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人教版带答案高中历史下高中历史统编版下第七单元世界大战十月革命
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经典大题例题
单选题
1、列宁在1921年冬《关于南方钢铁托拉斯的札记》中把国营企业商业经济的主要任务定为负责“市场销售”。通过几年努力,商品经济在苏维埃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表明苏俄 A.打开社会主义改革闸门B.建立起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
C.效仿西方建立垄断组织D.适时地调整了国家经济政策 答案: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列宁在实施新经济政策中,允许市场经济存在,使经济得出恢复发展,表明苏俄适时地调整了国家经济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发展,D项正确;赫鲁晓夫打开了社会主义改革闸门,排除A项;中国建立起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排除B项;苏俄不会效仿西方建立垄断组织,排除C项。故选D项。 2、十月革命过了11年后,苏联农产品在出口中的比重由73.7%下降到46%,在农产品出口减少的同时,城市和工业中心地区粮食供应不足的现象日趋严重。据此可知苏联 A.实行余粮收集制以解决供应问题B.加快推进农业集体化的步伐
C.实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政策D.实行粮食税并增加粮食进口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十月革命过了11年后”可知是在1928年以后,根据所学可知苏联从1927年底开始在农业方面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B项正确;根据所学可知,新经济政策实行粮食税,排除A项;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政策与
材料内容无关,排除C项;根据所学可知,实行粮食税,农民纳完税后的余粮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排除D项。故选B项。
3、漫画是时代印记的鲜明镜像。下图为英国画家于1912年10月创作的政治漫画,此漫画反映的时代状况是
A.工业革命激化了列强矛盾B.新的世界性战争不可避免
C.巴尔干半岛自然资源丰富D.英国主导的世界秩序崩溃
答案: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尔干半岛由于民族成分复杂、地理位置特殊及大国争夺,被称为“欧洲的火药桶”,因此根据材料中的“奥匈帝国、沙俄、英法等帝国人物坐在火药桶上”可知当时世界大战一触即发,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工业革命的影响,排除A项;材料与巴尔干半岛自然资源无关,排除C项;英国主导的世界秩序崩溃是在二战后,排除D项。故选B项。
小提示:
4、下列三幅图片分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英、美、意的征兵宣传海报。三国参加战争的共同目的是
A.为了转嫁国内的经济危机B.争夺欧洲大陆霸权
C.争夺世界霸权D.维护世界和平与民主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次帝国主义之间的争霸战争,所以英美意三国参与一战的共同目的实际上都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C项正确;此时各国并没有爆发经济危机,因此不是为了转嫁
国内的经济危机,排除A项;他们是为了争夺世界霸权,而非欧洲大陆的霸权,更不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与民主,排除BD项。故选C项。
5、下表是国民自卫军中央委员会(领导巴黎公社的临时权力机构)在关于选举的公告中对广大众的告诫。这些告诫意在
什么是美貌效应
A.强调执政为民的理念B.建立首个社会主义政权
C.贯彻主权在民的思想D.使无产阶级获得选举权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材料“联系众,与人民同呼吸、共患难的人”“虚心听取众意见,能根据广大众的利益和意志办事的人”体现的是政府的人民性质,A项正确;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一次伟大
尝试,排除B项;主权在民是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与巴黎公社的性质不符,排除C项;D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 项。
6、1921年列宁在《十月革命四周年》一文中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为此,苏维埃政府
A.实行余粮收集制B.实行粮食税政策C.推行农业集体化D.优先发展重工业
答案:B
解析:
根据材料所给时间1921年可知,这一时期实行的是新经济政策,在农业上苏维埃政府实行粮食税政策,B项正确;余粮收集制是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推行的,排除A项;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关于农业方面的政策,排除C项;优先发展重工业也是斯大林的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
7、“在保持土地国有化的前提下,巩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并给农民以选择土地使用形式的自由……准许土地的劳动出租(土地使用权的临时转让)和辅助性地使用雇佣劳动。”材料反映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社会主义工业化D.农业集体化
答案:B
解析:
根据“准许土地的劳动出租(土地使用权的临时转让)和辅助性地使用雇佣劳动”并结合所学,可得出这是苏俄推行的新经济政策,通过商品和货币关系恢复发展生产,农民获得更多的土地经营自主权,调动了生产积极性,B 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农业集体化实行单一的公有制,排除AD项;材料涉及的是农业,而不是工业,排除C项。故选B项。
小提示:
8、1927年苏联实施“农业集体化",用“工农剪刀差”理论刻意降低农业品价格: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期间,欧美迫切需要化解国内的过剩产能,向国外输出资本和技术。苏联政府大力引进技术,跳过漫长的发展周期。苏联政府的这一做法
A.缓和了与西方国家的关系B.缓解了西方严重经济危机
C.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D.有利于工业化战略的实施
答案:D
解析:
根据“刻意降低农业品价格”“苏联政府大力引进技术,跳过漫长的发展周期。”可以看出,苏联通过牺牲农业为工业发展进行积累,同时利用西方的资本及技术发展工业,这些做法都有利于苏联工业化的建设,D项正确;苏
联与西方的关系并不会因此而有实质性的缓和,A项正确;苏联的做法不能起到缓和危机的作用,排除B项;
苏联农业停滞不前,排除C项。故选D项。煤矿施工组织设计
小提示:
9、1931年3月,根据列宁共青团的倡议,苏联颁布第一个《准备劳动和保卫祖国体育制度章程》,即通过运动项目的等级试,促进国民特别是青少年积极参加各项体育运动,以提高身体的体力、耐力、速度、灵巧等素质,按年龄组别制定达标标准。这一制度章程
A.契合苏联工业化建设的需要B.提高了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超高压电子显微镜
C.彰显了斯大林模式的优越性D.保障了二五计划顺利实施
cntn
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苏联重视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主要是因为工业化建设需要大量劳动力,这一制度章程契合苏联
工业化建设的需要,A项正确;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材料内容与斯大林模式的优越性无关,排除C 项;1933年—1937年为二五计划,时间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A项。
10、在20世纪20年代的俄共(布)党内,尽管在-此理论问题和具体政策上有分歧,但许多人在加速发展上具
有一致观点。托洛茨基提出了“超工业化”发展的思想,而斯大林更进一步提出,要用10年时间走完西方资本主
义国家用了50年至100年所经历的发展过程。据此可知,当时的一些领导人
A.主张平衡各产业间的关系B.忽视农民利益以巩固国防
C.具有急于求成的赶超心理D.赞成继续实施新经济政策
答案:C
解析:
考查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根据材料中“超工业化”和“要用10年时间走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了50年至100年
嘧霉胺所经历的发展过程”,结合当时苏联的工业发展水平,说明当时一部分领导人具有急于求成的心理,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片面发展工业的思想,不是平衡各产业间的关系,故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农民利益,故排除
>后花园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