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整车标准符合性评估系统软件使⽤⼿册1
第⼀章总体说明
第⼀节概述
汽车整车标准符合性评估系统软件是我单位研制的最新型的、基于WINDOWS2000/WinXp系统平台、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性能或综合性能进⾏检测及管理的系统。该系统在继承原有版本设计的优秀性能以外,更加从可靠性、易⽤性、过程显⽰、⼈机交互、系统维护等诸多性能因素考虑出发,予以增强改进,检测数据利⽤⼤型的关系数据库存储处理,并且增加了⽹络部分的功能,便于⽤户进⾏后期管理⼯作,也有利于社会车辆数据的统⼀查询和管理。采⽤汽车整车标准符合性评估系统软件可以构成⾼效,低成本,不同⼯艺流程的全⾃动机动车检测系统。 本系统在技术设计、检测⽅法和⼯艺安排上符合国家最新标准和法规:
GB7258-2004《机动车运⾏安全技术条件》
GB21861-2008《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和⽅法》
GB18285-2005《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况法)》
GB3847-2005《车⽤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法》
GB 18322-2002《农⽤运输车⾃由加速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法》
GA/T134~1996《机动车安全检测站条件》
GA2073-2000《汽车安全检测线电⼦计算机控制系统技术规范》
GB9361《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
GB/T15481-2000《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的通⽤要求》
GB/T 113423《⼯业控制⽤软件评定规则》
机械部《汽车⼯业企业整车出⼚质量保证检测线管理办法》
GB/T 5384《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最⾼车速试验⽅法》
GB/T 5385《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加速性能试验⽅法》
QC/T 60—1993《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整车性能台架试验⽅法》
QC/T 67《摩托车喇叭声级测量⽅法》
GB 14621-2002《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排⽓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法
(怠速法)》
QC/T 760-2006《四轮全地形车通⽤技术条件》
第⼆节系统结构
系统按不同⽅法构成如下:
检测场场地构成:
检测车间(包括电脑房)、停车场、路试区(包括⾏车路试及驻车路试) 、⽓泵站
检测设备及仪器:尾⽓分析仪、不透光度计、滤纸烟度计、车速表检验
台、灯光检测仪、声级计、侧滑检验台、轮重仪、制动检验台、前束检
验台、转⾓检验台
电脑联⽹设备:主控机/服务器、登录机、⼯位机、打印机、信号处理箱、
司机助、光电开关(⼜称电眼)、⽆线电遥控器、扫描仪、AD卡、IO
卡、多串⼝通讯卡,等
注意:司机助⼀般采⽤LED点阵屏(⼜称灯牌),也有采⽤⼤屏幕电视
的,本说明书以灯牌为例进⾏说明。
辅助设备:交流参数稳压器、⽓泵及储⽓罐、废⽓抽排装置、UPS
⼯作⼈员构成:
系统维护员、电脑维护员、电脑操作员、引车员、检验员
对于⼯作⼈员,要求具有车辆检测或相应的专业技能。电脑员要求电脑相关专业。
⼯位构成:
第⼀⼯位:
前束检测
侧滑检测
第⼆⼯位:
前轮转⾓检测
前照灯检测
喇叭声级检测
第三⼯位:
轮重检测
制动检测
第四⼯位:
车速检测
排放检测(废⽓、烟度)
以上为标准⼯位构成,但根据各⽤户的不同场地等情况及不同的要求,实际的⼯位布局可能有所不同。下⾯的介绍以标准⼯位为准,其它⼯位布局情况不再⼀⼀介绍。
⽹络结构⽅⾯,我们采⽤成熟的以太⽹技术,以10M/100Mbps⾃适应星型拓扑⽹络结构作为⽹络的解决⽅案。服务器操作系统采⽤Microsoft Windows 2003
Server版本,⽽⼯位测控⼯作站采⽤windows2000专业版或windows
XP系统,信息管理⼯作站采⽤易⽤性较好的windows
XP系统。服务器配置⼤型关系数据库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络结构图
以下为测控部分的结构⽰意图:
⼯位测控结构⽰意图
CVT v8.0机动车检测管理系统是⼀种分布式的电脑⽹络⾃动化测控系统:系统由主控系统、登录管理系统及⼯位测控系统组成。系统采⽤⼯位的概念,每⼯位主要由⼀台电脑、某些检测设备、以及司机助等组成相对独⽴的单元,每⼯位能容纳⼀台车
进⾏检测任务,数据处理以及检测数据的⽹络传送。电脑主控系统对登录及各⼯位测控系统的状态实⾏监控,安排任务,检测完毕⾃动打印报告单。
每个⼯位包含以下硬件:⼀台或多台检测设备,⼀台⼯业计算机,司机助,⼀套开关量输⼊识别及输出器件,⼀套信号调理及模数转换器件,⼀套通讯器件,并配以外围的光电开关或⽆线遥控器等。⼯位测控⼯作原理如下:检测线上装备的光电开关捕捉机动车位置,电脑系统根据该信号及主控发过来的命令,监控检测设备的⼯作状态,并通过I/0输出端⼝或串⾏通讯⼝发出控制信号,从⽽控制各检测设备的动作,直⾄完成检测过程。电脑内配备通信卡,从各检测设备仪器传送来的数字信号经由通信卡接收后送⼊电脑处理;某些电脑内还装有模拟数字转换AD卡,采集检测设备传感器的信号,并转换为数字信号传送给电脑。在检测过程中,计
算机发命令到司机助显⽰,引导引车员及检验员的操作,并显⽰检测状态和结果。检测任务完毕后,则通过⽹络把检测数据传送到服务器数据库。
第三节环境要求
机房:
机房内温度要控制在25℃±3℃;相对温度<60%。
室内要配备空调(5000⼤卡冷热型)。
通风:应保证通风,可安装排⽓扇,或采⽤其它废⽓抽排装置。
⽓路:由⽓泵提供⾼压⽓(6-7个⼤⽓压),特殊设备需要的⽓压请参见设备说明书。
电磁:设备、控制系统需提供380V 及220V 交流电源,电源电压波动<±10%。对应电磁环境⽐
较差、电压不稳定、电源⼲扰⽐较⼤的地⽅如⽣产⼚,必须安装交流参数稳压器。⽔路:系统没有⽤⽔要求,⽔源必须远离设备及信号缆沟。
严重警告:检测线系统包含多台精密仪器,启动系统之前,请确认电源电压是否正常,是否波动较⼤,
并且是否会经常出现断电现象,否则容易损坏电脑及仪器!
第⼆章软件的使⽤
第⼀节功能构成
整个软件实现的功能模块主要由以下构成:
(或⽰区,在检车辆列表,以及命令区。
界⾯上半部分为⼯位及项⽬状态区,左边显⽰检测线启⽤的⼯位及各⼯位的设备项⽬配置情况,如打√表⽰启⽤,否则表⽰不启⽤该项⽬,则检车的时候不再对该项⽬进⾏检测;右边显⽰各⼯位状态,如果主控及⼯位程序运⾏正常,则会显⽰“待命”字样或显⽰正在检测的车辆信息,否则如果⼯位程序没有启动或连接异常,则会显⽰“未连接”。
主控界⾯⼀
主控界⾯⼆
界⾯的下⾯部分为在检车辆列表,显⽰当前正在检测的车辆各项⽬的情况,“O”表⽰合格,“X”表⽰不合格,“-”表⽰免
检,“?”表⽰正在检测。当登录程序登录车辆资料完毕并点击发送、上线命令,主控程序就会接收车辆信息并在列表中显⽰出来。
可以通过点击右边的箭头,切换到数据显⽰区。当选择在检车辆列表中的某辆车的时候,则会在数据显⽰区显⽰该车的详细检测数据及评价。
把⿏标移到界⾯右下⾓的向上箭头,则会⾃动显⽰命令区,“全部打印”表⽰车辆检测完毕后,⾃动打印检测报告单,“合格打印”则表⽰表⽰车辆检测完毕后,⾃动打印合格车辆的检测报告单。“上级联⽹”表⽰连接到上级管理部门,车辆检测完毕⾃动上传数据。
选择某在检车辆,然后单击⿏标右键,则显⽰“删除”菜单命令,表⽰删除该车的检测资料,车辆退出检测⾏列,需要重新登录才能上线。
第三节⼯位程序
每个⼯位程序负责⼯位内项⽬的车辆检测过程的控制,包括动作的处理,数据的采集,引车员检测操作提⽰,并控制各检测仪表、电⽓控制柜、动作控制卡、光电开关等设备的运转。实时监视各设备运⾏情况,及时提⽰出现的异常情况。
第1⼩节⼀号⼯位
⼀号⼯位包含车轮前束、侧滑共2个检测项⽬。
启动⼀号⼯位程序后,⾃动进⼊⼯位检测界⾯如下图。
界⾯包括最上⾯的命令区,中间部分为项⽬区,及最底下的状态栏。
本⼯位项⽬区包括前束及侧滑两个项⽬的选项,点击不同选项,可以切换不同项⽬的测控界⾯。界⾯中间的图形仪表及其相邻下⽅的⽅框显⽰的是设备的实时测量值,最下⾯的⽅框显⽰检测的最终结果。开关量监控控件实时监控车辆位置情况、遥控器的触发情况、测试启动按钮是否按下、摆正器的动作等情况,也可以通过点击该些按钮⼈⼯控制动作操作。
状态栏最左边的电脑连接图标表⽰⼯位程序与主控程序的连接情况,中间部分显⽰系统运
⾏信息及在检车辆标识,右边为引车指⽰区,其显⽰的内容与检测线上的司机助的显⽰内容是⼀样的。
⼯位程序有两种⼯作⽅式:联⽹模式和单机模式。在通常情况下,检测线流⽔作业,并要存储检测数据及打印,采⽤联⽹模式,这也是默认的⼯作⽅式。反之,在做⼀些调试或车辆单项⽬测试的情况下,⽐如仅进⾏侧滑测试,也不需要存储该数据及结果,可以选择单机模式。通过点击左下⾓的电脑连接图标,可以对联⽹模式和单机模式进⾏切换。
⼀号⼯位
命令区中还包括以下命令:
检测:在单机模式点击该命令,则⼿⼯启动检测任务。
通过:表⽰直接跳过当前项⽬的检测。
调零:表⽰对⼯位内所有设备信号进⾏调零(仅对模拟信号设备有效,对数字通讯设备⽆效)。
标定:可以进⾏对设备的准确性进⾏调整校正,标定操作要求严格,并且过程较复杂,我们专门放在第四章进⾏讨论。
配置:可以进⼊系统代码配置界⾯,如下图所⽰,具体说明如下:
(由于系统参数和代码经过⼚家⼯程师调试后已经设置好,正常使⽤时不应更改,只有当设备或器件出现故障,更换了设备或器件,⼜或者更换了线路连接等,才允许修改配置。修改
之前建议与⼚家售后服务联系!)
选择“前束”选项,对前束参数进⾏配置,说明如下:
设备型号:指的是设备的具体型号名称。
周期:是指信号采样周期。
数通标定:如果设置为0,表⽰电脑直接采集数字通讯设备的测量数值作为最终测量值;
前束代码设置
若设置为1,表⽰通过电脑对数字通讯设备的测量数值与实际标准值之间进⾏标定。
电眼形式:设为0指没有就位光电开关配置,设为1指采⽤就位光电开关配置。
控制⽅式:设为0表⽰采⽤⼿⼯触按前束控制⾯板的按钮,从⽽控制检测过程的⽅式。设为1表⽰采⽤电脑全⾃动控制流程进⾏检测。
信号采集⽅式:1为模拟信号采集⽅式,2为数字通信⽅式,3为⽜顿模块⽅式。
通讯⼝:电脑与数字通讯设备进⾏连接采⽤的串⾏端⼝号。
通讯⼝设置:对通讯端⼝进⾏设置,例如“9600,n,8,1”。
通讯命令:采集数字通讯数据时候发送给设备的命令。
数据格式:接收数字通讯设备数据的数据包格式的编码号。
信号设置中的通道:模拟信号设备,其左、右信号连接到电脑AD卡上的通道号。
信号设置中的ND模块标识:若设备信号通过⽜顿模块采集,则该标识表⽰信号具体连接到哪⼀个⽜顿模块。
就位时间:车辆就位后,经过设定的时间后,可以开始进⾏检测。
IO输⼊通道⽤来设置光电开关、操作⾯板上的按钮具体连接到电脑IO卡的输⼊端的通道号。
对于IO输出通道的设置,如果检测线实际上没有配置该些项⽬,则请参数设为-1。
对于侧滑参数的配置,请参考前束的配置内容定义进⾏。
选择“⼯位选项”,则可以配置⼯位参数,⽐如AD卡型号等,⽽其中:
主控端主机名称:表⽰运⾏主控程序的电脑的主机名称。
灯牌预置显⽰:表⽰⼯位没有车辆在检的时候,经过⼀段时间,显⽰到灯牌上的内容。
灯牌延时:表⽰测量结果显⽰在灯牌上的时间。
对于采⽤⽜顿模块的检测线,点击“ND模块设置”,可以对⽜顿模块参数进⾏设置。
⼯位参数设置
⽜顿模块参数设置
第2⼩节⼆号⼯位
⼆号⼯位包含前轮转⾓、前照灯、喇叭噪⾳共3个检测项⽬。
启动⼆号⼯位程序后,⾃动进⼊⼯位检测界⾯如下图。
界⾯包括最上⾯的命令区,中间部分为项⽬区,及最底下的状态栏。
⼆号⼯位
⼀般性的介绍请参考本章的第1⼩节。这⾥仅说明不同之处。
对于IO输出通道的设置,如果检测线实际上没有配置该些项⽬,则请参数设为-1。
对于转⾓项⽬参数配置,如果控制⽅式为0,则需要设置IO输⼊通道中的“回正”,“左转”,“右转”,“送数”,“开始”,“结束”参数,并把IO输出通道中的各项参数设为-1,不需要设置检测时间参数;⽽如果控制⽅式为1,则需要设置IO输出通道中的各项参数,需要设置检测时间(表⽰左转或右转⽅向盘⼀次的时间),不需要设置IO输⼊通道中的“回正”,“左转”,“右转”,“送数”,“开始”,“结束”参数。
对于灯光项⽬参数配置,说明如下:
电眼形式:0表⽰配置两个光电开关,1表⽰配置单个光电开关,2表⽰⽆配置。
复位位置:0表⽰左复位,1表⽰右复位。
跟踪⽅式:0为⾃动⽅式,表⽰由灯光仪⾃动搜索光束进⾏跟踪定位;1为设定⽅式,表⽰通过登录的车辆资料中的灯⾼和两灯之间距离参数,由电脑控制灯光仪⾛动定位。
灯光跟踪阀值:灯光仪跟踪过程中当采集到的灯光强度值⼤于阀值,则表⽰定位完毕,开始进⾏检测。
动作控制⽅式:0表⽰数通控制,1表⽰模拟开关量控制。
⼿⼯触发采数:对于QD-300x系列灯光仪,灯光跟踪定位后,对前照灯进⾏在线调整,调整完毕后,按下遥控器通知电脑采集数据。
最⼤检测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如果没有完成检测,则系统退出灯光项⽬检测。
跟踪时间、采样时间:当跟踪⽅式为1即设定⽅式的情况下,该参数有效。
第3⼩节三号⼯位
三号⼯位包含轮重、制动共2个检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