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
计
方
案
第1章概况
1.1项目概述
本次计划建设XX单位会议室,该会议室平面XX平方,长X米,宽X米;
1.2需求分析
会议室建设项目建设,按照“需求牵引、瞄准前沿、确保可行、利于发展”的思路,建设一套集日常会议、视频会议、多功能会议为一体的会议室,确保会议室设计理念先进、系统稳定、功能完善、指挥高效。 1.系统要做到可方便快捷的管理所有视频、音频系统;
2.满足会议室各路信号源任意切换到各个高清显示设备播放需求;
3.保证音频扩音系统易操作、功能灵活,满足会议的不同功能要求;
4.设计集中控制系统,使整套系统能够方便快捷的管理;
5.满足召开视频会议、日常会议、多功能会议等要求;
6.满足投票选举功能需求;
7.满足会议室讨论、表决等的需要。
各个会场的功能需求一览表:
会议名称 | 会议室数量 | 投影显示系统 | 数字会议 系统 | 无线会议系统 | 专业扩声系统 | 中控系统 | 矩阵系统 | 无纸化系统 | 会议 录播 | 同声 传译 系统 | 远程视讯系统 | 分布式管理系统 | 无线表决系统 | 会务 管理 系统 | 信息发布 系统 |
会议室 | 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2章整体设计
2.1设计依据
2.1.1方案设计标准
1.系统设计的依据
(1)用户对项目的要求;
(2)有关本项目的材料(如招标文件要求);
(3)建筑装修图纸;
(5)其他有关文件和资料。
2.系统实施所涉及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产品标准和规范,工程标准和规范,验收标准和规范等必须符合国际、国家和省有关条例及规范,至少应包括: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2006
《厅堂、体育场馆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T28049-2011
《厅堂扩声系统设备互联的优选电气配接法》SS2112-82
《厅堂扩音系统的声学特性要求》JGGYJ12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16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 50314-2015
《电子会议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799-2012
《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635-2010
《中国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3C认证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ISO14001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ISO9001
《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 安全要求》-GB 8898-2001
《电子行业行为准则》-EICC认证
《国际电子工业联接协会》-IPC认证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 GB/T 4959-2011
《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GB 50606-2010
《厅堂、体育场馆扩声系统验收规范》GBT 28048-2011
《扩声系统工程施工规范》GB 50949-2013
2.1.2音箱选型标准
1、声学指标
为了使设计的目标具有可“度量性”,以原广电部GYJ25-86《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我们认为所确定的设计指标,应该为本厅扩声系统的设计将选用国家《语言音乐兼用一级声学特性指标》;会议室声场具有以下效果:
音响设计标准——会议类
等级 | 最大声压级 | 传输频率特性 | 传声增益 | 稳定声场不均匀度 | 系统噪声级 |
一级 | 额定通带内≥98dB | 以125Hz~4k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在此频带内允许范围:-6dB~+4dB | 125Hz~4kHz的平均值≥-10dB | 1KHz、4kHz时≤+8dB | NR-20 |
二级 | 额定通带内≥95dB | 以125Hz~4kHz的平均声压级为0dB,在此频带内允许范围:-6dB~+4dB | 125Hz~4kHz的平均值≥-12dB | 1kHz、4kHz时≤+10dB | NR-20 |
早后期声能比(dB) | 500Hz~2kHz内1/1倍频带分析的平均值≥+3dB(可选择项) |
| | | | | |
足够的声压级
随着现代录音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听觉鉴赏水平的提高,要求系统有足够动态余量,以适应不失真还原大动态的音频信号。设计所选用的扬声器功率大,灵敏度高,与之相匹配的
功率放大器具有足够的功率储备。经计算完工后的会议室内的声压级应该完全可以达到国家一级厅堂的指标要求。
良好的声场均匀度
设计中所选的扬声器显然是根据观众区的具体位置和面积,组成“点”声源阵列,有效降低阵列的梳状滤波效应,所选用的扬声器都是恒指向扬声器,有利于语言清晰度的提高,观众区都处于扬声器的覆盖范围内,可以预见声场均匀度是良好的,而通过计算机的模拟运算结果也可证明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