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诸如外层涂料之类的透明保护墨水转印到图像上的打印控制装置、打印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最近,图像处理技术的进步使得可以使用数码相机或智能手机轻松拍摄具有散景效果的照片,通常称为肖像,而无需特别使用昂贵的可望远的单焦点镜头。
3.已知能够照相打印由数码相机或智能手机拍摄的图像的升华热转印式图像形成装置。升华热转印式是指将加热的
热敏头抵压在墨带上,使墨水从固态升华为气态,并使墨水粘附在照相纸的方法。将墨水以黄(y)、品红(m)和青(c)升华染料层和外层涂料(oc)层的形式排列在墨带上。使用ymc升华染料层(ymc升华染料墨水)形成的图像受到无透明oc层(透明oc墨水)的保护,以提供高度耐用的防水饰面。
4.oc层不仅具有保护照相打印产品的功能,而且还用于各种应用。通过改变施加的热量来控制保护层的表面形状并改变反射率,可以获得特殊的效果。
5.日本专利特开第2009-73034号公报讨论了一种通过改变oc墨水的转印量在照相打印产品中记录用户请求的信息的技术。使用无透明的oc层可以表达文字和图形信息。使用透明oc层的打印不易辨别,因此具有不太可能影响其下方的照相打印图像的优点。
6.理想的情况是,作为肖像拍摄的图像应该提供美丽的散景效果,以使诸如人或静物等主要被摄体看上去清晰、鲜明且背景失焦。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旨在通过改变诸如外层涂料(oc)墨水之类的透明保护墨水的转印量来控制表面特性,从而增强诸如肖像之类的对比鲜明的图片的效果来获得更具表现力的图片。换言之,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打印的打印控制装置和打印控制方法,该打印控制装置和打印控制方法能够通过差异地转印诸如oc墨水之类的透明保护墨水来控制表面特性,从而为诸如人或静物之类的被摄体以及周围背景提供不同的表面特性。
8.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一种打印控制装置被构造成将透明保护墨水转印到被打印在
片材上的图像上,所述打印控制装置包括:提取单元,其被构造成提取图像中的被摄体的轮廓;以及控制单元,其被构造成基于所提取的被摄体的轮廓,生成用于使用打印装置转印所述保护墨水的打印
数据。所述控制单元通过将高
灰度值分配给与所提取的被摄体轮廓对应的轮廓线,将低灰度值分配给与被摄体对应的区域,并在被摄体的外围区域布置高灰度值和的低灰度值的混合,来生成所述打印数据。
9.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能够打印的打印控制装置和打印控制方法,该打印控制装置和打印控制方法能够通过差异地转印诸如oc墨水之类的透明保护墨水来控制表面特性,从而为诸如人或静物之类的被摄体以及周围背景提供不同的表面特性。
10.根据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11.图1是打印机的框图。
12.图2是打印机和墨带盒的外观图。
13.图3是墨带的平面图。
14.图4a至图4e是打印机的侧剖视图。
15.图5是例示打印机的普通照相打印处理的流程图。
16.图6是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生成外层涂料(oc)层照相打印数据的流程图。
17.图7是例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要被照相打印的原始图像数据的示意图。
18.图8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oc层照相打印数据的示例的图。
19.图9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oc层照相打印数据的示例的图。
20.图10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照相打印输出的外观的示意图。
21.图11是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生成oc层照相打印数据的流程图。
22.图12是示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oc层照相打印数据的示例的图。
23.图13是示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照相打印输出的外观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
25.在以下描述中,“打印”是指从基于来自用户的打印指令的照相打印到打印输出排出的整个系列的处理和操作。“照相打印”是指在一系列的处理和操作中,通过将被涂覆于墨片(墨带)上的转印材料(墨或外层涂料)热转印到记录片材上,从而在记录片材上形成图像的处理和操作。
26.图1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热转印式打印机(打印装置或打印控制装置)100的框图。中央处理单元(cpu)101执行打印机100的系统控制和计算处理。闪存只读存储器(rom)102存储打印机100的系统控制程序。cpu 101从闪存rom 102读取程序并根据读取的程序控制各个组件。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103临时存储图像数据并用于数据处理操作。cpu 101、闪存rom 102和sdram 103构成主要处理打印机100的各种类型的控制的主控制单元104。通过cpu 101读取存储在闪存rom 102中的程序并执行该程序来实现下面要描述的打印机100的功能和处理。图像处理单元105对从数码相机或便携式终端发送的图像数据以及从存储介质121读取的图像数据执行图像处理。图像处理单元105对图像数据执行各种类型的图像处理,并基于处理后的图像数据生成用于照相打印的打印数据。图像处理的示例包括对压缩图像数据的解压缩处理、基于要使用的纸张的尺寸调整处理以及图像校正处理。
27.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图像处理单元105的特征在于对外层涂料(oc)层执行与图像数据生成有关的处理。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打印机100特别具有称为主要被摄体强调模式的特殊模式。在选择了主要被摄体强调模式的情况下,图像处理单元105选择图像数据中的特定范围并在该特定范围内进行轮廓提取。基于提取的结果,图像处理单元105生成要应用于oc层的照相打印数据。下面将参照图6至图13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28.作为另一示例,图像处理单元105的处理可以由主控制单元104代替图像处理单元
105来执行,或者图像处理单元105和主控制单元104可以一起执行处理。
29.热敏头控制单元106将由图像处理单元105生成的打印数据转换为电信号并将该电信号输出到热敏头107。热敏头107将电信号转换为热能并将染料从墨带300(见图3)转印到片材。
30.头温度传感器108测量热敏头107的温度。环境温度传感器109测量打印机100中的环境温度。头位置传感器110检测热敏头107的位置,例如按压位置或缩回位置。片材检测传感器111检测片材的位置。墨带检测传感器112检测关于墨带300的信息。标记检测传感器113检测设置在墨带300上的标记。
31.电机驱动器单元114控制电机。头位置驱动电机115用于将热敏头107驱动到用于执行照相打印的按压位置或者用于更换墨带盒200(见图2)或输送片材的缩回位置。片材输送电机116用于输送片材。主控制单元104基于来自前述各种传感器的传感器信息和预先编程的信息,向电机驱动器单元114发出命令以控制头位置驱动电机115和片材输送电机116的驱动。
32.显示单元117显示存储在存储介质121中的图像和打印机100的操作菜单。显示单元117的示例是液晶显示器(lcd)。操作单元118用于输入来自用户的指令。通信单元119控制与连接到打印机100的诸如数码相机之类的外部装置的通信。存储控制器120从/向附装到打印机100的存储介质121读取/写入图像数据。存储介质121存储图像数据并且可拆卸地附装到打印机100。
33.图2是打印机100和墨带盒200的外观图。在打印机主机130的一侧设置有可以插入墨带盒200的墨带盒插槽131,可沿箭头a所示的方向安装和拆卸墨带盒200。在打印机主机130的前侧设置有可以插入片材盘210的片材盘槽132。可沿箭头b所示的方向安装和拆卸片材盘210。
34.显示单元117和操作单元118设置在打印机主机130的顶侧。用户可以查看显示单元117上显示的图像和图像处理信息,并通过对操作单元118的操作来选择要被照相打印的图像。响应于来自用户的指令,打印机100可以适当地处理图像并照相打印该图像。
35.图3是墨带300的平面图。墨带300包括要涂覆于基膜表面的三种颜的墨水层,即黄(y)层301、品红(m)层302和青(c)层303。多个彩墨水层(y层301、m层302和c层303)被设置在墨带300上。紧接着y层301、m层302和c层303,墨带300还包括涂覆于基膜表面的oc层304。oc层304由透明保护墨水形成,用于保护使用y层301、m层302和c层303的彩墨水打印在片材上的图像。将oc层304的保护墨水转印到图像上可以保护图像并提供高度耐用的防水饰面。
36.将用于层定界和提示的标记311至315涂覆于ymc层301至303之间、c层303和oc层304之间以及oc层304和y层301之间。在各墨水组的开头处的y层301的前面是两个标记311和312。层之间的各其他边界设置有标记313到315的其中之一。
37.当照相打印开始时,主控制单元104首先控制墨带300的卷取驱动,以检测墨组开头处的y层301。在检测到标记311之后,主控制单元104进行控制以进一步将墨带300卷取到应该检测到第二标记(标记312)的位置。当检测到标记312时,主控制单元104确定墨水组的开始。
38.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标记检测传感器113是反射型红外传感器。通常使用的ymc
层301、302和303中的染料和oc层304中的涂层剂不吸收发射波长约为900至1000nm的红外辐射。由于无论调如何,红外辐射都透过墨片(墨带300),因此使用红外阻挡标记能够检测墨部分和标记之间的边界。可以通过包含红外阻挡材料来形成标记。
39.图4a至图4e是打印机100的侧剖视图。将参照图4a至图4e来描述打印机100的机械结构和与照相打印有关的基本操作。图4a示出了处于待机状态的打印机100。图4b示出了片材进给期间的打印机100。图4c示出了照相打印开始之前的打印机100。图4d示出了照相打印期间的打印机100。图4e示出了片材排出期间的打印机100。热敏头107示于图4a至图4e中。热敏头支撑臂501、热辐射板503和压印辊504也示于图4a至图4e中。围绕旋转轴502可旋转地支撑热敏头支撑臂501。
40.热敏头107固定到热敏头支撑臂501。因此,热敏头107可从图4a所示的第一缩回位置移动到图4c所示的第二缩回位置,并从第二缩回位置移动到图4d所示的按压位置,从而使热敏头107和压印辊504能够在其间产生压力接触力。散热板503被安装到热敏头107,并用于将热敏头107生成的热输送给散热板503。压印辊504被可旋转地设置在打印机主机130上,并被构造成随着各片材400的输送而旋转。
41.输送辊505被构造成由片材输送电机(未示出)驱动而旋转。从动辊506与输送辊505相对,并被构造成通过输送辊505的旋转而旋转。片材进给辊507被构造成通过片材进给驱动电机(未图示)的驱动而旋转。片材排出辊508是与片材进给辊507相对的从动辊,并被构造成通过片材进给辊507的旋转而旋转。
42.反射贴纸203在与标记检测传感器113相对的位置处被附装到墨带盒200的外壳202,在该位置处墨带300位于标记检测传感器113和反射贴纸203之间。来自标记检测传感器113的红外辐射透过墨带300,被反射贴纸203反射,再次透过墨带300,而后入射到标记检测传感器113的受光部。
43.片材引导件150被支撑,使得在片材进给期间,片材引导件150被片材400抬起并且可从图4a所示的位置旋转到图4b所示的位置。除了在片材进给期间之外,片材引导件150不断地被向下推并位于图4a所示的位置。压印板151由驱动源(未图示)驱动而旋转,并被构造成能够从图4a所示的位置旋转至图4b所示的位置。当压印板151被驱动到图4b所示的位置时,升起被可旋转地支撑在片材盘210内的升降板211,以将存储在片材盘210中的最上面的一张片材400压抵在片材进给辊507上。这样使得能够进行片材进给。片材检测传感器111被设置在片材引导件150的下方。
44.图5是例示打印机100的普通照相打印处理的流程图。普通照相打印处理是指打印被指定为照相打印目标的信息但不打印附加信息的处理。在下文中将被指定为照相打印目标的图像,即要打印的图像称为目标图像。如图2所示,当将墨带盒200插入打印机主机130的墨带盒槽131时,使供给筒管204和卷取筒管205之间的旋转限制单元(未示出)从墨带盒200的壳体202脱离。由此,供给筒管204和卷取筒管205能够通过设置在打印机主机130内的旋转驱动机构的驱动而旋转。将片材盘210插入到打印机主机130的托盘槽132中使得能够进给片材400。当主控制单元104通过操作单元118从用户接收到照相打印指令时,在墨带盒200和片材盘210被插入的状态以及照相打印准备就绪的状态下,主控制单元104开始普通照相打印处理。在步骤s601中,主控制单元104进行控制以使片材400与片材进给辊507接触。如图4b所示,压印板151在主控制单元104的控制下由驱动源(未示出)的驱动而旋转,使
得片材盘210中存储的片材400与片材进给辊507接触。在步骤s602中,主控制单元104控制片材进给驱动源(未示出)驱动片材进给辊507旋转,使片材400从片材盘210一张一张地被送出。此时,片材400的前缘与片材分离部509接触,从而打印机100可以将最上面的片材与片材400分离并进给最上面的片材。片材400在上推片材引导件150的同时被输送。当片材400的前缘到达片材检测传感器111上方的位置时,片材400从该位置进一步被输送预定量,并且主控制单元104确定片材400的前缘被输送到输送辊505和从动辊506之间的夹持位置。当片材400被输送到图4b所示的输送辊505和从动辊506之间的夹持位置时,输送辊505通过片材输送电机(未示出)的旋转被驱动旋转,从而进一步输送片材400。此时,主控单元104驱动压印板151离开片材盘210,从而使片材400与片材进给辊507分离。从那时起,主控单元104切换用于将片材400输送至输送辊505的驱动源。主控制单元104进一步驱动输送辊505,使得片材400沿图4b中的箭头g指示的方向输送,从而在热敏头107和压印辊504之间通过。当片材400被输送到图4c所示的照相打印开始位置时,主控制单元104将热敏头107从图4b所示的第一缩回位置移动到图4c所示的第二缩回位置。当热敏头107已经移动到第二缩回位置时,用于可旋转地驱动墨带300的卷取筒管205的墨带驱动系统被切换为由凸轮(未示出)驱动。然后主控制单元104旋转卷取筒管205以从墨带盒200中的供应筒管204拉出墨带300。
45.在步骤s603中,主控制单元104控制墨带300的移动。更具体地,主控制单元104首先开始卷取墨带300。在开始卷取墨带300之后,主控制单元104继续卷取墨带300,直到标记检测传感器113依次检测到图3所示的标记311和312。在依次检测到标记311和312时,主控制单元104停止墨带300的卷取操作。通过在检测到标记312时停止墨带300,使墨带300的y层301的照相打印开始位置与热敏头107相对的位置对齐。在步骤s604中,为了进行所需的彩照相打印,主控制单元104首先开始y照相打印。更具体地,主控制单元104控制驱动源(未示出)以旋转热敏头支撑臂501并且将热敏头107停止在图4d所示的按压位置。因此,主控制单元104进行控制,以使墨带300和片材400在热敏头107和压印辊504之间彼此压力接触。在步骤s605中,主控制单元104控制与目标图像对应的y照相打印。更具体地,在控制输送辊505沿图4d中的箭头f指示的方向输送片材400的同时,主控制单元104基于照相打印信号使热敏头107的加热元件发热,从而将y层301的染料热转印到片材400上。此时,由驱动源(未示出)驱动卷取筒管205旋转,从而以与片材400基本相同的输送速度输送沿如图4d中箭头f所示的方向输送墨带300。墨带300在与可旋转地支撑在墨带盒200中的轴206接触的同时被输送。这就减小了墨带300的输送阻力,并防止因墨带300的输送不良引起的褶皱而导致照相打印失败。在y照相打印完成后,在步骤s606中,主控制单元104旋转热敏头支撑臂501以释放热敏头107和压印辊504之间的压力接触,并且将热敏头107停止在图4c所示的第二缩回位置。
46.在步骤s607中,为了开始m照相打印,主控制单元104执行控制以将墨带300的m层302的照相打印开始位置与热敏头107相对的位置对齐。更具体地,主控制单元104旋转卷取筒管205以从供给筒管204拉出墨带300并开始卷取墨带300。一旦标记检测传感器113在m层302的开头处检测到标记313,主控制单元104执行控制以停止卷取墨带300。
47.在步骤s608中,主控制单元104控制片材400的返回操作。更具体地,主控制单元104控制输送辊505以沿图4c中箭头g所示的方向将片材400输送到图4c所示的照相打印开
始位置。在步骤s609中,主控制单元104控制热敏头107以与压印辊504相抵的方式夹持并按压墨带300和片材400,从而使热敏头107移动到图4d所示的按压位置。在步骤s610中,主控制单元104控制对应于目标图像的m照相打印。在步骤s611中,主控制单元104将热敏头107停止在图4c所示的第二缩回位置。步骤s609至s611的处理类似于步骤s604至s606的处理。
48.随后,主控制单元104执行步骤s612至s616的处理以执行对应于目标图像的c照相打印。然后,主控制单元104执行步骤s617至s621的处理以执行对应于目标图像的oc照相打印。步骤s612至s616的处理类似于步骤s607至s611的处理。步骤s617到s620的处理类似于步骤s607到s610的处理。然而,在步骤s612中,为了开始c照相打印,主控制单元104执行控制以使墨带300的c层303的照相打印开始位置与热敏头107相对的位置对齐。更具体地,一旦标记检测传感器113在c层303的起始检测到标记314,主控制单元104就停止卷取墨带300。同样在步骤s617中,为了开始oc照相打印,主控制单元104执行控制以将墨带300的oc层304的照相打印开始位置与热敏头107相对的位置对齐。更具体地,一旦标记检测传感器113在oc层304的起始检测到标记315,主控制单元104就停止卷取墨带300。在步骤s621中,在图4d所示的状态下,主控制单元104执行控制以可旋转地驱动片材进给辊507,在片材进给辊507和片材排出辊508之间夹持片材400,并且将片材400排出到打印机主机130的外部。这样就完成了普通照相打印处理。
49.接下来,将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主要部分。更具体地,将参照图6至图10描述根据本发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产生强调目标图像中的主要被摄体部分的效果的oc层图像生成方法和oc层照相打印方法。图6是示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生成oc层照相打印数据的处理的流程图。首先,将参照图6的流程图描述oc层照相打印数据的生成。通过cpu 101从闪存rom 102读取程序并基于读取的程序控制部件来实现该流程图中的处理。
50.在步骤s701中,主控制单元104判断用户是否选择了主要被摄体强调模式。在没有选择主要被摄体强调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701中的“否”),处理进入步骤s702。在步骤s702中,主控制单元104为oc层304选择用于在整个区域上均匀地进行低灰度照相打印的基本照相打印数据。然后图像处理单元105生成oc层照相打印数据,其中在整个区域上布置基本照相打印数据,所述基本照相打印数据是用于在整个区域上均匀地进行低灰度照相打印的低灰度像素数据(低灰度值数据)。
51.另一方面,在选择了主要被摄体强调模式的情况下(步骤s701中的“是”),处理进入步骤s703。在步骤s703中,图像处理单元105对目标图像进行主要被摄体选择处理。更具体地,在输送oc层304时,主控制单元104使用ymc层301、302和303的彩墨水获取与要打印在片材400上的图像相对应的原始图像数据800(见图7),并选择主要被摄体801(见图7),并从原始图像数据800中提取主要被摄体801的轮廓。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原始图像数据800的图像。原始图像数据800包括作为主要被摄体801的人,以及作为背景被摄体802的背景中的树木。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使用面部检测和对比度测量的算法自动选择主要被摄体范围。选择方法没有特别限制。例如,用户可以通过显示单元117和操作单元118给出选择指令。
52.在步骤s704中,图像处理单元105对在步骤s703中选择的原始图像数据800中的主要被摄体801(主要被摄体范围)进行轮廓提取处理。使用边缘检测和人体检测等传统技术进行主要被摄体范围的轮廓提取处理。在步骤s705中,主控制单元104进行显示控制,以在
显示单元117上通过组合方式与原始图像数据800的图像一起显示步骤s704中的轮廓提取处理的结果,并询问用户是否适当地提取了主要被摄体801的轮廓。作为轮廓提取处理的结果,主控制单元104将特定颜的轮廓线叠加并显示在原始图像数据800的图像上。用户查看轮廓提取处理的结果并经由操作单元118执行“ok”或“取消”操作。在步骤s705中,在执行“取消”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705中的“否”),处理进入步骤s706。在步骤s706中,主控制单元104进行主要被摄体重新选择处理。此时,主控制单元104可以通过使用在步骤s703中选择主要被摄体801时使用的算法来选择下一个候选,或者可以通过使用不同的算法来重新选择主要被摄体。在步骤s705中,在用户查看轮廓提取处理的结果并进行“ok”操作的情况下(步骤s705中的“是”),主控制单元104在步骤s704中确认轮廓提取处理的结果,并且处理进行到步骤s707。在步骤s707至s709中,图像处理单元105生成用于强调主要被摄体801的oc层照相打印数据。在步骤s707至s709中生成oc层图形打印数据时,图像处理单元105通过用高灰度像素(高灰度值数据)或混合图案数据覆写基本照相打印数据的部分区域(整个区域上的低灰度像素)来生成oc层照相打印数据。为此,在步骤s707中,图像处理单元105准备基本照相打印数据。
53.在步骤s708中,作为生成oc层照相打印数据的第一步骤,图像处理单元105通过将与在步骤s704中提取的主要被摄体801的轮廓对应的轮廓线绘制成1像素宽的高灰度像素的高灰度线来生成照相打印数据。
54.图8示出了通过将作为对原始图像数据800的轮廓提取处理的结果的轮廓线绘制成1像素宽的高灰度线而生成的第一oc层照相打印数据803。第一oc层照相打印数据803中的白部分对应于低灰度像素(低灰度值数据)。第一oc层照相打印数据803中的黑部分(轮廓线804)对应于高灰度像素(高灰度值数据)。第一oc层照相打印数据803包括形成轮廓线804的高灰度像素,以及其他低灰度像素部分。区域806是第一oc层照相打印数据803中的区域805的放大图。区域806包括轮廓线804。轮廓线804由高灰度像素的1像素宽的实线形成。将低灰度像素分配给其他部分。因为通过施加高于熔化能量的能量而使保护层的表面变得粗糙,所以使用被分配的高灰度像素打印的部分的光泽度低。因为对普通涂层施加熔化能量,所以使用被分配的低灰度像素打印的部分的光泽度高。因此,在使用oc层304对第一oc层照相打印数据803进行照相打印的情况下,轮廓线804的光泽度低,而其他部分,即除轮廓线804以外的主要被摄体801及背景的区域的光泽度高。由于为了不改变图片的调,oc层304是无透明的,因此以低光泽度打印的区域与以高光泽度打印的区域之间的视觉差异仅限于光泽度。换言之,轮廓线804的可见度低。为了增强主要被摄体强调效果,使用一定程度的线宽来强调轮廓线804,从而使光泽度的差异更加明显。
55.因此,在步骤s709中,图像处理单元105针对主要被摄体801外部的、从步骤s708中生成的轮廓线804起宽至3像素的外围区域,生成混合有高灰度像素和低灰度像素的第一混合图案。
56.图9示出了在步骤s709中生成的第二oc层照相打印数据807。基于参照图8描述的第一oc层照相打印数据803生成第二oc层照相打印数据807。第二oc层照相打印数据807包括第一oc层照相打印数据803中的轮廓线804所转换成的放大轮廓线808。部分810是图9中用虚线圈出的部分809的放大图。如部分810所示,在放大的轮廓线808中,围绕轮廓线804形成第一混合图案811。更具体地,在主要被摄体801外部、从轮廓线804起宽至3像素的外围区
域中形成第一混合图案811。第一混合图案811包括高灰度像素数据(高灰度值数据或高灰度像素)和低灰度像素数据(低灰度值数据或低灰度像素)的混合。因此放大轮廓线808是具有总共4像素宽的线,包括1像素宽的轮廓线804和3像素宽的外围区域。虽然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外围区域是围绕轮廓线804的3像素宽度的区域,但是外围区域可以具有不同像素数的宽度。此外,可以根据主要被摄体801的大小而改变外围区域的大小。例如,如果主要被摄体801较小(主要被摄体801的面积小于预定值),则可以将从轮廓线804起宽至3像素的区域设置为外围区域。如果主要被摄体801较大(主要被摄体801的面积大于或等于预定值),则可以将从轮廓线804起宽至6像素的区域设置为外围区域。
57.使用这样的算法生成第一混合图案811,在该算法中,多于两个高灰度像素不连续,即三个以上高灰度像素不连续。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打印机100包括热转印打印机中常用于图片打印的分辨率为300点每英寸(dpi)的热敏头107。两个像素对应0.17毫米的照相打印距离。如果高灰度像素在打印机100的主扫描方向或副扫描方向上连续0.5毫米以上的距离,则可能发生诸如分离失败或异常噪声之类的缺陷。使用前述算法生成的第一混合图案811加粗轮廓线804会防止发生诸如分离失败和异常噪声之类的缺陷。
58.因为相比于使用低灰度像素打印的部分,被分散的高灰度像素部分的打印表面粗糙,所以混合有高灰度像素和低灰度像素的第一混合图案811的表观反射率(光泽度)低。因此,可以在视觉上将轮廓线804和第一混合图案811看作一体的线。在步骤s709中用于生成放大轮廓线808的处理完成之后,然后在步骤s710中,图像处理单元105结束oc层照相打印数据的生成。在例示参照图5描述的普通照相打印处理的流程图中,所生成的第二oc层照相打印数据807被用于步骤s620的oc照相打印处理,从而执行使用oc层304的照相打印。
59.图10示意性地示出了基于原始图像数据800和第二oc层照相打印数据807打印的照相打印输出812。照相打印输出812包括具有通过普通oc处理(使用低灰度值数据的oc层转印)涂覆的光泽表面的主要被摄体部分813。另一方面,因为是使用高灰度值数据的oc层转印,所以主要被摄体部分813的轮廓线的光泽度低。对于轮廓线周围的外围区域,通过使用混合有低灰度值和高灰度值的第一混合图案811来转印oc层304,从而使得外围区域形成低光泽部分815,低光泽部分815的光泽度高于轮廓线但低于通过普通oc处理涂覆的主要被摄体部分813。对于外围区域之外的背景区域814(即除了被摄体区域、轮廓线和外围区域之外的区域),通过普通的oc处理转印oc层304。如上所述,通过表现主要被摄体部分813的轮廓部分的光泽度差异来实现强调主要被摄体部分813的照相打印输出812。
60.换言之,通过转印oc层可以清楚地强调主要被摄体区域的边界,使得主要被摄体区域具有高光泽度,并且主要被摄体的轮廓线具有高灰度和低光泽度。此外,第一混合图案811用于将oc层304转印到主要被摄体的外围区域。这提供了光泽度较低的哑光面饰面,从而能够输出具有强调散景效果的打印输出。
61.接下来,将参照图11至13描述本发明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oc层照相打印数据的生成。由于打印机100的配置和普通照相打印处理与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相同,因此将不再赘述。
62.图11是示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生成oc层照相打印数据的处理的流程图。首先,将参照图11的流程图描述oc层照相打印数据的生成。类似于图6的流程图中的处理,通过cpu 101从闪存rom 102读取程序并基于读取的程序控制部件来实现该流程图中的
处理。
63.步骤s901至s909的处理与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用于生成图6中的oc层照相打印数据的流程图中的步骤s701至s709的处理类似。因此将不再赘述。
64.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步骤s910中,图像处理单元105将背景区域转换为混合有高灰度像素和低灰度像素的第二混合图案,其中背景区域在第一混合图案811的外部,所述第一混合图案811在步骤s909中生成的第二oc层照相打印图像数据807中的轮廓线804的外围区域中。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背景区域是指除了主要被摄体区域和放大轮廓线808(包括轮廓线804和轮廓线804的外围区域)之外的区域。
65.图12示出了在步骤s909中生成的第三oc层照相打印数据1001。基于参照图9描述的第二oc层照相打印数据807生成第三oc层照相打印数据1001。放大部分1003是图12中的第三oc层照相打印数据1001中的主要被摄体区域的部分区域1002的放大图。放大部分1003的内部区域1004包括低灰度像素但不包括高灰度像素。部分1006是部分区域1005的放大图,所述部分区域1005是图12中用虚线圈出的放大轮廓线808(包括轮廓线804和外围区域)的一部分。如部分1006中所示,放大轮廓线808包括彼此相邻形成的轮廓线804和轮廓线804周围的外围区域。轮廓线804是1像素宽的高灰度像素线。外围区域由混合有高灰度像素数据和低灰度像素数据的第一混合图案811形成。第三oc层照相打印数据1001还包括形成外围区域外部的背景区域的第二混合图案1007。第二混合图案1007是混合有高灰度像素数据和低灰度像素数据的图案,但是第二混合图案1007中的高灰度像素的比例低于第一混合图案811中的比例。区域1009是图12所示的第三oc层照相打印数据1001中背景区域的部分1008的放大图。区域1009的内部由第二混合图案1007形成。第二混合图案1007中的高灰度像素的密度(高灰度像素的比例)被设置为比第一混合图案811中的低。在设置第二混合图案1007之后,在步骤s911中,根据本示例性实施例的oc层照相打印数据的生成结束。以这种方式生成的第三oc层照相打印数据1001被用于例示参照图5描述的普通照相打印处理的流程图的步骤s620中的oc照相打印处理,从而进行使用oc层304的照相打印。
66.图13示意性地示出了基于原始图像数据800和第三oc层照相打印数据1001打印的照相打印输出1010。照相打印输出1010包括主要被摄体部分1011,其具有通过普通oc处理(使用低灰度值数据的oc层转印)涂覆的高光泽表面。另一方面,因为是使用高灰度值数据的oc层转印,所以主要被摄体部分1011的轮廓线的光泽度低。对于轮廓线周围的外围区域,通过使用混合有低灰度值和高灰度值的第一混合图案811来转印os层304,从而使得外围区域形成低光泽部分1012,该部分的光泽度高于轮廓线,但低于通过普通oc处理涂覆的主要被摄体部分1011。外围区域外部的背景区域形成半光泽部分1013,该部分的光泽度稍微高于低光泽部分1012,这是因为oc层304是使用高灰度像素的比例比第一混合图案811中的低的第二混合图案1007所转印。如上所述,在强调轮廓部分的同时使主要被摄体的表面反射率和背景区域的表面反射率不同,从而能够获得进一步强调主要被摄体的效果。
67.在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中,图像处理单元105可以被构造成执行面部检测处理,并且可以通过选择具有由面部检测处理检测到的面部的人作为主要被摄体,并检测具有检测到的面部的人的轮廓来生成oc层照相打印数据。
68.第一混合图案811和第二混合图案1007都可以在图案内变化。例如,高灰度像素的密度(比例)可以随着与轮廓线的距离增加而降低。可以使高灰度像素的灰度值成为可变
值,以便改变强调效果的程度。
69.在第二示例性实施例中,由作为背景区域的第二混合图案1007形成整个背景。或者,可以由作为背景区域的第二混合图案1007形成距主要被摄体的轮廓线预定范围内的区域(大于外围区域的区域),并且可以由低灰度像素形成进一步远离主要被摄体的背景部分。
70.尽管已经将图片中的主要被摄体描述为要强调的目标,但是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也适用于在人工生成的图像数据中可以执行轮廓提取的特定图像范围。尽管在前述示例性实施例中,作为示例描述了作为打印装置的打印机,但是可以在使打印机和诸如个人计算机(pc)的打印控制装置互相连接的打印系统中实现前述示例性实施例。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打印装置执行图5所示的普通照相打印处理,通过打印控制装置执行图6或图11所示的用于生成oc层照相打印数据的处理,并且生成的oc层照相打印数据被输送到打印装置。
71.其他实施例
72.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如下的方法来实现,即,通过网络或者各种存储介质将执行上述实施例的功能的软件(程序)提供给系统或装置,该系统或装置的计算机或是中央处理单元(cpu)、微处理单元(mpu)读出并执行程序的方法。
73.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应当对权利要求的范围赋予最宽的解释,以使其涵盖所有这些变型例以及等同的结构及功能。
技术特征:
1.一种打印控制装置,所述打印控制装置被构造成将透明保护墨水转印到被打印在片材上的图像上,所述打印控制装置包括:提取单元,其被构造成提取图像中的被摄体的轮廓;以及控制单元,其被构造成基于所提取的被摄体的轮廓,生成用于使用打印装置转印所述保护墨水的打印数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通过将高灰度值分配给与所提取的被摄体轮廓对应的轮廓线,将低灰度值分配给与被摄体对应的区域,并在被摄体的外围区域布置高灰度值和的低灰度值的混合,来生成所述打印数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控制装置,其中所述被摄体的外围区域是距所述轮廓线预定像素数的宽度的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印控制装置,其中,所述预定像素数根据被摄体的大小而变化。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通过对所述被摄体的外围区域使用布置有高灰度值和低灰度值的混合的第一混合图案来生成打印数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印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单元通过对所述被摄体的外围区域之外的背景区域使用布置有高灰度值和低灰度值的混合的第二混合图案来生成打印数据,以及其中,所述第二混合图案中的高灰度值的比例比所述第一混合图案中的高灰度值的比例低。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提取单元基于被打印在片材上的图像的图像数据来提取所述被摄体的轮廓。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印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提取单元提取所述图像中包括的主要被摄体的轮廓。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打印控制装置,其中,所述提取单元从所述图像数据中检测面部,并基于检测到的面部提取所述被摄体的轮廓。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印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混合图案是具有高灰度值的三个以上像素被布置成不连续的混合图案。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印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混合图案是具有高灰度值的像素的密度随着距离所述轮廓线越来越远而减小的混合图案。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控制装置,其中,所述低灰度值是用于转印保护墨水以提供高光泽度的灰度值,以及其中,所述高灰度值是用于转印保护墨水以提供低光泽度的灰度值。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印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混合图案是用于转印所述保护墨水以提供比使用所述低灰度值来转印保护墨水的情况低的光泽度以及比使用所述高灰度值转印保护墨水的情况高的光泽度的图案。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印控制装置,所述打印控制装置还包括所述打印装置。14.一种使用打印装置将透明保护墨水转印到被打印在片材上的图像上的打印控制方法,所述打印控制方法包括:提取所述图像中的被摄体的轮廓;以及基于所提取的被摄体轮廓,控制生成用于使用所述打印装置转印所述保护墨水的打印
数据,其中,通过将高灰度值分配给与所提取的被摄体轮廓对应的轮廓线,将低灰度值分配给与被摄体对应的区域,并在被摄体的外围区域布置高灰度值和的低灰度值的混合,来生成所述打印数据。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打印控制方法。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一种打印控制装置、打印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打印控制装置被构造成将透明保护墨水转印到被打印在片材上的图像上。打印控制装置包括提取单元,其被构造成提取图像中被摄体的轮廓;以及控制单元,其被构造成基于所提取的被摄体的轮廓生成用于使用打印装置转印所述保护墨水的打印数据。所述控制单元通过将高灰度值分配给与所提取的被摄体轮廓对应的轮廓线,将低灰度值分配给与被摄体对应的区域,并在被摄体的外围区域布置高灰度值和的低灰度值的混合,来生成所述打印数据。来生成所述打印数据。来生成所述打印数据。
技术研发人员:
矢野幸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佳能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2022.03.10
技术公布日:
202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