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阅读及答案

阅读: 评论:0

1、《红岩》的作者是罗广斌、杨益言
2、狱中斗争是小说的主要部分,围绕_江、许云峰两位人物的斗争活动展开,真实地表现了共产党人英勇无畏的精神,揭露了敌人的残暴。
3、在《红岩》这部小说里,有一位传奇式人物,令敌人闻风丧胆、恐慌不安。她就是被战士们亲切称为“双老太婆”的华蓥山游击队虞德海司令员。
4、华子良是《红岩》中隐藏最深的共产党员,他忍辱负重,装疯卖傻,利用特务对他放弃戒备,经常叫他出去挑菜的机会,将狱中的情报送出去。最后越狱带领解放军前来营救狱中的同志。
5、刘思扬是出身于豪门大户的中共党员,在党组织的教育下彻底地背叛了家庭,都成为放弃享受,甘愿吃苦,为人民大众谋幸福。
6、“自白书”是陈然写的。
7、五星红旗是绣的。
8、甫志高是叛徒,被他出卖的第一个人是许云峰 。
9、中共重庆市委委员许云峰联络地下党员,决定出版一种众性的宣传刊物,取名挺进报天府热线。与此同时,他还领导了一个备用联络站——“沙坪书店
10、在渣滓洞中,龙光华死后开了追悼会。重庆现在的特务头子是毛人凤
二、选择题
1、下列时间不属于《红岩》中的事件的一项是( C )。
  A秘密编印《挺进报》   B“慈居”审讯,赴宴拆敌
  C“温酒斩华雄”        D“提前分批密载”屠杀计划
2、不属于《红岩》中的英雄人物的选项是(D特洛伊木马病毒 )。
 A郑克昌                B余新江
 C李敬原                D彭松涛
3、《红岩》中最后幸存的共产党员是(  C  )。
A刘思洋                B齐晓轩
C华子良                D成岗
三、判断题
1、《红岩》一书着重表现的是两种政治力量和两种精神力量的较量,描述的斗争生活异常丰富和复杂,从城市到农村,从工厂到学校,以及国民党的特务机关和集中营,各条战线交叉,形成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斗争场面。(
2、《红岩》中提到的“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白公馆”都是特务的巢穴,集中了国民党特务机构中最精悍、最狡诈、最凶恶的力量(
3、“监狱之花”指的是《红岩》中的小萝卜头。(    )
四、问答题
1、《红岩魂》中称“小萝卜头”为烈士,而作者为什么要强调“其实你还是个孩子”?“他们都是共产党员,你不是,你还没有来得及加入?(2分)
答:强调是个孩子,他不是政治犯,他是无罪的,揭露了反动派连一个孩子也不放过的惨无人道的本质。                                                 
2、“他们因为协助发动了那场著名的事变而被捕”,那场“事变”是指哪件事?是谁发动的?(2分)
it技能答:西安事变   张学良、杨虎城                                                 
罗世文将军说:绿,绿树的绿;罗世文将军说:红,红旗的红。可爱的孩子,你永远看不到那反复默读的红旗了,你甚至不曾看过远方原野上那些郁郁葱葱的绿树。
3、出与“罗世文将军说:绿,绿树的绿;罗世文将军说:红,红旗的红”相呼应的句子,并说明它的作用。(3分)
孩子,你只有这么一张照片,黑白相纸中的你,睁着大大的黑眼睛,露着两颗玉米粒般的
门牙,就像一只稚气未脱的小免子。孩子,你要原谅你的爸爸妈妈,就因为太爱你和千千万万个你,他们才那么早便带你上路,寻自由、平等、和平的理想之光。这是一条艰难之旅,铺满了血肉和尸骨,斗争在你们之前便已开始,在你们之后也不会结束,为此,尚未长大的孩子也被称作了烈士。
答:“指着那华盖如云的大树说:看,那是绿树;指着那头顶飘扬的旗帜说:看,那是红旗。”表示对烈士英灵的告慰,结构上照应前文。 
4、这段中有“斗争在你们之前便已开始,在你们之后也不会结束”一句话,请用一条成语概括这句话的意思。(2分)
孩子,现在我是安徽省军区一名二十岁的女战士,记住多年之后你要如约前来,我将张双臂将你揽入柔暖的肚腹。吹去的夜风。红岩石永远刻下你的容颜和故事,孩子,我一遍遍抚摸着你粗糙的皮肤与苦难的人生,深深倾听并记住了一切。有时候啊,仇恨是为了更纯粹地爱与生活;战争是为了更彻底地消灭战争;死亡是为了孕育千娇百媚的春天。而一个个身躯的倒下,恰恰是为了一个民族的站起、一种信仰的耸立,一份心情的绝唱——“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答:前仆后继
5、第(10)段中“红岩石永远刻下了你的容颜和故事”的意义是什么?红岩之魂是什么?
答:红岩石有着烈士洒下的鲜血,提示着人们不要忘记革命烈士曾经有过的不屈不挠的艰苦斗争的岁月,珍视今天的幸福生活。红岩魂指渣滓洞狱中的革命烈士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练习2】《红岩》测试题
填空:
    1、_罗广斌、杨益言_都是重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的幸存者,他们亲身经历了黎明前血与火的考验,目睹了许多革命同志为革命牺牲的壮烈场面,根据这些亲身经历,于1957年写出了革命回忆录《_在烈火中永生_》,随后在这个基础上创作了长篇小说《红岩》。
    2、小说《红岩》中,国民党反动派囚禁屠杀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的中美合作所集中营,主要包括两个地方:一个是_白公馆_,由军阀白驹的别墅改造而成;另一个是_渣滓洞_,由煤少渣多的小煤窑改造而成。
    3、_康纳乐霜许云峰_曾在地牢里创造了一个奇迹:把地牢挖穿了。他挖穿地牢后不久就牺牲了,一部分难友顺着他生前挖的秘密通道,逃出了虎口。
    4、1948年,为配合工人运动,重庆地下党工运书记_许云峰_指派_甫志高_建立沙坪书店,作为地下党的备用联络站。_甫志高_为了表现自己,不顾联络站的保密性质,擅自扩大书店规模,销售进步书刊。
    5、_甫志高_自作主张吸收一名叫_郑克昌_的青年进入书店工作,_许云峰_知道后大吃一惊,几经分析发现这名青年形迹可疑,便命令_甫志高_通知所有人员迅速转移。_甫志高_不听劝告,结果被捕并成叛徒,由于他的告密,很多同志相继被捕。
     6、叛徒_甫志高_带领特务窜到乡下,__不幸被捕。在狱中,她受尽折磨,特务把竹签钉进她的十指。面对毒刑,她傲然宣告:“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
     7、为了表示和谈的“诚意”,集中营假意释放了一些政治犯,来自资本家家庭的共产党员_刘思扬_是其中之一。在他被送回刘公馆的第二天夜里,一个自称姓朱的人潜入刘家,说自己受区委书记_李敬原_的委派,前来了解其在狱中的表现,并要他详细汇报狱中地下党的情况。正巧,组织上派人送来情报,揭穿了这个“朱姓”特务的真面目。
    8、_郑克昌_在诱骗刘思扬失败后,又伪装成同情革命的记者_高邦晋_打入渣滓洞,妄图通过苦肉计刺探狱中地下党的秘密。余新江等人识破了他的伪装,并借敌人之手除掉了这个阴险的特务。
    9、解放军日益逼近重庆,地下党准备组织狱中。在白公馆装疯多年的共产党员_华子良_与狱中党组织接上了关系。同时,关在地窖中的_许云峰_用手指和铁镣挖出了一条秘密通道,他挖穿地牢后不久就牺牲了,一部分难友顺着他生前挖的秘密通道,逃出了虎口。
    10、小说《红岩》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被誉为“共产主义的奇书”,并被翻译成多种外文,在国内外为中国社会主义文学赢得了巨大声誉,“”中该书被诬蔑为“叛徒__文学”,成为禁书,作者亦受摧残,“”结束后小说重新出版发行。
选择:
    1、区委书记江要去()根据地,甫志高到码头为江送行,江嘱咐他要注意隐蔽,他嘴上答应,心里却不以为然。江到离根据地不远的一座县城时,发现自己的丈夫、()纵队政委彭松涛的人头被高挂城头。
    A、歌乐山    B、华蓥山    C、缙云山    D、樵坪山
      2、由于终年住在阴湿的牢房里,吃的是发霉的米饭,小振中长到八九岁时,个头却只有四五岁孩子那么高,成了一个大头细身、面黄肌瘦的孩子,难友们都疼爱地叫他()。他和爸爸妈妈一起被害后,就地被埋在小屋里,地面被浇灌了水泥,重庆解放后,他们的遗体才被发现。
    A、小傻瓜    B、小萝卜干    C、小愣头青    D、小萝卜头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3、由于《新华日报》的被封,重庆消息闭塞,谣言充斥,许多人感到苦闷焦虑。地下党的同志和进步众渴望了解解放战争的进展情况,()就在这个背景下诞生了。该报的前身叫《彷徨》,是由南方局四川省委领导在重庆市出版的“灰皮红心”的杂志,主要的编
辑者有蒋一苇、刘熔铸、陈然等。陈然被捕入狱后,仍坚持秘密刊印该报。
    A、《光明日报》   B、《大公报》   C、《挺进报》   D、《中央日报》

本文发布于:2023-06-28 03:38:1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xueshu/13967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重庆   特务   地下党   孩子   共产党员   秘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