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火力发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火力发电用余热回收
装置。
背景技术:
2.火力发电是利用可燃物在燃烧时产生的热能,通过发电动力装置转换成电能的一种发电方式,火力发电是我国主要的发电方式,电站锅炉是火力电站的三大主机设备之一。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燃料化学能
→ꢀ
蒸汽热能
→
机械能
→ꢀ
电能生产过程,简单的说就是利用燃料发热,加热水,形成高温高压过热蒸汽,推动气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转子(电磁场)旋转,定子线圈切割磁力线,发出电能,再利用升压变压器,升到系统电压,与系统并网,向外输送电能。火力发电过程中锅炉燃烧燃料进行热力源的供应,锅炉燃烧燃料后,出现大量的烟气,直接排放,但是在烟气中会携带大量的热量,无法利用,导致热量流失,浪费能源。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火力发电用余热回收装置,解决了烟气热量无法再利用浪费热能源的技术问题。
4.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火力发电用余热回收装置,其包括筒体,
所述筒体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对接管,筒体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对接管,筒体的内部固定设有隔板,隔板的下端与筒体的下内壁固定连接,隔板的上端与筒体的上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筒体的内部且位于所述隔板的左方设置有第一引流装置,筒体的内部且位于所述第一引流装置的上方固定设有弧形导流板;所述筒体的内部且位于所述隔板的右方固定设有
导管,所述导管的上外壁沿导管延伸的方向延伸固定贴设有第一
水管,导管的下外壁沿导管延伸的方向延伸固定贴设有第二水管;所述导管的左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间隙位置,导管的右端与所述第二对接管相连通。
5.进一步的,所述导管的侧壁上固定设有第一进水接头,导管的侧壁上固定设有第一出水接头;导管的侧壁上固定设有第二进水接头,导管的侧壁上固定设有第二出水接头;且所述第一进水接头与第一水管的左端相连通,第一出水接头与第一水管的右端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水接头与第二水管的左端相连通,第二出水接头与第二水管的右端相连通。
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均包括贴附段和延伸段;第二水管左端的延伸段与所述隔板的右侧壁通过连接装置固定连接,第二水管右端的延伸段与所述第二对接管的侧壁通过所述连接装置固定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导管在所述筒体的内部蜿蜒延伸,导管的左端连通有集烟罩,所述集烟罩的广口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隔板的上端且集烟罩的广口端朝向所述弧形引流板,集烟罩的另一端与导管密封连通;所述第一水管左端的延伸段与集烟罩的侧壁通过所述连接装置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对接管的内部固定设有过滤层,第二对接管的内部固定设有用于将烟气从第一对接管向第二对接管吸引的第二引流装置。
9.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层为3m6002过滤盒,所述第二引流装置为引风机。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引流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筒体内底面上的竖筒,所述竖筒的上端固定连通设有导向筒,所述导向筒的上端可拆卸式固定设置有盖罩,所述盖罩上开设有若干倾斜的通孔,所述通孔均朝向所述间隙方向倾斜,所述竖筒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出风口朝向盖罩的鼓风机。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通过卡套装置与所述导管固定连接,所述卡套装置包括卡筒,所述卡筒的上卡口设置有第一褶边,卡筒的下卡口设置有第二褶边,且所述第一褶边和第二褶边上均开设有多个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栓。
12.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矩形块,所述矩形块的内部开设有用于第一水管或第二水管穿过的弧形孔,矩形块的上侧壁上固定设有第一支耳,矩形块的下侧壁上固定设有第二支耳,所述第一支耳和第二支耳上均开设有多个螺纹孔。
13.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导流板与所述筒体为一体成型。
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第一对接管用于连接在锅炉的排烟口上,第二对接管用于连接在烟囱上,锅炉内燃烧产生的热烟气在通过烟囱向外排放时,首先进入到第一对接管内部。热烟气进入第一对接管后在第一引流装置和弧形导流板的作用下,其从间隙进入到导管内,由于导管的内径小于第一对接管的内径,热烟气进入到导管后会被压缩进而升高温度。通过在导管的上外壁贴合设置第一水管,在导管的下外壁贴合设置第二水管,高温的热烟气经导管内部流过时将热量传递至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的内部,对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内部的水进行加热,从而将烟气中的热量进行二次利用,用于加热水源,加热的水源可供员工的日常生活使用。
15.说明书附图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的图1中a处截面图;图3为本发明的导向筒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的盖罩竖向截面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卡套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的连接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的连接装置右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发明的连接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的卡套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筒体;2、第一对接管;3、第二对接管;4、隔板;5、第一引流装置;6、弧形导流板;7、导管;8、第一水管;9、第二水管;10、第一进水接头;11、第一出水接头;12、第二进水接头;13、第二出水接头;14、集烟罩;15、过滤层;16、第二引流装置;17、导向筒;18、盖罩;19、通孔;20、鼓风机;21、卡套装置;22、卡筒;23、第一褶边;24、第二褶边;25、矩形块;26、弧形孔;27、第一支耳;28、第二支耳。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中出现的所有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词,均是以图1为参考图做出的方位词,且所有方位词均不对本发明做
限定,只是为了更清楚的说明和解释本发明。
18.实施例1:请参阅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火力发电用余热回收装置,其包括筒体1,筒体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对接管2,筒体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对接管3,筒体1的内部固定设有隔板4,隔板4的下端与筒体1的下内壁固定连接,隔板4的上端与筒体1的上内壁之间具有间隙。筒体1的内部且位于隔板4的左方设置有第一引流装置5,筒体1的内部且位于第一引流装置5的上方固定设有弧形导流板6。筒体1的内部且位于隔板4的右方固定设有导管7,导管7的上外壁沿导管7延伸的方向延伸固定贴设有第一水管8,导管7的下外壁沿导管7延伸的方向延伸固定贴设有第二水管9。导管7的左端固定连接在间隙位置,导管7的右端与第二对接管3相连通。
19.本实施例通过将第一对接管2连接在锅炉的排烟口上,将第二对接管3连接在烟囱上,锅炉内燃烧产生的热烟气在通过烟囱向外排放时,首先进入到第一对接管2内部。热烟气进入第一对接管2后在第一引流装置5和弧形导流板6的作用下,其从间隙进入到导管7内,由于导管7的内径小于第一对接管2的内径,热烟气进入到导管7后会被压缩进而升高温度。通过在导管7的上外壁贴合设置第一水管8,在导管7的下外壁贴合设置第二水管9,高温的热烟气经导管7内部流过时将热量传递至第一水管8和第二水管9的内部,对第一水管8和第二水管9内部的水进行加热,从而将烟气中的热量进行二次利用,用于加热水源,加热的水源可供员工的日常生活使用。
20.实施例2:请参阅图1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火力发电用余热回收装置,其包括筒体1,筒体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对接管2,筒体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对接管3,筒体1的内部固定设有隔板4,隔板4的下端与筒体1的下内壁固定连接,隔板4的上端与筒体1的上内壁之间具有间隙。筒体1的内部且位于隔板4的左方设置有第一引流装置5,筒体1的内部且位于第一引流装置5的上方固定设有弧形导流板6。筒体1的内部且位于隔板4的右方固定设有导管7,导管7的上外壁沿导管7延伸的方向延伸固定贴设有第一水管8,导管7的下外壁沿导管7延伸的方向延伸固定贴设有第二水管9。导管7的左端固定连接在间隙位置,导管7的右端与第二对接管3相连通。
21.为了更好的效果,导管7的侧壁上固定设有第一进水接头10,导管7的侧壁上固定设有第一出水接头11。导管7的侧壁上固定设有第二进水接头12,导管7的侧壁上固定设有第二出水接头13。且第一进水接头10与第一水管8的左端相连通,第一出水接头11与第一水管8的右端相连通。第二进水接头12与第二水管9的左端相连通,第二出水接头13与第二水管9的右端相连通。第一进水接头10盒第二进水接头12均用于对接进水管,第一出水接头11和第二出水接头13均用于对接出水管,可同时对两套水循环系统进行水源加热,工作效率高。
22.为了更好的效果,第一水管8和第二水管9均包括贴附段和延伸段。第二水管9左端的延伸段与隔板4的右侧壁通过连接装置固定连接,第二水管9右端的延伸段与第二对接管3的侧壁通过连接装置固定连接。利用连接装置可将第一水管8和第二水管9牢稳固定。
23.为了更好的效果,导管7在筒体1的内部蜿蜒延伸,导管7的左端连通有集烟罩14,集烟罩14的广口端固定连接在隔板4的上端且集烟罩14的广口端朝向弧形引流板,集烟罩
14的另一端与导管7密封连通。第一水管8左端的延伸段与集烟罩14的侧壁通过连接装置固定连接。通过将导管7蜿蜒排布设置,增加导管7的长度,进而增加热烟气在导管7内的流经时长,进而增加导管7对第一水管8和第二水管9加热的时间,使第一水管8和第二水管9内部的水源更热。通过集烟罩14的设置可使热烟气全部流入到导管7内,避免热烟气从间隙中流入到筒体1的腔室内,避免热能源的浪费。
24.为了更好的效果,第二对接管3的内部固定设有过滤层15,第二对接管3的内部固定设有用于将烟气从第一对接管2向第二对接管3吸引的第二引流装置16。过滤层15为3m6002过滤盒,第二引流装置16为引风机。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二氧化硫有害气体,直接排放将造成空气环境污染。通过过滤层15的设置,在烟气排放至空气之前对二氧化硫进行过滤,保护空气环境。
25.为了更好的效果,第一引流装置5包括固定连接在筒体1内底面上的竖筒,竖筒的上端固定连通设有导向筒17,导向筒17的上端可拆卸式固定设置有盖罩18,盖罩18上开设有若干倾斜的通孔19,通孔19均朝向间隙方向倾斜,竖筒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出风口朝向盖罩18的鼓风机20。鼓风机20的作用是将进入到筒体1内部的烟气在风力作用下朝向集烟罩14移动,配合引风机的作用再将烟气吸入到集烟罩14的内部,进而使烟气进入到导管7内。
26.为了更好的效果,第一水管8和第二水管9通过卡套装置21与导管7固定连接,卡套装置21包括卡筒22,卡筒22的上卡口设置有第一褶边23,卡筒22的下卡口设置有第二褶边24,且第一褶边23和第二褶边24上均开设有多个螺纹孔,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栓。连接装置包括矩形块25,矩形块25的内部开设有用于第一水管8或第二水管9穿过的弧形孔26,矩形块25的上侧壁上固定设有第一支耳27,矩形块25的下侧壁上固定设有第二支耳28,第一支耳27和第二支耳28上均开设有多个螺纹孔。弧形导流板6与筒体1为一体成型。
27.本实施例通过将第一对接管2连接在锅炉的排烟口上,将第二对接管3连接在烟囱上,锅炉内燃烧产生的热烟气在通过烟囱向外排放时,首先进入到第一对接管2内部。热烟气进入第一对接管2后在第一引流装置5和弧形导流板6的作用下,其从间隙进入到导管7内,由于导管7的内径小于第一对接管2的内径,热烟气进入到导管7后会被压缩进而升高温度。通过在导管7的上外壁贴合设置第一水管8,在导管7的下外壁贴合设置第二水管9,高温的热烟气经导管7内部流过时将热量传递至第一水管8和第二水管9的内部,对第一水管8和第二水管9内部的水进行加热,从而将烟气中的热量进行二次利用,用于加热水源,加热的水源可供员工的日常生活使用。
28.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火力发电用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筒体(1),所述筒体(1)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对接管(2),筒体(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对接管(3),其特征在于:筒体(1)的内部固定设有隔板(4),隔板(4)的下端与筒体(1)的下内壁固定连接,隔板(4)的上端与筒体(1)的上内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筒体(1)的内部且位于所述隔板(4)的左方设置有第一引流装置(5),筒体(1)的内部且位于所述第一引流装置(5)的上方固定设有弧形导流板(6);所述筒体(1)的内部且位于所述隔板(4)的右方固定设有导管(7),所述导管(7)的上外壁沿导管(7)延伸的方向延伸固定贴设有第一水管(8),导管(7)的下外壁沿导管(7)延伸的方向延伸固定贴设有第二水管(9);所述导管(7)的左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间隙位置,导管(7)的右端与所述第二对接管(3)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力发电用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7)的侧壁上固定设有第一进水接头(10),导管(7)的侧壁上固定设有第一出水接头(11);导管(7)的侧壁上固定设有第二进水接头(12),导管(7)的侧壁上固定设有第二出水接头(13);且所述第一进水接头(10)与第一水管(8)的左端相连通,第一出水接头(11)与第一水管(8)的右端相连通;所述第二进水接头(12)与第二水管(9)的左端相连通,第二出水接头(13)与第二水管(9)的右端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力发电用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管(8)和第二水管(9)均包括贴附段和延伸段;第二水管(9)左端的延伸段与所述隔板(4)的右侧壁通过连接装置固定连接,第二水管(9)右端的延伸段与所述第二对接管(3)的侧壁通过所述连接装置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力发电用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7)在所述筒体(1)的内部蜿蜒延伸,导管(7)的左端连通有集烟罩(14),所述集烟罩(14)的广口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隔板(4)的上端且集烟罩(14)的广口端朝向所述弧形引流板,集烟罩(14)的另一端与导管(7)密封连通;所述第一水管(8)左端的延伸段与集烟罩(14)的侧壁通过所述连接装置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力发电用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对接管(3)的内部固定设有过滤层(15),第二对接管(3)的内部固定设有用于将烟气从第一对接管(2)向第二对接管(3)吸引的第二引流装置(16)。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火力发电用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层(15)为3m6002过滤盒,所述第二引流装置(16)为引风机。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力发电用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流装置(5)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筒体(1)内底面上的竖筒,所述竖筒的上端固定连通设有导向筒(17),所述导向筒(17)的上端可拆卸式固定设置有盖罩(18),所述盖罩(18)上开设有若干倾斜的通孔(19),所述通孔(19)均朝向所述间隙方向倾斜,所述竖筒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出风口朝向盖罩(18)的鼓风机(20)。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力发电用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管(8)和第二水管(9)通过卡套装置(21)与所述导管(7)固定连接,所述卡套装置(21)包括卡筒(22),所述卡筒(22)的上卡口设置有第一褶边(23),卡筒(22)的下卡口设置有第二褶边(24),且所述第一褶边(23)和第二褶边(24)上均开设有多个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螺栓。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火力发电用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矩形块(25),所述矩形块(25)的内部开设有用于第一水管(8)或第二水管(9)穿过的弧形孔(26),矩形块(25)的上侧壁上固定设有第一支耳(27),矩形块(25)的下侧壁上固定设有第二支耳(28),所述第一支耳(27)和第二支耳(28)上均开设有多个螺纹孔。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力发电用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导流板(6)与所述筒体(1)为一体成型。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力发电用余热回收装置,属于火力发电技术领域,解决了烟气热量无法再利用浪费热能源的技术问题。其包括筒体,筒体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对接管,筒体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对接管,筒体的内部固定设有隔板,隔板的下端与筒体的下内壁固定连接,隔板的上端与筒体的上内壁之间具有间隙。筒体的内部且位于隔板的左方设置有第一引流装置,筒体的内部且位于第一引流装置的上方固定设有弧形导流板。筒体的内部且位于隔板的右方固定设有导管,导管的上外壁沿导管延伸的方向延伸固定贴设有第一水管,导管的下外壁沿导管延伸的方向延伸固定贴设有第二水管。导管的左端固定连接在间隙位置,导管的右端与第二对接管相连通。通。通。
技术研发人员:
周瑞志 刘国友 高太振 王长海 朱磊 张丰收 李冰 杜启正 刘爽 曹斯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华能渑池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26
技术公布日:
202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