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的政治和经济制度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军事改革却一直不到位。历任国防部长都提出了自己的改革方案,对军队系统的若干方面进行了改革,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这些改革都没能改变俄军的整体架构和战略态势。2008年8月的俄格冲突,令俄军上下都意识到了改革的必要性。虽然俄罗斯只用5天就赢得了这场战争。但这可不像美军的“外科手术”式打击那么轻松潇洒,还暴露了不少问题。俄军总结经验教训,迅速启动以“重塑军队面貌”为目的的新一轮军事改革,吸收车臣战争、伊拉克战争和俄格冲突的经验教训,着力建设一支“精干、高效、机动”的新型一体化军队。决策与指挥体制的调整是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一、战争决策与军事指挥体制 俄罗斯认为,国家领导和军队领导和协调职能,诸军兵种、军区领率机关的领导职能,以及在内部武装冲突时组建联合军队及其指挥机构的有关问题。(一)战争决策体制
在俄罗斯,战争决策依据的法律文件有《俄联邦安全构想》《俄联邦军事学说》《俄联邦信息安全学说》《俄联邦国防法》《俄联邦安全法》等。这些法律文件代表着俄罗斯战争决策的依据和主要观点,也保证了战争决策始终处于一定的监督之下,避免了决策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俄罗斯负责战争决策的机构是“联邦安全会议”,主席由总统担任,成员由安全会议秘书、总理、国防部长、财政部长、能源部长、内务部长、紧急情况部长等要员组成。(安全会议秘书这一职位很重要,其他人都是兼职)战争
补充、战斗训练的所有基本职能)和军区扩权(由陆军战役战略军团提升为“地区性跨军种联合战略军团”,平时和战时具有对辖区内陆、海、空军部队的作战指挥及行政管理权,并可在战时指挥辖区内边防、内卫等其他强力部门部队),打破了以往军种之间、部门之间的指挥体制壁垒,在战略方向建立了简明清晰的联合指挥关系。
1.战区级联合作战指挥链的重心在军区
与我军不同,俄军没有建立战区,军团由临时性“作战隶属”改为“直接隶属”,按照《军区条例》对“直接隶属关系”的解释,即在所有问题上隶属于军区司令部。这意味着,军区司令部拥有对辖区内各军种战役军团的作战指挥和日常管理权。军区可以管到军官职务的升迁,这个权力就大了。
令孩子惊奇的72个科学异想
俄军区下面的战役军团编成是合成集团军、空防集团军和舰队。在属性定位上,过去军区与舰队平级,都属于战役-战略军团,集团军属于战役军团。如今,舰队接受军区指挥,但地位并没
责战略筹划、指挥协调全局性行动外,
还承担着以下职能:
一是充当类似职能司令部的角,负责指挥诸如战略空运、空天袭击、防空反导等事关全局的职能性作战行动(而常规职能性作战力量战时可配属军区使用);
二是跨战区协调指挥,即在更宽广的作战地幅协调两个以上军区的作战行动;
三是指挥在的战略行动。如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就是由俄国家防务指挥中心(这是第二个内容要讲的)通过驻叙军队集团指挥所指挥在叙军事行动,通过远程航空兵司令部指挥所指挥战略空袭行动。 保留并改造总参谋部体制,符合俄军作战指挥的要求,即要有简短的指挥链路和一贯到底的垂直关系。职能性与战区性作战指挥实现优势互补,是提高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效能的重要条件。
俄罗斯军队如今已基本实现军政与2014年度全球十大军事事件之一。我曾经站在莫斯科河对岸近距离端详过这座气势恢宏、科技感十足的建筑,但没有机会走进去看。国防指挥中心的使用,是俄构建新型联合作战指挥体制的标志性事件。
(一)组建原因
(1)从战略安全环境上看,北约持续东扩,美国加紧构建“全球快速打击”和反导系统,谋求太空、网空军事优势,策动独联体地区国家
俄罗斯面临的安全威胁更加复杂严峻。
俄高层认识到,单纯依靠军事力量难以有效应对多样化安全威胁,迫切需要构建有效整合多领域力量和资源的指挥体制。
(2)从战争形态及作战样式上看,
务指挥中心。
(二)结构与功能
国家防务指挥中心是在原武装力量总参谋部中央指挥所基础上建立的,实质上是对中央指挥所的升级扩容与全面改版。与它原来按军兵种编组的结构框架不同,国防中心按职能任务统一重组,下辖战略核力量指挥、战斗指挥、日常活动指挥3个基本分中心,还有数据处理等若干专业性分中心,以及通信、保密、技术保障等职能部门。
战略核力量指挥中心,根据国家最高军政领导人的决定管理核武器的使用,主要担负陆、海、空基战略核力量的作战指挥任务,按照俄联邦总统的命令和总参谋长的决心在这里下达作战指令:平时进行核打击兵器发射演练,战时可能进行“核迎击-还击”。成立了地区(军区)、地域(集团军)指挥中心,逐步建立起覆盖全军战术兵团以上指挥节点的三级联合作战指挥网络和统一信息系统。
国防指挥中心拥有四大功能:智库、协调、聚合、监督……
超过1000名最优秀的俄罗斯军官被选拔到中心工作,配备最先进的数据处理系统和通信设施,可实时跟踪俄罗斯及全球发生的情况,尤其是各国军队和军工部门的状况。中心的人说:“我们能看到一切,
从美国的导弹起飞,到哈巴罗夫斯克的士兵是否在按时吃早餐。”从中心的指挥大厅可以直接对作战单元实施指挥。
国防部长绍伊古指出,国防指挥中心超级计算机的性能提高了50%以上。它还能根据历史经验预测武装冲突的发
可以控制和调配全国所有军事机器和国家经济,以满足战争需要。
国防指挥中心在战略层面搭建起“政令合一”的指挥平台,大幅提升了国防部内部的组织运行效能。
一是上下级间的指挥机制。依托国防指挥中心,俄罗斯军政高层领导人可以对军队及全境国防支援保障力量实施平战一体统一指挥。
“对上”服务,对的是俄联邦总统、国防部和总参谋部
领导人,按照实时报告、对口反馈、定向推送等模式提供态势信息与决策
“对下”指挥,对的是武装力量、强力部门、联邦权力执行机关、军工企业及其他战备服务公司,主要按照“在线式”“网络中心”式实施逐级或越级组织指挥,能够实现“一对多”“点对面”指令传输及“双向式”信息交互。
二是平行部门间的协同机制。2014年以前,国防部、总参谋部与俄联邦其他部门的组织协同主要通过联邦政府跨
联邦安全会议等机构实施,协同效率低。国防指挥中心组建后,通过健全协同机制、互设指挥终端,以及在所属日常活动指挥中心增设值班席位
行政、外交、金融、交通、能源、通信、航天、
国防服务等部门的组织协调,形成军地
一体常态化、集约化协同机制。
国防指挥中心的信息安全和生存能
力同样受到高度重视。
在信息安全方面,国防指挥中心着
眼未来20~25年战略指挥需要,配备
了当今性能一流的超级机算机系统,按
照网状布局、接点互联、多层防护原则,
综合运用数字化通信和特殊加密技术,
确保对海量数据进行实时处理、动态模
拟和安全传输。绍伊古指出,中心的计
算机设备“比美国五角大楼先进2~3
蓓舒宁倍,数据存储总量比美国国防部的在用
设备高出18.6倍,中央处理器能够在1
秒钟内处理完成相当于50个列宁国家
图书馆的数据”。为保障信息安全,中
心全部采用国产软件器材,内
网和外网隔离运行,并采用全
方位物理干扰,确保了涉密信
息的安全运行与高效流转。
张志俊太极拳
在生存能力方面,国防指
挥中心的核心设施按照“地下
式”“加固式”模式布局,配
备有直升机停机坪、水上码头、
专用地面和地下紧急疏散通道
及枢纽设施,具备较强防护和
机动能力。国防中心主任米津
采夫中将曾对媒体讲,该中心
本身是“一个强大的自给自足
体系”。俄罗斯军事专家弗拉
德金指出,国防指挥中心的防御圈“不
仅仅局限于伏龙芝沿河大街周围,而是
延伸到了莫斯科市周边数百公里”。俄
罗斯国防中心虽身处首都“闹市”,但
周围却好似“铜墙铁壁”,是名副其实
的超级指挥中心与战斗堡垒。
总的看,随着俄罗斯国防指挥中心
的正式投入运行,以及其他地区性、
区域性指挥中心建设的逐步展开,俄
军以总参谋部和军区为核心、以各层级
指挥中心为依托、以军地保障部门为支
日本截尾猫点的新型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框架已初步
确立。
(三)在实战中得到检验四川石油管理局
俄罗斯军队指挥的基本原则包括以建成区
下五个方面:
(1)一长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