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的粘扣带缝合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缝合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强度的粘扣带缝合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2.魔术贴,又名粘扣带或吱啦扣(一拉吱啦响,有扣子的作用),是衣服上常用的一种连接辅料,分子母两面。魔术贴一面是细小柔软的纤维,圆毛,另一面是较硬带钩的刺毛。产品广泛用于服装、鞋子、帽子、手套、皮包、沙发、车船、座垫、航空用品、雨披、窗帘、玩具、睡袋、体育运动器材、音响器材、医疗器械、帐篷、小轮车护套、各类军工产品、电子电线、充电器、陈列用具等。
3.现有的粘扣带缝合加工设备的效率低,不能高效的升降伸缩压紧粘扣带,使得缝合精确度低,缝合之后的紧固度低,容易脱胶脱线,质量差,难以满足现有的高强度的粘扣带缝合加工设备的需求。同时目前常见的高强度的粘扣带缝合加工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毛絮,从而对使用者的身体造成危害,不利于人们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强度的粘扣带缝合加工设备。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的粘扣带缝合加工设备,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端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端之间设置横梁,所述横梁底端左侧设置清洁装置,所述横梁底
8.端中间位置设置缝合液压杆,所述缝合液压杆输出端设置缝合装置,所述横梁底端右侧设置驱动装置,所述工作台顶端位于缝合装置前后两侧分别设置吸尘装置,所述吸尘装置包括吸尘管、气泵、过滤板以及安装块,所述工作台内设置除尘空腔,所述工作台位于除尘空腔上方设置气泵,所述气泵输入端与除尘空腔顶端连通,所述气泵输出端与外界环境连通,所述工作台顶端位于缝合装置前后两侧分别设置吸尘管,所述吸尘管上方靠近缝合装置一侧侧壁设置吸尘口,所述吸尘管底端与除尘空腔右侧侧壁底端连通,所述除尘空腔左侧侧壁上方设置安装口,所述除尘空腔前后两侧侧壁与安装口对应位置设置滑槽,所述滑槽左侧贯穿安装口侧壁,所述滑槽位于除尘空腔位置滑动设置过滤板,所述安装口内滑动设置安装块,所述工作台位于安装口上方设置限位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辊、支撑座、支撑块以及缓冲块,所述工作台顶端右侧设置多组驱动槽,所述驱动槽内转动设置驱动辊,所述横梁底端与驱动辊对应位置设置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底端设置支撑槽,所述支撑槽内滑动设置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支撑槽槽底之间设置升降装置,所述支撑块底端设置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内滑动设置缓冲块,所述缓冲块与缓冲槽槽底之间均布缓冲弹簧。
9.为了便于将安装块固定在安装口内,同时防止安装块在安装口内发生松动或者脱
落,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齿轮、传导杆、限位块、限位杆、限位弹簧以及凸块,所述安装块顶端设置第一限位槽,所述工作台位于安装口顶面设置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内转动设置限位齿轮,所述限位齿轮左侧侧壁设置传导杆,所述传导杆左端设置限位块,所述限位块底端伸入第一限位槽内,所述工作台左侧侧壁位于第二限位槽上方设置第三限位槽,所述第三限位槽内滑动设置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第三限位槽槽底之间设置限位弹簧,所述限位杆底端均布凸块,所述第二限位槽顶端与限位齿轮对应位置设置限位通道,所述限位齿轮顶端穿过限位通道伸入第
10.三限位槽内且所述限位齿轮与凸块相啮合。
11.为了便于驱动限位杆进行移动,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限位杆左端设置限位盘。
12.为了便于驱动支撑块以及缓冲块高效的升降伸缩压紧粘扣带,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驱动电机、驱动齿轮、驱动螺旋杆、第一驱动杆以及第二驱动杆,所述支撑槽槽底转动设置驱动螺旋杆,所述横梁设置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与驱动螺旋杆连接,所述支撑槽位于驱动螺旋杆左右两侧分别设置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侧壁设置第一驱动杆,所述第一驱动杆远离驱动齿轮一端铰接第二驱动杆的一端,所述第二驱动杆另一端分别与支撑块顶端的左右两侧铰接。
13.为了便于对粘扣带进行清洁,同时将粘扣带进行展平,提升缝合质量,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清洁装置包括清洁液压杆、清洁块以及清洁棍,所述横梁底端的左侧设置清洁液压杆,所述清洁液压杆输出端设置清洁块,所述清洁块底端设置清洁槽,所述清洁槽内转动设置清洁棍,所述清洁棍侧壁均布清洁刷毛。
14.为了便于驱动工作台进行移动,本实用新型改进有,所述工作台底端设置万向轮。
15.(三)有益效果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强度的粘扣带缝合加工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该高强度的粘扣带缝合加工设备,通过驱动装置以及升降装置的设置,便于驱动支撑块以及缓冲块高效的升降伸缩压紧粘扣带,同时通过驱动辊的转动带动粘扣带进行移动,从而提升缝合质量。通过吸尘装置的设置,便于对粘扣带缝合加工设备在工作时产生的大量的毛絮进行清理。通过限位装置的设置,便于将安装块固定在安装口内,同时防止安装块在安装口内发生松
18.动或者脱落,从而便于对过滤板进行更换。附图说明
19.图 1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0.图 2 为本实用新型图 1 中a 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 3 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工作台;2、支撑板;3、横梁;4、缝合液压杆;5、缝合装置; 6、吸尘管;7、气泵;8、过滤板;9、安装块;10、除尘空腔;11、滑槽;
22.12、驱动辊;13、支撑座;14、支撑块;15、缓冲块;16、缓冲弹簧;17、限位齿轮;18、传导杆;19、限位块;20、限位杆;21、限位弹簧;22、凸块;23、第一限位槽;24、限位盘;25、驱动电机;26、驱动齿轮;27、驱动螺旋杆;28、第一驱动杆;29、第二驱动杆;30、清洁液压杆;31、清洁块;32、清洁棍;33、万向轮。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 1-3,一种高强度的粘扣带缝合加工设备,包括工作台 1,所述工作台 1 顶端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支撑板 2,所述支撑板 2 顶端之间设置横梁 3,所述横梁 3 底端左侧设置清洁装置,所述横梁 3 底端中间位置设置缝合液压杆 4,所述缝合液压杆 4 输出端设置缝合装置 5,所述横梁 3 底端右侧设置驱动装置,所述工作台 1 顶端位于缝合装置 5 前后两侧分别设置吸尘装置,所述吸尘装置包括吸尘管 6、气泵 7、过滤板 8 以及安装块 9,所述工作台 1 内设置除尘空腔 10,所述工作台 1 位于除尘空腔 10 上方设置气泵 7,所述气泵
25.7 输入端与除尘空腔 10 顶端连通,所述气泵 7 输出端与外界环境连通,所述
26.工作台 1 顶端位于缝合装置 5 前后两侧分别设置吸尘管 6,所述吸尘管 6 上方
27.靠近缝合装置 5 一侧侧壁设置吸尘口,所述吸尘管 6 底端与除尘空腔 10 右侧
28.侧壁底端连通,所述除尘空腔 10 左侧侧壁上方设置安装口,所述除尘空腔 10 前后两侧侧壁与安装口对应位置设置滑槽 11,所述滑槽 11 左侧贯穿安装口侧壁,所述滑槽 11 位于除尘空腔 10 位置滑动设置过滤板 8,所述安装口内滑动设置安装块 9,所述工作台 1 位于安装口上方设置限位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辊 12、支撑座 13、支撑块 14 以及缓冲块 15,所述工作台 1 顶端右侧设置多组驱动槽,所述驱动槽内转动设置驱动辊 12,所述横梁 3 底端与驱动辊 12 对应位置设置支撑座 13,所述支撑座 13 底端设置支撑槽,所述支撑槽内滑动设置支撑块 14,所述支撑块 14 与支撑槽槽底之间设置升降装置,所述支撑块 14 底端设置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内滑动设置缓冲块 15,所述缓冲块15 与缓冲槽槽底之间均布缓冲弹簧 16。
29.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齿轮 17、传导杆 18、限位块 19、限位杆 20、限位弹簧 21 以及凸块 22,所述安装块 9 顶端设置第一限位槽 23,所述工作台 1 位于安装口顶面设置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内转动设置限位齿轮 17,所述限位齿轮 17 左侧侧壁设置传导杆 18,所述传导杆 18 左端设置限位块 19,所述限位块 19 底端伸入第一限位槽 23 内,所述工作台 1 左侧侧壁位于第二限位槽上方设置第三限位槽,所述第三限位槽内滑动设置限位杆 20,所述限位杆 20 与第三限位槽槽底之间设置限位弹簧 21,所述限位杆 20 底端均布凸块 22,所述第二限位槽顶端与限位齿轮 17 对应位置设置限位通道,所述限位齿轮 17 顶端穿过限位通道伸入第三限位槽内且所述限位齿轮 17 与凸块 22 相
30.啮合,便于将安装块 9 固定在安装口内,同时防止安装块 9 在安装口内发生松动或者脱落。
31.所述限位杆 20 左端设置限位盘 24,便于驱动限位杆 20 进行移动。
32.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驱动电机 25、驱动齿轮 26、驱动螺旋杆 27、第一驱动杆 28 以及第二驱动杆 29,所述支撑槽槽底转动设置驱动螺旋杆 27,所述横梁 3 设置驱动电机 25,所述驱动电机 25 输出端与驱动螺旋杆 27 连接,所述
33.支撑槽位于驱动螺旋杆 27 左右两侧分别设置驱动齿轮 26,所述驱动齿轮 26
34.侧壁设置第一驱动杆 28,所述第一驱动杆 28 远离驱动齿轮 26 一端铰接第二
35.驱动杆 29 的一端,所述第二驱动杆 29 另一端分别与支撑块 14 顶端的左右两
36.侧铰接,便于驱动支撑块 14 以及缓冲块 15 高效的升降伸缩压紧粘扣带。
37.所述清洁装置包括清洁液压杆 30、清洁块 31 以及清洁棍 32,所述横梁 3 底端的左侧设置清洁液压杆 30,所述清洁液压杆 30 输出端设置清洁块 31,所述清洁块 31 底端设置清洁槽,所述清洁槽内转动设置清洁棍 32,所述清洁棍 32 侧壁均布清洁刷毛,便于对粘扣带进行清洁,同时将粘扣带进行展平,提升缝合质量。
38.所述工作台 1 底端设置万向轮 33,便于驱动工作台 1 进行移动。
39.综上所述,该高强度的粘扣带缝合加工设备,在使用时,操作人员将粘扣带放置在工作台 1 表面,之后操作人员控制驱动电机 25 工作,从而通过驱
40.动螺旋杆 27 的转动带动驱动齿轮 26 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驱动杆 28 以及第二
41.驱动杆 29 进行角度调节,从而带动支撑块 14 向下移动,从而带动缓冲块 15
42.对粘扣带进行压持,之后操作人员控制驱动辊 12 转动,从而带动粘扣带进行
43.移动,同时操作人员控制清洁液压杆 30 以及清洁棍 32 转动,从而带动清洁
44.棍 32 压在粘扣带表面对粘扣带进行清洁并展平,之后操作人员控制缝合装置
45.5 以及缝合液压杆 4 工作,从而对粘扣带进行缝合,缝合过程中,操作人员控
46.制气泵 7 工作,从而通过吸尘口对缝合过程中产生的毛絮吸入除尘空腔 10 内,工作完成后,操作人员按压限位盘 24,从而带动限位杆 20 移动,从而通过凸块 22 带动限位齿轮 17 转动,从而通过传导杆 18 带动限位块 19 从第一限位
47.槽 23 内移出,从而方便将安装块 9 从安装口内取出,从而便于对过滤板 8 进
48.行更换。
49.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 220v 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50.在该文中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1.在该文中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5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强度的粘扣带缝合加工设备,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顶端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顶端之间设置横梁(3),所述横梁(3)底端左侧设置清洁装置,所述横梁(3)底端中间位置设置缝合液压杆(4),所述缝合液压杆(4)输出端设置缝合装置(5),所述横梁(3)底端右侧设置驱动装置,所述工作台(1)顶端位于缝合装置(5)前后两侧分别设置吸尘装置,所述吸尘装置包括吸尘管(6)、气泵(7)、过滤板(8)以及安装块(9),所述工作台(1)内设置除尘空腔(10),所述工作台(1)位于除尘空腔(10)上方设置气泵(7),所述气泵(7)输入端与除尘空腔(10)顶端连通,所述气泵(7)输出端与外界环境连通,所述工作台(1)顶端位于缝合装置(5)前后两侧分别设置吸尘管(6),所述吸尘管(6)上方靠近缝合装置(5)一侧侧壁设置吸尘口,所述吸尘管(6)底端与除尘空腔(10)右侧侧壁底端连通,所述除尘空腔(10)左侧侧壁上方设置安装口,所述除尘空腔(10)前后两侧侧壁与安装口对应位置设置滑槽(11),所述滑槽(11)左侧贯穿安装口侧壁,所述滑槽(11)位于除尘空腔(10)位置滑动设置过滤板(8),所述安装口内滑动设置安装块(9),所述工作台(1)位于安装口上方设置限位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辊(12)、支撑座(13)、支撑块(14)以及缓冲块(15),所述工作台(1)顶端右侧设置多组驱动槽,所述驱动槽内转动设置驱动辊(12),所述横梁(3)底端与驱动辊(12)对应位置设置支撑座(13),所述支撑座(13)底端设置支撑槽,所述支撑槽内滑动设置支撑块(14),所述支撑块(14)与支撑槽槽底之间设置升降装置,所述支撑块(14)底端设置缓冲槽,所述缓冲槽内滑动设置缓冲块(15),所述缓冲块(15)与缓冲槽槽底之间均布缓冲弹簧(16)。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的粘扣带缝合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齿轮(17)、传导杆(18)、限位块(19)、限位杆(20)、限位弹簧(21)以及凸块(22),所述安装块(9)顶端设置第一限位槽(23),所述工作台(1)位于安装口顶面设置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内转动设置限位齿轮(17),所述限位齿轮(17)左侧侧壁设置传导杆(18),所述传导杆(18)左端设置限位块(19),所述限位块(19)底端伸入第一限位槽(23)内,所述工作台(1)左侧侧壁位于第二限位槽上方设置第三限位槽,所述第三限位槽内滑动设置限位杆(20),所述限位杆(20)与第三限位槽槽底之间设置限位弹簧(21),所述限位杆(20)底端均布凸块(22),所述第二限位槽顶端与限位齿轮(17)对应位置设置限位通道,所述限位齿轮(17)顶端穿过限位通道伸入第三限位槽内且所述限位齿轮(17)与凸块(22)相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 2 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的粘扣带缝合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20)左端设置限位盘(24)。4.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的粘扣带缝合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驱动电机(25)、驱动齿轮(26)、驱动螺旋杆(27)、第一驱动杆(28)以及第二驱动杆(29),所述支撑槽槽底转动设置驱动螺旋杆(27),所述横梁(3)设置驱动电机(25),所述驱动电机(25)输出端与驱动螺旋杆(27)连接,所述支撑槽位于驱动螺旋杆(27)左右两侧分别设置驱动齿轮(26),所述驱动齿轮(26)侧壁设置第一驱动杆(28),所述第一驱动杆(28)远离驱动齿轮(26)一端铰接第二驱动杆(29)的一端,所述第二驱动杆(29)另一端分别与支撑块(14)顶端的左右两侧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的粘扣带缝合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装置包括清洁液压杆(30)、清洁块(31)以及清洁棍(32),所述横梁(3)底端的左侧设置清洁液压杆(30),所述清洁液压杆(30)输出端设置清洁块(31),所述清洁块(31)底端设置清洁槽,所述清洁槽内转动设置清洁棍(32),所述清洁棍(32)侧壁均布清洁刷毛。6.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一种高强度的粘扣带缝合加工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底端设置万向轮(3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合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强度的粘扣带缝合加工设备,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顶端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端之间设置横梁,所述横梁底端左侧设置清洁装置,所述横梁底端中间位置设置缝合液压杆,所述缝合液压杆输出端设置缝合装置,所述横梁底端右侧设置驱动装置,所述工作台顶端位于缝合装置前后两侧分别设置吸尘装置,所述吸尘装置包括吸尘管、气泵、过滤板以及安装块,通过驱动装置以及升降装置的设置,便于驱动支撑块以及缓冲块高效的升降伸缩压紧粘扣带,同时通过驱动辊的转动带动粘扣带进行移动,从而提升缝合质量。从而提升缝合质量。从而提升缝合质量。


技术研发人员:

余宇峰 朱飞宇 池伟鑫 张金旺 余荣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佰和控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4.24

技术公布日:

2022/11/24

本文发布于:2022-11-27 03:22:4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672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工作台   装置   侧壁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