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
焦炉翻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焦炉翻修的炉墙
保温板。
背景技术:
2.焦炉是一种用于使煤炭化以生产焦炭的炉子。目前,在焦炉通排揭顶翻修过程中,翻修段两侧的
燃烧室炉墙直接裸露在常温之下,燃烧室炉墙内外产生巨大的温差,温度应力会导致燃烧室炉墙产生裂缝,不仅破坏了保留炉墙,还造成了安全隐患。
3.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改进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焦炉翻修的炉墙保温板,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用于焦炉翻修的炉墙保温板,包括:
7.复合保温板;
8.框架,用于固定支撑
所述复合保温板,所述复合保温板镶嵌于所述框架内;
9.凸部,固设于所述框架上,且位于所述复合保温板的一侧,用于支撑于待翻修燃烧室炉墙的外侧面,以使所述复合保温板的另一侧贴紧需保护燃烧室炉墙的外侧面;
10.导轮,安装于所述框架的底部。
11.如上所述的用于焦炉翻修的炉墙保温板,优选,所述复合保温板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保护层,两个所述保护层之间设有反辐射层和保温隔热层。
12.如上所述的用于焦炉翻修的炉墙保温板,优选,所述保护层为铁丝网,所述反辐射层为铝箔复合玻璃纤维布,所述保温隔热层为硅酸铝纤维毡。
13.如上所述的用于焦炉翻修的炉墙保温板,优选,所述反辐射层设置于远离所述凸部的一侧,所述保温隔热层设置于靠近所述凸部的一侧。
14.如上所述的用于焦炉翻修的炉墙保温板,优选,所述凸部为弧形环,所述弧形环的两端与所述框架固连。
15.如上所述的用于焦炉翻修的炉墙保温板,优选,多个所述凸部均布于所述框架上。
16.如上所述的用于焦炉翻修的炉墙保温板,优选,所述框架为网格状结构,所述复合保温板镶嵌于所述框架的每个网格内。
17.如上所述的用于焦炉翻修的炉墙保温板,优选,所述导轮为耐高温轮。
18.有益效果:
19.本实用新型的炉墙保温板在使用时,通过导轮可移动至揭顶翻修区域两端的炭化室。复合保温板的一侧与需保护燃烧室炉墙贴紧,复合保温板另一侧的凸部支撑于待翻修燃烧室炉墙的外侧面。在待翻修燃烧室翻修完成后,可将炉墙保温板移除。在翻修全过程对需保护燃烧室炉墙进行保温和保护,可防止需保护燃烧室炉墙被破坏,消除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20.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其中: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炉墙保温板的使用状态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炉墙保温板的主视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炉墙保温板的俯视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复合保温板的剖视图。
25.图中各个附图标记对应的名称为:1-炉墙保温板;2-框架;3-复合保温板;4-凸部;5-导轮;6-需保护燃烧室;7-待翻修燃烧室;8-炉顶; 31-保护层;32-反辐射层;33-保温隔热层;61-需保护燃烧室炉墙;71-待翻修燃烧室炉墙。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要求本实用新型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部件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28.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9.如图1-4所示,一种用于焦炉翻修的炉墙保温板1,包括框架2、复合保温板3、凸部4和导轮5。复合保温板3,固设于框架2内;凸部4,固设于框架2上,且位于复合保温板3的一侧,用于支撑于待翻修燃烧室炉墙71的外侧面,以使复合保温板3的另一侧贴紧需保护燃烧室炉墙61的外侧面;导轮5,安装于框架2的底部。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复合保温板3镶嵌于框架2内,可使框架2对复合保温板3起到固定、支撑和保护的作用。
30.如图1所示, 需保护燃烧室6和待翻修燃烧室7之间为炭化室;在使用时,炉墙保温板1放置于该炭化室内。
3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复合保温板3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保护层31,两个保护层31之间设有反辐射层32和保温隔热层33。
3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保护层31为铁丝网,反辐射层32为铝箔复合玻璃纤维布,保温隔热层33为硅酸铝纤维毡。铁丝网与框架2可以焊接在一起,铁丝网与框架2也可以通过钢丝捆绑在一起。
33.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可选实施例中,保护层31为不锈钢网,反辐射层32为铝箔材或铝板,保温隔热层33为玻璃纤维棉。
3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反辐射层32设置于远离凸部4的一侧,保温隔
热层33设置于靠近凸部4的一侧。反辐射层32靠近需保护燃烧室炉墙61的外侧面,可以更好的起到防辐射的效果。
35.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反辐射层32设置于靠近凸部4的一侧,保温隔热层33设置于远离凸部4的一侧。
3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凸部4为弧形环,弧形环的两端与框架2固连,该弧形环具有节约材料的优点,该弧形环由钢管或钢筋弯曲而成。弧形环与框架2为焊接连接。
37.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多个(例如:2个、3个、4个、5个、6个、7个、8个、9个、10个或12个)凸部4均布于框架2上。优选地,一个框架2上设有6个凸部4,分为上下两排,每排设有3个凸部4。
38.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可选实施例中,凸部4还可以为凸块或凸条。
3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框架2为网格状结构,框架2的每个网格内均设有复合保温板3(即,复合保温板3镶嵌于框架2的每个网格内),凸部4设置于框架2内部的网格棱边上。框架2包括槽钢、角钢和扁钢。
40.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可选实施例中,框架2为田字形或矩形。
4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实施例中,导轮5为耐高温轮。导轮5通过安装架滚动装配于框架2的底部。框架的底部设有2个导轮5。
42.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为:使用汽车吊将炉墙保温板1装入加煤车(炉墙保温板1的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当炉墙保温板1使用量为两块以两块以上时,首先将多块炉墙保温板1进行连接),然后利用加煤车将炉墙保温板1送至揭顶翻修区域两端的炭化室,凸部4支撑在待翻修燃烧炉墙71上,复合保温板3与需保护燃烧室炉墙61贴紧在一起。焦炉翻修完成后,使用推焦车将保温板移走。
4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炉墙保温板1,可用于焦炉翻修,在翻修前将炉墙保温板1固定在需保护燃烧室炉墙61外,可以避免该炉墙直接裸露在常温之下,防止温差和外力造成炉墙破坏,同时避免高温炉墙裸露造成的安全隐患。
44.可以理解的是,以上描述仅为示例性的,本技术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
4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在本实用新型待批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焦炉翻修的炉墙保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复合保温板;框架,用于固定支撑所述复合保温板,所述复合保温板镶嵌于所述框架内;凸部,固设于所述框架上,且位于所述复合保温板的一侧,用于支撑于待翻修燃烧室炉墙的外侧面,以使所述复合保温板的另一侧贴紧需保护燃烧室炉墙的外侧面;导轮,安装于所述框架的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焦炉翻修的炉墙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保温板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保护层,两个所述保护层之间设有反辐射层和保温隔热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焦炉翻修的炉墙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为铁丝网,所述反辐射层为铝箔复合玻璃纤维布,所述保温隔热层为硅酸铝纤维毡。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焦炉翻修的炉墙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反辐射层设置于远离所述凸部的一侧,所述保温隔热层设置于靠近所述凸部的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焦炉翻修的炉墙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凸部为弧形环,所述弧形环的两端与所述框架固连。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焦炉翻修的炉墙保温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凸部均布于所述框架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焦炉翻修的炉墙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为网格状结构,所述复合保温板镶嵌于所述框架的每个网格内。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焦炉翻修的炉墙保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轮为耐高温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焦炉翻修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用于焦炉翻修的炉墙保温板,包括:复合保温板;框架,用于固定支撑复合保温板,复合保温板镶嵌于框架内;凸部,固设于框架上,且位于复合保温板的一侧,用于支撑于待翻修燃烧室炉墙的外侧面,以使复合保温板的另一侧贴紧需保护燃烧室炉墙的外侧面;导轮,安装于框架的底部。采用本实用新型,可在翻修全过程对需保护燃烧室炉墙进行保温和保护,可防止需保护燃烧室炉墙被破坏,消除了安全隐患。消除了安全隐患。消除了安全隐患。
技术研发人员:
谢青海 杨春 初命俊 薛小兵 宋喜旺 姚荣辉 高振华 李剑桥 路晶茹 李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山西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4.01
技术公布日:
202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