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灭菌
杀虫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智能化多功能灭菌杀虫一体机。
背景技术:
2.现有技术中针对空气进行净化杀菌的消杀机存在的缺点是功能单一,无法实现对空气的多重净化和杀菌功能,在技术上具有一定的技术缺陷。并且,现有技术中的消杀设备还存在的缺点是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操作过程繁琐,且无法实现智能化精准控制,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提高了消杀成本。再者,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消杀设备无法实现多机互连,无法实现协同作用。例如,申请号为cn 111467520 a的专利申请存在的问题是只能实现单一的紫外线杀菌功能,功能以及消杀方式单一,且结构较为复杂,制作工艺复杂。
3.因此,一种智能化、多功能且智能化控制的消杀设备有待提出。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能够对空气进行净化的消杀设备。
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智能化多功能灭菌杀虫一体机,包括机体,
所述机体内设有进排风
单元和空气净化单元,所述机体外设有雾化单元,所述雾化单元的进口并联连接有灭菌储液箱一和杀虫储液箱二,所述储液箱一和储液箱二均通过一输液泵为雾化单元输送雾化介质;所述机体外还设有空气监测单元,所述空气监测单元与一控制模块
电信号连接,所述输液泵电信号连接在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口上;所述控制模块与一供电模块电连接。
7.优选地,所述进排风单元包括进风扇和排风扇,所述进风扇的进风口和排风扇的出风口均与机体外部连通;
8.所述净化单元包括一等离子、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并对进风扇吸收的空气进行净化;所述空气监测单元包括红外感应器以及空气探测器,二者并联电信号连接在控制模块上。
9.优选地,所述雾化单元包括一超声波雾化器,所述储液箱一、储液箱二二者的出口位置与输液泵之间设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还与控制模块电信号连接。
10.优选地,所述储液箱一连接支管一,所述储液箱二连接支管二,所述支管一和支管二并联连接在主管上,所述控制阀串接在主管上,且所述控制阀设为电磁阀。
11.优选地,所述机体内还设有电信号连接在控制模块上的紫外线灭菌灯,所述等离子、负离子空气净化器设为至少两个,并分别靠近进风扇和排风扇;所述机体外设有一电信号连接在控制模块上的状态指示灯。
12.优选地,所述状态指示灯嵌设在机体外壁面上,所述机体外壁面上还设有与控制模块电信号连接的触摸面板。
13.优选地,所述机体设为柜式结构,其下部设有万向轮。
1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15.通过提出带有空气净化单元、雾化单元以及空气监测单元为一体的消杀设备,且设置了控制模块来进行智能化控制,在控制模块上电信号连接带有输液泵的储液箱一、储液箱二,从而丰富了消杀设备的功能,实现了智能化消杀功能,提高了消杀效率,降低了消杀成本;
16.通过将雾化单元、空气监测单元电信号连接在控制模块上,从而实现了及时调节空气质量的功能,至智能化程度高,节省了人工消杀的劳动负荷,实现了多重消杀功能从,操作简单,实现了协同处理的功能。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信号传输流程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1和2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20.一种智能化多功能灭菌杀虫一体机,包括机体1,机体1内设有进排风单元和空气净化单元,机体1外设有雾化单元,雾化单元的进口并联连接有灭菌储液箱一2和杀虫储液箱二3,储液箱一2和储液箱二3均通过一输液泵4为雾化单元输送雾化介质;机体1外还设有空气监测单元,空气监测单元与一控制模块5电信号连接,输液泵4电信号连接在控制模块5的输出端口上;控制模块5与一供电模块电连接。
21.在利用本装置进行实施的过程中,包括以下工作过程:
22.利用空气监测单元对空气进行监测,具体可监测空气中气味、蚊虫以及细菌等指标,而后将监测到信号传输至控制模块5,当监测到的指标超出预设值之后,通过控制模块5的信息处理后,对进排风单元以及空气净化单元发出信号,使其开始工作,利用进排风单元实现空气流动,并通过空气净化单元实现空气净化;与此同时,发出信号至输液泵4,使其将储液箱一2和储液箱二3中的杀虫、灭菌用药液输送至雾化单元中,从而利用雾化单元对药液进行雾化,在雾化后释放至空气中,从而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杀虫和灭菌功能;继而,当空气监测单元实时监测的数据低于预设值后,停止输液泵4以及进排风单元、空气净化单元的工作,完成杀虫灭菌动作,从而达到了智能控制的作用,节省了杀虫灭菌成本,且响应及时,无须连接不同功能的消杀设备,节省了人力操作步骤,降低了消杀负荷。
23.进排风单元包括进风扇7和排风扇8,进风扇7的进风口和排风扇8的出风口均与机体1外部连通;
24.净化单元包括一等离子、负离子空气净化器9,并对进风扇7吸收的空气进行净化;空气监测单元包括红外感应器10以及空气探测器11,二者并联电信号连接在控制模块5上。
25.进风扇7和排风扇8分别通过一风管延伸至机体1外部,从而实现了送风和排风的功能。等离子、负离子空气净化器8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净化器即可,从而达到了方便制作的作用,满足了对空气进行净化的需求。红外感应器10以及空气探测器11用于实现了对空气温度以及空气质量的探测,并把探测到的电信号传输至控制模块5中,通过控制模块5进行信号处理,当空气质量下降时,控制模块5对输液泵4发出控制信号,从而利用输液泵4
输送药液至雾化超声波雾化器12,从而将药液雾化成水滴状,从而释放至空气中进行净化操作。
26.雾化单元包括一超声波雾化器12,储液箱一2、储液箱二3二者的出口位置与输液泵4之间设有控制阀13,控制阀13还与控制模块5电信号连接。
27.储液箱一2和储液箱二3上均设置补液口,从而用于定期补充药液,实现循环式使用功能。
28.储液箱一2连接支管一14,储液箱二3连接支管二15,支管一14和支管二15并联连接在主管16上,控制阀13串接在主管16上,且控制阀13设为电磁阀。
29.利用控制模块5来发出信号控制电磁阀动作,从而开启或关闭主管16所在回路上的流量,达到了实时调整流量进而智能化净化空气的作用,节省成本。
30.机体1内还设有电信号连接在控制模块5上的紫外线灭菌灯17,等离子、负离子空气净化器9设为至少两个,并分别靠近进风扇7和排风扇8;机体1外设有一电信号连接在控制模块5上的状态指示灯18。
31.紫外线灭菌灯17在启动后实现杀菌功能,其通过与控制模块5电信号连接,达到了智能化工作的作用,提高了工作效率。
32.状态指示灯18嵌设在机体1外壁面上,机体1外壁面上还设有与控制模块5电信号连接的触摸面板19。
33.触摸面板19设置成触摸屏结构,从而方便用户在机体1外部进行操作。
34.机体1设为柜式结构,其下部设有万向轮。
35.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化多功能灭菌杀虫一体机,包括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内设有进排风单元和空气净化单元,所述机体外设有雾化单元,所述雾化单元的进口并联连接有灭菌储液箱一和杀虫储液箱二,所述储液箱一和储液箱二均通过一输液泵为雾化单元输送雾化介质;所述机体外还设有空气监测单元,所述空气监测单元与一控制模块电信号连接,所述输液泵电信号连接在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口上;所述控制模块与一供电模块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多功能灭菌杀虫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排风单元包括进风扇和排风扇,所述进风扇的进风口和排风扇的出风口均与机体外部连通;所述净化单元包括一等离子、负离子空气净化器,并对进风扇吸收的空气进行净化;所述空气监测单元包括红外感应器以及空气探测器,二者并联电信号连接在控制模块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多功能灭菌杀虫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单元包括一超声波雾化器,所述储液箱一、储液箱二二者的出口位置与输液泵之间设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还与控制模块电信号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多功能灭菌杀虫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箱一连接支管一,所述储液箱二连接支管二,所述支管一和支管二并联连接在主管上,所述控制阀串接在主管上,且所述控制阀设为电磁阀。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多功能灭菌杀虫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内还设有电信号连接在控制模块上的紫外线灭菌灯,所述等离子、负离子空气净化器设为至少两个,并分别靠近进风扇和排风扇;所述机体外设有一电信号连接在控制模块上的状态指示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多功能灭菌杀虫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指示灯嵌设在机体外壁面上,所述机体外壁面上还设有与控制模块电信号连接的触摸面板。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智能化多功能灭菌杀虫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设为柜式结构,其下部设有万向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化多功能灭菌杀虫一体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内设有进排风单元和空气净化单元,所述机体外设有雾化单元,所述雾化单元的进口并联连接有灭菌储液箱一和杀虫储液箱二,所述储液箱一和储液箱二均通过一输液泵为雾化单元输送雾化介质;所述机体外还设有空气监测单元,所述空气监测单元与一控制模块电信号连接,所述输液泵电信号连接在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口上;所述控制模块与一供电模块电连接。本实用新型实用性和功能性强,可广泛应用于灭菌杀虫装置技术领域。可广泛应用于灭菌杀虫装置技术领域。可广泛应用于灭菌杀虫装置技术领域。
技术研发人员:
许培建 田中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上海科益纳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16
技术公布日:
202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