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提取
坐垫下陷深度的办公椅。
背景技术:
2.座面形状的研究是办公椅坐垫舒适性研究中重要一环,当前的技术手段通常采用有限元分析模拟人体与办公椅之间的压力状态。这在前期座椅设计阶段是一种较好的手段。但是在实际验证阶段,因此,当设计完成一款坐垫,设计研究人员需要验证所开发的产品是否达到理想要求,需要用开发的实物进行设计验证。
3.在目前的手段中,没有相关办公椅或者测试装置能采集人体入座后的下陷深度及座面形状。本专利
所述的一种测量可提取入座下陷深度及座面形状的办公椅,可以有效解决在设计验证阶段,测试办公椅坐垫使用过程中的下陷深度及座面变形情况,为座面舒适性的研究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取坐垫下陷深度的办公椅,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提取坐垫下陷深度的办公椅,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一侧固定有侧板;
6.座椅板,所述座椅板滑动安装在所述侧板的一侧,所述座椅板底部远离所述侧板的一侧固定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底端与所述底板顶部固定连接;
7.坐垫,所述坐垫设置在所述座椅板上,所述坐垫顶部开设有多个等距离分布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活动插接有
海绵柱体,所述海绵柱体底端穿过所述坐垫底部且滑动插接在所述座椅板上;
8.测距模块,所述测距模块包括安装在所述底板上的基板,所述基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海绵柱体相对应的激光测距传感器;
9.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包括控制器和显示屏。
10.优选的,所述海绵柱体包括海绵柱,所述海绵柱的顶端固定有柱头,所述海绵柱的底端固定有反射块。
11.优选的,所述控制面板的背侧转动安装有立柱,所述立柱的底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
12.优选的,所述座椅板顶部固定有多个限位条,所述限位条的一侧与所述坐垫侧边贴合。
13.优选的,所述侧板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两个竖向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与所述座椅板固定连接。
14.优选的,所述滑槽内固定有导向杆,所述滑块滑动套设在所述导向杆上,所述导向杆底端套设有弹簧。
15.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可提取坐垫下陷深度的办公椅,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改进及优点:
16.基板上的激光测距传感器能够记录每个海绵柱体向下运动的位移并传输给控制面板,控制面板内的控制器能够利用每个海绵柱体底端位移后的相对位置,构建出一个人体入座后坐垫的下陷深度及座面被压后的形状并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解释: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坐垫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海绵柱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2.附图标记说明:
23.1、底板;2、基板;3、激光测距传感器;4、侧板;5、座椅板;6、限位条;7、坐垫;8、升降气缸;9、立柱;10、控制面板;11、定位槽;12、海绵柱体;121、海绵柱;122、柱头;123、反射块;13、导向杆;14、滑槽;15、滑块;16、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可提取坐垫下陷深度的办公椅,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26.如图1-图4所示,一种可提取坐垫下陷深度的办公椅,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一侧固定有侧板4;座椅板5,座椅板5滑动安装在侧板4的一侧,座椅板5底部远离侧板4的一侧固定有升降气缸8,升降气缸8的底端与底板1顶部固定连接;坐垫7,坐垫7设置在座椅板5上,坐垫7顶部开设有多个等距离分布的定位槽11,定位槽11内活动插接有海绵柱体12,海绵柱体12底端穿过坐垫7底部且滑动插接在座椅板5上;测距模块,测距模块包括安装在底板1上的基板2,基板2上设置有与海绵柱体12相对应的激光测距传感器3;控制面板10,控制面板10包括控制器和显示屏。
27.借由上述结构,通过座椅板5能够配合坐垫7能够对测试用户进行坐姿状态的承托工作,坐垫7上的海绵柱体12在测试用户股腿形体压力作用下向下运动,每个海绵柱体12向下运动的距离都不同,基板2上的激光测距传感器3能够记录每个海绵柱体12向下运动的位移并传输给控制面板10,控制面板10内的控制器能够利用每个海绵柱体12底端位移后的相对位置,构建出一个人体入座后坐垫7的下陷深度及座面被压后的形状并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还可以接入电脑,利用电脑进行大批量检测数据的统计工作。
28.进一步的,海绵柱体12包括海绵柱121,海绵柱121的顶端固定有柱头122,海绵柱121的底端固定有反射块123。
29.借由上述结构,柱头122能够对海绵柱121进行顶端限位作用,反射块123能够对配合激光测距传感器3进行测距工作。
30.进一步的,控制面板10的背侧转动安装有立柱9,立柱9的底端与底板1固定连接。
31.借由上述结构,立柱9能够对控制面板10进行支撑工作。
32.进一步的,座椅板5顶部固定有多个限位条6,限位条6的一侧与坐垫7侧边贴合。
33.借由上述结构,限位条6能够对坐垫7侧面进行限位支撑作用,避免坐垫7边缘变形。
34.进一步的,侧板4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两个竖向的滑槽14,滑槽14内滑动安装有滑块15,滑块15的一侧与座椅板5固定连接。
35.借由上述结构,滑槽14能够配合滑块15对座椅板5进行滑动导向工作,座椅板5底端的升降气缸8进行高度调节工作时起到导向作用。
36.进一步的,滑槽14内固定有导向杆13,滑块15滑动套设在导向杆13上,导向杆13底端套设有弹簧16。
37.借由上述结构,导向杆13能够对滑块15进行导向限位作用,配合弹簧16能够对滑块15进行支撑工作,通过座椅板5的支撑稳定性。
38.工作原理:通过座椅板5能够配合坐垫7能够对测试用户进行坐姿状态的承托工作,坐垫7上的海绵柱体12在测试用户股腿形体压力作用下向下运动,每个海绵柱体12向下运动的距离都不同,基板2上的激光测距传感器3能够记录每个海绵柱体12向下运动的位移并传输给控制面板10,控制面板10内的控制器能够利用每个海绵柱体12底端位移后的相对位置,构建出一个人体入座后坐垫7的下陷深度及座面被压后的形状并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还可以接入电脑,利用电脑进行大批量检测数据的统计工作。
技术特征:
1.一种可提取坐垫下陷深度的办公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的顶部一侧固定有侧板(4);座椅板(5),所述座椅板(5)滑动安装在所述侧板(4)的一侧,所述座椅板(5)底部远离所述侧板(4)的一侧固定有升降气缸(8),所述升降气缸(8)的底端与所述底板(1)顶部固定连接;坐垫(7),所述坐垫(7)设置在所述座椅板(5)上,所述坐垫(7)顶部开设有多个等距离分布的定位槽(11),所述定位槽(11)内活动插接有海绵柱体(12),所述海绵柱体(12)底端穿过所述坐垫(7)底部且滑动插接在所述座椅板(5)上;测距模块,所述测距模块包括安装在所述底板(1)上的基板(2),所述基板(2)上设置有与所述海绵柱体(12)相对应的激光测距传感器(3);控制面板(10),所述控制面板(10)包括控制器和显示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取坐垫下陷深度的办公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柱体(12)包括海绵柱(121),所述海绵柱(121)的顶端固定有柱头(122),所述海绵柱(121)的底端固定有反射块(12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取坐垫下陷深度的办公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10)的背侧转动安装有立柱(9),所述立柱(9)的底端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取坐垫下陷深度的办公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板(5)顶部固定有多个限位条(6),所述限位条(6)的一侧与所述坐垫(7)侧边贴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取坐垫下陷深度的办公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4)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两个竖向的滑槽(14),所述滑槽(14)内滑动安装有滑块(15),所述滑块(15)的一侧与所述座椅板(5)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提取坐垫下陷深度的办公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14)内固定有导向杆(13),所述滑块(15)滑动套设在所述导向杆(13)上,所述导向杆(13)底端套设有弹簧(1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产品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提取坐垫下陷深度的办公椅,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一侧固定有侧板;座椅板,所述座椅板滑动安装在所述侧板的一侧,所述座椅板底部远离所述侧板的一侧固定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底端与所述底板顶部固定连接;坐垫,所述坐垫设置在所述座椅板上,所述坐垫顶部开设有多个等距离分布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内活动插接有海绵柱体,所述海绵柱体底端穿过所述坐垫底部且滑动插接在所述座椅板上,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每个海绵柱体底端位移后的相对位置,构建出一个人体入座后坐垫的下陷深度及座面被压后的形状并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方便快捷。便快捷。便快捷。
技术研发人员:
于娜 曹艳超 李恒 张叙俊 葛海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南京林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
2022.08.12
技术公布日:
202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