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车自动撒沙装置的制作方法

阅读: 评论:0



1.本实用新型涉及铁道交通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燃机车自动撒沙装置


背景技术:



2.盾构项目冬季施工气温较低,轨道易结冰打滑。内燃机车在大坡度运输中,易发生溜车现象。为了降低内燃机车溜车的风险,对轨道进行撒沙处理,增大轮毂与轨道间的摩擦系数,提高机车牵引力,避免车辆轮对相对打滑,提高运输效率。项目支洞较长,因此撒沙距离较长,采用人工撒沙方式,效率低,耗时长,且内燃机车运输次数较多,人工撒沙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因此改变撒沙方式,在内燃机车设置自动撒沙装置,提高撒沙效率,消除安全隐患。但现有机车撒沙装置在轮毂前面,当机车运行时由于震动,沙子撒不到轨道表面,效果极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燃机车自动撒沙装置,其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撒沙方式效率低、风险高以及撒沙效果差的问题。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燃机车自动撒沙装置,包括:
5.储沙罐,所述储沙罐安装在内燃机车车头的防溜销前方,所述储沙罐位于所述内燃机车车头的车窗下方,所述储沙罐用于储存沙料;
6.过渡罐,所述过渡罐包括第一过渡罐和第二过渡罐,所述第一过渡罐和第二过渡罐分别设置在所述储沙罐的下方,所述第一过渡罐和第二过渡罐的间距与铁轨的间距相同,所述第一过渡罐和第二过渡罐分别设置在铁轨的两侧轨道正上方,所述第一过渡罐和第二过渡罐的底部均设置有下沙口,所述下沙口均设置有气动电磁阀,所述气动电磁阀的出口均设置有撒沙管。
7.其中,所述内燃机车车头设置有气管球阀,所述气管球阀的一端连接内燃机车空压机,所述气管球阀的另一端通过气管连接控制所述气动电磁阀。
8.其中,所述气管的管径为10mm。
9.其中,所述内燃机车车头设置有控制电源,所述控制电源由内燃机车操作面板的撒沙按钮控制,所述控制电源连接所述气动电磁阀。
10.其中,所述撒沙管的管径为25mm。
11.其中,所述储沙罐的长为120cm,宽为50cm,高为65cm。
1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内燃机车自动撒沙装置通过机械撒沙代替了人工撒沙,可以减少地面撒沙的人员损耗,极大地保证了运行安全,减小了溜车事故发生的概率,提高了现场作业安全性,从而提高了项目的安全效益;通过装置使单班机车的运输次数增加2次,单班掘进物资增加2环的量,同时掘进环数增加2环。也减少了内燃机车编组溜车
时脱轨的概率,增加了运行的有效时间以及减少了溜车时的人工损耗,大大的节约了时间成本,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燃机车自动撒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燃机车自动撒沙装置的内燃机车车头结构示意图。
16.【附图标记说明】
17.1-储沙罐;2-内燃机车车头;3-车窗;4-第一过渡罐;5-第二过渡罐;6-下沙口;7-气动电磁阀;8-撒沙管;9-气管球阀;10-控制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19.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撒沙方式效率低、风险高以及撒沙效果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内燃机车自动撒沙装置。
20.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燃机车自动撒沙装置,包括:储沙罐1,所述储沙罐1安装在内燃机车车头2的防溜销前方,所述储沙罐1位于所述内燃机车车头的车窗3下方,所述储沙罐1用于储存沙料;过渡罐,所述过渡罐包括第一过渡罐4和第二过渡罐5,所述第一过渡罐4和第二过渡罐5分别设置在所述储沙罐1的下方,所述第一过渡罐4和第二过渡罐5的间距与铁轨的间距相同,所述第一过渡罐4和第二过渡罐5分别设置在铁轨的两侧轨道正上方,所述第一过渡罐4和第二过渡罐5的底部均设置有下沙口6,所述下沙口6均设置有气动电磁阀7,所述气动电磁阀7的出口均设置有撒沙管8。
21.本实施例所述的内燃机车自动撒沙装置中,储沙罐1设置在内燃机车车头2的最前端位于防溜销的前方,所述储沙罐1及过渡罐均设置在内燃机车车头2的车窗3下方,因此司机有足够的实现可以看到撒沙的效果,实时监控撒沙的质量;本实施例中的储沙罐的长为120cm,宽为50cm,高为65cm,容积约0.4m3,能够储存35kg的沙料,能够满足轨道撒沙需求;本实施例中,轨距900mm,因此过渡罐的间距与轨距相同,所述撒沙管的管径为25mm,内燃机车运行过程中,过渡罐始终位于轨道的上方,设备能够根据操作人员的控制指令使位于两侧的第一过渡罐4和第二过渡罐5分别对铁轨两侧的单根轨道撒沙,沙料会撒在轨道的上表面,沙料铺设均匀,而且充足,内燃机车在轨道上运行控制效果明显提升。
22.其中,所述内燃机车车头2设置有气管球阀9,所述气管球阀9的一端连接内燃机车空压机,所述气管球阀9的另一端通过气管连接控制所述气动电磁阀7。
23.其中,所述气管的管径为10mm。
24.其中,所述内燃机车车头2设置有控制电源10,所述控制电源10由内燃机车操作面板的撒沙按钮控制,所述控制电源10连接所述气动电磁阀7。
25.本实施例所述的内燃机车自动撒沙装置的气动电磁阀7的控制气通过管径为10mm的气管接通内燃机车车头2的气管球阀实现,气管球阀9连通有内燃机车空压机的高压气;本实施例中气动电磁阀7采用dc24v型号,所述控制电源10为24v电源,通过将控制电源10连接至气动电磁阀7的电磁阀线圈即可实现控制电的连接;当内燃机车在支洞大坡度运行过
程中,司机可以通过操作面板上的按钮,控制撒沙装置进行撒沙。当机车运行到主洞平坡段时,可以控制按钮关闭撒沙功能。控制操作简单。撒沙效率提升,且节省了人工,消除了人工撒沙存在的安全隐患。
26.内燃机车自动撒沙装置改造后,机械撒沙代替了人工撒沙,可以减少地面撒沙的人员风险,极大地保证了运行安全,减小了溜车事故发生的概率,提高了现场作业安全性,从而提高了项目的安全效益;在内燃机车上设计自动撒沙装置,不仅可以起到增大轨道摩擦力的效果,而且大幅度提高了单班的掘进环数,增加了经济效益,同时减少了人工撒沙人工时,降低了施工成本。隧道内安全施工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27.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内燃机车自动撒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沙罐,所述储沙罐安装在内燃机车车头的防溜销前方,所述储沙罐位于所述内燃机车车头的车窗下方,所述储沙罐用于储存沙料;过渡罐,所述过渡罐包括第一过渡罐和第二过渡罐,所述第一过渡罐和第二过渡罐分别设置在所述储沙罐的下方,所述第一过渡罐和第二过渡罐的间距与铁轨的间距相同,所述第一过渡罐和第二过渡罐分别设置在铁轨的两侧轨道正上方,所述第一过渡罐和第二过渡罐的底部均设置有下沙口,所述下沙口均设置有气动电磁阀,所述气动电磁阀的出口均设置有撒沙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车自动撒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机车车头设置有气管球阀,所述气管球阀的一端连接内燃机车空压机,所述气管球阀的另一端通过气管连接控制所述气动电磁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车自动撒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的管径为10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车自动撒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燃机车车头设置有控制电源,所述控制电源由内燃机车操作面板的撒沙按钮控制,所述控制电源连接所述气动电磁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车自动撒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撒沙管的管径为25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车自动撒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沙罐的长为120cm,宽为50cm,高为65cm。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燃机车自动撒沙装置,包括:储沙罐,所述储沙罐安装在内燃机车车头的防溜销前方,所述储沙罐位于所述内燃机车车头的车窗下方,所述储沙罐用于储存沙料;过渡罐,所述过渡罐包括第一过渡罐和第二过渡罐,所述第一过渡罐和第二过渡罐分别设置在所述储沙罐的下方,所述第一过渡罐和第二过渡罐的间距与铁轨的间距相同,所述第一过渡罐和第二过渡罐分别设置在铁轨的两侧轨道正上方,所述第一过渡罐和第二过渡罐的底部均设置有下沙口,所述下沙口均设置有气动电磁阀,所述气动电磁阀的出口均设置有撒沙管。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自动撒沙,能够提高轨道摩擦力,降低了因人工撒沙引起的施工成本和施工风险,提高了施工效率。施工效率。施工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

吴遁 李永朝 林赉贶 夏毅敏 袁涛 李军武 李伯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

中铁十四局集团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2022.03.09

技术公布日:

2022/6/30

本文发布于:2022-12-01 06:46:3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s://patent.en369.cn/patent/4/17660.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标签:所述   车头   装置   气管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369专利查询检索平台 豫ICP备2021025688号-20 网站地图