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

阅读: 评论:0

山东省烟台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
历史试题
2022.11
    说明: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选择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非选择题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表列举了近代几位人物对体育运动的看法。由此可知,这些看法
电动机的单片机控制
寻圣诞老人
1896年梁启超
“学生必习体操,而使人人可为兵也”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1928年
“加强训练,打好野操锻炼好身体才能打敌人”
1942年叶剑英
“精力的旺盛;有赖于体格的刚强……没有铁汉一般的体魄是受不了战争的锻炼的”
A.反映体育救国成为社会主旋律           B.呼应了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
C.说明战争胜负受制于国人体质           D.根源于阶级矛盾的不断激化
2.1921年7月,中共一大讨论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明确规定:“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所有”。这表明
A.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B.中国共产党创建任务初步完成
C.中共明确了反帝反封建任务             D.中共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3.1929年,中华民国国民政府通过《禁止诬蔑太平天国案》,蒋介石称赞说:“太平天国之历史,为十九世纪在东方第一光荣之历史。”但是,1930年后国民党政权对太平天国运动则进行了全面否定和批判。导致这种转变的原因应该是
A.“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实施           B.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
C.农村革命根据地的迅速发展             D.蒋介石阶级立场的改变
4.据下图可以推断,国民政府
1937年2月,蒋介石制定《本年政策》,提出“妥协内外各方,专力对倭”,同时更前所未有地提出“开放党禁”“开放政党政治”等内容。
1937年12月21日蒋介石日记云∶“与共党代表谈组织事,此时对共党应放宽,使之尽其所能也。”
A.竭力维护全民族抗战局面               B.联合中共力量共同抗日
C.力图削弱中共的政治实力               D.与中共争夺抗战领导权
5.下表是1941年—1946年美国对华租借统计(单位亿美元)
年份   项目
1941
1942
1943
1944
1945
1946
对华租借金额
0.26
拉什迪
1.00
0.49
0.53
11.07
2.10
占当年对外租借比重(%)
1.7
1.5
0.4
0.4
8.0
12.0
据此可知
A.中国抗日战争的胶着与艰难             B.资本主义国家间矛盾与利益交织
C.美国逐渐垄断中国资本市场             D.中国在美国亚太战略地位的变化
6.报刊头版是每期报纸最重要的内容,下表为1945年国内重要报刊的部分头版标题。
年轻的MM2
报刊名称
类别
文章标题
《解放日报》
中国共产党机关报
《全国人民团结起来,坚持和平、民主、团结,建设新中国》
《新民报》
重庆最大的民营报纸
《蒋主席广播向民主团结大道前进》
《中央日报》
国民党党报
《国父指引民主合作实现永久和平》
这表明抗战胜利后
A.国共两党建国方针基本一致             B.共产党主张解放全中国
C.和平建国是人民的普遍愿望             D.国民党披上“宪政”外衣
7.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田中角荣认为世界已由“两极”进入“多极”,从“‘冷战’时代”过渡到“通过对话缓和紧张局势”的新时代,基于自身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对当时国际形势的判断,他认为“日本应适应世界潮流,推行‘自主多边和平外交’”。其外交设想
A.直接推动了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B.促使日本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目标
C.客观上有利于亚太地区和平稳定         D.导致世界范围内“冷战”的结束
8.《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习近平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多国,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亚信峰会、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中欧领导人会晤、中日韩领导人会晤等重大活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反映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特点是
A.坚持多边外交,求和平、求合作、求发展 B.突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C.韬光养晦、区域合作、有所作为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9.有学者评价伯里克利时说,其伟大之处,并非由于他享有帝王般的权力,而是在于他能够将相对传统和贵族式的政治风格同民主的政治体制统一起来,使二者达到某种平衡,“凭借其名望、才智以及清正廉洁,能够以自由的方式约束人民,不是被人民领导,而是领导人民”。该学者意在说明古雅典
A.政治体制存有贵族传统                 B.民主原则和实践有偏差
C.精英政治得到普遍认可                 D.制度设计缺乏理性思考
10.美国学者罗伯特在《西方文明史》中指出:“(庄园)农奴无疑是不自由的,他们要忍受数不清的侮辱性的赋税,服从领主法庭的判决。但他们耕种分到的土地用以谋生,而且通常不能加以剥夺,所以他们的处境比奴隶好得多。”该材料实际上反映了中古时期西欧
A.工商业发展繁荣                       B.政治上分裂割据的局面
C.反对以神为中心                       D.生产关系的变化和进步
11.下表中的现象可用于研究
15世纪早期1公斤胡椒的价值变化(单位:克白银)
印度产地
亚历山大里亚
威尼斯
欧洲消费国
1—2
14—18
10—14
20—30
A.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B.价格革命的影响
C.工业革命的必要性                     D.世界市场的形成
12.有学者概括某一阶段世界贸易的特征如下:“中国出售丝绸和瓷器东南亚地区出售香料和胡椒印度出售棉布非洲出售奴隶和黄金美洲出售白银、皮毛、糖和烟草欧洲人则出售远洋保护,并运输各方的货物。”符合此特征的阶段应是
A.14、15世纪                         B.1500年前后
C.16世纪中期至18世纪中期             D.18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
13.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一次以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的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以和平方式实现社会转型               B.形成议会与国王间的制衡机制
C.用暴力手段完成制度变迁               D.以疾风暴雨式众斗争为特
14.阅读下表中两个文件的内容节编,可以看出
热值
186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地主不能买卖或者交换农奴。农民可以得到土地,但必须交纳赎金。”
1862年,美国林肯总统领导的联邦政府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自1863年1月1日起,凡当时仍在叛乱的任何一个州或地区,其境内所有奴隶都应永远获得自由。”
A.农奴制改革使农奴获得了完全自由       B.两个文件都推动了本国近代化进程
C.两国彻底废除旧制度实现民主政治       D.美国全境禁止奴隶制促进南北统一
15.观察下面的图表,其中乙国是
欧洲三国占世界工业总额的比重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德国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14分,第17题15分,第18题14分,第19题12分共55分。
16.(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社会主义学说中国化的历程)一方面,以外国语言文本为载体的社会主义学说要想实现在中文语境下的传播,必须首先通过翻译实现向中国语言及中文文本的转化,才能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开始其“中国化”的旅程。另一方面,译介者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把社会主义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联系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思想观念,成语典故等去阐释或附会西方社会主义学说。这样的译介阐释过程,体现了译介者的一种文化自觉。

本文发布于:2023-06-28 03:59: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3975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中国   出售   政治   民主   领导人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