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市场分析
一、市场规模欧姆定律教案
从宏观角度分析,信息安全市场十分巨大。美国IDC公司根据目前的技术状况和安全需求水平,对美国市场进行统计分析表明,信息安全保障部分的投资,约占信息系统总投资的20%。美国一些关键部门,如军方核心指挥机构、情报机构的网络安全投资,甚至高达总投资的40%。网络安全部分投资占网络总投资的15—20%,比较符合我国现阶段网络建设的实际(中国人民银行今年已规定,我国银行电子化总投资的15%用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建设)。据信息产业部预测,中国IT行业在今后5-10年将以30—35%的增长率发展,由于过去信息安全方面的投入严重欠账,其投入宏观总量上还会以远远高于20%的比例增长。按15%的保守比例,有关信息安全市场(包括技术、产品和服务)份额的宏观分析预测见下表: 2002年 | 2003年 | 2004年 | 2005年 |
系统网络 | 安全投资 | 系统网络 | 安全投资 | 系统网络 | 安全投资 | 系统网络 | 安全投资 病毒灵扁平疣 |
2270 亿 | 应投 | 2950 亿 | 应投 | 3800 亿 | 应投 | 5000 亿 | 应投 |
平南生活网青龙偃月刀韩少功340亿 | 440亿 | 570亿 | 750亿 |
黑龙江畜牧兽医杂志 | | | | | | |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系统网络 | 安全投资 | 系统网络 | 安全投资 | 系统网络 | 安全投资 | 系统网络 | 安全投资 |
7800亿 | 应投 | 10140 亿 | 应投 | 13182 亿 | 应投 | 17140 亿 | 应投 |
975亿 | 1270亿 | 1650亿 | 2145亿 |
| | | | | | | |
根据上表总量预测,最近5年内,中国信息安全市场平均每年将保持615亿元的需求份额。
二、市场结构与划分
首先,对信息安全技术产品、装备、人才、服务等方面的第一需求者,也是最迫切的需求者,是国家、政府。国家在全面推进信息化、现代化的进程中,将面临信息安全方面的巨大障碍与威胁。出于国家安全和民族根本利益的需要,国家必须下更大的决心,用更多的投入,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建设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并要求社会各方面采购和装备相关信息安全技术产品。
其次,各级政府部门在信息化网络化发展中,也必须从保护自身的涉密信息和网络系统运
行安全的需要出发,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从而形成信息安全产品装备的巨大采购量。
三是直接管理国家信息安全的部门,需要采购专门化的技术装备、技术工具。如国家保密部门必须装备从事信息网络保密检查与保密管理的工具;国家安全机关必须配备用于信息网络的侦察、情报和保卫的专门装备工具;公安机关必须配备用于侦察、控制网络犯罪行为的专门装备工具;国家密码管理部门必须配备用于密码通信和检查测试密码技术产品的装备工具。这也将产生一个巨大的专门化的特殊需求领域。对信息安全产品的第二类需求者是社会有关行业。比如证券、银行、保险、电信、电力等。这些行业或出于保护自身经济利益,或出于国家信息安全主管部门的日益强化的管理要求,也会大量采购装备有关信息安全技术产品。对信息安全产品的第三类需求者是军队。网络化、数字化的发展中,信息安全处于战略制高点的地位,关系到军队在现代化战争中的胜算,关系到国防安全,因而必将产生信息安全产品的巨大要求。
三、目标市场的设定
首先,其目标市场集中表现为金融、证券、税务、社保、电力、航空、铁路、媒体等重点行业部门性的电子政务建设和综合性的电子商务等。相应的行业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也
将是国家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
其次是区域信息化建设。区域信息化建设重点是省市一级的信息化建设,当前信息化发展最快的是北京(数字北京)、上海(上海信息港)、深圳,“十一五”期间,江苏、浙江、山东、广东、湖南、四川、重庆等东、中、西部省市都将大大加快进程。
第三,相应的区域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也将是各地方政府的重要任务。区域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包括:
1、信息安全利益与风险分析评估;
2、优化利用和促进开发信息安全基础技术;
3、推广应用信息安全专用产品;
4、大力建设信息安全基础设施;
5、建立和推行信息安全的技术规则;
6、全面加强政府管理职能;
7、推出配套的政策法规;
8、全面加强信息安全服务市场的强制性管理;
9、全面提高用户管理水平、加强信息安全专门人才的教育培养等九大方面。
四、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分析
山东大学学生之家第一、政府主管部门的政策在市场中起主要作用。政策决定着市场的生死存亡。信息安全市场最突出的特点,是政府培育市场。信息安全市场的普遍形成,一方面取决于社会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程度,另一方面取决于政府的管理力度。在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初期,由于对信息安全威胁的认识不足和出于投入效益的考虑,各类用户(甚至包括党政机关用户)往往重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业务应用而忽略信息安全措施的采用。如果政府有关部门不强化管理,甚至采取强制性措施(如推行强制性安全标准,配套相关法律法规和经常性的执法检查),则我国的信息安全市场很难成熟,很难形成规模。如果没有相当规模和成熟的市场,我国信息安全技术开发与产业化发展,则难以靠政府投入或企业投入来维系。市场是我国信息安全技术进步与产业化发展的前提条件。同时,政策对国内市场的保护是国内技术安全产品成长、发展的重要因素。
第二、用户的安全防范意识是影响市场的关键因素。用户的接纳是产品在市场运作中的最终归宿,用户的认知程度决定了市场前景的好坏,如果用户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能把安全意识提高到像在饭馆吃饭时刻留意饮食卫生一样的程度,信息化网络化的技术安全市场就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的必不可少的部分。
第三、社会团体的通力合作是市场健康发展的动力。社会团体的公关、宣传、推广,以及行业协会的支持、资助、扶持,政府相关管理部门的通力合作可以促使市场健康、平稳地向前发展。
五、目前公司产品市场状况分析和市场趋势预测、市场机会分析
安全监测产品的应用领域主要是:政府、金融、保险、电信、电力、航空、铁路等部门的网络管理、网络安全、业务应用的检测与监测。如与Internet出入口的网络安全检测与信息内容监测;银行网上支付、证券网上交易、电信网上增值业务、铁路\电力业务调度管理、民航/铁路票务系统等业务流全过程监测。
多功能一体化监测系统在国内是首创,产品已经进入成长期,并刚刚走向市场,而目前市
场上的相关产品或类似产品都只有功能单一性和性能分散性、不能完全控制等特点的消极安全防范,不具有对产品长远发展造成很大影响。由于本产品具有积极的防范特点,其目标消费是大的团体、行业和门等,在行业领域内体现的是全、新、集中、统一的特点,在国内现有行业内事务可替代的产品(政府和大的团体均需要拥有国内自主产权的技术安全产品),目前,在网络技术安全产品市场的小而散、多而乱、单一性的特点情况下,本产品在强有力的市场宣传、推广下,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够占领行业主导市场,在不断的完善和改进下,一定能够统一国内网络技术安全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