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能够保证加热温度稳定、节约成本、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产品品质的双加热式平板硫化用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2.在轮胎生产领域,密炼生产工序需要对混炼胶料进行取样实验,以确定胶料是否符合工艺标准,硫化是其中一项重要的检测项目,硫化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温度,以达到硫化要求。
3.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硫化机加热采用单一的电加热方式或单一的
蒸汽加热机构,其中电加热可以比较方便的达到控制要求,但存在升温慢,使用和维护费用高等缺点。蒸汽加热虽升温比较快,但蒸汽介质受管道、环境、热电厂公汽质量的影响,压力、温度控制不好,容易造成硫化曲线不合格,而影响产品品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了一种能够保证加热温度稳定、节约成本、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产品品质的双加热式平板硫化用加热装置。
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6.一种双加热式平板硫化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上设有蒸汽加热管路与电加热管路,所述蒸汽加热管路上设有电动调节阀和蒸汽压力表,所述电加热管路上设有固态
继电器;还设有温控器,温控器经蒸汽加热控制电路与所述电动调节阀相连,蒸汽压力表的数据输出端与温控器相连,温控器经电加热控制电路与所述固态继电器相连。
7.本实用新型所述加热板上蒸汽加热管路与电加热管路彼此间隔设置,所述蒸汽加热管路在加热板的有效加热区域内均匀分布,所述电加热管路穿插于蒸汽加热管路间隙,且在加热板的有效加热区域内均匀分布。
8.本实用新型所述蒸汽压力表采用具有上限位与下限位的电接点蒸汽压力表,用于采集蒸汽加热管路当前的蒸汽压力,并将所采集数据反馈至温控器;所述温控器采用具有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输出功能的温控器,具体型号可以为e5ar温控仪,用于实现对电动调节阀和固态继电器工作状态的控制。
9.本实用新型所述蒸汽加热控制电路中设有压力开关s1、手/自动旋钮s2、加热方式选择按钮s3、加热启动按钮s4、加热停止按钮s5、蒸汽加热中间继电器ka1、蒸汽状态继电器ka3以及加热启动接触器km1,其中压力开关s1常闭、
常开端与电源24v+相连,公共点与手/自动旋钮s2常闭
触点上端相连,手/自动旋钮s2常闭触点下端与蒸汽状态继电器ka3继电器线圈相连,手/自动旋钮s2常闭触点上端与电源24v+相连,下端与蒸汽状态继电器ka3常闭触点上端相连,蒸汽状态继电器ka3常闭触点下端与蒸汽加热中间继电器ka1的继电器线圈上端相连,蒸汽加热中间继电器ka1继电器线圈下端与电源24v-相连,蒸汽状态继电器ka3
常开触点上端与手/自动旋钮s2常闭触点下端相连,手/自动旋钮s2的常开触点上端与电源24v+相连,下端与加热方式选择按钮s3的常开触点上端相连,加热方式选择按钮s3常开触点下端与蒸汽加热中间继电器ka1的继电器线圈上端相连;手自动旋钮s2常开触点上端与电源24v+相连,下端与加热方式选择按钮s3常开触点上端相连,加热启动按钮s4常开触点上端与电源24v+相连,下端与加热停止按钮s5常闭触点上端相连,km1常开触点上端与电源24v+相连,下端与加热停止按钮s5常闭触点上端相连,加热停止按钮s5常闭触点下端与km1线圈上端相连,km1线圈下端与24-相连。
10.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加热控制电路包括压力开关s1、手/自动旋钮s2、加热方式选择按钮s3、加热启动按钮s4、加热停止按钮s5、电加热中间继电器ka2、断路器f1、断路器f2以及加热启动接触器km1,其中电加热中间继电器ka2的继电器线圈下端与电源24v-相连,上端与蒸汽状态继电器ka3的常开触点下端相连,加热方式选择按钮s3常开触点下端与电加热中间继电器ka2的继电器线圈上端相连,电加热中间继电器ka2的常开触点下端与加热启动接触器km1常开触点上端相连,km1加热启动接触器km1常开触点下端与固态继电器k4的控制端+相连,温控器u1的f4端子与电加热中间继电器ka2的常开触点上端相连,电加热中间继电器ka2的常开触点下端与固态继电器k4的控制端-相连,断路器f1与市电相连,加热管经固态继电器ka4,断路器f2与市电相连。
11.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温控器通过蒸汽压力表获取当前蒸汽加热管路内的蒸汽压力,其中蒸汽压力表具有上限和下限位监测功能,当蒸汽压力处于设定范围区间内,则温控器通过蒸汽加热控制电路调整电动调节阀的状态,进而达到调节蒸汽加热管路内蒸汽压力的目的;当蒸汽压力低于或高于设定压力时,温控器输出pwm脉冲信号,经经电加热控制电路送至固态继电器ka4控制端,从而控制固态继电器的通断比,以达到加热管加热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对平板硫化机加热装置的设计,使电加热和蒸汽相互补充,实现设备加热过程温度稳定,有效节约成本,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了胶料检测合格率,保证了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附图说明:
12.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温控器与蒸汽加热控制电路及电加热控制电路的连接示意图。
14.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电动调节阀的连接示意图。
15.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蒸汽加热控制电路及电加热控制电路的连接示意图。
16.附图标记:1为加热板,2为电动调节阀,3为电接点蒸汽压力表,4为固态继电器,5为温控器,s1为压力开关,s2为手自动旋钮,s3为加热方式选择按钮,s4为加热启动按钮,s5为加热停止按钮,u1为温度控制器,u2为热电阻,u3为电控阀,km1为加热启动接触器,ka1为蒸汽加热中间继电器,ka2为电加热中间继电器,k3为蒸汽状态继电器,ka4为固态继电器,e1为加热管,f1、f2为断路器。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8.实施例1:
19.如附图2、3、4所示,本例提供了一种平板硫化机双加热装置,设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上设有蒸汽加热管路与电加热管路,所述蒸汽加热管路上设有电动调节阀和蒸汽压力表,所述电加热管路上设有固态继电器;还设有温控器,温控器经蒸汽加热控制电路与所述电动调节阀相连,蒸汽压力表的数据输出端与温控器相连,温控器经电加热控制电路与所述固态继电器相连;
20.在装配时,将平板硫化机加热压板制作为有蒸汽加热回路与电热管安装孔的结构,并安装蒸汽软管与电加热管,在蒸汽管路上安装电控阀,以控制蒸汽流量;在电加热管主回路安装固态继电器,以控制加热管;选择具有模拟量与数字量输出的温控仪用来对电控阀和固态继电器进行控制;选择具有上限位与下限位的电接点蒸汽压力表来控制加热方式;
21.本例所述蒸汽加热控制电路中设有压力开关s1、手/自动旋钮s2、加热方式选择按钮s3、加热启动按钮s4、加热停止按钮s5、蒸汽加热中间继电器ka1、蒸汽状态继电器ka3以及加热启动接触器km1,所述电加热控制电路包括压力开关s1、手/自动旋钮s2、加热方式选择按钮s3、加热启动按钮s4、加热停止按钮s5、电加热中间继电器ka2、断路器f1、断路器f2以及加热启动接触器km1;
22.本例中s1压力开关常闭、常开端与电源24v+相连,公共点与手自动旋钮s2常闭触点上端相连,手自动旋钮s2常闭触点下端与ka3继电器线圈相连,ka2继电器线圈下端与电源24v-相连,手自动旋钮s2常闭触点上端与电源24v+相连,下端与ka3常闭触点上端相连,ka3常闭触点下端与ka1继电器线圈上端相连,ka1继电器线圈下端与电源24v-相连,ka3常开触点上端与手自动旋钮s2常闭触点下端相连,下端与ka2的继电器线圈上端相连,ka2继电器线圈下端与电源24v-相连.手自动旋钮s2常开触点上端与电源24v+相连,下端与加热方式选择按钮s3常开触点上端相连,加热方式选择按钮s3常开触点下端与ka1继电器线圈上端相连.手自动旋钮s2常开触点上端与电源24v+相连,下端与加热方式选择按钮s3常开触点上端相连,加热方式选择按钮s3常开触点下端与ka2继电器线圈2上端相连.加热启动按钮s4常开触点上端与电源24v+相连,下端与加热停止按钮s5常闭触点上端相连,km1常开触点上端与电源24v+相连,下端与加热停止按钮s5常闭触点上端相连,加热停止按钮s5常闭触点下端与km1线圈上端相连,km1线圈下端与24-相连;
23.温控器u1的f5端子与ka1常开触点上端相连,ka1常开触点下端与电动调节阀u3的m:3端子相连,温控器u1的f6端子与ka1常开触点上端相连,ka1常开触点下端与电动调节阀u3的x1:4端子相连.温控器u1的f3端子与ka2常开触点上端相连,ka2常开触点下端与km1常开触点上端相连,km1常开触点下端与固态继电器k4的控制端+相连,温控器u1的f4端子与ka2常开触点上端相连,ka2常开触点下端与固态继电器k4的控制端-相连.电动调节阀u3的g0:7端子与电源24v+相连,电动调节阀u3的g:8端子与电源24v-相连,电动调节阀u3的l:1、n:2端子经km1主触点,断路器f1与市电相连,加热管经固态继电器ka4,断路器f2与市电相连;
24.在工作时,本例能够实现蒸汽加热与电加热两种加热模式:
25.首先按加热启动按钮s4,km1经s5加热停止按钮得电吸合,并经km1常开触点自锁;
26.当蒸汽压力处于设定范围区间内,则压力开关s1断开,ka3失电断开,ka3常闭触点闭合,ka1经s2常闭触点、ka3常闭触点得电吸合,温度控制器u1的f5、f6端子输出模拟量信号经ka1常开触点到达电控阀u3的m:3、x1:4端子,电控阀根据控制信号来调整蒸汽阀门开度,已达到控制蒸汽加热的目的。
27.当蒸汽压力低于或高于设定压力时,压力开关s1导通,且手自动旋钮s2常闭触点闭合,则ka3得电,ka2经s2常闭触点、ka3常开触点得电吸合,温度控制器u1的f3、f4端子输出pwm脉冲信号经ka2常开触点到达固态继电器ka4控制端,从而控制固态继电器的通断比,已达到加热管加热的目的。
28.当手自动旋钮s2旋转到手动状态,则s2常闭触点断开,常开触点闭合,ka3失电断开,此时由加热方式选择按钮s3,选择ka1或ka2接通从而达到选择加热方式的目的。
29.当使用完毕,按下加热停止按钮s5,s5常闭触点断开,km1失电断开,设备停止加热。
3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对平板硫化机加热装置的设计,使电加热和蒸汽相互补充,实现设备加热过程温度稳定,有效节约成本,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了胶料检测合格率,保证了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技术特征:
1.一种双加热式平板硫化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上设有蒸汽加热管路与电加热管路,所述蒸汽加热管路上设有电动调节阀和蒸汽压力表,所述电加热管路上设有固态继电器;还设有温控器,温控器经蒸汽加热控制电路与所述电动调节阀相连,蒸汽压力表的数据输出端与温控器相连,温控器经电加热控制电路与所述固态继电器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加热式平板硫化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板上蒸汽加热管路与电加热管路彼此间隔设置,所述蒸汽加热管路在加热板的有效加热区域内均匀分布,所述电加热管路穿插于蒸汽加热管路间隙,且在加热板的有效加热区域内均匀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加热式平板硫化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压力表采用具有上限位与下限位的电接点蒸汽压力表,用于采集蒸汽加热管路当前的蒸汽压力,并将所采集数据反馈至温控器;所述温控器采用具有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输出功能的温控器,具体型号为e5ar温控仪,用于实现对电动调节阀和固态继电器工作状态的控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加热式平板硫化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加热控制电路中设有压力开关s1、手/自动旋钮s2、加热方式选择按钮s3、加热启动按钮s4、加热停止按钮s5、蒸汽加热中间继电器ka1、蒸汽状态继电器ka3以及加热启动接触器km1,其中压力开关s1常闭、常开端与电源24v+相连,公共点与手/自动旋钮s2常闭触点上端相连,手/自动旋钮s2常闭触点下端与蒸汽状态继电器ka3继电器线圈相连,手/自动旋钮s2常闭触点上端与电源24v+相连,下端与蒸汽状态继电器ka3常闭触点上端相连,蒸汽状态继电器ka3常闭触点下端与蒸汽加热中间继电器ka1的继电器线圈上端相连,蒸汽加热中间继电器ka1继电器线圈下端与电源24v-相连,蒸汽状态继电器ka3常开触点上端与手/自动旋钮s2常闭触点下端相连,手/自动旋钮s2的常开触点上端与电源24v+相连,下端与加热方式选择按钮s3的常开触点上端相连,加热方式选择按钮s3常开触点下端与蒸汽加热中间继电器ka1的继电器线圈上端相连;手自动旋钮s2常开触点上端与电源24v+相连,下端与加热方式选择按钮s3常开触点上端相连,加热启动按钮s4常开触点上端与电源24v+相连,下端与加热停止按钮s5常闭触点上端相连,km1常开触点上端与电源24v+相连,下端与加热停止按钮s5常闭触点上端相连,加热停止按钮s5常闭触点下端与km1线圈上端相连,km1线圈下端与24-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加热式平板硫化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控制电路包括压力开关s1、手/自动旋钮s2、加热方式选择按钮s3、加热启动按钮s4、加热停止按钮s5、电加热中间继电器ka2、断路器f1、断路器f2以及加热启动接触器km1,其中电加热中间继电器ka2的继电器线圈下端与电源24v-相连,上端与蒸汽状态继电器ka3的常开触点下端相连,加热方式选择按钮s3常开触点下端与电加热中间继电器ka2的继电器线圈上端相连,电加热中间继电器ka2的常开触点下端与加热启动接触器km1常开触点上端相连,km1加热启动接触器km1常开触点下端与固态继电器k4的控制端+相连,温控器u1的f4端子与电加热中间继电器ka2的常开触点上端相连,电加热中间继电器ka2的常开触点下端与固态继电器k4的控制端-相连,断路器f1与市电相连,加热管经固态继电器ka4,断路器f2与市电相连。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生产制造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能够保证加热温度稳定、节约成本、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产品品质的双加热式平板硫化用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上设有蒸汽加热管路与电加热管路,所述蒸汽加热管路上设有电动调节阀和蒸汽压力表,所述电加热管路上设有固态继电器;还设有温控器,温控器经蒸汽加热控制电路与所述电动调节阀相连,蒸汽压力表的数据输出端与温控器相连,温控器经电加热控制电路与所述固态继电器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对平板硫化机加热装置的设计,使电加热和蒸汽相互补充,实现设备加热过程温度稳定,有效节约成本,降低设备故障率,提高了胶料检测合格率,保证了设备安全稳定运行。备安全稳定运行。备安全稳定运行。
技术研发人员:
姚瑞波 丛龙 安震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三角轮胎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01
技术公布日:
2022/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