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城市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
安检、票检、
防疫一体化智能设备。
背景技术:
2.城市轨道交通是目前大中型城市居民的主要公共出行方式之一。城市轨道交通在非付费区进出站流线上分别设置了购票、检票、安检的服务设施,乘客进站乘车需要依次进行安检、票检两级核验,这种传统安检、票检的模式存在进站安检、检票流程繁琐、效率不高、进站客流瓶颈效应明显等弊端,同时,在城市轨道交通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下,增加对旅客防疫码等的检验也进一步放大了传统安检、票检模式的弊端。
3.因此,目前的城市轨道交通现有安检、票检闸机技术水平、工作机制和管理模式,难以满足城市轨道交通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下乘客安全快捷的出行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检、票检、防疫一体化智能设备及使用方法,其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安检、票检、卫检一体化智能设备,能够在满足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要求,有效地实现缩短乘客进站时间,简化进站手续,达到提高安检水平,提升乘客体验的目的。
5.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检、票检、防疫一体化智能设备,
所述一体化智能设备包括闸机组件和检测组件;
6.所述闸机组件包括闸机和两个间隔布置的金属探测门,所述闸机位于两个所述金属探测门的一侧,所述闸机的固定端上具有竖直布置的立杆,所述立杆上具有测温摄像头,两个所述金属探测门通过连接块连接;
7.所述检测组件包括第一显示屏、扫码
模块和刷卡模块,所述第一显示屏位于所述连接块上,所述第一显示屏分别与所述测温摄像头和两个所述金属探测门电连接,所述扫码模块和所述刷卡模块间隔布置在所述闸机的固定端上,所述扫码模块用于对乘客进行扫乘车码或者扫防疫码,所述刷卡模块用于对乘客携带的乘客卡进行刷卡,所述闸机分别与所述金属探测门、所述扫码模块和所述刷卡模块电连接,以在乘客通过安检、票检和防疫码检后开闸。
8.可选地,所述立杆和所述闸机的固定端为一体成型结构。
9.可选地,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通行监测模块,所述通行监测模块位于所述连接块的上方,所述通行监测模块与所述第一显示屏电连接,所述通行监测模块用于检测乘客通过所述闸机组件时的姿态信息。
10.可选地,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蜂鸣器,所述蜂鸣器位于所述连接块上,所述蜂鸣器与所述通行监测模块电连接,以报警。
11.可选地,所述闸机的固定端上还具有第二显示屏,所述第二显示屏和所述蜂鸣器
分别与所述扫码模块、所述刷卡模块电连接,以显示和播报票检及防疫码检结果。
12.可选地,所述蜂鸣器与所述测温摄像头电连接,以实时播报所述测温摄像头检测到的乘客温度。
13.可选地,所述闸机的固定端上具有人脸识别模块,以识别乘客的脸部信息,并将脸部信息和防疫码关联后输送至卫检数据平台。
14.可选地,各所述金属探测门上具有安检指示灯,各所述安检指示灯与两个所述金属探测门电连接。
15.可选地,所述连接块上具有测温黑体,所述测温黑体用于检测乘客的体温。
16.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检、票检、防疫一体化智能设备的使用方法,所述使用方法基于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安检、票检、防疫一体化智能设备,所述使用方法包括:
17.s1、乘客进入到两个所述金属探测门之间进行安检、测体温;
18.s11、判断安检、体温是否通过,若通过则执行s2,否则执行s0;
19.s0、乘客从所述闸机组件退出,走人工通道处理;
20.s2、乘客前进并通过所述扫码模块进行防疫码检;
21.s21、判断防疫码检是否通过,若通过则执行s3,否则执行s0;
22.s3、乘客通过所述扫码模块或者所述刷卡模块进行票检;
23.s31、判断票检是否通过,若通过则执行s4,否则执行s0;
24.s4、所述闸机打开,乘客完成进站。
2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26.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检、票检、防疫一体化智能设备,在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登车检查时,首先,乘客则进入到两个金属探测门之间进行安检,防止乘客携带危险物品。然后,乘客在金属探测门的左侧通过扫码模块或者刷卡模块进行票检和防疫码检测。最后,当乘客全部通过金属探测门、扫码模块和刷卡模块的检测后,该闸机开闸,乘客则可以快速进入到付费区,从而便捷完成票检、安检和防疫码检测。
27.另外,在乘客通过闸机组件的过程中,测温摄像头检测乘客体温,并将乘客体温实时显示至第一显示屏中,从而进一步满足防疫温度检测的要求。
28.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检、票检、防疫一体化智能设备,提供了一种安检、票检、卫检(包括防疫码检和防疫温度检)一体化智能设备,能够在满足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要求,有效地实现缩短乘客进站时间,简化进站手续,达到提高安检水平,提升乘客体验的目的。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检、票检、防疫一体化智能设备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检、票检、防疫一体化智能设备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31.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检、票检、防疫一体化智能设备的使用方法的流程图。
32.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33.1、闸机组件;11、闸机;111、立杆;1111、测温摄像头;1112、第三显示屏;12、金属探测门;121、第二显示屏;122、安检指示灯;13、连接块;131、测温黑体;2、检测组件;21、第一显示屏;22、扫码模块;23、刷卡模块;24、通行监测模块;25、蜂鸣器;26、人脸识别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34.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35.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检、票检、防疫一体化智能设备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检、票检、防疫一体化智能设备的第二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一体化智能设备包括闸机组件1和检测组件2。
36.闸机组件1包括闸机11和两个间隔布置的金属探测门12,闸机11位于两个金属探测门12的一侧,闸机11的固定端上具有竖直布置的立杆111,立杆111上具有测温摄像头1111,两个金属探测门12通过连接块13连接。
37.检测组件2包括第一显示屏21、扫码模块22和刷卡模块23,第一显示屏21位于连接块13上,第一显示屏21分别与测温摄像头1111和两个金属探测门12电连接(即防疫温度检结果和安检结果通过第一显示屏21显示),扫码模块22和刷卡模块23间隔布置在闸机11的固定端上,扫码模块22用于对乘客进行扫乘车码或者扫防疫码(进行票检或者防疫码检),刷卡模块23用于对乘客携带的乘客卡进行刷卡(进行票检),闸机11分别与金属探测门12、扫码模块22和刷卡模块23电连接,以在乘客通过安检、票检和防疫码检后开闸。
38.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检、票检、防疫一体化智能设备,在对城市轨道交通进行登车检查时,首先,乘客则进入到两个金属探测门12之间进行安检,防止乘客携带危险物品。然后,乘客在金属探测门12的左侧通过扫码模块22或者刷卡模块23进行票检和防疫码检测。最后,当乘客全部通过金属探测门12、扫码模块22和刷卡模块23的检测后,该闸机11开闸,乘客则可以快速进入到付费区,从而便捷完成票检、安检和防疫码检测。
39.另外,在乘客通过闸机组件1的过程中,测温摄像头1111检测乘客体温,并将乘客体温实时显示至第一显示屏21中,从而进一步满足防疫温度检测的要求。
40.也就是说,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检、票检、防疫一体化智能设备,提供了一种安检、票检、卫检(包括防疫码检和防疫温度检)一体化闸机,能够在满足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要求,有效地实现缩短乘客进站时间,简化进站手续,达到提高安检水平,提升乘客体验的目的。
41.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提供的多功能一体化智能设备通过将多种功能模块集成在闸机组件1上,不仅可以实现先安检再票检、防疫码检的检测模式,避免出现票检后而安检不合格导致无法进站的问题,还能实现高集成的布局,有效地降低城市轨道交通占用的空间,从而减少施工成本。另外,防疫温度检通过设置在高处的测温摄像头1111实现,进一步提高乘客体验。
42.容易理解的是,两个金属探测门12之间形成安检区,用于检测乘客是否携带违禁物品。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实现对人体隐藏的磁性、非磁性及合金等多种类型的金属探测,
如金属刀具、支、金属等。对于携带危险金属物品的乘客实现检测以及判断是否允许通行。金属探测门12的探测区域划分为6个相互重叠的网状探测区域,每个区域均可进行0~199级灵敏度的调整,最高灵敏度可探测到一枚回形针大小的金属。可根据客流量的大小,设置灵敏度的级别,以便在排除皮带扣、钥匙、首饰、硬币等物品的情况下,检测到管制刀具、支等其他违禁金属物品。
43.在本实施例中,立杆111和闸机11的固定端为一体成型结构,从而便于装配。
44.继续参见图1,检测组件2还包括通行监测模块24,通行监测模块24位于连接块13的上方,通行监测模块24与第一显示屏21电连接,通行监测模块24用于检测乘客通过闸机组件1时的姿态信息。
45.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行监测模块24全程检测乘客的行为姿态,并将乘客的行为姿态及所携带物品实时显示至第一显示屏21中,从而监控乘客的行为,避免乘客摔倒、逃票等异常行为或者携带不符合规定尺寸的物品。
46.示例性地,通行监测模块24可为基于计算机的视频检测摄像机,安装在闸机11的上方区域,可为采用吊装或支架式安装方式,也可为对射传感器,安装在闸机11左右对应两侧。
47.另外,检测组件2还包括蜂鸣器25,蜂鸣器25位于连接块13上,蜂鸣器25与通行监测模块24电连接,以报警。
48.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蜂鸣器25在通行监测模块24检测到乘客姿态异常时能够报警,从而提醒工作人员。
49.进一步地,闸机11的固定端上还具有第二显示屏121,第二显示屏121和蜂鸣器25分别与扫码模块22、刷卡模块23电连接,以显示和播报票检及防疫码检结果。
50.示例性地,当票检及防疫码检检测完后,扫码模块22和刷卡模块23将检测结果显示在第二显示屏121上,并通过蜂鸣器25播报检测结果。具体地,当票检和防疫码检均合格时,第二显示屏121上显示“绿箭头”;当票检或者防疫码检之一不合格时,第二显示屏121上显示“红叉”。
51.示例性地,蜂鸣器25与测温摄像头1111电连接,以实时播报测温摄像头1111检测到的乘客温度。例如:示例性地,当乘客体温正常,蜂鸣器25播报“体温正常”;当乘客体温异常,蜂鸣器25播报“体温异常”。
52.在本实施例中,立杆111上布置有第三显示屏1112,第三显示屏1112与闸机11电连接。
5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当乘客全部通过金属探测门12、扫码模块22和刷卡模块23的检测后,该闸机11开闸,且此时第三显示屏1112显示通行的信号。
54.示例性地,第三显示屏1112上包括多种信号灯和多个显示字符,多个信号灯和多个显示字符一一对应。例如:当乘客全部通过金属探测门12、扫码模块22和刷卡模块23的检测后,第三显示屏1112上显示字符为“允许通行”,信号灯则为“绿箭头”;否则,第三显示屏1112上显示字符为“不允许通行”,信号灯则为“红叉”。
55.在本实施例中,闸机11的固定端上具有人脸识别模块26,以识别乘客的脸部信息,并将脸部信息和防疫码关联后输送至卫检数据平台。
56.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人脸识别模块26捕捉人脸信息,用于实名制人脸注册用户的
人脸识别过闸。该模块同样与蜂鸣器25联动:人脸识别成功,则蜂鸣器25播报“请安检”;人脸识别不成功,则蜂鸣器25播报:“请人脸注册”。另外,人脸识别模块26能够将脸部信息和扫码模块获取的防疫码形成联动,并输送至卫检数据平台,从而将脸部信息和扫码模块实现绑定(可用于卫检时的防疫码和人脸一致性核验),避免产生乘客借助他人防疫码通过卫检的问题,进而保证卫检的可靠性。
57.需要说明的是,卫检数据平台是用于实时记录和更新公民卫检等相关数据。
58.示例性地,乘客还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模块26进行票检,也就是说,乘客可以选择扫码模块22、刷卡模块23或者人脸识别模块26等任意一种方式实现票检。
59.另外,各金属探测门12上具有安检指示灯122,各安检指示灯122与两个金属探测门12电连接。安检指示灯122用于显示金属探测门12安检的结果,当安检正常时,安检指示灯122显示“绿”。当安检异常时,安检指示灯122显示“红”,并联动蜂鸣器25报警,联动第一显示屏21显示违禁物品的疑似类型和区位显示。
60.继续参见图2,连接块13上具有测温黑体131,测温黑体131用于检测乘客的体温。
6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测温黑体131可以进一步检测乘客的体温,从而进一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62.需要说明的是,刷卡模块23可以设置在左侧或者右侧的金属探测门12上。刷卡模块23的功能不仅可以包括核验乘客票卡信息,还可以包括核验掌静脉、身份证等信息。即该模块可根据实际需求选配,选配功能可包括票卡识别、掌静脉识别等生物识别、身份证识别等。
6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检、票检、防疫一体化智能设备的使用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使用方法基于上述的一种安检、票检、防疫一体化智能设备,该使用方法包括:
64.s1、乘客进入到两个金属探测门12之间进行安检、测体温。
65.s11、判断安检、体温是否通过,若通过则执行s2,否则执行s0。
66.s0、乘客从闸机组件1退出,走人工通道处理。
67.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当乘客不符合进站条件时(即卫检、票检、安检不合格),从闸机组件1后退退出,前往人工通道处理。
68.s2、乘客前进并通过扫码模块22进行防疫码检(核酸码、行程码)。
69.s21、判断防疫码检是否通过,若通过则执行s3,否则执行s0。
70.s3、乘客通过扫码模块22或者刷卡模块23进行票检。
71.s31、判断票检是否通过,若通过则执行s4,否则执行s0。
72.s4、闸机11打开,乘客完成进站。
73.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安检、票检、防疫一体化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体化智能设备包括闸机组件(1)和检测组件(2);所述闸机组件(1)包括闸机(11)和两个间隔布置的金属探测门(12),所述闸机(11)位于两个所述金属探测门(12)的一侧,所述闸机(11)的固定端上具有竖直布置的立杆(111),所述立杆(111)上具有测温摄像头(1111),两个所述金属探测门(12)通过连接块(13)连接;所述检测组件(2)包括第一显示屏(21)、扫码模块(22)和刷卡模块(23),所述第一显示屏(21)位于所述连接块(13)上,所述第一显示屏(21)分别与所述测温摄像头(1111)和两个所述金属探测门(12)电连接,所述扫码模块(22)和所述刷卡模块(23)间隔布置在所述闸机(11)的固定端上,所述扫码模块(22)用于对乘客进行扫乘车码或者扫防疫码,所述刷卡模块(23)用于对乘客携带的乘客卡进行刷卡,所述闸机(11)分别与所述金属探测门(12)、所述扫码模块(22)和所述刷卡模块(23)电连接,以在乘客通过安检、票检和防疫码检后开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检、票检、防疫一体化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111)和所述闸机(11)的固定端为一体成型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检、票检、防疫一体化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2)还包括通行监测模块(24),所述通行监测模块(24)位于所述连接块(13)的上方,所述通行监测模块(24)与所述第一显示屏(21)电连接,所述通行监测模块(24)用于检测乘客通过所述闸机组件(1)时的姿态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安检、票检、防疫一体化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组件(2)还包括蜂鸣器(25),所述蜂鸣器(25)位于所述连接块(13)上,所述蜂鸣器(25)与所述通行监测模块(24)电连接,以报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安检、票检、防疫一体化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机(11)的固定端上还具有第二显示屏(121),所述第二显示屏(121)和所述蜂鸣器(25)分别与所述扫码模块(22)、所述刷卡模块(23)电连接,以显示和播报票检及防疫码检结果。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安检、票检、防疫一体化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蜂鸣器(25)与所述测温摄像头(1111)电连接,以实时播报所述测温摄像头(1111)检测到的乘客温度。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安检、票检、防疫一体化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机(11)的固定端上具有人脸识别模块(26),以识别乘客的脸部信息,并将脸部信息和防疫码关联后输送至卫检数据平台。8.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安检、票检、防疫一体化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金属探测门(12)上具有安检指示灯(122),各所述安检指示灯(122)与两个所述金属探测门(12)电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安检、票检、防疫一体化智能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13)上具有测温黑体(131),所述测温黑体(131)用于检测乘客的体温。10.一种安检、票检、防疫一体化智能设备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安检、票检、防疫一体化智能设备,所述使用方法包括:s1、乘客进入到两个所述金属探测门(12)之间进行安检、测体温;s11、判断安检、体温是否通过,若通过则执行s2,否则执行s0;s0、乘客从所述闸机组件(1)退出,走人工通道处理;
s2、乘客前进并通过所述扫码模块(22)进行防疫码检;s21、判断防疫码检是否通过,若通过则执行s3,否则执行s0;s3、乘客通过所述扫码模块(22)或者所述刷卡模块(23)进行票检;s31、判断票检是否通过,若通过则执行s4,否则执行s0;s4、所述闸机(11)打开,乘客完成进站。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检、票检、防疫一体化智能设备及使用方法,属于城市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所述一体化智能设备包括闸机组件和检测组件。闸机组件包括闸机和两个间隔布置的金属探测门,闸机位于两个金属探测门的一侧,闸机的固定端上具有竖直布置的立杆,立杆上具有测温摄像头,两个金属探测门通过连接块连接。检测组件包括第一显示屏、扫码模块和刷卡模块,第一显示屏位于连接块上,第一显示屏与测温摄像头电连接,扫码模块和刷卡模块间隔布置在闸机的固定端上,闸机分别与金属探测门、扫码模块和刷卡模块电连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安检、票检、防疫一体化智能设备,能够在满足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要求。防控常态化的要求。防控常态化的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
李波 熊朝辉 杨承东 凌力 习博 张伟 石先明 胡祖翰 曹进 蔡秉江 周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5.15
技术公布日:
202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