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醋酸洋红的PH值小于7
高中生物学课本在描述染质时指出:染质(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实验中对染质(体)进行染.须使用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等碱性染剂.这些染剂是以龙胆紫或洋红溶解于醋酸溶液中制得.配制后的龙胆紫溶液pH值约小于7(呈酸性).
二:醋酸洋红是碱性染剂
那么为什么把龙胆紫溶液称为碱性染剂呢? 作为染剂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颜,二是要与被染组织间有亲和力.染料的颜和它与组织间的亲和力是由染料本身的分子结构决定的.产生颜的发基团和与组织间产生亲和力的助基团共同决定了染剂的染性质.作为染料物质.除了有发基团外.还需要有一种使化合物发生电离作用的助基团.如染料化合物中往往由硝基(-NO2).偶氮基(-N=N-).乙烯基等形成了发基团.而由-OH.-SO3H.-COOH等酸性基团和-NH2.-NHCH3.-N(CH3)2等碱性基团构成了助基团.它们的存在使染料物质离子化.极性增强.促进染料与组织间发生作用. 产生染效果.我们把助基团中具有酸性或碱性基团的染料分别称为酸性或碱性染剂.
如硝基是一种发基团.当苯环中的3个氢原子被3个硝基取代后就成为三硝基苯的黄化合物.三硝基苯不是染料.仅有一个发基团.它不溶解于水.也不能电离.既不酸也不碱.不能与酸或碱形成盐类.如果三硝基苯分子中.用羟基再置换一个氢原子.就成为.即.它即是一种黄染料.有电离作用.与强碱能形成盐.这里的羟基便是助基团.由此可知.的颜是由发基团(硝基)所致.而它的染性能则是由助基团(羟基)形成的.如用氨基代替硝基.就形成无化合物.不是染料.由此可见.作为染料.必须有发基团和助基团相互配合.缺一不可.
如伊红Y含有一个(-COOH)助基团.在水中电离时放出氢离子.本身带负电荷.配制成伊红Y染料时.与强碱NaOH作用生成盐(-COONa).此物质的Na+反而在溶液中呈碱性.所以不能认为酸性染料在溶液中就是酸性.
所以.酸性(碱性)染剂的界定并非由染料溶液的pH值决定的.而是根据染料物质中助基团电离后所带的电荷来决定.一般来说.助基团带正电荷的染剂为碱性染剂.反之则为酸性染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