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异常基层健康管理规范

阅读: 评论:0

血脂异常基层健康管理规范
浙江省预防医学会心脑血管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
浙江省预防医学会慢性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血脂异常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病,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rteri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基层血脂异常健康管理能有效控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对降低心血管病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血脂异常的知晓率、率和控制率仍处于较低水平,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实施相对复杂,在基层转化应用困难,本规范综合基层高血压管理实践经验,参照《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 年修订版)》,在《浙江省血脂异常社区综合防治规范》试点实施基础上,经优化整合,形成基层血脂异常健康管理规范,用于个体血脂异常健康管理服务。
1概要
1.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血脂异常健康管理的术语和定义、管理流程、管理内容、随访管理和效果评价。本规范适用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健康体检机构、健康管理相关基层单位等对个体开展血脂异常的健康管理服务。
1.2规范性引用文件及指南(1)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 年修订版);(2)血脂异常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3)血脂异常基层合理用药指南
(2021 年);(4)中国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和管理指南;(5)中国居民
膳食指南(2016 年);(6)中国成人身体活动指南;(7)临床营养操作规程(2016 年);(8)浙江省高血压社区综合防治工作规范(2016 年);(9)浙江省糖尿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规范(2016 年)。
电脑美甲机1.3术语与定义
1.3.1血脂异常(1)在未服用调脂药物情况下,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或甘油三酯(triglyceride, TG)升高的患者,即符合下列一项或以上者:TC ≥ 6.2 mmol/L;LDL-C ≥ 3.4 mmol/L;TG ≥
双模卡2.3 mmol/L;(2) 既往有血脂异常史,目前正在服用调脂药物的患者。8gggg
1.3.2血脂异常高危个体既往无血脂异常疾病史,LDL-C
2.6 ~
3.39 mmol/L,同时合并有高血压或/和糖尿病或/ 和心脑血管疾病者。1.3.3一般个体无血脂异常疾病史,未达到血脂异常患者和高危个体判定标准者。
1.3.4健康管理基于个人健康信息对个体未来一定时间内心血管病的发生风险进行评估。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针对生活方式和危险因素制定个体化干预和行为校正计划并实施,提供必要的药物指导,定期进行跟踪和效果评估。同时,汇总和分析个体健康管理信息,对血脂异常人预防、和管理提出建议、指导和咨询。
1.3.5个体心血管病风险评估基于个人的健康信息,采用血脂异常防治指南推荐方法评估个体在特定时间内发生心血管病的可能性。
2血脂异常管理流程
血脂异常管理流程包括筛查、风险评估、确定控制目标、干预和
分类随访五大内容,涵盖了基层血脂异常管理的各个环节,通过基层和综合性医院的双向转诊,实现个体血脂全流程管理,见图1。
3血脂异常管理内容
3.1个人健康信息收集
3.1.1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出生年月、民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职业、等。透水混凝土做法
3.1.2健康信息(1)既往病史: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外周血管病、慢性肾病等主要疾病的既往病史;(2)家族史:包括(外)祖父、(外)祖母、父亲、母亲、兄弟/ 妹、子女等直系亲属的心血管病相关疾病患病情况;(3)生活方式及行为危险因素:包括膳食营养、身体活动、烟草使用、酒精使用、心理因素、睡眠等情况;(4)体格测量:包括身高、体重、腰围、心率、血压等指标;(5)临床辅助检查:包括心电图、颈动脉超声等指标;(6)实验室检测指标: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空腹血糖、TC、TG、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 CK)、肌酐(serum creatinine, 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 BUN)、尿酸(uric acid, UA)等。扩阴器
3.2风险评估个体心血管病危险评估是血脂异常决策和控制目标确定的基础,依据ASCVD 发病危险采取不同强度干预措施是血脂异常防治的核心策略。在收集个人信息的基础上,对个人未来10
年内发生ASCVD 的可能性进行预测。个体心血管病危险评估原则上按《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 年修订版)》推荐的ASCVD 危险评估流程,基层推荐采用心血管病危险分层简易评估表,见表1。依据血脂水平、危险因素和患病状况,将血脂异常患者分层为心血管病中低危患者、高危患者或极高危患者。
图1 血脂异常管理流程图(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单位:mmol/L)
车载卫星天线
表1 心血管病10年危险分层简易评估表
合并症和血清LDL-C分层(mmol/L)
<1.8  1.8~2.59  2.6~3.39  3.4~4.89≥4.9
③男性≥45岁或女性≥55岁。#ASCVD包括:①冠状动脉粥样
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稳定性冠心病、血运重建
术后、缺血性心肌病;②缺血性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③
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症状性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
3.3干预与
3.3.1血脂异常控制目标根据10 年心血管病危险分层确定,将LDL-C 作为首要靶点,见表2。如LDL-C 基线较高不能达标者,LDL-C 至少下降50%;如LDL-C 基线已达标的极高危者,LDL-C 仍应继续下降30%。因缺乏随机对照研究证据,对≥ 80 岁高龄老年人LDL-C 靶目标不做特别推荐。
表2 不同心血管病危险分层患者的血脂控制目标
心血管病10年危险分层LDL-C控制目标
中低危<3.4 mmol/L
高危<2.6 mmol/L
极高危<1.8 mmol/L
3.3.2非药物干预
3.3.2.1干预原则(1)非药物干预是血脂异常的基础,应终身进行,循序渐进,持之以恒;(2)所有患者均应在开始药物前首先应用非药物干预或与药物同时应用;(3)干预措施应具体化和个体化,并与日常生活相结合;(4)针对各种不健康生活方式进行综合干预。
3.3.2.2干预内容血脂异常患者和高危个体,无论是否选择调脂药物都必须坚持改善生活方式,重点包括:(1)合理膳食:在满足每日必需营养需要的基础上控制总能量,合理选择各类营养要素构成比例。减少膳食脂肪摄入,每日摄入脂肪不应超过总能量的20%~30%,

本文发布于:2023-07-25 01:41:27,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91082.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血脂   管理   包括   心血管病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