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挂与地踏两用的踏板机构及其脚踏构件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悬挂与地踏两用的踏板机构及其脚踏构件


背景技术:



2.在汽车行业中每年的车展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概念展车上展台展示,有些是静态展车,有些是动态的功能展车,动态展车内会设置功能件,比如刹车踏板和油门踏板等。
3.出于展示需要,展方可能需要同时提供配置悬挂式和地踏式两种不同踏板机构的汽车产品供顾客体验,但是现有技术中动态展车的踏板结构在车体上的安装状态多是固定的,一款车型只会配置悬挂式和地踏式其中的一种踏板机构,而另一种踏板机构虽然可以作为选配方案,但是动态展车的生产线大多只针对其中一种踏板机构进行生产。
4.如果需要将悬挂式和地踏式两种踏板机构都在动态展车上进行展示,展方需要在后期对动态展车进行改装。但是,悬挂式和地踏式的踏板机构所配合的助力油泵的安装位置并不相同,悬挂式踏板机构的助力油泵为了配合安装在踏板仓顶板的脚踏板,自身的安装位置也会偏上,而地踏式踏板机构的助力油泵为了配合安装在踏板仓底板的脚踏板,自身的安装位置会偏下。在将悬挂式踏板机构改装为地踏式踏板机构时,原本配合悬挂式踏板机构的助力油泵由于安装位置偏上,地踏式踏板机构的脚踏板难以适配并带动助力油泵工作,同理,在将地踏式踏板机构改装为悬挂式踏板机构时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这就使得不仅需要对动态展车的踏板机构进行改装,还需要同时调整助力油泵的位置。毫无疑问,现有技术中概念展车踏板机构的所提供的安装形式十分有限,在切换改装时改装时间很长,改装成本也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悬挂与地踏两用的踏板机构及其脚踏构件,所述悬挂与地踏两用的踏板机构能够带动安装在汽车驾驶室踏板仓固定位置的助力油泵工作,并为所述助力油泵提供悬挂式和地踏式两种模式的踏板机构,使动态展车的踏板机构在改装时无需改动所述助力油泵的位置,节省了改装时间和成本。
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悬挂与地踏两用的踏板机构及其脚踏构件,所述脚踏构件的所述踩踏部和所述联动部之间的连接角度可调,以在锐角钝角之间自由切换和锁定。
7.为达到本实用新型以上至少一个优势,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8.悬挂与地踏两用的踏板机构,用于带动固定在汽车驾驶室踏板仓指定位置的助力油泵工作,所述悬挂与地踏两用的踏板机构包括:
9.一踏板主体,所述踏板主体包括一踏板固定座和一脚踏构件,所述踏板固定座用以将所述踏板主体可切换地固定安装在所述汽车驾驶室踏板仓的顶板或底板上,所述脚踏构件枢转连接于所述踏板固定座;
10.一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
11.一杠杆组件,所述杠杆组件包括一摆臂和一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摆臂枢转连接,以在所述摆臂和所述支撑件的连接处形成杠杆支点,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固定在指定位置,以将所述杠杆组件的位置进行确定;
12.一第一携动件,所述第一携动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脚踏构件和所述摆臂枢转连接,以在所述摆臂上形成所述动力臂;和
13.一第二携动件,所述第二携动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摆臂和所述助力油泵枢转连接,以在所述摆臂上形成所述阻力臂。
14.优选的,所述脚踏构件包括一踩踏部和一联动部,所述踩踏部和所述联动部形成一固定夹角,并在所述固定夹角处形成一转折部,所述转折部与所述踏板固定座枢转连接。
15.优选的,所述联动部与所述第一携动件枢转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一携动件进行移动。
16.优选的,所述踏板主体还包括一回弹件,所述回弹件被设置将所述脚踏构件保持在指定的初始旋转位置,且当所述脚踏构件相对于所述踏板固定座发生旋转后,所述回弹件将产生使所述脚踏构件复位的弹力,以带动所述脚踏构件旋转回复到初始旋转位置。
17.优选的,所述踏板主体固定安装在所述汽车驾驶室踏板仓的底板上时,所述踩踏部和所述联动部呈锐角设置。
18.优选的,所述踏板主体固定安装在所述汽车驾驶室踏板仓的顶板上时,所述踩踏部和所述联动部呈钝角设置。
19.优选的,所述转折部外部安装一保护件,所述保护件以可阻止被所述回弹件带动而旋转复位的所述脚踏构件旋转超出初始位置的方式安装在所述转折部的外部。
20.优选的,所述踏板固定座上安装一保护件,所述保护件以可阻止被所述回弹件带动而旋转复位的所述脚踏构件旋转超出初始位置的方式安装在所述踏板固定座上。
21.优选的,所述摆臂分别与所述第一携动件和所述第二携动件弯折设置,以使所述摆臂通过摆动将所述第一携动件的力传递至所述第二携动件。
2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脚踏构件,适配于前述悬挂与地踏两用的踏板机构,包括:
23.一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一脚踏部和一连接部,所述脚踏部具有一对接端部,所述连接部具有一调整端部,所述对接端部与所述调整端部可拆分地连接在一起,所述脚踏部和所述连接部能够以所述对接端部与所述调整端部的连接处为顶点形成不同的张角;
24.一角度调整结构,所述角度调整结构被设置以使所述对接端部和所述调整端部组装在一起时所述脚踏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的张角可呈锐角或钝角,所述角度调整结构被设置以将所述脚踏部和所述连接部之间的张角角度进行锁定。
25.通过对随后的描述的理解,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目的和优势将得以充分体现。
26.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势,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得以充分体现。
附图说明
27.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悬挂与地踏两用的踏板机构作为地踏式踏板机构进行使用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脚踏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踏板固定座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0.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脚踏构件一种替代模式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1.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安装有所述脚踏构件一种替代模式的所述悬挂与地踏两用的踏板机构的拆解图。
32.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悬挂与地踏两用的踏板机构作为悬挂式踏板机构进行使用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实用新型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34.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5.可以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36.参考图1-3,本实用新型悬挂与地踏两用的踏板机构及其脚踏构件将在以下被详细地阐述。
37.所述悬挂与地踏两用的踏板机构包括一踏板主体10和一联动机构20。所述踏板主体10与所述联动机构20连接,以使所述踏板主体10可以驱动所述联动机构20带动固定在汽车驾驶室踏板仓指定位置的助力油泵300工作。
38.所述踏板主体10包括一踏板固定座11和一脚踏构件12,所述脚踏构件12枢转连接于所述踏板固定座11。
39.具体地,所述脚踏构件12包括一踩踏部121和一联动部122,所述踩踏部121和所述联动部122形成一固定夹角,并在所述固定夹角处形成一转折部123。所述转折部 123内轴向设置一转轴13,用以将所述脚踏构件12与所述踏板固定座11枢转连接。
40.优选地,所述踏板固定座11包括一固定件111和固定在所述固定件111一侧表面的一安装件112。所述固定件111固定安装在汽车驾驶舱内的指定位置,所述安装件112 开设有一第一穿口11201,所述转轴13在所述第一穿口11201内可旋转地安装。
41.优选地,所述转折部123具有一可允许所述转轴13置入的第二穿口12301。所述转轴13的两端分别置入所述第一穿口11201和所述第二穿口12301,以使所述转折部 123通过
所述转轴13与所述安装件112枢转连接。
42.优选地,所述转轴13与所述转折部123之间设置一锁定结构14,所述锁定结构14 包括至少一锁定块141和至少一与所述锁定块141相适配的锁定槽142。所述锁定块141 固定在所述转轴13的圆周表面,所述锁定槽142开设在所述第二穿口12301内壁,所述锁定槽142被设置以允许安装有所述锁定块141的所述转轴13置入到所述第二穿口 12301内。所述转轴13置入所述第二穿口12301时所述锁定块141卡入所述锁定槽142,从而使所述转轴13可随所述转折部123同步轴向旋转。
43.作为可变形地,所述锁定块141和所述锁定槽142可进行位置互换地设置,具体地,所述锁定块141固定在所述第二穿口12301的内壁,所述锁定槽142开设在所述转轴 13的圆周表面,所述锁定槽142被设置以允许所述第二穿口12301内壁安装的所述锁定块141可置入其中。所述转轴13置入所述第二穿口12301时所述锁定块141卡入所述锁定槽142,从而使所述转轴13可随所述转折部123同步轴向旋转。
44.所述踏板主体10还包括一回弹件15,所述回弹件15被设置将所述脚踏构件12保持在指定的初始旋转位置,且当所述脚踏构件12相对于所述踏板固定座11发生旋转后,所述回弹件15将产生使所述脚踏构件12复位的弹力,以带动所述脚踏构件12旋转回复到初始旋转位置。
45.优选地,所述回弹件15被实施为一卷簧,所述安装件112具有一可容纳所述卷簧的放置腔11202,所述放置腔11202内具有至少一可固定所述卷簧外的定位口 11203,所述转轴13靠近所述卷簧的一端开设有一可固定所述卷簧内的限位插口 1301。所述卷簧的所述内和所述外分别与所述转轴13和所述安装件112连接,以将所述转轴13限定在预设的旋转角度,进而将所述脚踏构件12限定在预设的旋转角度。在所述转轴13受力发生旋转时将带动所述卷簧发生弹性形变,发生弹性形变的所述卷簧将产生反作用的弹力,在施加于所述转轴13上的力撤除时,所述卷簧自身的弹力将驱使所述转轴13恢复到初始位置,进而驱使所述脚踏构件12恢复到初始位置。
46.优选地,所述踏板固定座11具有一踩踏板124,所述踩踏板124能够为用户脚踩提供足够的踩踏面积,以使用户在踩踏驱动所述踏板固定座11旋转时更加舒适。所述踩踏板124表面粗糙,以增加所述踩踏板124与用户鞋底的摩擦力,防止用户鞋底在踩踏所述踩踏板124时打滑。
47.所述联动机构20包括一杠杆组件21、一第一携动件22和一第二携动件23。所述杠杆组件21的动力臂和阻力臂分别与所述第一携动件22和所述第二携动件23枢转连接,所述第一携动件22与所述联动部122枢转连接,所述第二携动件23连接所述助力油泵300。这样一来,所述联动部122可通过所述杠杆组件21传力带动所述第二携动件23移动,进而带动所述助力油泵300工作。
48.具体地,所述杠杆组件21包括一摆臂211和一支撑件212,所述支撑件212的一端与所述摆臂211枢转连接,以在所述摆臂211和所述支撑件212的连接处形成杠杆支点,所述支撑件212的另一端固定在指定位置,以将所述杠杆组件21的位置进行确定。所述第一携动件22和所述第二携动件23分别与摆臂211枢转连接。其中,可被所述联动部122带动的所述第一携动件22连接所述摆臂211后可带动所述摆臂211摆动,以在所述摆臂211上形成所述动力臂;连接所述助力油泵300的所述第二携动件23被所述摆臂211带动而发生移动,以在所
述摆臂211上形成所述阻力臂。
49.参考图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踏板主体10被固定安装在驾驶室踏板仓的底板上,此时所述悬挂与地踏两用的踏板机构作为地踏式踏板机构进行使用。所述助力油泵300 位于所述踏板主体10的上方,所述踩踏部121和所述联动部122呈锐角设置。所述联动部122朝向所述助力油泵300水平延伸,并与所述第一携动件22枢转连接,所述第一携动件22朝向所述助力油泵300所在的方向延伸,直至与所述摆臂211枢转连接,所述摆臂211从与所述第一携动件22的连接端向上延伸,以与所述第一携动件22形成 l形结构,所述摆臂211的向上延伸端与所述第二携动件23枢转连接。
50.可以理解的是,当用户向所述踩踏部121施加朝向所述助力油泵300的力时,所述联动部122被带动而向远离所述助力油泵300的方向旋转。所述联动部122在朝向远离所述助力油泵300的方向旋转时,则会拉动所述第一携动件22远离所述助力油泵300,进而拉动所述摆臂211的下端向远离所述助力油泵300的方向摆动。所述摆臂211的上下端分别为所述杠杆组件21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力作用点,所述摆臂211的下端向远离所述助力油泵300的方向摆动,与所述第二携动件23连接的所述摆臂211的上端将同步朝向所述助力油泵300推进,从而带动所述助力油泵300工作。
51.值得一提的是,在撤除用户施加于所述踩踏部121上的力后,所述回弹件15将带动所述脚踏构件12回到初始位置。所述脚踏构件12在被所述回弹件15带动回到初始位置的同时,所述第一携动件22也将被所述联动部122重新推向所述助力油泵300。作为联动地,所述摆臂211和所述第二携动件23也将各自恢复到初始位置,此时所述助力油泵300将复位。
52.参考图6,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踏板主体10被固定安装在驾驶室踏板仓的顶板上,此时所述悬挂与地踏两用的踏板机构作为悬挂式踏板机构进行使用。所述助力油泵300 位于所述踏板主体10的下方,所述踩踏部121和所述联动部122呈钝角设置。所述联动部122朝向所述助力油泵300水平延伸,并与所述第一携动件22枢转连接,所述第一携动件22朝向所述助力油泵300所在的方向延伸,直至与所述摆臂211枢转连接,所述摆臂211从与所述第一携动件22的连接端向下延伸,以与所述第一携动件22形成 l形结构,所述摆臂211所述第二携动件23枢转连接。
53.可以理解的是,当用户向所述踩踏部121施加朝向所述助力油泵300的力时,所述联动部122被带动旋转而远离所述助力油泵300。所述联动部122在朝向远离所述助力油泵300的方向移动旋转时,将会拉动所述第一携动件22远离所述助力油泵300,进而拉动所述摆臂211的下端向远离所述助力油泵300的方向摆动。所述摆臂211的上下端分别为所述摆臂211与所述支撑件212所形成杠杆的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力作用点,所述摆臂211的上端向远离所述助力油泵300的方向摆动,与所述第二携动件23连接的所述摆臂211的下端将同步朝向所述助力油泵300推进,从而带动所述助力油泵300工作。
54.值得一提的是,在撤除用户施加于所述踩踏部121上的力后,所述回弹件15将带动所述脚踏构件12回到初始位置。所述脚踏构件12在被所述回弹件15带动回到初始位置的同时,所述第一携动件22也将被所述联动部122重新推向所述助力油泵300,作为联动地,所述摆臂211和所述第二携动件23也将各自恢复到初始位置,此时所述助力油泵300将复位。
55.综上所述,由于所述摆臂211与所述支撑件212组成了所述杠杆组件21,在所述助力油泵300位置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位于所述助力油泵300上方或下方的所述踏板主体10
所受到的力可通过所述杠杆组件21传导驱动所述第二携动件23带动所述助力油泵300工作。这样一来,在对所述悬挂与地踏两用的踏板机构进行改装时,用户只需要对所述踏板主体10和所述联动机构20进行翻转调整,而所述助力油泵300的位置则可以保持不变,从而达到无需改变所述助力油泵300的位置,即可将所述悬挂与地踏两用的踏板机构进行改装切换的目的。
56.如图2所示,优选地,所述转折部123外部安装一保护件16,所述保护件16以可阻止被所述回弹件15带动而旋转复位的所述脚踏构件12旋转超出初始位置的方式安装在所述转折部123的外部。
57.可以理解地是,所述保护件16也能够以可阻止被所述回弹件15带动旋转的所述脚踏构件12旋转超出初始位置的方式安装在所述踏板固定座11上,如图6所示。
58.参考图5,优选地,所述第一携动件22与所述联动部122、所述第一携动件22与所述摆臂211、所述支撑件212和所述摆臂211以及所述摆臂211与所述第二携动件23 之间通过若干连接结构40枢转连接。所述连接结构40包括一轴杆41和安装在所述轴杆41两端的一对限位片42,所述联动部122、所述第一携动件22、所述摆臂211、所述支撑件212和所述第二携动件23的端部形成至少一可允许所述轴杆41穿过的穿口。所述轴杆41在穿过所述穿口后两端从所述穿口内伸出,所述限位片42安装在所述轴杆 41从所述穿口伸出的两端上,用以防止所述轴杆41所述穿口内脱落。
59.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连接结构40被安装在所述第一携动件22与所述联动部122、所述第一携动件22与所述摆臂211、所述支撑件212和所述摆臂211以及所述摆臂211 与所述第二携动件23之间以使上述结构之间枢转连接,所述连接结构40可以进一步加强上述结构之间的连接强度,以使所述踏板机构在工作时保持结构稳定。
60.参考图4和图5,图示出了所述脚踏构件12a的一替代模式。所述脚踏构件12a包括一脚踏部121a和一连接部122a,所述脚踏部121a具有一踩踏端部1211a和一对接端部1212a,所述连接部122a具有一调整端部1221a和一联动端部1222a。所述对接端部1212a与所述调整端部1221a可拆分地组装在一起。
61.所述对接端部1212a与所述调整端部1221a被设置可允许所述转轴13贯穿,以使所述对接端部1212a、所述调整端部1221a和所述转轴13可拆分地组装在一起。
62.优选地,所述对接端部1212a和所述调整端部1221a内部分别开设有一可允许所述转轴13穿过的第一穿孔121201a和第二穿孔122101a,以当所述第一穿孔121201a和所述第二穿孔122101a同轴设置时,所述转轴13通过贯穿所述第一穿孔121201a和所述第二穿孔122101a,以将所述脚踏部121a与所述连接部122a连接。
63.所述脚踏构件12a还具有一角度调整结构123a,所述角度调整结构123a被设置以使所述对接端部1212a、所述调整端部1221a和所述转轴13组装在一起时所述脚踏部 121a和所述连接部122a之间的相对位置可呈锐角或钝角,所述角度调整结构123a被设置以将所述脚踏部121a和所述连接部122a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锁定。
64.优选地,所述角度调整结构123a包括至少两角度调节槽1231a、一配合锁定槽 1232a和一可置入所述角度调节槽1231a和所述配合锁定槽1232a的调整块1233a。所述调整块1233a固定安装在所述转轴13的圆周表面,所述角度调节槽1231a和所述配合锁定槽1232a可互换地设置在所述第一穿孔121201a和所述第二穿孔122101a的内壁。
65.所述第一穿孔121201a和所述第二穿孔122101a同轴设置时,可调整所述脚踏部 121a和所述连接部122a以使一所述角度调节槽1231a和所述配合锁定槽1232a对齐,所述转轴13贯穿所述第一穿孔121201a和所述第二穿孔122101a时,所述调整块1233a 卡接于所述角度调节槽1231a和所述配合锁定槽1232a。这样一来,所述脚踏部121a 和所述连接部122a的连接角度被安装有所述调整块1233a的所述转轴13锁定于一预定角度,且所述脚踏构件12a可随所述转轴13同步旋转。
66.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配合锁定槽1232a通过与不同的所述角度调节槽1231a对齐的方式使所述脚踏部121a和所述连接部122a被锁定在不同的连接角度。当所述脚踏部 121a和所述连接部122a呈锐角锁定时,所述悬挂与地踏两用的踏板机构作为地踏式踏板机构进行使用;当所述脚踏部121a和所述连接部122a呈钝角锁定时,所述悬挂与地踏两用的踏板机构作为悬挂式踏板机构进行使用。
67.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上述描述及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作为举例而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已经完整并有效地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及结构原理已在实施例中展示和说明,在没有背离所述原理下,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可以有任何变形或修改。

技术特征:


1.悬挂与地踏两用的踏板机构,用于带动固定在汽车驾驶室踏板仓指定位置的助力油泵工作,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与地踏两用的踏板机构包括:一踏板主体,所述踏板主体包括一踏板固定座和一脚踏构件,所述踏板固定座用以将所述踏板主体可切换地固定安装在所述汽车驾驶室踏板仓的顶板或底板上,所述脚踏构件枢转连接于所述踏板固定座;一联动机构,所述联动机构包括:一杠杆组件,所述杠杆组件包括一摆臂和一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一端与所述摆臂枢转连接,以在所述摆臂和所述支撑件的连接处形成杠杆支点,所述支撑件的另一端固定在指定位置,以将所述杠杆组件的位置进行确定;一第一携动件,所述第一携动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脚踏构件和所述摆臂枢转连接,以在所述摆臂上形成动力臂;和一第二携动件,所述第二携动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摆臂和所述助力油泵枢转连接,以在所述摆臂上形成阻力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与地踏两用的踏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构件包括一踩踏部和一联动部,所述踩踏部和所述联动部形成一固定夹角,并在所述固定夹角处形成一转折部,所述转折部与所述踏板固定座枢转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挂与地踏两用的踏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部与所述第一携动件枢转连接,以带动所述第一携动件进行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挂与地踏两用的踏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主体还包括一回弹件,所述回弹件被设置将所述脚踏构件保持在指定的初始旋转位置,且当所述脚踏构件相对于所述踏板固定座发生旋转后,所述回弹件将产生使所述脚踏构件复位的弹力,以带动所述脚踏构件旋转回复到初始旋转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挂与地踏两用的踏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主体固定安装在所述汽车驾驶室踏板仓的底板上时,所述踩踏部和所述联动部呈锐角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挂与地踏两用的踏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主体固定安装在所述汽车驾驶室踏板仓的顶板上时,所述踩踏部和所述联动部呈钝角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挂与地踏两用的踏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折部外部安装一保护件,所述保护件以可阻止被所述回弹件带动而旋转复位的所述脚踏构件旋转超出初始位置的方式安装在所述转折部的外部。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挂与地踏两用的踏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固定座上安装一保护件,所述保护件以可阻止被所述回弹件带动而旋转复位的所述脚踏构件旋转超出初始位置的方式安装在所述踏板固定座上。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悬挂与地踏两用的踏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摆臂分别与所述第一携动件和所述第二携动件弯折设置,以使所述摆臂通过摆动将所述第一携动件的力传递至所述第二携动件。10.脚踏构件,适配于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所述悬挂与地踏两用的踏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构件包括:一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一脚踏部和一连接部,所述脚踏部具有一对接端部,所述连接部具有一调整端部,所述对接端部与所述调整端部可拆分地连接在一起,所述脚踏
部和所述连接部能够以所述对接端部与所述调整端部的连接处为顶点形成不同的张角;一角度调整结构,所述角度调整结构被设置以使所述对接端部和所述调整端部组装在一起时所述脚踏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的张角可呈锐角或钝角,所述角度调整结构被设置以将所述脚踏部和所述连接部之间的张角角度进行锁定。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悬挂与地踏两用的踏板机构及其脚踏构件,用于带动固定在汽车驾驶室踏板仓指定位置的助力油泵工作,包括:一踏板主体,踏板主体包括一踏板固定座和一脚踏构件,踏板固定座用以将踏板主体可切换地固定安装在汽车驾驶室踏板仓的顶板或底板上,脚踏构件被可枢转地安装于踏板固定座;一联动机构,联动机构包括一杠杆组件、一第一携动件和一第二携动件,第一携动件与杠杆组件的动力臂枢转连接并形成L形结构,第二携动件的分别与助力油泵和杠杆组件枢转连接,杠杆组件被固定在指定位置,第一携动件被脚踏构件带动并通过杠杆组件传力带动助力油泵工作,悬挂与地踏两用的踏板机构能够带动安装在汽车驾驶室踏板仓固定位置的助力油泵工作。定位置的助力油泵工作。定位置的助力油泵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

曾春明 李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优华劳斯汽车设计(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6.28

技术公布日:

2022/11/10

本文发布于:2022-11-27 22:19:2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880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踏板   油泵   构件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