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曹杨中学高考历史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复习素材

阅读: 评论:0

改革开放前后三十年的争论
问题导入】中国王馨流产1949年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过自己的60多年。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存在很大差别。在评价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历史及其相互关系的问题上,有两种片面的观点:第一种是在肯定改革开放30年以来历史性进步的时候,有意无意地贬低甚至否定改革开放以前30年的成就和经验;第二种是在肯定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成就的时候,有意无意地淡化改革开放具有革命性的意义,甚至认为改革开放以前30年比改革开放30年好。
30年的成功与失误。
成功:
1.2008北京 油画政治方面:新中国成立时确立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后来建立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及实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中美关系;抗美援朝;恢复合法席位),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幅度提高,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2.经济方面: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改革开放提供了经济基础;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成绩;人民生活水平(人均寿命等)较解放前有了很大提高。
3.科技文化方面:扫盲教育 双百方针 两弹一星等成就为科技文化发展奠定基础。
4.社会生活方面:经过镇压反革命等一系列运动,新中国彻底消灭了黄赌毒,社会秩序空前良好,社会风尚文明(殡葬等风俗),人人有理想,社会氛围积极向上。
失误:
1.政治上:左倾错误后果严重;过分强调阶级斗争(反右严重扩大;),激化了矛盾,造成社会不稳定;外交方面过于注重意识形态和国际责任;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不完善。
2.经济上:受苏联影响过大,一直未能彻底摆脱苏联痕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束缚了国民经济的发展;重工业相对过重,积累太多,消费相对滞后;左倾错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人民公社化;)导致三年严重困难;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差距明显。
3.文化上:双百方针没坚持贯彻,文艺生活单一;教育受到极大冲击(老三届;高考等),造成人才一度断层,影响了国家长远发展。
30年的成功与失误。
成功:
1.政治上:拨乱反正,社会主义民主法制逐步完善(恢复三大制度;一国两制;基层民主选举;依法治国入宪);外交方面融入世界,更加务实注重国家利益,国际地位与国际形象大大提高;国家统一大业取得重大进展(港澳回归)。
2.经济上:对外不断开放成就显著;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不断解放生产力;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社会的建设目标;人民居住环境,道路交通发展迅速;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
3.文化上:科教兴国、普及义务教育、发展高等教育,科技文化事业全面发展。
失误:
1.精神文明相对落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亟需加强。
2环境工程学报.资源开发步伐加快,生态保护相对缺失,环境恶化严重。
4.国民分配不公明显,差别过大。
5.农业基础地位有所削弱,国企改革进程暴露了一些问题,社会影响强烈。
正确认识
1.30年是对前30年体制的改革和完善,而不是否定;(改革开放30年的成绩,离不开前30年打下的坚实基础;改革开放吸取了前30年的经验教训,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解放)
2.对前后三十年应辩证看待一分为二,不能简单肯定或简单否定;
3.新中国60年的发展历史是一个整体,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大体呈现阶梯式或螺旋式上升的基本趋势。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四次大争论:
㈠第一次是1978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争论的中心问题是要两个凡是还是要改革开放?
⑴背景电麻机:①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纠正十年的错误,要求实现四个现代化。②当时领导者却提出了两个凡是。③两个凡是成了前进道路上的最大障碍。要推倒两个凡是,需要进行思想的启蒙。
⑵经过:1978全国展开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⑶意义:是一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运动,是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精神枷锁,冲破了 “左倾错误思想和两个凡是美国柯达公司的思想束缚;推动了对 “左倾错误的纠正和各条战线的整顿,为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创造了条件;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作了思想理论准备。
㈡第二次大争论是1992年前后,关于经济体制问题的讨论。中心问题是要计划经济还是要市场经济?
宠物小精灵bw粤语⑴背景:①九十年代,苏联解体、东欧剧变。②当时 西方敌对势力大肆宣扬共产主义大溃败。③国内一些坚持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也主张放弃四项基本原则,走西化的道路。④党内外出现了对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模糊认识,甚至出现了姓的争论。
⑵经过:1992年初,发表南巡讲话。论断包括,不要纠缠于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讨论;改革开放的判断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等等。
⑶意义:进一步阐明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阐述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原则;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长期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这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开好党的十四大,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标志着理论的最终成熟和形成。
㈢第三次大争论是1997年前后,1997年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形式的讨论。中心问题是私营经济是活水还是祸水
⑴背景:①1997年,民营经济发展了,国有经济却举步维艰。所有制问题摆在了改革的面前。②社会上出现了所谓万言书集中对1992年南方谈话以来所谓资产阶级自由化开始算总账。中国的改革开放又到了一个重大的历史关头。
⑵经过:同志在内部发表了两次极其重要的讲话。他强调,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项制度任何情况下也不能动摇。
⑶意义: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指明了在所有制领域推进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这次争论的结果是改革攻坚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定。
㈣第四次大争论是从2004年到2007年,关于改革本身问题的讨论。中心问题是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不是搞错了?
⑴背景:进入新世纪以来,一方面我国的改革和建设在不断推进,另一方面社会上却产生了关于改革的一系列质疑。是改革本身错了,还是改革出现了失误?是应该继续深化改革,还是要走回头路
⑵经过:指出: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十七大进一步把解放思想作为中国特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把改革开放作为中国特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⑶意义:这次关于改革的争论最终以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的定论而结束,在全国再次兴起了解放思想的热潮。推动新一轮的重大改革和社会进步。

本文发布于:2023-07-05 02:09:09,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7121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社会主义   改革   发展   问题   中国   制度   建设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