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增刊国外舰船工程第1期
意大利海军舰船设计新概念
邓秭珞译君力校
摘要为了满足国际军事活动的要求,意大利海军与意大利联合造船公司合作评估了新
概念”母舰”,即将两栖船坞运输舰与航空母舰能力相结合.该舰将根据作战需求,能担负两栖舰
和航空母舰的双重角,并可与参与国际使命任务的舰艇(登陆艇)和飞行器(飞机)充分配合. 在一艘舰上将两种不同的任务剖面相结合所需要的有关技术问题,要求设计师必须改进设计方
法和寻求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主要论述了初步设计的一艘排水量大于26000t,总长约230m,
最大航速可达约28kn的舰船的有关问题.
关键词意大利舰船设计两栖舰航空母舰新概念
l引言
根据过去1O年中战略环境的变化来看,未来海
军在两栖战中的使命任务无疑将大大扩展.我们可
以有把握地说,航空母舰和两栖船坞运输舰已被普
汽车杯遍认可,并持久地影响着军事技术和海事工业的发展全貌.新一代的登陆艇在建立一个安全的滩头阵地的同时,可使海军部队能从母舰上调动到距离远得多的目的地.
金银花采摘机显然,这些扩大的作战行动需要更有效,更强大分子模型
的海军水面火力支援和增大携载车辆的空间.例如,一艘将两栖船坞运输舰和航空母舰的能力相结合的战舰,其排水量大于26000t,能以28kn航速
在恶劣的海情下航行.这艘舰向设计师提出很大的挑战,他必须精确地确定其所需的性能.而且由于执行使命任务的时间增长,舰上人员的舒适性和居住性水平都需要加以特别关注.
2作战使用任务需求
该舰将能进行远距离航行,其自持力估计约45 天,主要战区为包括红海,阿拉伯海湾和西印度洋在内的”扩展的地中海”.
该舰主要任务的优先次序为:
航空母舰
两栖舰
滚装船
该舰适用于执行下述任务:
兵力投射
和平支援行动
撤出同胞
人道主义行动
救灾活动
该舰的特性应是具有高度的灵活性,但不能保
证同时在最高水平执行三种舰的任务.
意大利海军标准,即NA V—o4A013”意大利海t型铝型材
军水面舰船稳性和浮性”,适用于舰船完整和破损的两种状态.
该舰最需遵守的意大利海军标准为:
27kn横风,在满载和最小使用状态时船坞进
水,使用压载时的完整稳性.破损稳性已按两个相
加法器电路邻舱室进水状态进行了验证,而在所有其他状态下, 计算结果满足三舱进水的稳性衡准.
在舰的基本设计中引进了损管系统,其目标是
达到高度的修复性,亦即利用舰系统性能及自动化方法增强舰生命力.该舰分为7个损管区.
3舰的主要性能参数
下面列出了该舰的主要性能参数和设计决定因素,图1为该舰的右舷侧视图.舰上系统按照意大
利海军标准衡准和设备进行设计,考虑了减振和降噪要求.
舰上系统尽量采用现成商用部件和解决措施,
特别是像尾门和尾跳板考虑到在滚装船上经济有效一
9一
2003年增刊国外舰船工程第1期
表1主要性能参数
图1右舷侧视图
主要尺度
两柱间y~,/m
总y~,/m
最大宽度/m
深度/m
满载排水t/t塑料挂钩
(执行航空母舰使命时)
人员编制/人
航速和续航力
试航排水量时的航速/kIl
(4X19800kW)
巡航航速/kIl
巡航航速时的续航力/km
215.60
236.50
<
23.40
27Ooo
14OO
28
16
11265.41
且使用证明良好的应用情况.
3.1航空母舰任务
从舰首至舰尾飞行甲板尺度约为234m×34.5
m,起降落平台183m×14.20m,滑跃甲板与舰
纵剖面平行.该航母典型的舰载机联队有A V一8B “鹞”式和EH101,AB212,NH90,SH3D舰载机,考
虑到将来搭载新型的联合攻击机,舰上已采取了技术措施.每部飞机升降机的设计载重量为30t.前
面一部在舰体内,为舷内升降机;后面一部在舷外可伸缩.升降机通常保持在工作位置上,仅在需要时
利用配备的装置使其合拢.
3.2两栖舰任务
作为两栖舰,进水船坞(包括登滩在内)的尺度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