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实验室的称量勺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器材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实验室的称量勺。


背景技术:



2.在新能源动力电池的实验过程中,锂电池正、负极材料需要进行精确取量。称量勺是实验中常用的物料取用转移仪器,与分析天平联用可快速简便地称取物料,目前大多数称量勺设计包含勺柄与勺体主要两部分:杆状勺柄与内凹圆弧形勺体,实验用称量勺主要用于一称多用、防止物料洒落。现有的称量勺在有限空间的精密分析天平内,每次往瓶口较小的容器(如称量瓶、三角瓶、热分析用小坩埚等)加物料时,主要依靠实验者手腕频繁抖动,将物料抖落至称量容器中,这就使得精确定量的物料的称取过程充满了不稳定性,容易导致无法一次成功称取,严重影响了称取效率,又可能因频繁使用称量勺添减物料,使得物料洒落至天平表面,不仅影响天平使用,还会造成物料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连续低量添加物料至精确称量值,一次性完成物料取用转移称取流程,有效防止物料洒落,节约物料,效率高,该称量勺零部件可拆卸更换,维护成本低,易推广,实用性高的用于实验室的称量勺。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实验室的称量勺,包括勺体,所述勺体上部设置有与勺体固定的弹性薄片,勺体对应所述弹性薄片的位置设置有齿轮,所述弹性薄片的固定端与所述勺体固定,所述弹性薄片的悬置端至少部分地设置于所述齿轮的外缘齿槽口内,当所述齿轮转动时,能够通过齿轮外缘的齿使弹性薄片轻微震动,进而带动勺体轻微震动。
5.本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为,改善了勺体的整体结构,在勺体上部设置弹性薄片,勺体下部设置齿轮,弹性薄片与勺体固定,利用齿轮转动过程中,齿轮的卡齿与弹性薄片的摩擦或碰撞,使得弹性薄片进行规律性轻微振动,从而带动整个勺体进行轻微振动,使得勺体内盛装的物料,能够均匀的从勺体内落下,进而使物料从勺体到天平的定量转移,实现一次性完成物料的转移过程,还能避免物料的洒落。
6.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勺体包括上部的勺柄和勺槽,以及下部的勺托,所述弹性薄片固定在勺柄靠近勺槽的一侧,所述勺托上设置有通孔,通孔内嵌装有导筒,所述齿轮嵌套在导筒上,齿轮能够在导筒上进行转动。
7.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勺托固定在勺柄靠近勺槽的一侧,且勺托与勺柄相互垂直。
8.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勺槽为筒状的曲面结构,且勺槽与勺柄的中轴线为同一条直线。
9.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勺槽曲面长轴方向的两边缘与勺槽的勺尖相切,勺槽的勺尖为圆角,所述勺尖的中心点位于勺槽的中轴线上。
10.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勺柄、勺槽、勺托呈一体结构。
11.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导筒呈哑铃型,由两个轴贯通孔阶梯圆柱台组合而成,导筒与齿轮的同轴纵向间隙为0.1~0.5mm,横向间隙为05.~1.5mm。
12.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弹性薄片与齿轮均通过连接件与勺体连接。
13.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为螺柱、螺栓、螺钉中的至少一种。
14.为了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地,所述齿轮为直齿轮或斜齿轮,齿轮的齿高为0.5~1.5mm,齿根宽为1.0~2.0mm,齿厚为1.0~3.0mm。
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传统实验室用称量勺的结构,通过齿轮与弹性薄片的配合,将称量勺内盛装物料的少量定量转移,实现次性完成物料的转移过程,还能避免物料的洒落,节约了物料,且提高了称量勺对物料的转移效率;
17.(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称量勺,其每个零部件均可拆卸更换,后期维护成本低廉,其使用起来极为方便,实验人员能够快速上手操作,实用性好;
18.(3)本实用新型结构设置合理,功能完善,克服现有称量勺通过人工操作的不稳定性,极大改善了称量勺的转移精度,适宜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19.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为明显: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勺体的立体结构;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勺体的另一种立体结构。
24.其中:1—勺体、11—勺柄,12—勺槽,13—勺托,2—弹性薄片,3—导筒,4—齿轮,5—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7.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
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8.实施例1:
29.本实施例的主要结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勺体1,所述勺体1上部设置有与勺体1固定的弹性薄片2,勺体1对应所述弹性薄片2的位置设置有齿轮4,所述弹性薄片2的固定端与所述勺体1固定,所述弹性薄片2的悬置端至少部分地设置于所述齿轮4的外缘齿槽口内,当所述齿轮4转动时,能够通过齿轮4外缘的齿使弹性薄片2轻微震动,进而带动勺体1轻微震动。
30.具体实施方式为,使用勺体1盛装需要转移的物料,然后转移至物料转移处(如天平托盘),然后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齿轮4,齿轮4的外缘的齿口依次与弹性薄片2接触,使得弹性薄片2发生轻微振动,进而弹性薄片2带动勺体1发生振动,使得勺体1盛装的物料少量定量的从勺体1中落出,实现称量物料的精细微量累积添加。
31.实施例2:
32.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勺体1的结构,如图1~4所示,所述勺体1包括上部的勺柄11和勺槽12,以及下部的勺托13,所述弹性薄片2固定在勺柄11靠近勺槽12的一侧,所述勺托13上设置有通孔,通孔内嵌装有导筒3,所述齿轮4嵌套在导筒3上,齿轮4能够在导筒3上进行转动。勺槽12主要用于盛装需要转移的物料,勺柄11用于实验人员的握持,以及连接勺槽12与勺托13,另外勺柄11还用于固定弹性薄片2,勺托13用通过套筒13安装齿轮4,由于导筒3存在,可以使得齿轮4转动,从而使得弹性薄片2在齿轮4外缘的齿口作用下发生轻微振动。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33.实施例3:
34.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勺体1的结构,如图1~4所示,所述勺托13固定在勺柄11靠近勺槽12的一侧,且勺托13与勺柄11相互垂直。所述勺托13为板件90
°
弯折而成,弯折弧为半圆,如此设置勺托13 的位置,是为了更好的实现齿轮4与弹性薄片2的配合,使得弹性薄片2在齿轮4外缘的齿口作用下发生轻微振动。另外,所述弹性薄片2厚度为0.5~2.0mm,沿薄片长度方向连续往上再往下90
°
弯折,上下弯折处外圆面相切,其材质包括金属以及其合金,抗疲劳强度大,弹性好。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35.实施例4:
36.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勺体1的结构,如图3,图4所示,所述勺槽12为筒状的曲面结构,且勺槽12与勺柄11的中轴线为同一条直线。为了更好地盛装物料,已经更好的将勺槽12内的物料落出,这里优化了勺槽12 的结构。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37.实施例5:
38.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勺体1的结构,如图4所示,所述勺槽12曲面长轴方向的两边缘与勺槽12的勺尖相切,勺槽12的勺尖为圆角,所述勺尖的中心点位于勺槽12的中轴线上。为了更好地盛装物料,已经更好的将勺槽12内的物料落出,这里
优化了勺槽12 的结构,其为沿方形板件的长度方向经机械加工而成,且曲面长轴方向两边缘与板件两侧各相切,勺槽12的勺尖经过2倍板件厚度d的圆角处理,圆角中心点位于勺槽12的中轴线上,所述机械加工为车削、铣削、刨削、磨削、钻削、镗削等中的至少一种。另外,该勺槽12 的形状可一次盛装足量物料,添加物料时,随着勺柄11倾斜一定角度后,物料易滑落,配合勺槽12连续规律地振动,可实现一次连续低量添加物料至称量目标值,精确而高效,便捷省力。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39.实施例6:
40.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勺体1的结构,,所述勺柄11、勺槽12、勺托13呈一体结构。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41.实施例7:
42.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导筒3的结构,如图2所示,所述导筒3呈哑铃型,由两个轴贯通孔阶梯圆柱台组合而成,导筒3与齿轮4的同轴纵向间隙为0.1~0.5mm,横向间隙为0.5~1.5mm。所述导筒3形似哑铃型,由两个轴贯通孔阶梯圆柱台组合而成,材质为橡胶、聚氨酯、聚乙烯等高分子耐磨材料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导筒3与齿轮4的同轴纵向间隙0.1~0.5mm,横向间隙0.5~1.5mm,如此可以更好的使嵌装在导筒3的齿轮4进行转动。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43.实施例8:
44.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弹性薄片2、齿轮4与勺体1连接方式,如图1,图2所示,所述弹性薄片2与齿轮4均通过连接件5与勺体1连接。通过连接件5将弹性薄片2与齿轮4与勺体1连接,这样可以在弹性薄片2、齿轮4等部件损坏时,通过拆卸连接件5,使各个结构分开拆卸,这样在部分零件损坏后,可以方便更换零件,降低维护成本。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45.实施例9:
46.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连接件5的结构,如图1,图2所示,所述连接件5为螺柱、螺栓、螺钉中的至少一种。连接件5主要是为了将弹性薄片2、齿轮4与勺体1连接,使其三折能够方便拆卸,因此,连接件5可以选择螺柱、螺栓、螺钉。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47.实施例10:
48.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限定了齿轮4的结构,如图1,图2所示,所述齿轮4为直齿轮或斜齿轮,齿轮4的齿高为0.5~1.5mm,齿根宽为1.0~2.0mm,齿厚为1.0~3.0mm。这里优化齿轮的结构和各项参数,为了更好地实现齿轮4与弹性薄片2的配合。本实施例的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不再赘述。
49.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用于实验室的称量勺,例如弹性薄片2和齿轮4等部件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都是现有技术,且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这里就不再进行详细描述。
5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实验室的称量勺,其特征在于,包括勺体(1),所述勺体(1)上部设置有与勺体(1)固定的弹性薄片(2),勺体(1)对应所述弹性薄片(2)的位置设置有齿轮(4),所述弹性薄片(2)的固定端与所述勺体(1)固定,所述弹性薄片(2)的悬置端至少部分地设置于所述齿轮(4)的外缘齿槽口内,当所述齿轮(4)转动时,能够通过齿轮(4)外缘的齿使弹性薄片(2)轻微震动,进而带动勺体(1)轻微震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实验室的称量勺,其特征在于,所述勺体(1)包括上部的勺柄(11)和勺槽(12),以及下部的勺托(13),所述弹性薄片(2)固定在勺柄(11)靠近勺槽(12)的一侧,所述勺托(13)上设置有通孔,通孔内嵌装有导筒(3),所述齿轮(4)嵌套在导筒(3)上,齿轮(4)能够在导筒(3)上进行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实验室的称量勺,其特征在于,所述勺托(13)固定在勺柄(11)靠近勺槽(12)的一侧,且勺托(13)与勺柄(11)相互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实验室的称量勺,其特征在于,所述勺槽(12)为筒状的曲面结构,且勺槽(12)与勺柄(11)的中轴线为同一条直线。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实验室的称量勺,其特征在于,所述勺柄(11)、勺槽(12)、勺托(13)呈一体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实验室的称量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筒(3)呈哑铃型,由两个轴贯通孔阶梯圆柱台组合而成,导筒(3)与齿轮(4)的同轴纵向间隙为0.1~0.5mm,横向间隙为0.5~1.5mm。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实验室的称量勺,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薄片(2)与齿轮(4)均通过连接件(5)与勺体(1)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实验室的称量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5)为螺柱、螺栓、螺钉中的至少一种。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实验室的称量勺,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4)为直齿轮或斜齿轮,齿轮(4)的齿高为0.5~1.5mm,齿根宽为1.0~2.0mm,齿厚为1.0~3.0m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实验室的称量勺,包括勺体,勺体上部设置有与勺体固定的弹性薄片,勺体对应所述弹性薄片的位置设置有齿轮,弹性薄片的固定端与所述勺体固定,弹性薄片的悬置端至少部分地设置于所述齿轮的外缘齿槽口内,当齿轮转动时,能够通过齿轮外缘的齿使弹性薄片轻微震动,进而带动勺体轻微震动。本实用新型通过齿轮与弹性薄片的配合,将称量勺内盛装物料的少量定量转移,实现次性完成物料的转移过程,还能避免物料的洒落,节约了物料,且提高了称量勺对物料的转移效率;该称量勺的其每个零部件均可拆卸更换,后期维护成本低廉,其使用起来极为方便,实验人员能够快速上手操作,实用性好,克服现有称量勺通过人工操作的不稳定性。人工操作的不稳定性。人工操作的不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

王鹏 李华锋 周启东 吴世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四川赛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11

技术公布日:

2022/11/24

本文发布于:2022-11-26 04:15:23,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423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齿轮   薄片   物料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