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杨梅贮运操作规程

阅读: 评论:0

鲜杨梅贮运操作规程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杨梅鲜果物流的库房与容器消毒、采收分级、分装、预冷与包装、贮藏与运输以及销售等操作环节。
本规程适用于杨梅主要产区的杨梅鲜果物流操作。运输工具采用冷藏车或保温车。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程,然而,鼓励根据本规程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
LY/T1747杨梅质量等级
DB33/372.3无公害杨梅第3部分:质量安全要求
3、术语和定义
下列定义和术语适用于本规程。
3.1近距离运输
指果实运输的距离在300km以内。
3.2中距离运输
指果实运输的距离在300km~1500km之间。
3.3远距离运输
指果实运输的距离1500km以上。
3.4预冷
将新采收的产品在贮运、加工前迅速除去田间热,将产品温度降低到适宜温度的过程。
3.5田间热
指产品自田间采收后冷却至其储藏温度所释放的热量。
3.6蓄冷材料
通过液固相变存储冷量的材料,如生物冰袋等。
3.7完熟
指果实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果实外观泽、质地以及糖酸等内在品质同时达到完全成熟阶段特征,此时果实已达到最佳食用品质。
4、库房与容器消毒
4.1库房消毒
库房经整理、清扫后,用0.1%次氯酸钠或1%福尔马林溶液喷洒消毒,或用5g/m3硫磺熏
蒸消毒,一般处理后经24小时密闭,然后通风1天~2天,按要求调节到规定温度备用(产地预冷库房和销售端预存库房要求相同处理)。
4.2容器消毒
周转箱等容器用0.1%次氯酸钠溶液清洗消毒,晾(晒)干,备用。
5、采收
5.1采收时间
一般在晴天上午9时前采摘。
5.2采收成熟度
●果实采收成熟度根据销售终端地点不同而确定(以‘荸荠’和‘东魁’为例)。
●近距离运输果实可以采用完熟采收。
●中距离运输果实以九成熟采收为好。
●远距离运输果实以八成熟采收为好。
5.3采收方法
●采收过程应戴一次性薄膜卫生手套采摘,要轻拿轻放,全程实行无伤采收操作,避免囊状体破裂。
●周转箱(筐)或采果篮内壁光滑或垫衬海绵等柔软物,容量10kg以下为宜。
●随采随运,避免在太阳下暴晒。
6、分级、分装、预冷与包装
6.1分级与分装
●果实分级要求按LY/T1747和DB33/T372.3执行。
●在10℃~18℃的操作间进行分级;
●在垫有软物的分级操作台上进行分级,操作者戴上一次性薄膜卫生手套,轻拿轻放;
●根据果实的大小、果皮颜或成熟度进行分级;
●分级后果实同时装入小筐(每筐1kg~2kg),小筐再放入塑料周转箱内。
6.2预冷
●分装后的小筐果实置于塑料周转箱内(每箱装4筐~6筐),在1℃~5℃下预冷6小时~12小时或在0℃~1℃条件下强预冷2小时~3小时;
●预冷环境相对湿度维持在80%~90%。
7、贮藏与运输
7.1温度与湿度控制
●经分级、包装后果实置于0℃~1℃下贮藏。
●定期检查或实时监控贮运环境温度,温度变幅在±1℃。
●果实贮运环境的相对湿度控制在80%~90%。
●贮运环境相对湿度可采用吸水干燥材料进行控制。
7.2短期贮藏或周转
●经预冷果实可进行短期贮藏或周转,也可直接进行运输。
●短期贮藏或周转时间以7天以内为宜。
7.3包装
●果实分级要求按LY/T1747和DB33/T372.3执行。
●在10℃~18℃的操作间进行分级;
●在垫有软物的分级操作台上进行分级,操作者戴上一次性薄膜卫生手套,轻拿轻放;
●根据果实的大小、果皮颜或成熟度进行分级;
●分级后果实同时装入小筐(每筐1kg~2kg),小筐再放入塑料周转箱内。
8、销售
运输果实运达经销地后,采用冷柜销售或在1℃~3℃冷库临时贮藏1天~2天,每天批量上货架销售。

本文发布于:2023-05-06 16:43:04,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8976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分级   采收   温度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