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负荷预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负荷预测装置。
背景技术:
2.电力负荷,又称“用电负荷”。电能用户的用电设备在某一时刻向电力系统取用的电功率的总和,称为用电负荷,电力负荷预测在电力系统规划、能源交易、电力系统运行等方面起着主导作用。短期负荷预测对于电力系统的可靠运行至关重要。电力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是一种基于历史负荷数据的方法,充分考虑气象、节假日等因素来预测未来几小时或几天的负荷。负荷预测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3.根据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0693459u提供的“一种电力负荷预测装置”,括底座、电源模块、显示屏、控制模块、计算模块和数据接口;电源模块、控制模块、计算模块、显示屏和数据接口均设置在底座上;底座上还设有散热模块;散热模块包括水泵、冷水管、散热器、引风扇和送风扇;水泵和散热器通过冷水管串联形成一个散热闭环通路;冷水管的中间段部分经过控制模块和计算模块处,该中间段部分呈蛇形管方式布置;散热器为栅格式散热器;引风扇和送风扇分设在散热器的相对两侧,电源模块为引风扇和送风扇供电。该电力负荷预测装置具有负荷预测功能,且装置整体上散热效果良好,但是现有的电力负荷预测装置散热效果差,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装置在对电力负荷进行预测时会发热,而传统的散热方式都是采用风扇和水冷散热,而装置发热后采用风扇散热,无法起到降低发热部件温度的作用,而水冷散热在长时间后水的温度就会上升,导致散热效果越来越差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电力负荷预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力负荷预测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电力负荷预测装置散热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力负荷预测装置,包括预测主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测主体的正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控制按键和显示屏,所述预测主体的顶部开设有散热口,所述散热口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散热网,所述预测主体的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检测器和散热架,所述散热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制冷箱,所述制冷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冷扇,所述制冷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散热扇,所述预测主体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
正极出电
端子和
负极出电端子,所述预测主体的另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负极接电端子和正极接电端子。
6.优选的,所述预测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支撑腿分别位于预测主体底部的四角处。
7.优选的,所述正极出电端子负极出电端子、负极接电端子和正极接电端子的一侧均开设有接电口,所述接电口的内侧活动连接有压板,所述正极出电端子负极出电端子、负极接电端子和正极接电端子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丝柱,所述压板与螺丝柱活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控制按键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控制按键分别呈等距排列,多个所述控制按键的大小相同。
9.优选的,所述预测主体为空心结构,所述预测主体由铝材料加工而成。
10.优选的,所述制冷箱的剖面形状呈“矩形结构”,所述制冷箱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液体。
11.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力负荷预测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提供电力负荷预测装置,通过设置的半导体制冷片、散热扇、制冷箱和吸冷扇,在使用电力负荷预测装置时,工作人员把正极和负极电源线插入到负极接电端子和正极接电端子上,而后再把用电设备正极和负极的电源线接通在正极出电端子和负极出电端子上,当设备在用电时检测器就会预测用电设备的电力负荷,而检测出来的数据就会显示在显示屏上,当装置在长时间检测电力负荷的过程中发出热量时,半导体制冷片就会运行起来,而半导体制冷片的发热面发出的热量通过散热扇就会透过散热网从散热口排出而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面就会发出冷气,冷气就会传递到制冷箱,而制冷箱内的液体温度就会快速下降,同时制冷箱的温度也会降低下来,而吸冷扇就会吸收制冷箱发出的冷气并吹在发热部件上,从而对发热部件进行降温,并且发热部件发出的热量在扩散到预测主体内部时,因冷气的作用,冷气还能直接对热气起到降温的作用,使装置的温度不会产生较大的改变,这样一来通过半导体制冷片产生冷气,并由冷气减低制冷箱的内液体的温度,使吸冷扇发出的风力为冷风形态,因此提高了电力负荷预测装置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预测主体的局部结构右视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预测主体的剖视图。
16.图中标号:1、预测主体;101、检测器;102、散热架;103、半导体制冷片;104、散热扇;105、制冷箱;106、吸冷扇;2、正极出电端子;201、接电口;202、压板;203、螺丝柱;3、负极出电端子;4、支撑腿;5、控制按键;6、显示屏;7、散热口;8、散热网;9、负极接电端子;10、正极接电端子。
具体实施方式
17.实施例一,由图1-3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种电力负荷预测装置,包括预测主体1,预测主体1的正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控制按键5和显示屏6,预测主体1的顶部开设有散热口7,散热口7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散热网8,预测主体1的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检测器101和散热架102,散热架10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制冷箱105,制冷箱10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冷扇106,制冷箱10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103,半导体制冷片1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散热扇104,预测主体1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正极出电端子2和负极出电端子3,预测主体1的另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负极接电端子9和正极接电端子10。
18.本实施例可实现,当装置在长时间检测电力负荷的过程中发出热量时,半导体制冷片103就会运行起来,而半导体制冷片103的发热面发出的热量通过散热扇104就会透过
散热网8从散热口7排出而半导体制冷片103的制冷面就会发出冷气,冷气就会传递到制冷箱105,而制冷箱105内的液体温度就会快速下降,同时制冷箱105的温度也会降低下来,而吸冷扇106就会吸收制冷箱105发出的冷气并吹在发热部件上,从而对发热部件进行降温。
19.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一种电力负荷预测装置,包括预测主体1,预测主体1的正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控制按键5和显示屏6,预测主体1的顶部开设有散热口7,散热口7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散热网8,预测主体1的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检测器101和散热架102,散热架10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制冷箱105,制冷箱10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冷扇106,制冷箱10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103,半导体制冷片1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散热扇104,预测主体1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正极出电端子2和负极出电端子3,预测主体1的另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负极接电端子9和正极接电端子10。
20.本实施例中,具体的,预测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4,支撑腿4设置有四个,四个支撑腿4分别位于预测主体1底部的四角处,通过支撑腿4使得装置放置的更加稳定。
21.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正极出电端子2负极出电端子3、负极接电端子9和正极接电端子10的一侧均开设有接电口201,接电口201的内侧活动连接有压板202,正极出电端子2负极出电端子3、负极接电端子9和正极接电端子10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丝柱203,压板202与螺丝柱203活动连接,把正极和负极电源线插入到负极接电端子9和正极接电端子10上,而后再把用电设备正极和负极的电源线接通在正极出电端子2和负极出电端子3上,当设备在用电时检测器101就会预测用电设备的电力负荷。
22.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控制按键5设置有多个,多个控制按键5分别呈等距排列,多个控制按键5的大小相同,通过控制按键5可以更好的操作装置。
23.本实施例中,具体的,预测主体1为空心结构,预测主体1由铝材料加工而成,使得装置更加坚固耐用。
24.本实施例中,具体的,制冷箱105的剖面形状呈“矩形结构”,制冷箱105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液体,通过半导体制冷片103的制冷面发出冷气,冷气就会传递到制冷箱105,而制冷箱105内的液体温度就会快速下降,同时制冷箱105的温度也会降低下来。
25.工作原理:在使用电力负荷预测装置时,工作人员把正极和负极电源线插入到负极接电端子9和正极接电端子10上,而后再把用电设备正极和负极的电源线接通在正极出电端子2和负极出电端子3上,当设备在用电时检测器101就会预测用电设备的电力负荷,而检测出来的数据就会显示在显示屏6上,当装置在长时间检测电力负荷的过程中发出热量时,半导体制冷片103就会运行起来,而半导体制冷片103的发热面发出的热量通过散热扇104就会透过散热网8从散热口7排出而半导体制冷片103的制冷面就会发出冷气,冷气就会传递到制冷箱105,而制冷箱105内的液体温度就会快速下降,同时制冷箱105的温度也会降低下来,而吸冷扇106就会吸收制冷箱105发出的冷气并吹在发热部件上,从而对发热部件进行降温,并且发热部件发出的热量在扩散到预测主体1内部时,因冷气的作用,冷气还能直接对热气起到降温的作用,使装置的温度不会产生较大的改变。
26.第一创新点实施步骤:
27.第一步:在使用电力负荷预测装置时,工作人员把正极和负极电源线插入到负极接电端子9和正极接电端子10上,而后再把用电设备正极和负极的电源线接通在正极出电端子2和负极出电端子3上;
28.第二步:当设备在用电时检测器101就会预测用电设备的电力负荷,而检测出来的数据就会显示在显示屏6上;
29.第三步:当装置在长时间检测电力负荷的过程中发出热量时,半导体制冷片103就会运行起来,而半导体制冷片103的发热面发出的热量通过散热扇104就会透过散热网8从散热口7排出而半导体制冷片103的制冷面就会发出冷气,冷气就会传递到制冷箱105,而制冷箱105内的液体温度就会快速下降,同时制冷箱105的温度也会降低下来,而吸冷扇106就会吸收制冷箱105发出的冷气并吹在发热部件上,从而对发热部件进行降温,并且发热部件发出的热量在扩散到预测主体1内部时,因冷气的作用,冷气还能直接对热气起到降温的作用,使装置的温度不会产生较大的改变。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力负荷预测装置,包括预测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主体(1)的正面分别固定连接有控制按键(5)和显示屏(6),所述预测主体(1)的顶部开设有散热口(7),所述散热口(7)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散热网(8),所述预测主体(1)的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检测器(101)和散热架(102),所述散热架(10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制冷箱(105),所述制冷箱(10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冷扇(106),所述制冷箱(10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103),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散热扇(104),所述预测主体(1)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正极出电端子(2)和负极出电端子(3),所述预测主体(1)的另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负极接电端子(9)和正极接电端子(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负荷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4),所述支撑腿(4)设置有四个,四个所述支撑腿(4)分别位于预测主体(1)底部的四角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负荷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出电端子(2)负极出电端子(3)、负极接电端子(9)和正极接电端子(10)的一侧均开设有接电口(201),所述接电口(201)的内侧活动连接有压板(202),所述正极出电端子(2)负极出电端子(3)、负极接电端子(9)和正极接电端子(10)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螺丝柱(203),所述压板(202)与螺丝柱(203)活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负荷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按键(5)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控制按键(5)分别呈等距排列,多个所述控制按键(5)的大小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负荷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主体(1)为空心结构,所述预测主体(1)由铝材料加工而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负荷预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箱(105)的剖面形状呈“矩形结构”,所述制冷箱(105)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液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力负荷预测装置,涉及电力负荷预测装置技术领域,包括预测主体,预测主体的顶部开设有散热口,散热口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散热网,预测主体的内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检测器和散热架,散热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制冷箱,制冷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吸冷扇,制冷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半导体制冷片,半导体制冷片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散热扇,预测主体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正极出电端子和负极出电端子,预测主体的另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负极接电端子和正极接电端子,通过半导体制冷片产生冷气,并由冷气减低制冷箱的内液体的温度,使吸冷扇发出的风力为冷风形态,因此提高了电力负荷预测装置散热效果。荷预测装置散热效果。荷预测装置散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
黄剑君 刘腾 吴彤 胡佳富 黄佳玥 朱文瑾 刘敏 肖蕾 余博 潘思阳 吴琼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孝感供电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18
技术公布日:
202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