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输⾎适应症⼤全
输⾎适应症管理规定
临床实践证明,输⾎不仅能够挽救⽆数过量失⾎者得⽣命,同时还可疑难疾病。但就是,实践也证明输⾎并⾮万能,这就是因为输⾎本⾝存在很多固有得弊端,有些弊端还直接危及受⾎者得⽣命,因此输⾎须注意原则,掌握好指征。
输⾎得原则,⾸先要科学地分析病情,坚持实事求就是。对⼀些可输可不输者应坚持不输;对确实需⽤者应坚持适量输;对适量输⽤者应优选成分⾎输、
1。内科输⾎
1.1慢性贫⾎得输⾎
(1)代偿性贫⾎(有贫⾎但⽆明显临床症状):重点针对病因,不轻易输⾎、
(2)严重失代偿性贫⾎(贫⾎伴有明显临床症状):出病因外,多数需要输⾎。
(3)输⾎原则:
①不能以Hb⾼低作为输⾎得最好指标,⽽要以症状为主;
②有输⾎指征者只需输红细胞,⽆须输全⾎、因为这类患者多数⾎容量正常,输全⾎可能导致循环超负荷; ③输⾎量不宜过⼤,Hb升⾼到⾜以缓解临床症状即可。
(4)输⾎指征:
①Hb<60g/L伴有明显贫⾎症状者;
②贫⾎严重,虽然症状不明显,但需要⼿术或待产孕妇。
(5)输⾎⽅法:
永兴岛①贫⾎伴有⼼功能不全者输⾎速度要慢,最好在输⾎前注射速效利尿剂。
②最好采⽤⼩量多次输⾎,成⼈先输1~2U红细胞,如贫⾎得症状仍然存在,再输1~2U。③应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红细胞品种,如:少⽩细胞得红细胞适⽤于由输⾎引起得发热病史者,有肝肾功能障碍这应选⽤本品。
④输注剂量可根据预期达到得Hb⽔平进⾏粗略估算,成⼈⼀般输注2U悬浮红细胞约升⾼Hb10g/L,3U洗涤红细胞约升⾼ Hb10g/L(洗涤损伤部分红细胞)、
1。2急性贫⾎(多见于消化道出⾎)得输⾎
(1)在⽤晶体液或并⽤⼈⼯合成胶体液扩容得基础上适当输注悬浮红细胞。
(2)失⾎量<20%⾃⾝⾎容量,Hb>100 g/L者,应⽤晶体液补充⾎容量,原则上不输⾎。(3)失⾎量〉20%⾃⾝⾎容量,Hb<100 g/L者,除了输注晶体液或⽤⼈⼯合成胶体液扩容外,
根据患者得临床表现决定就是否输注红细胞、
1、3⾎液病得输⾎,执⾏《⾎液病输⾎指南》、
2.外科输⾎
2、1急性失⾎得输⾎
(1)扩容:
①⾸批晶体液扩容,⽤量为失⾎量得3倍;
②⼈⼯合成胶体液扩容,包括右旋糖酐、羟⼄基淀粉与明胶制剂三类。失⾎量>30%⾃⾝⾎容量,需要加⽤胶体液、晶体液与胶体液得⽐例约为3:1。
(2)输⾎指征:
①围术期输⾎:有⼼肺疾患或低氧⾎症得患者,Hb〈100g/L⾎药输注红细胞;⽆⼼肺疾患年轻得患者,Hb〈70g/L才需要输注红细胞。
②急性失⾎输⾎:失⾎量<20%⾃⾝⾎容量,Hb>100 g/L只需输液,不必输注红细胞;失⾎量〉20%⾃⾝⾎容量,Hb〈70g/L需要输注红细胞、;严重创伤合并感染,代谢率增⾼与氧耗量增加,应积极输注红细胞,使Hb达100~120 g/L可降低死亡率、
(3)⼤出⾎与⼤量输⾎:在临床⼯作中,⼤出⾎就是危及患者⽣命得急症,也就是对负责得临床医师与负责提供⾎液得输⾎科得⼀种挑战。⼤出⾎患者往往需要⼤量输⾎,⽽⼤量输⾎可能对代谢产⽣⼀定影响,也可能发⽣病理性出⾎,详见《⼤出⾎处理指南》。董其昌
2.2创伤得输⾎
(1)迅速建⽴两条较粗得静脉通路,同时采集⾎标本做⾎型检定及交叉配⾎试验。
(2)对出⾎部位迅速采取得当得⽌⾎措施、
(3)⽴即输注晶体液20~30ml/kg进⾏液体复苏。复苏后可能出现以下3种情况:
⼀、快速改善:
①说明失⾎量<20%⾃⾝⾎容量;
②应缓慢输液,维持⾎容量;
③不需要输⾎。可配⾎备⽤;
④定期再评估。
⼆、暂时改善:
①说明失⾎量达⾃⾝⾎容量得20~40%或仍有活动性出⾎;
②应快速输液;
③开始输⾎,以悬浮红细胞为主;
④详细检查并早期⼿术。
三、⽆改善:
①说明失⾎量>40%⾃⾝⾎容量或有活动性出⾎;
②应继续快速输⾎;
③紧急输输悬浮红细胞或全⾎;
④⽴即⼿术。
(4)创伤或者出⾎得最终处理应就是⼿术,应在患者到达后得1h内。
2。3烧伤得处理
(1)最初得应迅速输液恢复循环⾎量以维持组织灌注与氧合、
(2)烧伤早期应⽤⾎液制品应持审慎态度,原因使患者有⾎液浓缩与⾎黏度增加,再输⾎势必加重⾎液浓缩导致微循环淤滞,影响组织与器官得灌注。
(3)贫⾎原因:
①短期内发⽣得贫⾎就是烧伤⽪肤循环内红细胞受到破坏与创⾯出⾎所致,贫⾎⼀般不严重;
②随着时间得推移,贫⾎⽇益明显,这就是由于损伤得红细胞发⽣溶⾎与更换敷料时出⾎,⾎液流经烧伤得组织进⼀步发⽣溶⾎;
③清创与植⽪⼿术及术后更换敷料导致⾎液流失;
④烧伤后得应激反应可引起胃肠道出⾎。
张震寰(4)减少输⾎得措施:
①限制每次切痂与植⽪得范围;
②肢体清创与植⽪使⽤⽌⾎带;
③使⽤纤维蛋⽩粘合剂、凝⾎酶与肾上腺素浸泡得纱垫或凝⾎酶喷雾等可减少失⾎;
④⼿术时失⾎得回收;
⑤⼿术时采取保暖措施防⽌低温引起得凝⾎功能障碍。
(5)输⾎指征:
①Hb〈70g/L伴有供氧不⾜得征象时才考虑输⾎。
②输⾎时以红细胞为主,不必使⽤全⾎、
③⾎浆得应⽤:曾⼀度认为烧伤创⾯渗出液中不仅有电解质,还有⾎浆。因此复苏液应以⾎浆为主。现在认为⾎浆能传播病毒性疾病,还能引起过敏反应与TRALI,⽤作复苏液不⽐晶体液好,国外已经很少应⽤、
④⽩蛋⽩得应⽤:烧伤24h后适当输注⽩蛋⽩可减少晶体液得⽤量。⽩蛋⽩只能⽤于补充⾎
浆蛋⽩,不能⽤于补充“营养”。近年国外对于输注⽩蛋⽩能否降低烧伤患者得死亡率曾引起争论,⾄今未定论。
2.4⼼脏⼿术得输⾎,执⾏《⼼脏⼿术输⾎指南》。
3、妇产科输⾎
3、1妊娠合并慢性贫⾎得输⾎
(1)常见病因就是铁缺乏,明确诊断后补充铁剂,不轻易输⾎。因为不能纠正铁缺乏对母婴得不良影响。
(2)输⾎指征不能仅依据Hb得⾼低,⽽要以症状为主。
(3)妊娠期代偿性⾎容量增⾼,有输⾎指征者只能输注红细胞,不应输全⾎。
(4)输⾎指征:
①妊娠<36周,Hb<50g/L不伴任何症状应输注红细胞;Hb50~70g/L伴有缺氧症状或原有⼼肺疾患应输注红细胞、
②妊娠〉36周,Hb<60g/不伴任何症状应输注红细胞;Hb60~80g/L伴有缺氧症状或原有⼼肺疾患应输注红细胞、
3.2产科出⾎得输⾎
(1)扩容:
①估计失⾎量在1000ml以上(约占产科出⾎患者得4%)应迅速开放2条静脉通路,在采集⾎标本做交叉配⾎得同时快速(45min 内)输⼊平衡盐液2000ml,既能补充⾎容量,⼜能起稀释作⽤,预防DIC得发⽣(孕产妇处于⾼凝状态);
②失⾎量<20%⾃⾝⾎容量,只需快速输⼊含钠得晶体液;
③失⾎量>20%⾃⾝⾎容量,输⼊晶体液与⼈⼯合成胶体液;
④扩容就是否充⾜观察每⼩时尿量最为简便,因为肾功能对循环得变化特别敏感,如尿量〉0、5ml/(k g·h)则应减慢输液速度,否则应加快输液速度。
(2)输⾎:
①产科出⾎,特别就是失⾎性休克患者,得关键就是迅速输液补充⾎容量,随后才考虑输⾎。②红细胞输注:Hb<70g/L应输注红细胞、如情况紧急,在交叉配⾎完成前,可先输O型红细胞,RhD阴性且有⽣育需求得⼥患者使⽤RhD阴性O型红细胞。
③FFP输注:多数产后出⾎患者年轻体健,肝功能良好,可不断合成凝⾎因⼦,⼀般不需要输注FFP(凝⾎功能障碍除外)。FFP不宜⽤于补充⾎容量,也不宜与红细胞搭配使⽤(增加输⾎风险)。
④⾎⼩板输注:⽤于⼤量输⾎后稀释性⾎⼩板减少者,⾎⼩板数<50×109/L,临川有明显出⾎症状可输⾎⼩板、产妇⼀般具有幼稚、巨⼤与功效较佳得⾎⼩板,⾎⼩板谁数供参考,就是否需要输注⾎⼩板应以临床症状⽽定。
⑤冷沉淀输注:较少应⽤,除⾮合并有DIC者。
3。3产科DIC输⾎:产科DIC通常起病急、变化快,就是⼤多数产后出⾎患者得主要死亡原因。但因其病因较明确,只要能迅速解除病因,给与及时得⽀持,往往可迅速好装,详见《产科DIC处理指南》
3。4⾃体输⾎
(1)异位妊娠(宫外孕)得⾃体输⾎:
a)《临床输⾎技术规范》附件⼆“⾃⾝输⾎指南”规定,⾎液回收应使⽤⾎液回收装置,⽽且必须采⽤合格得设备;
b)传统得采⽤切开腹膜后将腹腔内⾎液负压吸⼊到消毒瓶内,⽤6层消毒纱布过滤后由静脉回输体内得⽅法缺少法规⽀持。采⽤这种⾃体输⾎⽅法要冒⼀定风险,只能就是不得已⽽为之、除了要征得患者亲属同意外,还要强调回输“新鲜流出⾎"得重要性;
c)采⽤传统⽅法回收⾎液得注意事项就是:
①停经不超过3个⽉,⽺膜未破,未见胎⼉,⽆⽺⽔混⼊者;
②出⾎在24h之内,⾎液新鲜,⽆严重溶⾎者;
③患者体温不超过38℃;
④未经反复后穹窿穿刺(未被污染)者;
⑤会输得⾎液不得超过1.5L,否则会增加风险。
(2)产科⾃体输⾎:
①适⽤于稀有⾎型、前置胎盘、选择性剖宫产、多胎妊娠得孕妇;
②⼀般在妊娠35~37周时储备⾃体⾎液,分娩(剖宫产)时回输;
③实践证明,⾃⾝输⾎对孕妇与胎⼉得健康均⽆不良影响。
4、⼉科输⾎
4、1⼩⼉贫⾎得输⾎:⼩⼉贫⾎就是指Hb与Hct低于健康⼉童得正常值。
(1)定义:
①世界卫⽣组织标准:1个⽉Hb<140g/L,3个⽉Hb〈110g/L,6个⽉~6岁Hb<120g/L,7~13岁Hb<130g/L,>14岁Hb与成⼈相同;
②我国6个⽉内得婴⼉贫⾎标准(会议暂定):新⽣⼉Hb<145g/ L;1~4个⽉Hb〈90g/L;4~6
个⽉Hb<100g/L。
(2)病因
a)红细胞与Hb⽣成不⾜:
①造⾎原料缺乏:缺铁、叶酸、维⽣素B12等;
②再⽣障碍性贫⾎(原发性,继发性);
③感染、癌症、慢性肾病等。
b)红细胞破坏过多(溶⾎):
①红细胞内在缺陷。如:地中海贫⾎、⾎红蛋⽩病等;
②红细胞外在因素。如:⾃⾝免疫性溶⾎性贫⾎等。c)红细胞丢失(失⾎)
(3)⼩⼉代偿性贫⾎
a)代偿性贫⾎得临床特征:
①呼吸与⼼率增快;
②反应灵敏;
③能饮⽔或吃奶。
b)代偿性贫⾎得:
①⽀持疗法;
②针对病因;
③密切观察,暂不输⾎。
(4)⼩⼉失代偿性贫⾎
a)代偿性贫⾎得临床特征:
①需氧量增加(感染、疼痛、发热、运动);
②氧供应得减少(急性失⾎、肺炎)。
b)失代偿得早期征象:
①呼吸快速伴三凹征;
②⿐翼扇动;
③喂⾷困难、
c)失代偿得体征:军事卫星
①呼吸窘迫;
②精神状态改变;
③脉搏减弱;
④肝脾肿⼤或充⾎性⼼⼒衰竭;
⑤⽑细⾎管在充盈时间⼤于2s;
⑥进⾷困难、
d)失代偿得:
①⽀持,包括改善通⽓、⾼浓度吸氧、利⽤利尿剂⾎容量超负荷与⼼⼒衰竭、急性细菌性感染;
②Hb〈40g/L(Hct<0。12)不论临床情况如何都需要输⾎;
③Hb40~60g/L(Hct0。13~0。18)伴有酸中毒引起得呼吸困难或意识障碍也需要输⾎。e)输⾎注意事项:
需要输⾎则应给⾜量红细胞使病情稳定;
②红细胞5ml/kg通常能缓解症状(存在继续出⾎或溶⾎除外);
③⽤⼉科⼩包装⾎液并⽤输⾎装置控制输⾎速度与容量;
④如果需要快速输液则应⾸先输注红细胞5ml/kg,以消除组织缺氧得急性症状。5ml/kg得红细胞历经1h输⼊,随后得输⾎速度应放慢;
⑤为避免发⽣⽔肿,输⾎前⼝服呋塞⽶(速尿)1ml/kg或静脉注射0.5ml/kg,缓慢注射,最⼤剂量20ml/kg(药物不能加⼊⾎袋中);
⑥输⾎期间要密观察⼼率、呼吸、⾎压及急性输⾎反应等情况;
⑦输⾎后复查Hb或Hct,必要时再输红细胞5~10ml/kg;
⑧为减少细菌污染得危险,输⾎前应保持⾎袋在2~6℃,不⽤已离开冰箱30min以上得⾎液,⼀袋⾎输完不能超过4h。
惯量4。2缺铁性贫⾎(最常见,发展中国家有50%⼉童缺铁)得输⾎
(1)病因:
天性贮存铁不⾜:如早产、双胎;
②铁摄⼊不⾜:如:母乳喂养超过6个⽉未添加营养品,⽜乳喂养;
③⽣长发育快:随体重增加未添加含铁丰富得⾷物;蒲公英的遗产
④铁得丢失过多:钩⾍病、未加热⽜奶引起过敏致⼩量肠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