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案模板(精选5篇)

阅读: 评论:0

初中历史教案模板〔精选5篇〕
初中历史教案模板〔精选5篇〕
初中历史教案1
教学目的
1、知识目的: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以下根底知识:波斯帝国的形成与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与帝国的建立;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2、才能培养:通过“结合当代世界地图,查一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的幅员包括今天的哪些主要国家”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辅助学史的才能;通过比拟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和罗马帝国扩张的异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p    历史问题的才能;通过罗马帝国的扩张和文化传播联络的分析^p    ,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对待战争影响的才能。
3、思想品德教育: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战争从未在人类生活中长时间地停留过,战争与文化严密相联,一般来说,战争具有强烈的破坏性,会给人们带来沉重的灾难。但是
仿形车床
它也有积极的作用:一次猛烈的战火之后,随之而来的,往往是文化的传播与浸透。从而增强学生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积极维护人类和平的愿望,并能对战争的后果做出比拟客观的价值判断。
本课重点和难点
本课主要介绍的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二世纪古代世界的三次主要战争。
教学重点:
“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氮气冷却系统教学难点:
如何辩证认识罗马帝国扩张的影响。
聚氨酯墙板
【讲授新课】
请学生学阅读导入框后,提问学生现代有一项重要的体育比赛就来于希波战争,请问是什
么工程?学生答复是马拉松长跑后,请一位学生讲述其来历,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同时受到爱国情感的感染。同时,让学生认识,在古代世界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与冲突所产生的两个方面的影响。
一、希波战争
公元前6世纪,古代伊朗人以波斯人为中心形成了波斯帝国。波斯帝国频繁出征和扩张。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把锋芒转向欧洲,三次出征希腊,史称希波战争。最终希腊获得成功。〔简单讲述三次波斯战争经过,也可以让学生来讲他们对于三次希波战争中熟悉的英雄的故事〕
二、亚历山大东征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马其顿国的强大、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和建立起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看《亚历山大铜像》,让学生去感悟铜像本身的象征意义,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显示《亚历山大帝国疆域》图,帮助学生识记亚历山大帝国疆域的大致范围。〔伊苏斯战役是亚历山大东侵的一次决定性战役,作适当补充〕亚历山大东侵的影响和学
生共同讨论,得出以下的认识:从帝国的疆域来看,亚历山大帝国几乎包括了当时人类的主要文明──波斯文明、埃及文明、犹太文明,甚至印度文明,这样整个亚欧大陆的交通就被打通了。因此,伴随着东侵的过程,客观上是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渗入到希腊文化的过程,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东西方文化得到交流和开展。教材提到埃及的亚历山大港,老师还可进一步补充,这时的亚历山大城成了世界文化的大都市,整个地中海地区的学者、艺人纷至沓来,竞芳斗艳,各显才华。
三、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展示《罗马的扩张》图,让学生理解2世纪时罗马帝国规模时的疆域四至──北达不列颠及莱茵河与多瑙河流域,东至幼发拉底河,南括埃及、苏丹北部及整个北非的地中海沿岸,西濒大西洋,它的疆域大大超过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由于战争的停顿和统治政策的加强,罗马帝国最初约二百年间,境内局势,经济繁荣。这是罗马帝国历史的“黄金时代”。至于繁荣的情况,让学生看教材内容。回忆在中国古代史学过的“丝绸之路”、两汉与大秦的往来有关知识,加强中外历史的联络。蜂巢芯
书中有两句英汉对照的古代罗马的谚语,它们实际上是罗马文化的珍贵遗产,对于加强历
史学科与英语学科的联络,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非常有益的。老师可提问学生“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谚语的?”学生对这两句谚语的理解可以自由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只要言之有理,自圆其说,老师都应当肯定。在此根底上,老师和学生能形成以下认识:“身在罗马,就做罗马人”反映出当时人们以做罗马人为荣的一种自豪的心态;“条条大路通罗马”反映出昔日罗马帝国疆域的辽阔和盛世的辉煌,等等。
板栗割口机
如何认识理解罗马帝国扩张的影响是教学的难点,教材有一句概括性的表述:“一方面,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另一方面,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过的广阔地区。”这是学生必须认识并加以理解的。对此老师让学生结合亚历山大东侵影响的学习展开自由讨论,并形成以下认识:战争充满着暴力,同时客观上又传播着文化,这就是战争影响的两个根本方面。正如教材在导入框里所概括的那样:“在古代世界,充满着强国与弱国,以及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与碰撞。这个过程伴随着暴力、奴役和压迫,但是在客观上也导致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交融。”罗马文化的传播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拉丁语不断向外传播,二是的诞生和开展。拉丁字母是如今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是如今世界上最有影响的三大宗教之一。
初中历史教案2举宫是什么意思
一、课程目的
〔一〕内容标准
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本文发布于:2023-07-26 23:22:5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93719.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