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要点

阅读: 评论:0

复习要点
绪论
1、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
第一章
1、世界统一于存在
2、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分析我国社会主义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既合作又斗争的关系。
3、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4、和谐就是无矛盾。
5、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义,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为什么要坚持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
6、意识的能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7、要纪律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不能有纪律。
菱形8、运用对立统一规律分析我国应如何正确处理与日本的国家间关系。
9、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0、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其对认识和谐稳定与改革发展关系的指导意义?
11、辩证否定观的内容。
1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
13、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这一原理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大指导意义?
第二章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含义及二者的辩证关系。
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梁挠度3、凡是亲眼所见,亲耳所听都是直接经验,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的、真实反映。
4、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其他哲学认识论的区别是什么?
南京大报恩寺5、任何认识都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曹韵贞教授
玻利瓦尔6、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7、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原理,说明应该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8、真理是有用的,因此有用就是真理。
第三章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2、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联系我国改革开放的实际,阐明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3、人民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
4、经济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5、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辩证关系原理及其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意义。
6、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规律,说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必要性。
7、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及其表现。
8、在人们创造历史的活动中,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9、运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规律的原理,说明当前我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
第四章
1、产业资本循环要保持连续性的基本条件。
2、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3、固定资本就是不变资本,流动资本就是可变资本。
4、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其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它自身价值的源泉。
5、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作用和后果
6、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什么
7、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
8、垄断价格是垄断资本家凭借垄断地位制定的,因而否定了价值规律。
9、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特点。
10、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其生产与流通领域无关。
11、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之间的关系。
关于加强和改进机动车检验工作的意见12、剩余价值与利润、平均利润、商业利润、利息和地租的关系。
第五章
1、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第六章
1、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2、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
3、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4、如何理解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本文发布于:2023-07-05 03:51:2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7158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社会主义   原理   发展   说明   规律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