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电梯通讯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梯对讲管理机。
背景技术:
2.高楼层的住宅小区增加对于电梯设施的服务需求的增加,带来的是为满足服务需求而不断增添的设备,使得电梯对讲管理机需处理的信息量大大增加,这无疑给电梯的运行增加隐性安全隐患。
3.传统的电梯对讲管理机在实现客户的服务需求时,往往采用在监控室或机房端部署相应的设备来实现功能,随着需求的增多,因需增多的设备会带来更繁杂的数据处理,一旦发生故障将影响电梯整体运行以及使用人员的安全。
4.另外,传统的电梯设施通常采用线缆直接连接的方式进行信号传输,来进行轿厢内与监控室的对讲交互,传输稳定性虽然好,但是只能一对一的通信且成本较高,也不方便集中控制。如果多个轿厢同时联系时监控室的管理机仅能支持对接一组轿厢,同时由于线缆连接的方式无法进行转接和多方通话,适应性较差。另外,监控室一般通过轿厢内的监控摄像头进行监控,但是监控室会同时监控多个不同电梯设施,在进行对讲的时候还需要寻对应的轿厢监控器,无法第一时间匹配监控器并获取轿厢内的状况。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通过网络进行多方通信以及监控独立显示的电梯对讲管理机。
6.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处理
模块和接口模组,
所述接口模组包括显示器连接模块、网络连接模块以及以太网模块,所述显示器连接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网络连接模块包括第一网络变压器,所述以太网模块包括相连接的第二网络变压器以及以太网
芯片,所述第一网络变压器和所述第二网络变压器通过rj45接口与外部的网络进行通信,所述第一网络变压器和所述以太网芯片均与所述处理模块连接。
7.由上述方案可见,通过所述网络连接模块和所述以太网模块进行与外部网络通道进行通信。其中,所述第一网络变压器和所述第二网络变压器通过rj45接口与网线连接,进而耦合网络通道的相关信息,使得数据传输更稳定。同时采用两个网络通讯端口,外接通信设备,提高通信协调性能,兼容多方通信。设置所述显示器连接模块实现将接收的视频信号转接至外部的显示器,进而实现将对讲方的监控显示,来实现快速匹配对讲通话,提高使用便利度。同时通过设置所述网络连接模块和所述以太网模块还能够通过网络将电梯运行的数据反馈至电梯厂商,便于电梯厂商监控和维护。
8.一个优选方案是,所述处理模块为型号是ssd201的处理芯片。
9.一个优选方案是,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处理模块和所述接口模组供电连接,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接口、第一稳压芯片和第二稳压芯片,所述电源接口与外部电源连接并输出5v电压至所述第一稳压芯片和所述第二稳压芯片,所述第
一稳压芯片将5v电压转换为3.3v电压输出,所述第二稳压芯片将5v电压转换为1v电压输出。
10.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是,所述显示器连接模块包括连接端子以及供电转换模块,所述连接端子与所述处理模块电连接且与显示器的排线端子配合连接,所述供电转换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端子相连接,所述供电转换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接口连接。
附图说明
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框图;
12.图2是所述处理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13.图3是所述网络连接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14.图4是所述以太网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15.图5是所述显示器连接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16.图6是所述电源模块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如图1至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包括处理模块1和接口模组,所述接口模组包括显示器连接模块2、网络连接模块3以及以太网模块4,所述显示器连接模块2与所述处理模块1连接,所述网络连接模块3包括第一网络变压器u1,所述以太网模块4包括相连接的第二网络变压器u2以及以太网芯片u3,所述第一网络变压器u1和所述第二网络变压器u2通过rj45接口与外部的网络进行通信,所述第一网络变压器u1和所述以太网芯片u3均与所述处理模块1连接。
18.所述第一网络变压器u1的型号为hb1601snl。所述处理模块1为型号是ssd201的处理芯片u4。所述第一网络变压器u1的第一
引脚、第三引脚、第六引脚以及第八引脚依次对应连接至所述处理芯片u4的110引脚、109引脚、108引脚和107引脚,进行与所述处理芯片u4之间的网络信号传输。所述第一网络变压器u1的第九引脚、第十一引脚、第十四引脚以及第十六引脚连接至对应的rj45接口,进行与外部网络之间的信号传输。所述处理芯片u4的103引脚和104引脚与所述网络连接模块3对应的rj45接口连接,反馈端口连接状态。
19.所述第二网络变压器u2的型号为hb1601snl,所述以太网芯片u3为型号是ip101gr的通信处理芯片。所述第二网络变压器u2的第九引脚、第十一引脚、第十四引脚以及第十六引脚连接至对应的rj45接口,所述第二网络变压器u2的第一引脚、第三引脚、第六引脚以及第八引脚依次对应连接至所述以太网芯片u3的第三十引脚、第二十九引脚、第二十七引脚和第二十六引脚,进行网络信号的传输。所述以太网芯片u3的第十一引脚以及第十二引脚与所述以太网模块4对应的rj45接口连接,反馈端口连接状态。所述以太网芯片u3的第二十三引脚、第二十二引脚、第十九引脚、第十八引脚、第十七引脚、第十引脚、第九引脚、第八引脚、第五引脚以及第三十二引脚依次连接至所述处理芯片u4的ttl16端口至ttl25端口。
20.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电源模块5,所述电源模块5与所述处理模块1和所述接口模组供电连接,所述电源模块5包括电源接口j1、第一稳压芯片u5和第二稳压芯片u6,所述第一稳压芯片u5和所述第二稳压芯片u6的型号均为tmi3408,所述电源接口j1与外部电源连接并输出5v电压至所述第一稳压芯片u5和所述第二稳压芯片u6,所述第一稳压芯片u5及外围
压降滤波电路将5v电压转换为3.3v电压输出,所述第二稳压芯片u6及外围压降滤波电路将5v电压转换为1v电压输出。所述第一稳压芯片u5的第一引脚和第四引脚均与所述电源接口j1的5v电压输出端口连接,所述第二稳压芯片u6的第四引脚与所述电源接口j1的5v电压输出端口连接,所述所述第二稳压芯片u6的第一引脚与所述第一稳压芯片u5的3.3v输出端口连接。
21.所述显示器连接模块2包括连接端子j2以及供电转换模块21,所述连接端子j2与所述处理模块1电连接且与显示器的排线端子配合连接,所述供电转换模块21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端子j2相连接,所述供电转换模块21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接口j1连接。所述连接端子j2为32pin连接端子,所述连接端子j2的第十一引脚、第十二引脚、第十四引脚、第十五引脚、第十七引脚、第十八引脚、第二十引脚、第二十一引脚、第二十三引脚以及第二十四引脚对应与依次连接至所述处理芯片u4的ttl6端口至ttl15端口。
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23.所述处理芯片u4通过所述网络连接模块3以及所述以太网模块4与其管理的电梯轿厢内的对讲设备或外部其他监控室的管理机进行音视频联动,通过局域网内ip对讲的方式实现一个或多个参与方的终端进行交互通信。同时,还可以通过交换机与外部的局域网接入,实现局域网之间的相互通讯。
24.虽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以实际方案来描述的,但是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含义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说明书对其实施方案的修改及与其他方案的组合都是显而易见的。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梯对讲管理机,它包括处理模块(1)和接口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口模组包括显示器连接模块(2)、网络连接模块(3)以及以太网模块(4),所述显示器连接模块(2)与所述处理模块(1)连接,所述网络连接模块(3)包括第一网络变压器(u1),所述以太网模块(4)包括相连接的第二网络变压器(u2)以及以太网芯片(u3),所述第一网络变压器(u1)和所述第二网络变压器(u2)通过rj45接口与外部的网络进行通信,所述第一网络变压器(u1)和所述以太网芯片(u3)均与所述处理模块(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对讲管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1)为型号是ssd201的处理芯片(u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对讲管理机,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电源模块(5),所述电源模块(5)与所述处理模块(1)和所述接口模组供电连接,所述电源模块(5)包括电源接口(j1)、第一稳压芯片(u5)和第二稳压芯片(u6),所述电源接口(j1)与外部电源连接并输出5v电压至所述第一稳压芯片(u5)和所述第二稳压芯片(u6),所述第一稳压芯片(u5)将5v电压转换为3.3v电压输出,所述第二稳压芯片(u6)将5v电压转换为1v电压输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梯对讲管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器连接模块(2)包括连接端子(j2)以及供电转换模块(21),所述连接端子(j2)与所述处理模块(1)电连接且与显示器的排线端子配合连接,所述供电转换模块(21)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端子(j2)相连接,所述供电转换模块(21)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源接口(j1)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网络进行多方通信以及监控独立显示的电梯对讲管理机。本实用新型包括处理模块(1)和接口模组,所述接口模组包括显示器连接模块(2)、网络连接模块(3)以及以太网模块(4),所述显示器连接模块(2)与所述处理模块(1)连接,所述网络连接模块(3)包括第一网络变压器(U1),所述以太网模块(4)包括相连接的第二网络变压器(U2)以及以太网芯片(U3),所述第一网络变压器(U1)和所述第二网络变压器(U2)通过RJ45接口与外部的网络进行通信,所述第一网络变压器(U1)和所述以太网芯片(U3)均与所述处理模块(1)连接。本实用新型应用于电梯通讯设备的技术领域。用新型应用于电梯通讯设备的技术领域。用新型应用于电梯通讯设备的技术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
周流芳 李奕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广东德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10.20
技术公布日:
2023/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