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_16

阅读: 评论:0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1
  《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讲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爬的,启发人们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了解作者是怎样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写出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特点,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是阅读本课的难点。课文围绕爬山虎的脚把意思说得十分清楚,这是__表达上的一个特点。
  我在教学开始时,提问:关于爬山虎的脚,你们想知道什么?这样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是通过形象来认识世界的,在阅读中只有设法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鲜明形象,才能引起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关注,才能入境生情,促进自悟。于是,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通过解读文本,拿起笔画一画爬山虎的脚、爬山虎的叶子,这样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我又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出爬山虎怎样爬的句子,和孩子们一起表演爬山虎向上爬的动作,最后议论把“一脚一脚”换成“一步一步”行不行?通过讨论,学生不但理解了“一脚一脚”的意思,而且还让学生真正明白了爬山虎究竟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进一步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观察的细致。
  我教学本课的不足之处是:
  1、没有到爬山虎,只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看,不够直观。如果提前让学生观察,寻到爬山虎,效果会更好些。
  2、引导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如何细致观察还不够,需要引导学生们也要做个有心人,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
爬山虎的脚教学反思2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有顺序、深入细致的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脚,把意思写清楚的。
  3.朗读课文,能背诵第二至第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
  1.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
  2.学习作者抓住爬山虎的特点,把一个意思写清楚的方法。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著名作家叶圣陶爷爷写的《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知道了爬山虎是一种攀援植物。作者通过深入细致的观察,把满墙的爬山虎叶子写得很美。
  2.那么,爬山虎的叶子有什么特点呢?课文第二节向我们作了介绍,下面请同学们用课
文里的话为爬山虎叶子的画面配上解说词。
  (放录像:爬山虎叶子的画面。学生齐背课文第二节)
  3.通过这一节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
  (映示灯片)完成填空:
  作者围绕"爬山虎的叶子"这个意思,仔细观察了叶子的 、 、 ,还观察了叶子的 和 ,写出了叶子的美。
  4.齐读填空题。
  二.讲读第三段。
  1.导入:这节课,我们学习课文第三段,看看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脚"这个意思把爬山虎脚的特点写具体、写清楚的。
  2.这一段有三个小节,每一节说了什么呢?我们一节节来看。
  (1)默读课文第三节,看看有几句话?每句话说了什么?
  (2)分析
  ①指名六人读
  ②第一句话说什么呢?(以前没注意过爬山虎的脚)
  是啊,以前没注意,所以不知道爬山虎有脚。
  ③第二句是说 (今年,我注意到爬山虎有脚。)(映示灯片)
  为什么我以前不知道爬山虎有脚,而今年我知道了呢?这句话中的一个词语来说明。(注意)
  小结:说明作者在写__前,经过了仔细的观察。
  用"因为……所以……"这个句式来练说这句话。(因为今年我注意观察,所以知道了爬山虎是有脚的。)
  ④第三、四句话说了什么呢?自己轻声把这两句话读一遍。
  交流板书:位、形。
  位置在 (板书:长在茎上)
  形状是 (枝状的六七根细丝)
  为了具体地说明爬山虎脚的形状,课文中用了个比喻,一起来读比喻句。(映示灯片)
  这句话,简单一点说就是……像……?(板书:细丝……像触角)
  你看见过哪些动物的触角?触角长在哪儿?是什么形状的?
  (学生交流。)
  我们来看看,爬山虎的脚是不是真的像蜗牛的触角?
  (学生看录像。)
  同学们看到了,爬山虎的脚的确像蜗牛的触角,这一比喻生动传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齐读比喻句)
  三、四两句话之间是什么关系?(先概括,后具体)
  ⑤第五句话是说 (爬山虎脚的颜)
  它的颜是 (嫩红的)
  ⑥齐读"这就是爬山虎的脚。"第六句话对整节课文作了小结。
  (3)那么在这六句话中,哪几句是具体介绍了爬山虎脚的位置、形状、颜?(三至五句)
  齐读三至五句
  (4)你能集注这三句话的意思,用书上的话来说说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的吗?
  (自己轻读课文,同桌练说)
  指名说,评议
  (5)请同学们再把第三节课文复习一遍,准备背诵。
  试背课文第三节
  3.讲读第四节
  (1.)过渡: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子的,长在什么地方,我们已经知道了。呢么,看看第四节,作者围绕"爬山虎的脚",又写了哪方面的内容呢?
  (2)指读思考回答:这一节主要讲了什么?(爬山虎的脚怎么爬)
  (3)课文中有一句话能表达这个意思,你能出来吗?
  出事:"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齐读)
  "这样"指的是什么呢?爬山虎的脚到底怎么爬墙,我们一起来看录象。
  (4)请同学们自己轻生读课文,完成天空:(映示灯片)
  ①爬山虎的脚 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 住墙。
  ② 细丝原先是 的,现在 了,把爬山虎的嫩茎一把,使它紧 在墙上。
  (5)实物淙,讲解板书:触、巴、拉、贴
  (6)如果仔细看那细小的脚,你会产生丰富的联想。你想到什么呢?
  (蛟龙的爪子)
  齐读比喻句。
  (7)作者是怎样围绕"爬山虎的脚巴住墙向上爬"这个意思把这一段写具体的?请同学们自己轻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脚怎样爬墙。
  4.讲读第五段。
  (1)导入:从第四节我们可以知道,爬山虎的脚和墙有着密切的联系。其实,爬山虎的脚触着和没触着墙,结果是不同的。我们来读第五节。
  (板书:触着 没触着)

本文发布于:2023-05-09 00:05: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92641.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爬山虎   学生   课文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