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腔内板固定
结构。
背景技术:
2.目前,在腔体内装填物料或流体路径分散需要通过
板材来实施,但是,板材一般是焊接固定在腔体内,腔体直径小时,加工困难,成本高,且一旦板材固定后位置不可移动。还有些板材是在腔体的端面定位固定的,板材固定后位置仍不可移动,流体路径分散时流体分布效果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板材安装容易、并可调节位置的腔内板固定结构。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5.腔内板固定结构,包括设置有内腔的腔体以及板材,其特征是,板材置于腔体内,板材的轮廓边缘与内腔的
侧壁相抵或相近,板材上设有固定部,固定部上连接有调节件,调节件穿过固定部与内腔的侧壁相抵。此腔内板固定结构,通过调节件和固定部配合就能实现将板材固定在腔体的内腔任一位置上,板材安装简单、容易,而且通过松开调节件,从而移动板材位置再锁紧调节件,板材位置调节简单、容易。
6.上述技术方案还可作下述进一步完善。
7.更具体的方案,固定部焊接在板材的轮廓边缘处,固定部上设有螺孔,螺孔的轴向朝向腔体的径向方向,调节件为
螺钉,螺钉和螺孔螺纹连接,螺钉一端穿过螺孔与内腔的侧壁相抵。调节件和固定部安装简单容易,且调节件松开和锁紧便捷,方便调节板材位置。
8.更具体的方案,螺钉具有尖头,尖头旋入内腔的侧壁以固定板材。腔体的壁厚较厚时,尖头螺钉和内腔的侧壁锁紧更牢固。
9.另一种更具体的方案,螺钉具有平头,平头压紧内腔的侧壁内以固定板材。腔体的壁厚较厚时,平头螺钉和内腔的侧壁锁紧不易损坏腔体。
10.更具体的方案,固定部为螺母,固定部一侧面和板材的朝外一侧的端面焊接固定。方便松开和锁紧螺钉。
11.更具体的方案,板材上设有若干均匀设置的通孔。通过板材的流体分布更均衡。
12.更具体的方案,板材上均匀设有若干固定部,相应数量的调节件穿过固定部与内腔的侧壁等距间隔相抵。板材和腔体连接更牢固。
13.更具体的方案,板材的径向均和腔体的径向方向重合。板材和腔体连接牢固、平稳。
14.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如下。
15.(1)此腔内板固定结构,通过调节件和固定部配合就能实现将板材固定在腔体的内腔任一位置上,板材安装简单、容易,而且通过松开调节件,从而移动板材位置再锁紧调节件,板材位置调节简单、容易。
16.(2)其次,调节件和固定部安装简单容易,且调节件松开和锁紧便捷,方便调节板材位置。调节件为螺钉,固定部为螺母,获得成本低,进而降低整体制造成本。固定部固定位置方便松开和锁紧螺钉。
17.(3)再有,腔体的壁厚较厚时,尖头螺钉和内腔的侧壁锁紧更牢固。腔体的壁厚较厚时,平头螺钉和内腔的侧壁锁紧不易损坏腔体。
18.(4)另,通孔设计使通过板材的流体分布更均衡。多组固定部和调节件设计,使板材和腔体连接更牢固。
附图说明
19.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实施例中的板材和固定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图3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4.实施例一,参见图1-4所示,一种腔内板固定结构,包括设置有内腔10的腔体1以及板材2。板材2上设有若干均匀设置的通孔20,板材2置于腔体1内,板材2的轮廓边缘与内腔10的侧壁相近,板材2轮廓边缘处均匀设有固定部3,每一固定部3上连接有一调节件4,调节件4穿过固定部3与内腔10的侧壁相抵。
25.本实施例中,腔体1的内腔10呈圆形,板材2也呈圆形,板材2的径向均和腔体1的径向方向重合。固定部3焊接在板材2的轮廓边缘处,固定部3上设有螺孔30,螺孔30的轴向朝向腔体1的径向方向,调节件4为螺钉41,螺钉41和螺孔30螺纹连接,螺钉41一端穿过螺孔30与内腔10的侧壁相抵。优选地,固定部3为螺母31,固定部3一侧面和板材2的朝外一侧的端面焊接固定,固定部3的螺孔30沿腔体1的径向方向设置,板材2设有凹槽21,固定部3嵌入凹槽21内焊接。根据腔体1的实际情况,螺钉41具有尖头或平头,采用尖头的螺钉41,尖头旋入内腔10的侧壁以固定板材2,采用平头的螺钉41,平头压紧内腔10的侧壁内以固定板材2。
26.固定部3先预先焊接在板材2上,调节件4旋入固定部3的螺孔30内,但调节件4不旋出螺孔30,这样将板材2放入腔体1的内腔10中预定位置处,再旋紧调节件4,使调节件4旋出螺孔30与内腔10的侧壁相抵。旋松调节件4,可以调节板材2位置到适当位置处再旋紧调节件4,使板材2和板材2连接固定,调节操作简单。
27.本实用新型中,板材2通过通孔20控制腔体1的内腔10中流体流速,或者板材2和腔体1配合固定过滤物料,进而调节过滤物料位置以及压紧过滤物料。
技术特征:
1.腔内板固定结构,包括设置有内腔(10)的腔体(1)以及板材(2),其特征是,板材(2)置于腔体(1)内,板材(2)的轮廓边缘与内腔(10)的侧壁相抵或相近,板材(2)上设有固定部(3),固定部(3)上连接有调节件(4),调节件(4)穿过固定部(3)与内腔(10)的侧壁相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内板固定结构,其特征是,固定部(3)焊接在板材(2)的轮廓边缘处,固定部(3)上设有螺孔(30),螺孔(30)的轴向朝向腔体(1)的径向方向,调节件(4)为螺钉(41),螺钉(41)和螺孔(30)螺纹连接,螺钉(41)一端穿过螺孔(30)与内腔(10)的侧壁相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腔内板固定结构,其特征是,螺钉(41)具有尖头,尖头旋入内腔(10)的侧壁以固定板材(2)。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腔内板固定结构,其特征是,螺钉(41)具有平头,平头压紧内腔(10)的侧壁内以固定板材(2)。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腔内板固定结构,其特征是,固定部(3)为螺母(31),固定部(3)一侧面和板材(2)的朝外一侧的端面焊接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内板固定结构,其特征是,板材(2)上设有若干均匀设置的通孔(20)。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腔内板固定结构,其特征是,板材(2)上均匀设有若干固定部(3),相应数量的调节件(4)穿过固定部(3)与内腔(10)的侧壁等距间隔相抵。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腔内板固定结构,其特征是,板材(2)的径向均和腔体(1)的径向方向重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腔内板固定结构,包括设置有内腔的腔体以及板材,其特征是,板材置于腔体内,板材的轮廓边缘与内腔的侧壁相抵或相近,板材上设有固定部,固定部上连接有调节件,调节件穿过固定部与内腔的侧壁相抵。此腔内板固定结构,通过调节件和固定部配合就能实现将板材固定在腔体的内腔任一位置上,板材安装简单、容易,而且通过松开调节件,从而移动板材位置再锁紧调节件,板材位置调节简单、容易。容易。容易。
技术研发人员:
杨文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佛山市净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7.21
技术公布日:
202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