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器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快拆式控制器。
背景技术:
2.控制器是指按照预定顺序改变主电路或控制电路的接线和改变电路中电阻值来控制电动机的启动、调速、制动和反向的主令装置。由程序计数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器、时序产生器和操作控制器组成,它是发布命令的“决策机构”,即完成协调和指挥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操作。现有的技术中,多数控制器的机构过于复杂,导致在进行安装和拆卸的过程过于繁琐,从而对工作造成了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拆式控制器,以解决上述提出多数控制器的机构过于复杂,导致在进行安装和拆卸的过程过于繁琐,从而对工作造成了影响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快拆式控制器,包括
主体,
所述主体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内腔,所述主体位于安装内腔内壁顶端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四个所述固定块顶部的中间均贯穿开设有第一
螺纹孔,四个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共同设置有控制
面板,所述控制面板顶部的四周与第一螺纹孔相匹配的位置均贯穿开设有第二螺纹孔,四个所述第二螺纹孔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四个所述固定螺栓贯穿过控制面板的一端均匀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控制面板与主体螺纹连接,所述主体侧壁相互远离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耳。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面板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显示屏,所述控制面板顶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源开关,所述控制面板顶部位于显示屏与电源开关之间固定连接有按钮,所述控制面板顶部位于按钮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扬声器,通过所述控制面板的设置,便于对本装置连接的电子元器进行控制。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体一侧侧壁的中部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所述主体远离矩形槽一端的侧壁均匀开设有通风槽,通过所述散热风扇和通风槽的设置,便于对本装置的内部进行散热,从而防止主体内部的电子元件因温度过高而造成损伤。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体位于安装内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路板,所述电路板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通过所述控制面板和电路板的设置,便于对本装置进行控制,从而发出指令。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体一端的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有数据线连接端口,所述主体侧壁位于数据线连接端口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源连接线,通过所述电源连接线的设置,便于与外部电源输出端进行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体远离数据线连接端口一端的侧壁均匀固定连接有外接端口,通过所述外接端口的设置,便于与外部电子元器进行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主体与安装内腔的设置,便于提供安装与工作的空间,通过固定块与第一螺纹槽的设置,便于将控制面板进行安装,同时,在需要进行拆卸时可无需将本装置进行整体拆卸。使用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使工作人员在进行安装和拆卸时大大缩减工作时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主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图2中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16.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主体的翻转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主体;101、安装内腔;102、矩形槽;2、固定块;201、第一螺纹孔;3、控制面板;301、第二螺纹孔;302、固定螺栓;303、显示屏;304、按钮;305、电源开关;306、扬声器;4、固定耳;5、通风槽;6、数据线连接端口;7、电源连接线;8、散热风扇;9、外接端口;10、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快拆式控制器,包括主体1,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内腔101,主体1位于安装内腔101内壁顶端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四个固定块2顶部的中间均贯穿开设有第一螺纹孔201,四个固定块2的顶部共同设置有控制面板3,控制面板3顶部的四周与第一螺纹孔201相匹配的位置均贯穿开设有第二螺纹孔301,四个第二螺纹孔301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302,四个固定螺栓302贯穿过控制面板3的一端均匀第一螺纹孔201螺纹连接,控制面板3与主体1螺纹连接,主体1侧壁相互远离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耳4。
20.其中,控制面板3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显示屏303,控制面板3顶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源开关305,控制面板3顶部位于显示屏303与电源开关305之间固定连接有按钮304,控制面板3顶部位于按钮30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扬声器306,通过控制面板3的设置,便于对本装置连接的电子元器进行控制;主体1一侧侧壁的中部开设有矩形槽102,矩形槽10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8,主体1远离矩形槽102一端的侧壁均匀开设有通风槽5,通过散热风扇8和通风槽5的设置,便于对本装置的内部进行散热,从而防止主体1内部的电子元件因温度过高而造成损伤;主体1位于安装内腔1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路板10,电路板10与控制面板3电性连接,通过控制面板3和电路板10的设置,便于对本装置进行控制,从而发出指令;主体1一端的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有数据线连接端口6,主体1侧壁位于数据线连接端口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源连接线7,通过电源连接线7的设置,便于与外部电源输出端进行连接;主体1远离数据线连接端口6一端的侧壁均匀固定连接有外接端口9,通过外接端口9
的设置,便于与外部电子元器进行连接。
2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本装置进行工作时,只需要工作人员将置于合适位置,通过固定耳4将主体1安装固定,然后将外部需要连接的电子元器与对应的外接端口9或数据线连接端口6进行插入连接,接着将电源连接线7与外部输出端进行连接,届时,通过电源开关305开启电源,是本装置通电便可对外接的电子元器进行控制,当需要进行拆卸维护时,只需要将控制面板3四周的固定螺栓302转动拧下即可对其进行维护,本装置在进行维护工作时,无需进行整体拆卸亦可进行,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2.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快拆式控制器,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内腔(101),所述主体(1)位于安装内腔(101)内壁顶端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四个所述固定块(2)顶部的中间均贯穿开设有第一螺纹孔(201),四个所述固定块(2)的顶部共同设置有控制面板(3),所述控制面板(3)顶部的四周与第一螺纹孔(201)相匹配的位置均贯穿开设有第二螺纹孔(301),四个所述第二螺纹孔(301)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302),四个所述固定螺栓(302)贯穿过控制面板(3)的一端均匀第一螺纹孔(201)螺纹连接,所述控制面板(3)与主体(1)螺纹连接,所述主体(1)侧壁相互远离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耳(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拆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面板(3)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显示屏(303),所述控制面板(3)顶部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源开关(305),所述控制面板(3)顶部位于显示屏(303)与电源开关(305)之间固定连接有按钮(304),所述控制面板(3)顶部位于按钮(30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扬声器(30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拆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一侧侧壁的中部开设有矩形槽(102),所述矩形槽(10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8),所述主体(1)远离矩形槽(102)一端的侧壁均匀开设有通风槽(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拆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位于安装内腔(10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路板(10),所述电路板(10)与控制面板(3)电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拆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一端的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有数据线连接端口(6),所述主体(1)侧壁位于数据线连接端口(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源连接线(7)。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拆式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远离数据线连接端口(6)一端的侧壁均匀固定连接有外接端口(9)。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控制器设备领域的一种快拆式控制器,包括主体,主体的内部开设有安装内腔,主体位于安装内腔内壁顶端的四角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四个固定块顶部的中间均贯穿开设有第一螺纹孔,四个固定块的顶部共同设置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顶部的四周与第一螺纹孔相匹配的位置均贯穿开设有第二螺纹孔,四个第二螺纹孔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四个固定螺栓贯穿过控制面板的一端均匀第一螺纹孔螺纹连接,控制面板与主体螺纹连接,主体侧壁相互远离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耳,控制面板顶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显示屏。使用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可使工作人员在进行安装和拆卸时大大缩减工作时间,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
毛玉兰 马俊超 马爱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江苏振东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25
技术公布日:
202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