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拥有手机的利与弊

阅读: 评论:0

自我介绍(35秒)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同学们、对方辩友:
大家好!
我是正方的四辩邓慕遥。
我非常喜欢弹古筝,因为古筝那古朴柔美的声音令我陶醉。每次我弹起古筝,就仿佛身临其境,享受无比。置身在音乐的海洋中,心中平静、安宁、快乐。今年我古筝要考9级了,老师还常常夸我。希望大家支持我、记住我,我是正方的四辩——邓慕遥!
总结陈词
使用手机的现状来看,我们总结出小学生使用手机有利的方面:
①与同学多交流,可以保持友谊、增进友谊。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使用手机进行讨论。
②手机的拍摄功能,可以随时随地拍下一些有意义、有价值、有需要的东西。
③手机里的闹钟装置,可以随时使用,避免迟到。
④通话记录功能。手机不像家里的固定电话一样,不在家的时候,别人打电话都来不知道。在手机里是有记录的,方便查阅。
⑤手机的本身小巧玲珑,面积很小,可以随身携带。
⑥当学生外出游玩,或在其他地方遇到危险时,可以及时向家长、
老师或相关部门求助。
1
⑦小学生可以通过手机及时与家长联系,也可以向老师汇报学习等。
手机是新时代的产物,具有便捷性,它方便联络,方便通讯,十分轻便。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手机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手机也无疑是利大于弊的发明。
所以我方坚持认为,小学生拥有手机是利大于弊!
自由辩论
小学生使用手机,利在于可以方便联系。有些同学,不是在自己的家乡读书,需要住宿,一周才可以
回家一次,思家之情不言而喻。而手机在此时便起到稳定学生情绪,父母担心之虑。一个电话,一条短信,都带着浓浓的亲情,传递到亲人的手中,是关切与安心;当你出门在外,有朋友或家人忽然有急事想了解你在何处、在做什么,此时手机又是一种很快捷又方便的联系工具;外出旅行或办事,坐在火车或大巴士上,闲来无聊,听听手机上下载的音乐,玩玩游戏,的确手机又是一种不错的消遣工具。
手机是时代科技发展的产物,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人类沟通的方便性。当前手机在国内发展的速度和普及率就证明了市场对手机的需求。手机并不只是给一些生意人和高官政要业务繁忙的人准备的专用工具,小学生也是人类,小学生也需要沟通,科技的发
展就是为了人类服务的,既然有先进的技术为人所用,那么为什
2
么要禁止呢?
有些观点认为,小学生用带手机,有些时候会在课堂上使用,这样必然导致上课溜号,精力不集中.但这只是一个方面的情况,手机的根本目的是方便通讯,有些个别情况利用手机进行了错误的行为,也只是一个方面,不能代表全部.用刀可以杀人,那么世界上为了避免杀人情况发生,就不再生产刀具了
吗?因为鱼肉里有鱼刺,那么大家为了不被鱼刺刺到,就不再吃含有多种营养的鱼肉了吗?所以,学生玩手机的现象最根本原因还是管理方式、管理体制的问题,不应该从手机的方面原因.应该对使用者进行合理的教育和引导,避免手机使用产生的不良后果,才是正道.
随着手机的应用和普及,中学生拥有手机的数量越来越多,我们有必要持续这种趋势会下去,因为这是社会的进步。而伴随手机的普及,手机的应用功能也越来越多,手机上网也稀松平常。这更为小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开辟了新的途径。试问,我们的社会需要的是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考试机器,还是能够融入社会、有所作为的人呢?再者,仅从手机通信这方面讲,难道小学生就不能使用手机的利处:方便通讯,能及时与父母、同学、老师交流。大部分手机功能多:电子辞典、网页浏览……这些功能如果同学们能够正确地利用,会有很大的帮助。发送信息也能更
快捷,讯息方便传达。还能加强与亲戚朋友的联系,难道与很久不联系的父母、兄弟妹表达一下感情都有错?
3
随着一款新型儿童手机的推出,关于手机辐射的问题已经解决。这款手机能防辐射,显示屏不伤眼睛,文字图案都很清晰。虽然它很小很迷你,但是里面的东西一应俱全,什么也不缺:拨号、短信、闹钟、拍照……样样都有。还可以拦截垃圾短信、电话,也能定位,防止孩子走丢。而且它物美价廉,
只要几十或一百多,就能得到它。这样防止手机辐射就不是问题了。
有一次,我忘记抄作业了,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因为老师说过,没写作业要扣分,什么借口都不能破例。这时,我爸爸说:“你不是有你同学的手机号码吗?打个问问吧。”于是,我就用手机打电话给同学,这才知道了作业是什么,写了作业。如果我没有手机的话,就做不了作业了。
4

本文发布于:2023-05-09 04:16:01,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92836.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手机   使用   同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