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抗黄变面料及其加工工艺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发明涉及面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耐磨抗黄变面料及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2.面料是用于制作服装、生活用品等的材料,人们可根据需要,调整面料的性质,使其能够诠释服装、生活用品等的风格和特性,还能够直接左右着服装、生活用品等的彩、造型的表现效果。现有的一些家纺商品采用纯棉、涤纶等面料制备,纯棉面料相较于涤纶面料轻松保暖、柔和贴身,且具有优异的吸湿性、透气性,但长期使用后会发生局部的颜变化,美观度大幅度下降,且纯棉面料耐磨性能较差,易磨损减薄,不利于长期使用。因此,我们提出一种耐磨抗黄变面料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抗黄变面料及其加工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磨抗黄变面料,包括经线、纬线和整理剂,所述经线由33~50%棉纤维和50~67%粘胶纤维混纺制得,所述纬线由棉纤维制得,所述棉纤维、粘胶纤维经过整理剂进行预处理,所述整理剂包括以下组分:端环氧硅油、酰胺、氯铂酸。
5.进一步的,所述端环氧硅油、酰胺的摩尔比为1:(0.67~1)。
6.进一步的,所述酰胺包括以下组分:二聚二醇、多胺基聚醚、三氯异氰尿酸、三聚氯氰、过氧化氢、三乙胺。
7.进一步的,所述二聚二醇和多胺基聚醚的摩尔比为1:(1.34~1.60)。
8.进一步的,所述多胺基聚醚包括以下摩尔组分:1~5份聚醚多元醇、0.83~1份三乙胺、0.8~1.2份、1~3份异丙醇胺、2~4份甲苯。
9.进一步的,所述二聚二醇包括以下重量组分:270~300份棉籽油脂肪酸、0.4~0.5份碘、12~16份活性白土、1.0~1.2份无水氯化锂、0.3~1.5份亚铬酸铜。
10.一种耐磨抗黄变面料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取棉纤维、粘胶纤维,浸没于整理剂中,制得预处理棉纤维、预处理粘胶纤维;(2)制备面料:取预处理棉纤维、预处理粘胶纤维混纺,得到经线,取预处理棉纤维纺丝,得到纬线,取经线和纬线编织得到坯布,整理,制得面料。
11.进一步的,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取聚醚多元醇、三乙胺、,反应,制得多胺基聚醚;取棉籽油脂肪酸,加入碘,升温,反应;取产物,加入活性白土、无水氯化锂,升温,反应,制得二聚酸;加入亚铬酸铜,升压加氢,制得二聚二醇;
取溶剂,加入二聚二醇、多胺基聚醚,加入三氯异氰尿酸、三聚氯氰、过氧化氢、三乙胺,升温,反应,制得酰胺;取酰胺、端环氧硅油、氯铂酸,升温,反应,制得有机硅;取有机硅加入冰醋酸,加入去离子水,高速剪切,制得整理剂;取棉纤维、粘胶纤维,置于整理剂中浸渍,干燥,制得预处理棉纤维、预处理粘胶纤维;(2)制备面料:取丝肽溶液,调节体系ph至酸性,加入环氧氯丙烷,升温,反应,调节体系ph至碱性,制得处理剂;取预处理棉纤维、预处理粘胶纤维混纺,得到经线,取预处理棉纤维纺丝,得到纬线,取经线和纬线编织得到坯布,加入处理剂,调节体系ph至碱性,升温,反应,干燥,制得面料。
1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包括以下步骤:取聚醚多元醇、三乙胺共混,在氮气氛围中,加入,调节体系温度为-5~40℃,反应6~10h过滤,洗涤,加入异丙醇胺、甲苯,升温至80~130℃,反应6~8h,过滤,干燥,制得多胺基聚醚;以聚醚多元醇为原料,三乙胺为催化剂、为磺酰剂进行磺酰化反应,制得端磺基酯化物;以异丙醇胺为胺解剂,甲苯为沉淀剂,将端磺基酯化物胺解,制得多胺基聚醚;能够使所制有机硅具有较好的流动性,提高与纤维间的相容性,并对其增强增韧;取棉籽油脂肪酸,加入碘,升温至180~190℃,反应50~70min;取产物,加入活性白土、无水氯化锂,升温至220~250℃,反应6~10h,抽滤,置于1~1.5pa真空度、160~180℃温度下,以120~180rpm速度旋蒸,升温至240~260℃,再次旋蒸,制得二聚酸;加入亚铬酸铜,升压加氢,制得二聚二醇;棉籽油脂肪酸在碘的作用下转化为共轭体,然后催化生成二聚酸、二聚二醇,能够提高所制有机硅的乳化性能和抗氧化能力,促进所制面料的抗氧化性能,防止面料在长期使用、晾晒中氧化变黄;取无水乙醇、去离子水、二甲基亚砜共混,加入二聚二醇、多胺基聚醚,加入三氯异氰尿酸、三聚氯氰、过氧化氢,升温至75~77℃,加入三乙胺,反应10~12h,制得酰胺;二聚二醇中的羟基被三氯异氰尿酸、三聚氯氰、过氧化氢的氧化、氯化,与多胺基聚醚中的胺基反应,生成具有活性酰胺键的酰胺,利于后续反应的发生,制得的有机硅应用于面料时,能够使得面料在较低温度下仍能保持柔软、质轻特性,且尺寸稳定、耐水洗、抗静电,抗皱性能好;取酰胺、甲苯共混,在氮气氛围中,升温至70~80℃,恒温30min,加入端环氧硅油、氯铂酸的异丙醇溶液,升温至100~110℃,反应8~10h,冷却至30~50℃,制得有机硅;酰胺中的活性酰胺键与端环氧硅油中的环氧基团反应,能够增加所制有机硅的亲水疏油性能,使得所制面料应用于面料时能够防止油脂的吸附,避免油脂氧化使得面料发生黄变,并提高所制面料的柔软、耐洗、耐酸碱性能,增强其平滑、抗皱、耐磨性能及弹性。
13.取有机硅加入冰醋酸,加入去离子水,高速剪切,制得整理剂;依次取棉纤维、粘胶纤维,置于整理剂中浸渍,整理剂温度为25~35℃,浸渍时间为20~30s,于80~90℃焙烘1~2min,130~165℃焙烘0.5~2min,制得预处理棉纤维、预处
理粘胶纤维。
14.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包括以下步骤:取丝肽加入去离子水制得溶液,升温至80~120℃,加入稀硫酸调节体系ph至3~4,搅拌,缓慢加入环氧氯丙烷,反应2~3h,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制得处理剂;其中丝肽中氨基与环氧氯丙烷的摩尔比为1:(0.5~1.8);取预处理棉纤维、预处理粘胶纤维混纺,得到经线,取预处理棉纤维纺丝,得到纬线,取经线和纬线编织得到坯布,浸没去离子水中,加入氢氧化钠调节体系ph至9~10,加入处理剂,升温至50~95℃,反应0.5~6h,脱水,洗涤,72~78℃焙烤25~35min,制得面料。丝肽中接枝的环氧基团与纤维中的活性酰胺基、羟基反应,能够降低所制面料的摩擦系数,并提高其抗静电、吸湿性能,增强所制面料的使用感。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发明的耐磨抗黄变面料及其加工工艺,通过聚醚多元醇制得多胺基聚醚,棉籽油脂肪酸制得二聚二醇,二者反应生成酰胺,再与端环氧硅油中反应生成有机硅,制得整理剂,应用于棉纤维和粘胶纤维时,能够扩散、渗透,均匀分布在纤维中,形成薄膜,降低纤维与纺纱通道表面能的摩擦系数,提高纤维的加工性能;提高所制面料的强韧性、抗皱、耐摩擦、耐水洗、抗氧化抗黄变性能等性能。
16.2.本发明耐磨抗黄变面料及其加工工艺,通过丝肽与纤维接枝反应,增强所制面料的吸湿性能,降低所制面料的摩擦系数,提高其抗静电能力,增强所制面料的使用感。
17.3.本发明的耐磨抗黄变面料及其加工工艺,通过棉纤维和粘胶纤维的混纺制得经线,棉纤维制得纬线,所制面料能够在保持吸湿、柔软性能的同时,提高其耐磨、强度性能,且能够在湿润条件下保持较高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9.实施例1(1)整理:1.1.整理剂的制备:取15g聚醚多元醇、0.84g三乙胺共混,在氮气氛围中,加入0.88g,调节体系温度为40℃,反应6h过滤,洗涤,加入0.73ml异丙醇胺、1.63ml甲苯,升温至80℃,反应6h,过滤,干燥,制得多胺基聚醚;取270g棉籽油脂肪酸,加入0.40g碘,升温至180℃,反应50min;加入12g活性白土、1.0g无水氯化锂,升温至220℃,反应6h,抽滤,置于1pa真空度、160℃温度下,以120rpm速度旋蒸,升温至240℃,再次旋蒸,制得二聚酸;加入0.3g亚铬酸铜,升压加氢,制得二聚二醇;取15.8ml无水乙醇、100ml去离子水、11ml二甲基亚砜共混,加入18.5g二聚二醇、77.4g多胺基聚醚,加入48.9g三氯异氰尿酸、9.6g三聚氯氰、35.8g过氧化氢,升温至75℃,加入58g三乙胺,反应10h,制得酰胺;
取10g酰胺、26.2ml甲苯共混,在氮气氛围中,升温至70℃,恒温30min,加入3.8g端环氧硅油和9g氯铂酸的异丙醇溶液,升温至100℃,反应8h,冷却至30℃,制得有机硅;氯铂酸的异丙醇溶液浓度为0.05mol/l;取20g有机硅加入4g司盘60,加入76ml去离子水,以3000r/min的转速乳化15min;加入50ml去离子水,制得整理剂,用冰醋酸调节体系ph至6;1.2.浸渍:依次取棉纤维、粘胶纤维,置于整理剂中浸渍,整理剂温度为25℃,浸渍时间为20s,浴比1:20,于80℃焙烘1min,130℃焙烘0.5min,制得预处理棉纤维、预处理粘胶纤维。
20.(2)取5g丝肽加入95ml去离子水制得溶液,升温至80℃,加入稀硫酸(质量浓度50%)调节体系ph至4,搅拌,缓慢加入1.23g环氧氯丙烷,反应2h,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质量浓度1%)调节体系ph至9,制得处理剂;取50%预处理棉纤维、50%预处理粘胶纤维混纺,得到经线;取预处理棉纤维纺丝,得到纬线;取经线和纬线编织得到坯布;取95ml去离子水,加入5g处理剂,用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体系ph至9,升温至50℃,将坯布浸没,浴比为1:10,反应0.5h,脱水,洗涤,72℃焙烤25min,制得面料。
21.实施例2(1)整理:1.1.整理剂的制备:取45g聚醚多元醇、0.93g三乙胺共混,在氮气氛围中,加入1.1g,调节体系温度为18℃,反应8h过滤,洗涤,加入1.46ml异丙醇胺、2.4ml甲苯,升温至105℃,反应7h,过滤,干燥,制得多胺基聚醚;取285g棉籽油脂肪酸,加入0.45g碘,升温至180℃,反应50min;加入14g活性白土、1.1g无水氯化锂,升温至235℃,反应8h,抽滤,置于1.2pa真空度、170℃温度下,以150rpm速度旋蒸,升温至250℃,再次旋蒸,制得二聚酸;加入0.9g亚铬酸铜,升压加氢,制得二聚二醇;取15.8ml无水乙醇、100ml去离子水、11ml二甲基亚砜共混,加入18.5g二聚二醇、85.1g多胺基聚醚,加入53.8g三氯异氰尿酸、10.6g三聚氯氰、39.4g过氧化氢,升温至76℃,加入58g三乙胺,反应11h,制得酰胺;取10g酰胺、26.2ml甲苯共混,在氮气氛围中,升温至75℃,恒温30minn,加入5.0g端环氧硅油和9g氯铂酸的异丙醇溶液,升温至105℃,反应9h;冷却至40℃,制得有机硅;氯铂酸的异丙醇溶液浓度为0.05mol/l;取20g有机硅加入4g司盘60,加入76ml去离子水,以3000r/min的转速乳化15min;加入50ml去离子水,制得整理剂,用冰醋酸调节体系ph至6;1.2.浸渍:依次取棉纤维、粘胶纤维,置于整理剂中浸渍,整理剂温度为30℃,浸渍时间为25s,于85℃焙烘1.5min,148℃焙烘1.2min,制得预处理棉纤维、预处理粘胶纤维。
22.(2)取5g丝肽加入95ml去离子水制得溶液,升温至100℃,加入稀硫酸(质量浓度50%)调节体系ph至3.5,搅拌,缓慢加入2.21g环氧氯丙烷,反应2.5h,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质量浓度1%)调节体系ph至9,制得处理剂;
取33%预处理棉纤维、67%预处理粘胶纤维混纺,得到经线,取预处理棉纤维纺丝,得到纬线,取经线和纬线编织得到坯布;取95ml去离子水,加入5g处理剂,用氢氧化钠水溶液(质量浓度1%)调节体系ph至9.5,升温至75℃,将坯布浸没,浴比为1:10,反应3.2h,脱水,洗涤,75℃焙烤30min,制得面料。
23.实施例3(1)整理:1.1.整理剂的制备:取75g聚醚多元醇、1.0g三乙胺共混,在氮气氛围中,加入1.3g,调节体系温度为-5℃,反应10h过滤,洗涤,加入2.14ml异丙醇胺、3.2ml甲苯,升温至130℃,反应8h,过滤,干燥,制得多胺基聚醚;取300g棉籽油脂肪酸,加入0.50g碘,升温至190℃,反应70min;取产物,加入16g活性白土、1.2g无水氯化锂,升温至250℃,反应10h,抽滤,置于1.5pa真空度、180℃温度下,以180rpm速度旋蒸,升温至260℃,再次旋蒸,制得二聚酸;加入1.5g亚铬酸铜,升压加氢,制得二聚二醇;15.8ml无水乙醇、100ml去离子水、11ml二甲基亚砜共混,加入18.5g二聚二醇、92.8g多胺基聚醚,加入58.6g三氯异氰尿酸、11.5g三聚氯氰、42.9g过氧化氢,升温至77℃,加入58g三乙胺,反应12h,制得酰胺;取10g酰胺、26.2ml甲苯共混,在氮气氛围中,升温至80℃,恒温30min,加入6.0g端环氧硅油和9g氯铂酸的异丙醇溶液,升温至110℃,反应10h,冷却至50℃,制得有机硅;氯铂酸的异丙醇溶液浓度为0.05mol/l;1.2.浸渍:取20g有机硅加入4g司盘60,加入76ml去离子水,以3000r/min的转速乳化15min;加入50ml去离子水,制得整理剂,用冰醋酸调节体系ph至6;(2)依次取棉纤维、粘胶纤维,置于整理剂中浸渍,整理剂温度为35℃,浸渍时间为30s,浴比1:20,于90℃焙烘2min,165℃焙烘2min,制得预处理棉纤维、预处理粘胶纤维。
24.取5g丝肽加入95ml去离子水制得溶液,升温至120℃,加入稀硫酸(质量浓度50%)调节体系ph至3,搅拌,缓慢加入3.60g环氧氯丙烷,反应3h,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质量浓度1%)调节体系ph至9,制得处理剂;取67%预处理棉纤维、33%预处理粘胶纤维混纺,得到经线,取预处理棉纤维纺丝,得到纬线,取经线和纬线编织得到坯布;取95ml去离子水,加入5g处理剂,用氢氧化钠水溶液调节体系ph至9,升温至95℃,将坯布浸没,浴比为1:10,反应6h,脱水,洗涤,78℃焙烤35min,制得面料。
25.对比例1与实施例2相比,整理剂制备步骤为:132ml二氯甲烷、23.5mln,n-二异丙基乙胺共混,加入18.0g二聚酸、85.1g多胺基聚醚,在氮气气氛保护下,反应11h,制得酰胺;取10g酰胺、26.2ml甲苯共混,在氮气氛围中,升温至75℃,恒温30min,加入5.0g端环氧硅油和9g氯铂酸的异丙醇溶液,升温至105℃,反应9h;冷却至40℃,制得有机硅;氯铂酸的异丙醇溶液浓度为0.05mol/l;
取14.4g酰胺、6.6g端环氧硅油加入4g司盘60,加入76ml去离子水,以3000r/min的转速乳化15min;加入50ml去离子水,制得整理剂,用冰醋酸调节体系ph至6;其余制备工艺、参数与实施例2中的一致。
26.对比例2与实施例2相比,整理剂制备步骤为:取20g端环氧硅油加入4g司盘60,加入76ml去离子水,以3000r/min的转速乳化15min;加入50ml去离子水,制得整理剂,用冰醋酸调节体系ph至6;其余制备工艺、参数与实施例2中的一致。
27.对比例3与实施例2相比,整理剂制备步骤为:取20g氨基硅油加入4g司盘60,加入76ml去离子水,以3000r/min的转速乳化15min;加入50ml去离子水,制得整理剂;其余制备工艺、参数与实施例2中的一致。
28.对比例4与对比例4相比,步骤(2)经线和纬线编织得到坯布未经过处理剂处理,得到面料。
29.上述制备方式中的原料用量可等比例放大。
30.上述坯布的径向密度为175根/英寸,纬向密度85根/英寸。
31.聚醚多元醇:聚醚330,来源于杭州久灵化工有限公司;棉籽油脂肪酸:来源于江西中环新材料有限公司;端环氧硅油:e875447,来源于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氨基硅油:a909718,来源于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棉纤维:为新疆长绒棉,来源于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线密度1.2dtex,纤维长度38.7mm;粘胶纤维:来源于新乡化纤股g有限公司,线密度1.5dtex,纤维长度3mm;丝肽:jgt155,来源于陕西嘉果肽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32.实验取实施例1-3中得到的面料、对比例1-4中得到的面料,制得试样,试样在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65%的条件下,静置平衡24h,分别对其防黄变、耐磨性能进行检测并记录检测结果,见表1:防黄变性能测试:将试样采用测仪在白度值测定状态下对试样各部位随机8个点进行白度测试,取平均值,记为初始白度;进行常规水洗、在紫外老化仪下老化10h,重复10次,以d65光源,采用测仪在白度值测定状态下对试样各部位随机8个点进行白度测试,取平均值,记为试验白度;计算试验白度与初始白度的数值差。
33.摩擦性能测试:将试样置于在标准大气条件下调湿24h,采用kes-fb织物表面性能测定仪,对试样表面的摩擦性能进行测试,以试样的摩擦系数为性能指标。
34.抗褶皱性能测试:以gb/t3819-1997中的垂直法为参考标准,采用yg541e全自动激光织物折皱弹性测试仪对试样的抗褶皱性能进行测试;试样砝码10n,施压时间5min。
35.表1 测试结果
根据表1中的数据,可以清楚得到以下结论:实施例1-3中得到的面料、对比例1-4中得到的面料形成对比,检测结果可知,1、与对比例4相比,实施例1-3中得到的面料,其摩擦系数、差值数据明显降低,褶皱回复角数据明显提高,这充分说明本发明实现了对所制面料抗皱、抗黄变、耐摩擦性能的提高;与对比例中得到的面料相比,实施例1-3中得到的面料,其摩擦系数、差值褶皱回复角数据均保持在较好的范围内,可知本发明在制备工艺及其参数设定中能够实现对所制面料抗皱、抗黄变、耐摩擦性能的稳定;2、与实施例2中得到的面料相比,对比例1-4中得到的面料,其摩擦系数、差值数据提高,褶皱回复角数据下降,可知所制面料抗皱、抗黄变、耐摩擦性能劣化,可知本发明能够实现对所制面料抗皱、抗黄变、耐摩擦性能的协同改善。
3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3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耐磨抗黄变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经线、纬线,所述经线由33~50%棉纤维和50~67%粘胶纤维混纺制得,所述纬线由棉纤维制得,所述棉纤维、粘胶纤维经过整理剂进行预处理,所述整理剂包括以下组分:端环氧硅油、酰胺、氯铂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抗黄变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环氧硅油、酰胺的摩尔比为1:(0.67~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抗黄变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酰胺包括以下组分:二聚二醇、多胺基聚醚、三氯异氰尿酸、三聚氯氰、过氧化氢、三乙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磨抗黄变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聚二醇和多胺基聚醚的摩尔比为1:(1.34~1.60)。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磨抗黄变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胺基聚醚包括以下摩尔组分:1~5份聚醚多元醇、0.83~1份三乙胺、0.8~1.2份、1~3份异丙醇胺、2~4份甲苯。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磨抗黄变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二聚二醇包括以下重量组分:270~300份棉籽油脂肪酸、0.4~0.5份碘、12~16份活性白土、1.0~1.2份无水氯化锂、0.3~1.5份亚铬酸铜。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耐磨抗黄变面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取棉纤维、粘胶纤维,浸没于整理剂中,制得预处理棉纤维、预处理粘胶纤维;(2)制备面料:取预处理棉纤维、预处理粘胶纤维混纺,得到经线,取预处理棉纤维纺丝,得到纬线,取经线和纬线编织得到坯布,整理,制得面料。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耐磨抗黄变面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预处理:取聚醚多元醇、三乙胺、,反应,制得多胺基聚醚;取棉籽油脂肪酸,加入碘,升温,反应;取产物,加入活性白土、无水氯化锂,升温,反应,制得二聚酸;加入亚铬酸铜,升压加氢,制得二聚二醇;取溶剂,加入二聚二醇、多胺基聚醚,加入三氯异氰尿酸、三聚氯氰、过氧化氢、三乙胺,升温,反应,制得酰胺;取酰胺、端环氧硅油、氯铂酸,升温,反应,制得有机硅;取有机硅加入冰醋酸,加入去离子水,高速剪切,制得整理剂;取棉纤维、粘胶纤维,置于整理剂中浸渍,干燥,制得预处理棉纤维、预处理粘胶纤维;(2)制备面料:取丝肽溶液,调节体系ph至酸性,加入环氧氯丙烷,升温,反应,调节体系ph至碱性,制得处理剂;取预处理棉纤维、预处理粘胶纤维混纺,得到经线,取预处理棉纤维纺丝,得到纬线,取经线和纬线编织得到坯布,加入处理剂,调节体系ph至碱性,升温,反应,干燥,制得面料。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耐磨抗黄变面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
包括以下步骤:取聚醚多元醇、三乙胺共混,在氮气氛围中,加入,调节体系温度为-5~40℃,反应6~10h过滤,洗涤,加入异丙醇胺、甲苯,升温至80~130℃,反应6~8h,过滤,干燥,制得多胺基聚醚;取棉籽油脂肪酸,加入碘,升温至180~190℃,反应50~70min;取产物,加入活性白土、无水氯化锂,升温至220~250℃,反应6~10h,抽滤,置于1~1.5pa真空度、160~180℃温度下,以120~180rpm速度旋蒸,升温至240~260℃,再次旋蒸,制得二聚酸;加入亚铬酸铜,升压加氢,制得二聚二醇;取无水乙醇、去离子水、二甲基亚砜共混,加入二聚二醇、多胺基聚醚,加入三氯异氰尿酸、三聚氯氰、过氧化氢,升温至75~77℃,加入三乙胺,反应10~12h,制得酰胺;取酰胺、甲苯共混,在氮气氛围中,升温至70~80℃,恒温30min,加入端环氧硅油、氯铂酸的异丙醇溶液,升温至100~110℃,反应8~10h,冷却至30~50℃,制得有机硅;取有机硅加入冰醋酸,加入去离子水,高速剪切,制得整理剂;依次取棉纤维、粘胶纤维,置于整理剂中浸渍,整理剂温度为25~35℃,浸渍时间为20~30s,于80~90℃焙烘1~2min,130~165℃焙烘0.5~2min,制得预处理棉纤维、预处理粘胶纤维。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耐磨抗黄变面料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以下步骤:取丝肽加入去离子水制得溶液,升温至80~120℃,加入稀硫酸调节体系ph至3~4,搅拌,缓慢加入环氧氯丙烷,反应2~3h,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制得处理剂;取预处理棉纤维、预处理粘胶纤维混纺,得到经线,取预处理棉纤维纺丝,得到纬线,取经线和纬线编织得到坯布,浸没去离子水中,加入氢氧化钠调节体系ph至9~10,加入处理剂,升温至50~95℃,反应0.5~6h,脱水,洗涤,72~78℃焙烤25~35min,制得面料。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磨抗黄变面料及其加工工艺,包括经线、纬线和整理剂,所述经线由33~50%棉纤维和50~67%粘胶纤维混纺制得,所述纬线由棉纤维制得,所述棉纤维、粘胶纤维经过整理剂进行预处理,所述整理剂包括以下组分:端环氧硅油、酰胺、氯铂酸。本发明通过聚醚多元醇制得多胺基聚醚,棉籽油脂肪酸制得二聚二醇,二者反应生成酰胺,再与端环氧硅油中反应生成有机硅,制得整理剂,应用于棉纤维和粘胶纤维时,能够扩散、渗透,均匀分布在纤维中,形成薄膜,降低纤维与纺纱通道表面能的摩擦系数,提高纤维的加工性能;提高所制面料的强韧性、抗皱、耐摩擦、耐水洗、抗氧化抗黄变性能等性能。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

黄磊 槐向兵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江苏陆亿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8.23

技术公布日:

2022/11/3

本文发布于:2022-12-01 17:15:22,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8858.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棉纤维   面料   粘胶   硅油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