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
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唾液杯的模具。
背景技术:
2.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
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是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型品。
3.在疾病诊断中,经常需要采集唾液样本进行检测。目前的唾液杯,主要借助模具注塑成型。目前,市场上的唾液杯模具由于上型腔板与下型腔板之间的卡接结构一般只具备单组凹凸结构,这导致上型腔与下型腔拼合后紧密贴合精度一般,模芯与型腔之间的成型腔尺寸精度不稳定,为了降低次品风险,单个模具中只能设置少量成型腔(如4个,即模具设计为1出4),这种模具单位成本高,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唾液杯的模具,有助于解决现有结构因上下型腔板配合精度不高,导致成型腔数量少,模具单位成本高,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问题。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6.一种用于唾液杯的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可分离连接的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下模包括底座、支撑板弹簧和顶针,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内侧设有上型腔板和下型腔板,上型腔板和下型腔板之间设有至少两组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具有若干个在抵接平面上均匀分布的凹凸卡接结构,第二连接板、上型腔板、第三连接板、下型腔板和第四连接板内部设有若干组连通的空腔,空腔内设有模芯,模芯与空腔之间的间隙构成若干个型腔,型腔通过位于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上的孔道与位于第一连接板上的注塑口连通,熔融塑料经注塑口及孔道进入并填充型腔,保压冷却后成型。
7.进一步的,所述上型腔板和下型腔板在两者相邻一侧分别设有第一导流槽和第二导流槽,第一导流槽和第二导流槽共同构成导流轨道,导流轨道设有多个出口,每个出口分别与各型腔连通。
8.进一步的,所述上型腔板底面设有第一
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位于上型腔板边缘处,第二凹槽位于型腔一侧;下型腔板顶面设有分别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轮廓相适配的第一
凸缘和第二凸缘,上型腔板和下型腔板抵接后,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分别嵌入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中,形成限位结构。
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板底部设有第一沉槽,上型腔板可分离地插设在第一沉槽内;第三连接板顶部设有第二沉槽,下型腔板可分离地插设在第二沉槽内,上型腔板与下型腔板抵接后的总高度不小于第一沉槽和第二沉槽的总深度。
10.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优点:
11.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型腔板和下型腔板相邻一侧设置多组限位机构,使得两者之间的拼合更加紧密,这使得模芯在安装后,模芯在空腔内的位置更加精准稳定,进而可以在同一个模具上同时设置较多数量的型腔,提升注塑成型效率。
12.2.本实用新型将上型腔板插设在第二连接板上的第一沉槽内,将下型腔板插设在第三连接板上的第二沉槽内,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分别作为限位结构对上型腔板和下型腔板之间的拼接提供基础限位,也有助于模具整体结构更加紧凑,缩短注塑进料路径,避免半途冷却,填充不到位等缺陷。
附图说明
13.图1为一实施例中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以及上型腔板的结构示意图;
16.图4为下型腔板的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下型腔板、第三连接板、第四连接板、底座和支撑板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标注:1、上模;11、第一连接板;111、注塑口;112、卡槽;12、第二连接板;121、第一通道;122、第一穿孔;123、第一沉槽;13、第三连接板;131、第二沉槽;132、第一下型腔;14、第四连接板;141、第二下型腔;15、上型腔板;151、第二通道;152、第一导流槽;153、第二穿孔;154、第一凹槽;155、第二凹槽;156、上型腔;16、下型腔板;161、第二导流槽;162、第三穿孔;163、第一凸缘;164、第二凸缘;2、下模;21、底座;22、支撑板;23、弹簧;3、模芯;31、第一芯体;32、第二芯体;4、顶针。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0.参见图1、图2,本实施例公开一种用于唾液杯的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上模1包括可分离连接的第一连接板11、第二连接板12、第三连接板13和第四连接板14,下模2包括底座21、支撑板22弹簧23和顶针4,下模2主要用于辅助脱模动作,其工作原理及具体结构系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21.第一连接板11、第二连接板12、第三连接板13和第四连接板14借助螺杆从上往下依次连接组合。
22.第一连接板11中心位置设有注塑口111,注塑口111顶部为锥孔结构,其纵向贯穿第一连接板11。
23.结合图2和图3,第二连接板12底面设有矩形轮廓的第一沉槽123,第一沉槽123中心位置设有第一通道121,第一通道121纵向贯穿第二连接板12,且在拼接后,第一通道121顶部与注塑口111底部对齐连通。
24.第一沉槽123内插设有上型腔板15,插设后,上型腔板15外侧轮廓紧密贴合在第一沉槽123内,构成上型腔板15的基础限位。上型腔板15中部位置设有第二通道151,第二通道151纵向贯穿上型腔板15,且在拼接后,第二通道151顶部与第一通道121底部对齐连通,上型腔板15底面设有横纵路径的第一导流槽152,第一导流槽152与第二通道151底部连通,上型腔板15底面还均匀设置有16个上型腔156,第一导流槽152具有16个末端作为出口,该出
口分别与16个上型腔156连通。热熔的塑料从注塑口111被高压注入模具内部,经第一通道121和第二通道151后进入第一导流槽152,并进入上型腔156。
25.结合图4和5,第三连接板13顶面设有矩形轮廓的第二沉槽131,第二沉槽131内插设有下型腔板16,插设后,下型腔板16外侧轮廓紧密贴合在第二沉槽131中,构成下型腔板16的基础限位。下型腔板16顶面设有与第一导流槽152对应的第二导流槽161,第二导流槽161用于增加第一导流槽152的内侧空间,拼合后,第一导流槽152和第二导流槽161共同形成导流轨道,供热熔的塑料在其中流动,提升传导速率。
26.第二连接板12上设有16个第一穿孔122,第一穿孔122纵向贯穿第二连接板12,第一穿孔122与上型腔156位置一一对应,第一穿孔122供模芯3顶部穿设组装。
27.进一步的,每个上型腔156内中心位置处设有第二穿孔153,第二穿孔153为纵向通孔结构,组装状态下,第二穿孔153与第一穿孔122一一对齐。下型腔板16上设有16个纵向通孔结构的第三穿孔162,组装状态下,第三穿孔162与第二穿孔153一一对齐。第三连接板13位于第二沉槽131内设有16个纵向通孔结构的第一下型腔132,组装状态下,第一下型腔132与第三穿孔162一一对齐。第四连接板14上设有16个纵向沉槽结构的第二下型腔141,组装状态下,第二下型腔141与第一下型腔132一一对齐。也就是说,在组装状态下,位于同一纵轴线上的第一穿孔122、第二穿孔153、第三穿孔162、上型腔156、第一下型腔132和第二下型腔141构成一个成型腔,本实施例中具备16个成型腔。
28.成型腔内间隙配合有模芯3,模芯3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芯体31和第二芯体32,第一芯体31顶端具有帽体,组装后,该帽体位于第一连接板11与第二连接板12之间,第一连接板11底面上设有用于容纳卡接该帽体的卡槽112,第一连接板11和第二连接板12的锁紧使得模芯3保持固定不动的组装状态,而第一穿孔122、第二穿孔153和第三穿孔162抵接在第一芯体31的外表面上,在纵向上进行多重限位固定,进而保证模芯3的安装位置稳定性。
29.进一步的,上型腔板15和下型腔板16之间设有两组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具有若干个在抵接平面上均匀分布的凹凸卡接结构。这使得上型腔板15和下型腔板16之间的抵接面面积增大,两者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稳定,这使得模芯在安装后,模芯在空腔内的位置更加精准稳定,进而可以在同一个模具上同时设置较多数量的型腔,提升注塑成型效率。
30.具体的,所述上型腔板15底面设有第一凹槽154和第二凹槽155,第一凹槽154位于上型腔板15边缘处,第二凹槽155位于第二穿孔153一侧;下型腔板16顶面设有分别与第一凹槽154和第二凹槽155轮廓相适配的第一凸缘163和第二凸缘164,上型腔板15和下型腔板16抵接后,第一凸缘163和第二凸缘164分别嵌入第一凹槽154和第二凹槽155中,形成限位结构。
31.需要说明的是,上型腔板15与下型腔板16抵接后的总高度不小于第一沉槽123和第二沉槽131的总深度,从而保证组装后,上型腔板15和下型腔板16之间能够紧密抵接。
32.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热熔的塑料经注塑口111被高压注入模具中,沿第一通道121、第二通道151、导流轨道后进入成型腔中,保压冷却后成型,开模取料后得到唾液杯成品。
33.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唾液杯的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可分离连接的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下模包括底座、支撑板弹簧和顶针,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内侧设有上型腔板和下型腔板,上型腔板和下型腔板之间设有至少两组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具有若干个在抵接平面上均匀分布的凹凸卡接结构,第二连接板、上型腔板、第三连接板、下型腔板和第四连接板内部设有若干组连通的空腔,空腔内设有模芯,模芯与空腔之间的间隙构成若干个型腔,型腔通过位于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上的孔道与位于第一连接板上的注塑口连通,熔融塑料经注塑口及孔道进入并填充型腔,保压冷却后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唾液杯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型腔板和下型腔板在两者相邻一侧分别设有第一导流槽和第二导流槽,第一导流槽和第二导流槽共同构成导流轨道,导流轨道设有多个出口,每个出口分别与各型腔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唾液杯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型腔板底面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位于上型腔板边缘处,第二凹槽位于型腔一侧;下型腔板顶面设有分别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轮廓相适配的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上型腔板和下型腔板抵接后,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分别嵌入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中,形成限位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唾液杯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底部设有第一沉槽,上型腔板可分离地插设在第一沉槽内;第三连接板顶部设有第二沉槽,下型腔板可分离地插设在第二沉槽内,上型腔板与下型腔板抵接后的总高度不小于第一沉槽和第二沉槽的总深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一种用于唾液杯的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上模包括可分离连接的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第三连接板和第四连接板,下模包括底座、支撑板弹簧和顶针,第二连接板和第三连接板内侧设有上型腔板和下型腔板,上型腔板和下型腔板之间设有至少两组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具有若干个在抵接平面上均匀分布的凹凸卡接结构。本实用新型有助于解决现有结构因上下型腔板配合精度不高,导致成型腔数量少,模具单位成本高,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问题。需求的问题。需求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
郑晓霖 何学礼 朱小安 钟优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厦门小羽人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1.18
技术公布日:
2023/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