斯三世起,开始用于国王自身,并逐渐演变成对国王的一种尊称,第二十二王朝(公元前945~前730年)以后,成为国王的正式头衔。习惯上把古埃及的国王通称为法老,
法老作为奴隶制专制君主,掌握全国的军政、司法、宗教大权,其意志就是法律,是古埃及的最高统治者。
2.诺姆
答:诺姆是指公元前3100年左右在古埃及出现的最早形式的城邦国家。诺姆大多从部落或者部落联盟转变而来,形成了以政府机关、王宫、神庙为中心的城市,面积较小。国王是诺姆国家最高的军事首领,又是祭司长和行政首脑,但国王权力受到很大制约,不是专制君主。诺姆有各自的信仰(荷鲁斯、哈特尔等)相互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古王国时代诺姆是地方上最重要的行政单位名称,其长官称为诺马尔赫。
3.拉美西斯二世
答:拉美西斯二世是古埃及新王国第19王朝的法老,是塞提一世之子,于公元前1304年继位。他力图恢复图特摩斯三世时期的帝国版图,发动了对西亚的大规模征服战争,经过多年战争,巩固了埃及在巴勒斯坦和南叙利亚的统治。他大兴土木,在埃及和努比亚修筑、扩建庙宇宫殿以及颂扬其战功的雕像和记功碑,在许多建筑物上铭刻他的名字,把首都由底
比斯迁到三角洲东北部,建立了培尔·拉美斯城(意为拉美西斯之家)。拉美西斯二世统治埃及67年,是古埃及史上统治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法老,标志着埃及帝国的权力达到顶峰。
4.涅杰斯
bo xi lai
答:涅杰斯是对大约起源于古王国末期的下层自由民的称呼,原意为“小人”。涅杰斯在第一中间期形成了小私有者阶层,出现了“强有力的涅杰斯”,是当时各诺姆军队的重要来源。中王国时期,一部分强有力的涅杰斯占有土地,由农民耕种,并向他们交租。涅杰斯的成长是中王国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在政治上是中王国时期王权同地方贵族进行斗争的主要社会支柱,因而成为统治阶级的一个组成部分,但由于埃及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的总体水平较低,其力量还十分软弱。
5.阿蒙霍四世
答:阿蒙霍四世是古埃及第18王朝法老,公元前1379~前1362年在位。新王国第18王朝中期,神庙祭司集团势力庞大,插手王位继承。阿蒙霍继位后进行了宗教改革,推出太阳神阿吞,将其定为埃及新的主神并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埃赫那吞,迁都埃赫塔吞,没收阿蒙神庙和其他一切神庙的财产。改革遇到来自于阿蒙神祭司的强大阻力,在其死后即被废除。这一时期埃及的艺术呈现出一种清新的特点,被称为阿马尔那风格,但在他统治时期,埃及停止了对外扩张,在西亚的领地也大量丧失。
三、论述题
1.简述埃及新王国时期奴隶制度的新特点。
答:埃及新王国时期奴隶制度有了很大发展,主要特点有:
(1)奴隶人数大大增加。
长期大规模的对外战争成为奴隶的主要来源,奴隶本身也是财富的表现之一。
(2)奴隶主阶级的构成发生变化,奴隶主范围扩大,拥有奴隶的人增多。
①古王国时期及以前,一般人拥有奴隶的情况很少,奴隶大多控制在贵族手中。
②中王国时期中小奴隶主阶层涅杰斯的出现,打破了贵族对奴隶的垄断。
③新王国时期,除了贵族拥有奴隶外,许多中下层居民都拥有奴隶,新兴的中下奴隶主阶层涅木虎是这一特点的典型体现。
2.简述埃赫那吞改革的背景和失败原因。
答:(1)埃赫那吞改革的背景为:
新王国时期开始,阿蒙神祭司势力极度膨胀,在政治经济领域实力增长迅速,开始不甘心依附于王权,进而与以法老为代表的王权相抗衡,甚至插手王室内部斗争,逐渐危害到王权和其他奴隶主的利益。
(2)埃赫那吞改革失败的原因主要有:
①阿蒙神庙及其背后的贵族势力过于强大并且富于斗争经验。
②改革期间对外战争的停止损害了起初支持改革的军队和一些世俗奴隶主的利益,导致他们丧失了对改革的热情,进而改革阵营内部甚至王室成员都发生分裂。
③迁都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加重了普通民众负担,同时没有给他们带来好处,因此改革得不到他们的支持。
3.简述古埃及阿蒙霍四世宗教改革的内容及其影响。
答:(1)古埃及阿蒙赫四世宗教改革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