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互变规律
事物的发展是在从量变到质变,又从质变到量变的无限交替过程中实现的。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过程。任何事物都具有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都表现为质与量的统一;任何事物的变化都呈现为量变和质变两种基本状态;量变、质变及其相互转化构成了事物发展的基本过程。 本节课我们学习质量互变规律,讲三个问题:▲1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2发展是质变和量变的统一,3是质量互变规律的方法论意义。下面,我们先学习第一个问题。
▲ (1)事物是质和量的统一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一定的质和一定的量,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在分析事物发展的两种基本状态即质变和量变之前,必须先弄清楚质、量、度几个重要范畴。
▲事物的质
什么是事物的质?▲质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世界上的事物所以千差万别、形形,就是因为它们各有自己特殊的质的规定性。如自然界中的日月星辰、山河湖海、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等等,多得数不胜数,它们各不相同;物质世界中的机械现象、物理现象、化学现象、生物现象和社会现象更是大相径庭,各不相同;人类社会中的经济、政治、军事、教育、文化等现象也各有特点,彼
赤麂此有别。
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它们各自具有不同于其它事物的质的规定性。正因为每一事物内在的质的规定性不同,才把纷繁复杂的事物区别开来,世界上才呈现出形形、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生动景象。举例来说,●▲人之所以区别于一般动物,就在于人是有语言、能思维、会制造和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的高级动物;●▲军队之所以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就在于军队是执行特殊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共产党员之所以不同于一般众,就在于他是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
▲事物的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这就是说,质与事物是直接联系在一起的,是不可分割的。事物总是一定质的事物,不存在没有质的事物;质总是一定事物的质,也不存在同事物相脱离的抽象的质。比如,我们说好坏、优劣,总是不能脱离具体的人或具体的物,脱离了具体的人或具体的物,也就无所谓好坏和优劣。质和事物这种不可分割的关系,说明了质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客观存在的,而不是人为强加的。
事物的质往往又是多方面的。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但并不是说,事物的质是单方面的。事实上,事物往往具有多方面的质。例如,●一支步,既有材料方面的质,也有功能方面的质,还有工艺方面的质。●一个战士,既有健康状况方面的质,也有政治思想方面的质,还有军事技术和科学文化方面的质。一个普遍个人,既有自然属性方面的质,也有社会属性方面的质,还有思维属性方面
的质,等等。对于事物的质既需要比较全面的了解,又可以根据实践的需要把握其某一方面的质。事●原始人制造工具
●英姿飒爽仪仗队风雨无阻一声令下
●图一组:孔
繁森;焦裕录;王进喜;何鲁
丽
●步图片
●海军战士头像
物质的多样性表明,任何事物都是复杂的、变化的和有机的,都是一个多层结构的系
统整体。lob
▲事物的质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通过属性表现出来。属性就是一事物与他事
物发生联系时表现出来的质。事物的属性是事物质的表现,人们正是通过认识事物的
属性去认识事物的质的。在事物的多种多样的属性中,有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的区
别。本质属性的有无,直接决定着事物的质,而非本质属性的消失,则不影响事物的
存在。例如,商品的本质属性是价值和使用价值,没有这两者,就不成其为商品,至
于商品的重量、颜、体积等都是商品的非本质属性。因此,研究事物的质主要是要
航空摄影测量
把握它的本质属性。
▲事物的量
事物不仅有质的规定性,还有量的规定性。▲量是事物的规模、程度和速度以及
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物体有大小、运动有 快慢、温度有高低、颜有深浅、分子中有原子的多少和排列顺序、生产力有发展的
水平和速度、人口有密度和增长速度等等,这些都是事物量的规定性及其表现。
事物量的规定性同事物质的规定性一样,也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客观存在的,
仙台病毒
同事物不可分离。一方面,事物总是具有一定量的事物,没有量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另一方面,量总是一定事物的量,脱离开事物的量也是不存在的。例如,当我们说“这
是书”时,总是有一定数量的,是一箱书、一堆书或者是一本书。反之,当我们说一
箱、一堆、一本时,总是指一定事物的数量。数学是从“纯粹”形态上研究量的科学,
它研究数和形以及二者关系的变化,但数和形的原型则是现实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
形式。●▲恩格斯指出:“数和形的概念不是从其它任何地方,而是从现实世界中得来
的。”
理解事物量的规定性,要注意把握两点:第一,量的规定性和事物不是直接同一
●恩格斯头像的。质的规定性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某一事物失去了自己的质,该事物就变
成了他事物。量的规定性则不同,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量。在一定的范围内,量的
增减并不影响事物的质。比如,3斤苹果和5斤苹果虽然量有所不同,但它们并无质的
区别,都是苹果;一个人从1.7米长到1.8米,体重从65公斤长到75公斤,虽然身
高和体重都增加了,但这个人还是这个人,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在标准大气压下,
把30℃的水加热到70℃,水并不会发生质的变化。这些都是量的规定性与事物的存在m176
不是直接同一的具体表现。第二、量的规定性是多方面的。量和质一样,也是多种多
样的。有内涵的量与外延的量、精确的量与模糊的量、要素的量与结构的量等。内涵
的量标志质的程度,如温度的高低,颜的深浅、硬度的大小。外延的量标志质的规
模,如物的数量、体积、重量等。质把不同事物区别开来,量则进一步把同质的事物
从量上区别开来,量和事物的存在不是直接同一的,同质的事物可以有不同的量。事
物的量虽然是多方面的,但在特定的认识和实践中,人们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把握一切方面的量,而总是根据实践的客观需要考察其中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的量。研究事物量的规定性,同研究事物质的规定性一样,不能脱离实践的客观需要。
▲在对事物的认识中,认识质是基础、是前提,认识量是深化、是精确化.认识事物的质是认识事物的
开始,是认识量的前提;由质进到量,认识事物的量是对事物认识的深化和精确化。在科学研究中,确定事物及其状态的性质,叫做定性研究;对事物进行数量分析是定量研究。定性是定量的基础,定量是定性的精确化,把定性和定量结合起来是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的重要任务。在没有对事物进行定量研究、弄清数量关系、到决定事物质的数量界限之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还是初步的、粗略的,因而难以对实践进行准确具体的指导。由定性到定量的发展,是人类认识发展的规律,也是科学进步的规律。在现代科学研究、生产实践、经营管理和社会生活等方面,都离不开数量分析和定量研究。在现代,数学的应用已经达到非常广泛的程度,“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对此,●▲马克思曾经指出:一门科学只有能够成功地应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成熟的地步。这是对认识和把握事物量的重要性的充分肯定和高度概括。 ▲3、事物的度
任何事物都既有质又有量,是质和量的统一体。质和量是有区别的。质使事物成
为某种事物而不是其他事物。质发生了变化,该事物就变成了另一事物。而量则不同,同质事物可以有不同的量。在一定范围内,量的变化并不影响事物的质。例如,学校规模可大可小,班组人数可多可少,桌子可宽可窄,水温可高可低,颜可深可浅,在一定限度内,都不影响它们的质。事物的质和量又是相互联系的。质决定量,没有一定的质就没有一定的量,量总是一定质的量,质规定着量的活动范围。另一方面,一定的量又是质的条件,质总是一定量的质,量制约着质,没有量也就没有质。
质和量是统一的,这种统一,就是“度”。
▲度是事物质和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范围或幅度。事物度的两端的界限叫关节点或临界点。▲关节点是一定质的事物所能容纳的量的活动范围的最高界限和最低界限。事物的量在度的范围内变化,事物不会发生质变,量变超出度的范围,事物就会发生质变。例如,●▲在标准大气压下,水保持其自己液体的物理性质的度就是0℃—100℃。这个度的两端,即0℃和100℃就是关节点或临界点。度也就是两个关节点之间的量的活动范围。如果水温的变化低于0℃的关节点或高于100℃的关节点,就突破了度,液体的水就会变成冰或水蒸汽。
事物度的原理,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必须注意“适度”的原则,也就是▲●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把握“界限”。“过度”和“不及”都是没有掌握好度的表现。俗话说,过犹不及,就是这个道理。比如,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基本建设的规模和速●马克思头像 ●动态显示水的三态与关节点的关系
●漫画:乐极生悲
度,必须和国力相适应,符合适度原则,才能收到好的经济效益,使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如果基本建设不量力而行,其规模和速度超过了国家财力、物力的可能,违背适度原则,这就冒进了,反而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如果国家财力、物力许可,不去积极地争取实现应有的建设规模和速度,没有达到应有的度,这就保守了,也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又如,在实际生活中,必须掌握
好各种分寸,中肯的评价,有助于同志的进步,苛刻的要求,常常使人反感;正当的友谊,使人得到温暖、鼓舞和力量,哥们儿义气,则使人感情用事,是非不分,丧失理智和原则;适当的玩笑,能增加乐趣,过分的玩笑则显得低级无聊,甚至伤害感情;谦虚谨慎使人不断前进,谨小慎微则使人裹足不前。因此,我们看问题,待人接物,都必须注意适度原则,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得好:“凡一切人世间的事物−−财富、荣誉、权力、甚至快乐痛苦等−−皆有其一定的尺度,超越这尺度就会招致沉沦和毁灭。”
这里我还想就健康的问题谈些自己的看法。对于健康所有的脑力劳动者的一致意见是对任何事情都要适度和节制,包括学习、锻炼、饮食,甚至是消遣。培根说:“征服自然最好的方法是遵循它:适度是自然的法则,它让生命快乐,因而也更长久。”古人的最高法则是,节制是养育天才之母。被称为一家之主的胃经常被过度溺爱而导致危机。也许“过度进食比疏于喂养更能毁掉一切”这句话是蕴涵真理的。一般说来,脑力劳动者会吃得过多而不是过少,这样就造成了胃的负担,而导致脑的衰化。节制是柏拉图的最主要的品德之一。苏格拉底吃得很少,从不过量饮酒。西塞罗和普鲁塔克都赞成简单的生活和蔬菜素食。裘力斯〃恺撒起初身体很瘦弱,但是朴素的生活和大量的锻炼让他变得结实了,使他能够承受巨大的辛苦和疲劳。迪卡尔说:“如果你能正常地训练你的思维,就要多注意你的身体。”为保持旺盛的工作力,就必须保持二者的生命力。尽管牛顿和康德都很瘦弱,但是他们都靠节制和适度的生活活到了很老。方特内罗在文学和科学界一直保持了50年的高威望,活到了100岁。虽然,
他起初身体瘦弱,却长寿,秘密就在于,他的极度节制和对生存的精打细算。厌烦学习的时候,就远离学习;不要让任何一天都无事可做,但是决不可工作过量;最后,保持快乐,因为正如他说“没有快乐,哲学又有什么价值?”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关于“适度”原则的例子,比如不能贪得无厌,更不能挥霍无度等。更多的留给你们自己理解吧。
▲(2)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但这种统一不是凝固不变的。事物总是通过量变和质变的相互交替,实现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的。因此,首先有必要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两种基本形式和状态,即质变和量变。
▲量变和质变的涵义
什么是量变和质变呢?▲所谓量变就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场所的变更以及事物内部各
个组成部分在空问排列组合上的变化。量变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是在原有度的范围内的变化,它不改变事物的根本性质,因而也称渐变。量变体现了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人们经常看到的统一、平衡、相持和静止等,都是事物处在量变过程中呈现的面貌。▲量变有两种形式。
一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当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超出一定的限度,就会引起事物质的变化。人们常说的“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成语都体现着数量变化和场所变更引起质变的情形。▲量变的另一种形式,是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顺序和结构方式上的变化。例如,同等数量和素质的军队,由于组织、协同、部署等的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战斗力和不同的战争结局。又例如,●▲乙醇(酒精)和●甲醚这两种物质,它们每个分子中所包含的都是两个碳(C)原子、六个氢(H)原子和一个氧(O)原子,分子式都是C2H6O。但是,由于这些原子之间排列顺序不同,结构方式不同,就形成了两种不同质的化合物:
H H H H
||||
甲醚 H-C-O-C-H 乙醚 H-C-C-OH
||||
H H H H
甲醚是气体,几乎不溶于水;乙醇是液体,在78︒C时沸腾,能以任何比例与水混合。它们之间的化学性质也很少相似。又例如,●▲1、2、3、4、5、6、7七个音符通过各
种不同的排列组合,既可以组成催人奋进的雄壮乐曲,也可以组成格调低下的靡靡之音。
▲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一事物变为他事物。质变是事物超出度的界限的变化,是事物的显著变动状态,是事物连续性的中断,因而又称飞跃、突变或革命。因此,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在于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界限。例如,●▲一个人从劳动模范变成了罪犯,就是一个人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发生了质变。又如,●▲从地球上发射一个物体,当速度达到每秒7.9公里时,就可以不再落回地球而成为地球的一颗卫星。当速度达到每秒11.2公里时,这个物体的运动轨道就会发生质变,就会离开地球绕太阳作椭园轨道运动,成为太阳系的一颗行星。当速度达到每秒16.7公里时,就可以脱离太阳系,远飞宇宙空间,成为银河系的一个天体。
●▲事物的质变有两种基本形式:爆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所谓爆发式飞跃,是指通过对抗的形式来实现的质变。如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爆炸等;社会生活中的暴力革命和战争等。近代以来,西方资产阶级经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主义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专政的资本主义制度;中国人民经过不懈的努力和流血牺牲,推翻了压在自己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音乐演奏会
●王宝森等一
组罪人
●图片一组:卫星
小行星
银河系
发射卫星
●图片一组:
火山爆发
地震
海啸
爆炸
imdvd
暴力革命
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