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设计题目: 设计 星 轮 零件的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
(生产纲领:4000件)
班 级:
设 计 者:
指导教师:
评定成绩:
设计日期: 2017年 11月 12 日至2017年11月26日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 设计 星 轮 零件的
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
(生产纲领:4000件)
设计内容: 1、产品零件图 1张
2、产品毛坯图 1张
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1套
4、机械加工工序卡片 1套
5、夹具装配图 1张
6、夹具主要零件图 2张
7、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
班 级:
设 计 者:
指导教师:
评定成绩:隔音房制作
2017年 11 月 12 日
机械制造工艺与夹具课程设计任务书 2
前 言 4
1.1零件的作用 5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5
二、工艺规程设计 7
2.1确定毛胚的制造形式 7
2.2基面的选择 7
2.2.1粗基准的选择 7
2.2.2 精基准的选择 7
2.3制定工艺路线 7
2.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胚尺寸的确定 8
2.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9
三、夹具设计方案 13
3.1对加工件进行工艺分析 13
3.2定位方案设计 13
3.2.1计算定位误差 13
3.2.2对加工槽两侧面对称度进行分析 13
3.3夹紧方案设计 14
3.4其它装置设计 14
3.5夹具体设计 15
3.6夹具工作原理(操作)简介 15
设计体会 16
致谢 17
参考文献 18
前 言
机械制造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后,综合运用以前所学有关机械专业知识,进行零件工艺过程设计。其目的在于巩固、加深扩展机械制造技术及其他有关所修课程的理论知识,把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相结合,能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初步具备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工艺规程的能力。本设计包括四个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零件的分析,包括零件的作用和零件的工艺分析。第二部分工艺规程设计,包括确定毛胚的制造形式、基面的选择、制定工艺路线、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第三部分课程设计心得体会。第四部分是参考文献。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随着所学专业知识的增加,我们急需要一个可以运用所学知识的机会,而课程设计可以作学习与工作间的过渡,正是一个初步积累经验的机会。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技术学和大部分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这次夹具设计紧跟零件工艺设计的脚步,使我们能综合运用机械制造技术学中的基本理论,并
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备了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工艺规程的能力。
通过夹具课程设计,我们系统的了解夹具工艺设计的全过程,为我们将来投入实际生产中做了准备。由于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不过完善,实践经验的欠缺,以及个人能力不足,在设计中难免会有考虑不周全出现错误的地方,恳请老师多多批评指正。
一、零件分析
图一 星轮零件图
1.1零件的作用
星轮为滚柱式超越离合器的部件,星轮和外圈均可分为主动轮。当星轮为主动件旋转式,滚柱受摩擦力的作用被楔紧在槽内,因而带动外圈一起转动,这时离合器处于接合状态。当星轮反转时,滚柱受摩擦力的作用,被推到槽中较宽的部分,不在楔紧在槽内,这时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如果星轮仍按左方向旋转,而外圈还能从另一条运动链获得与星轮转向相同但转速较大的运动时,按相对运动原理,离合器处于分离状态,定向离合器常用于汽车、拖拉机和机床等设备中。
1.2零件的工艺分析
1、零件的工艺性分析和零件图的审查
① 零件视图正确,足够表达直观、清楚、绘制符合国家标准,尺寸公差及技术要求的标注齐全、合理。
2、主要加工表面及要求
① 星轮外圆Φ40K6,Φ45f7,其形状公差均遵守包容要求,表面粗糙度均为Ra1.6μm。
② 星轮内孔Φ28H7,其形状公差遵守包容要求,表面粗糙度为Ra0.8μm,其外形尺寸14,端面与孔xoy2Φ28轴心线垂直度误差为0.025,其两端面对孔Φ25轴心线圆跳动误差为0.025.
③ 外圆Φ45轴心线对外圆Φ40轴心线的同轴度误差为0.06,外形尺寸61±0.15右端面对尺寸17的圆跳动误差为0.02.
④ 键槽宽度为8n9纳米金粉,长度为16mm,轴槽深为40.5h11,表面粗糙度Ra3.2μm,在Φ64的外圆上离它的轴心线24.3的平面与孔Φ28H7轴心线的平行度误差为0.012表面粗糙度为Ra0.8µm,3个Φ4H910种打隐私的方法孔相对于对称分布三个。
二、工艺规程设计
2.1确定毛胚的制造形式
防爆恒温恒湿零件材料为发光眼镜45钢,该材料属于难切削的材料,该材料经过调制处理后具有良好地综合性能,所以在加工过程中所选择的是调制热处理。零件的年产量已达到大批量生产的水平,且零件的轮廓尺寸不大,可采用模锻成型。
2.2基面的选择
基面的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基面选择得正确、合理。可以保证加工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否则,就会使加工工艺过程产生许多问题,导致零件报废,无法生产。
2.2.1粗基准的选择
对于本零件因为其Φ 28H7孔表面粗糙度为0.8要求较高,用三爪盘以外形Φ 43k6、Φ 48k6的轮廓为粗基准加工外圆各表面。
2.2.2 精基准的选择
以Φ 28H7表面粗糙度为0.8的孔,为精基准加工各外圆表面。
2.3制定工艺路线
制定工艺路线的出发点,应当是使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能得到合理的保证。在生产纲领已确定为大批量生产的条件下,可以采用万能机床配以专用工、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以外,还要考虑经济效果,一便降低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