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
飞轮测速弧起始位置组合检具,属于检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飞轮总成上需要加工一圈测速弧,如果这圈测速弧的起始位置偏差很大,就导致传感器无法感应。所以需要对飞轮测速弧的起始位置进行检测。
3.目前,对于飞轮测速弧的起始位置的检测手段是通过三坐标进行检测。三坐标检测飞轮测速弧的位置一次需要半小时,所需时间比较长,而且三坐标检测室需要恒温恒湿,因此三坐标检测室需要一个独立的空间,自检难度较大,且占用场地。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飞轮测速弧起始位置组合检具,结构简单,降低自检难度,提高检测效率。
5.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飞轮测速弧起始位置组合检具,包括
基座,
所述基座顶面边沿设置定位块,飞轮底面设于所述基座上,且所述飞轮外圆侧面贴于定位块侧面;所述基座上穿设竖向布置的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一端穿设飞轮上的螺纹孔,两者螺纹连接,使得飞轮固定于基座上;所述定位块上设有多块间隔布置的检测片,所述检测片对飞轮测速弧起始位置进行检测。
6.所述定位销另一端为台阶式。
7.所述基座和定位块分别为弧形结构件,所述基座与定位块分别与飞轮外圆相匹配。
8.所述定位块上开设检测槽,所述检测片设于检测槽内。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一种飞轮测速弧起始位置组合检具,结构简单,装配工艺便捷,成本低廉,便于操作人员检测,缩短了检测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飞轮测速弧起始位置组合检具的示意图;
11.图中1基座、2检测片、3定位销、4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12.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1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飞轮测速弧起始位置组合检具,包括基座1,基座1顶面的边沿设置定位块4,飞轮底面支撑于基座1顶面,且飞轮外圆侧面贴合定位块4内侧面。基座1上穿设多个竖向布置的定位销3,定位销3一端分别穿设飞轮上的螺纹孔,两者螺纹连接,使得飞轮固定于基座1上。定位块4上开设多个间隔布置的检测槽,检测槽内分别设有检测片2,两者间隙配合且通过焊接固定。检测片2对飞轮测速弧起始位置进行检测,若飞
轮测速弧内壁与检测片2内侧面齐平时,说明飞轮测速弧起始位置符合图纸要求;反之,说明飞轮测速弧起始位置有偏差。
14.定位销3的位置根据不同的飞轮结构而定。定位销3另一端分别为台阶式,当定位销与飞轮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时,定位销另一端起到把手作用,便于操作人员检测,缩短了检测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
15.基座和定位块均为弧形,基座和定位块分别根据飞轮外圆的圆弧状设计,能够快速的校准定位点。
16.基座、定位块和检测片分别为45钢制作而成,材料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变换。
17.本申请结构简单,装配工艺便捷,成本低廉,便于操作人员检测,缩短了检测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
18.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飞轮测速弧起始位置组合检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顶面边沿设置定位块,飞轮底面设于所述基座上,且所述飞轮外圆侧面贴于定位块侧面;所述基座上穿设竖向布置的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一端穿设飞轮上的螺纹孔,两者螺纹连接,使得飞轮固定于基座上;所述定位块上设有多块间隔布置的检测片,所述检测片对飞轮测速弧起始位置进行检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轮测速弧起始位置组合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销另一端为台阶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轮测速弧起始位置组合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和定位块分别为弧形结构件,所述基座与定位块分别与飞轮外圆相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轮测速弧起始位置组合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上开设检测槽,所述检测片设于检测槽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飞轮测速弧起始位置组合检具,属于检具技术领域。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顶面边沿设置定位块,飞轮底面设于所述基座上,且所述飞轮外圆侧面贴于定位块侧面;所述基座上穿设竖向布置的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一端穿设飞轮上的螺纹孔,两者螺纹连接,使得飞轮固定于基座上;所述定位块上设有多块间隔布置的检测片,所述检测片对飞轮测速弧起始位置进行检测。一种飞轮测速弧起始位置组合检具,结构简单,装配工艺便捷,成本低廉,便于操作人员检测,缩短了检测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提高了检测效率。提高了检测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
任广昶 瞿敏华 刘彬 王兆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江阴宏创动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21
技术公布日:
202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