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城际型轨道交通车辆。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轨道车辆技术发展也越来越成熟,渐渐的轨道车辆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深受人们的喜爱。
3.轨道车辆一般停站时间短,且车站乘客较多,部分乘客为了抢时间而冲进去,易与
车门发生碰撞,但是车门缺乏缓冲机构,使得乘客在碰撞时容易对车门造成损坏,且现有技术的轨道车辆门缺乏
防护机构,从而导致容易乘客受伤,防护性低,使用效果差。
4.通过设置缓冲机构,防护板在外界作用力下通过滑杆带动滑板在滑槽内移动,同时挤压第二缓冲
弹簧,拉伸第一缓冲弹簧,第一缓冲弹簧由于弹力收缩,而第二缓冲弹簧由于弹性力将滑板弹起,便可以实现对防护板的缓冲。
技术实现要素:
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城际型轨道交通车辆,具备实现对防护板的缓冲等优点,解决了车门缺乏缓冲机构,使得乘客在碰撞时容易对车门造成损坏的问题。
7.(二)技术方案
8.为实现上述车门缺乏缓冲机构,使得乘客在碰撞时容易对车门造成损坏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城际型轨道交通车辆,包括车辆本体和车门,
所述车门的前表壁中部设置有防护机构,且所述车门的前表壁两侧均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压缩箱,所述压缩箱的上表壁滑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有防护板,且另一端贯穿压缩箱的上表壁并固定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压缩箱的两端均固定连通有通气管,两个所述通气管的一端均固定连通有气囊,两个所述气囊均与车门固定连接,所述压缩箱的上表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护弹簧,两个所述防护弹簧的一端均与防护板的下表壁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机构包括缓冲箱,所述缓冲箱的内部两侧壁均设置有滑槽,所述缓冲箱的上表壁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一端延伸至缓冲箱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两端均延伸至滑槽的内部,两个所述滑槽的内部上表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弹簧,且两个所述第一缓冲弹簧的另一端均与滑板的上表壁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滑板的下表壁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弹簧,所述第二缓冲弹簧的一端与缓冲箱的内部下表壁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车门的外壁开设有开口,且开口内设置有透明玻璃。
10.优选的,所述防护板的前壁设置有海绵板,且海绵板与防护板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压缩箱的上表壁开设有第一开口,且第一开口与固定杆相对应。
12.优选的,所述缓冲箱的上表壁开设有第二开口,且第二开口与滑杆相对应。
13.优选的,所述车辆本体的外壁设置有滑轨,且滑轨与车门相对应。
14.优选的,所述密封板的外侧设置有橡胶环,且橡胶环与压缩箱的内壁紧密贴合。
15.(三)有益效果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城际型轨道交通车辆,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1、该城际型轨道交通车辆,通过设置缓冲机构,防护板在外界作用力下通过滑杆带动滑板在滑槽内移动,同时挤压第二缓冲弹簧,拉伸第一缓冲弹簧,第一缓冲弹簧由于弹力收缩,而第二缓冲弹簧由于弹性力将滑板弹起,便可以实现对防护板的缓冲;
18.2、该城际型轨道交通车辆,通过设置防护机构,防护机构内的防护板在外界作用力下挤压防护弹簧,同时通过固定杆带动密封板在压缩箱内移动,密封板将压缩箱内的气体通过通气管对气囊进行充气,从而使得气囊充气而鼓起,能够有效的保护乘客不受伤。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城际型轨道交通车辆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城际型轨道交通车辆整体结构侧视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城际型轨道交通车辆车门的剖视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城际型轨道交通车辆缓冲机构示意图。
23.图中:1、车辆本体;2、车门;3、防护机构;31、压缩箱;32、固定杆; 33、密封板;34、通气管;35、气囊;36、防护板;37、防护弹簧;4、缓冲机构;41、缓冲箱;42、滑槽;43、滑杆;44、滑板;45、第一缓冲弹簧; 46、第二缓冲弹簧;5、透明玻璃。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请参阅图1-4,一种城际型轨道交通车辆,包括车辆本体1和车门2,车门2的前表壁中部设置有防护机构3,且车门2的前表壁两侧均设置有缓冲机构4;
26.请参阅图3,防护机构3包括压缩箱31,压缩箱31的上表壁滑动连接有固定杆32,固定杆32固定连接有防护板36,且另一端贯穿压缩箱31的上表壁并固定连接有密封板33,压缩箱31的两端均固定连通有通气管34,两个通气管34的一端均固定连通有气囊35,两个气囊35均与车门2固定连接,压缩箱31的上表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护弹簧37,两个防护弹簧37的一端均与防护板36的下表壁固定连接;
27.通过防护机构3保护乘客不受损伤,又防止门体造成损坏;
28.且参阅图2,进一步的,车门2的外壁开设有开口,且开口内设置有透明玻璃5。
29.且参阅图3,进一步的,防护板36的前壁设置有海绵板,且海绵板与防护板36固定连接,海绵板可以有效保护行人。
30.且参阅图3,进一步的,压缩箱31的上表壁开设有第一开口,且第一开口与固定杆32相对应,第一开口便于固定杆32的移动。
31.且参阅图3,进一步的,密封板33的外侧设置有橡胶环,且橡胶环与压缩箱31的内
壁紧密贴合,橡胶环可以提高密封板33的密封性。
32.请参阅图3-4,缓冲机构4包括缓冲箱41,缓冲箱41的内部两侧壁均设置有滑槽42,缓冲箱41的上表壁滑动连接有滑杆43,滑杆43的一端延伸至缓冲箱41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滑板44,滑板44的两端均延伸至滑槽42的内部,两个滑槽42的内部上表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弹簧45,且两个第一缓冲弹簧45的另一端均与滑板44的上表壁两侧固定连接,滑板44的下表壁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弹簧46,第二缓冲弹簧46的一端与缓冲箱41的内部下表壁固定连接;
33.通过缓冲机构4能够有效的减缓碰撞带来的冲击;
34.且参阅图4,进一步的,缓冲箱41的上表壁开设有第二开口,且第二开口与滑杆43相对应,第二开口便于滑杆43的滑动。
35.且参阅图1-2,进一步的,车辆本体1的外壁设置有滑轨,且滑轨与车门 2相对应,滑轨便于车门2的开启。
36.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首先当部分乘客为了抢时间冲进去与车门发生碰撞时,乘客会挤压防护板36,防护板36在外界作用力下通过滑杆43带动滑板44在滑槽42内移动,同时挤压第二缓冲弹簧46,拉伸第一缓冲弹簧45,第一缓冲弹簧45由于弹力收缩,而第二缓冲弹簧46由于弹性力将滑板44弹起,便可以实现对防护板36的缓冲,可以有效的保护车门2不被损坏,同时防护板36挤压防护弹簧37,同时通过固定杆32带动密封板33在压缩箱31 内移动,密封板33将压缩箱31内的气体通过通气管34对气囊35进行充气,从而使得气囊35充气而鼓起,能够有效的保护乘客不受伤。
37.综上所述,该城际型轨道交通车辆,通过设置缓冲机构4,防护板36在外界作用力下通过滑杆43带动滑板44在滑槽42内移动,同时挤压第二缓冲弹簧46,拉伸第一缓冲弹簧45,第一缓冲弹簧45由于弹力收缩,而第二缓冲弹簧46由于弹性力将滑板44弹起,便可以实现对防护板36的缓冲,通过设置防护机构3,防护机构3内的防护板36在外界作用力下挤压防护弹簧37,同时通过固定杆32带动密封板33在压缩箱31内移动,密封板33将压缩箱 31内的气体通过通气管34对气囊35进行充气,从而使得气囊35充气而鼓起,能够有效的保护乘客不受伤。
3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城际型轨道交通车辆,包括车辆本体(1)和车门(2),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2)的前表壁中部设置有防护机构(3),且所述车门(2)的前表壁两侧均设置有缓冲机构(4);所述防护机构(3)包括压缩箱(31),所述压缩箱(31)的上表壁滑动连接有固定杆(32),所述固定杆(32)固定连接有防护板(36),且另一端贯穿压缩箱(31)的上表壁并固定连接有密封板(33),所述压缩箱(31)的两端均固定连通有通气管(34),两个所述通气管(34)的一端均固定连通有气囊(35),两个所述气囊(35)均与车门(2)固定连接,所述压缩箱(31)的上表壁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护弹簧(37),两个所述防护弹簧(37)的一端均与防护板(36)的下表壁固定连接;所述缓冲机构(4)包括缓冲箱(41),所述缓冲箱(41)的内部两侧壁均设置有滑槽(42),所述缓冲箱(41)的上表壁滑动连接有滑杆(43),所述滑杆(43)的一端延伸至缓冲箱(41)的内部并固定连接有滑板(44),所述滑板(44)的两端均延伸至滑槽(42)的内部,两个所述滑槽(42)的内部上表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缓冲弹簧(45),且两个所述第一缓冲弹簧(45)的另一端均与滑板(44)的上表壁两侧固定连接,所述滑板(44)的下表壁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缓冲弹簧(46),所述第二缓冲弹簧(46)的一端与缓冲箱(41)的内部下表壁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际型轨道交通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2)的外壁开设有开口,且开口内设置有透明玻璃(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际型轨道交通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板(36)的前壁设置有海绵板,且海绵板与防护板(36)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际型轨道交通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箱(31)的上表壁开设有第一开口,且第一开口与固定杆(32)相对应。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际型轨道交通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箱(41)的上表壁开设有第二开口,且第二开口与滑杆(43)相对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际型轨道交通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本体(1)的外壁设置有滑轨,且滑轨与车门(2)相对应。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际型轨道交通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板(33)的外侧设置有橡胶环,且橡胶环与压缩箱(31)的内壁紧密贴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城际型轨道交通车辆,包括车辆本体和车门,所述车门的前表壁中部设置有防护机构,且所述车门的前表壁两侧均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压缩箱,所述压缩箱的上表壁滑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固定连接有防护板,且另一端贯穿压缩箱的上表壁并固定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压缩箱的两端均固定连通有通气管,两个所述通气管的一端均固定连通有气囊,两个所述气囊均与车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缓冲机构,防护板在外界作用力下通过滑杆带动滑板在滑槽内移动,同时挤压第二缓冲弹簧,拉伸第一缓冲弹簧,第一缓冲弹簧由于弹力收缩,而第二缓冲弹簧由于弹性力将滑板弹起,便可以实现对防护板的缓冲。防护板的缓冲。防护板的缓冲。
技术研发人员:
何兴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技术研发日:
2021.12.17
技术公布日:
20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